回覆列表
  • 1 # 史先生講歷史

    西漢的“七國之亂”就是西漢初期的分封制導致的一個問題。西漢在建國初期,在部分地區實行的是分封制度,這主要是漢高祖劉邦先是分封了一些異姓諸侯王,就是戰功卓著的功臣,像彭越、韓信、韓王信、張敖、盧綰等七人。但是分封這些異姓王多是權宜之計,很多諸侯王所佔地域廣闊,擁兵自重,劉邦擔心在他死後,後嗣子孫難以駕馭他們,就開始剝奪他們的權力,最後後來要麼被殺、被貶。劉邦在此之後,開始改封同姓王,總共九個。這些同姓王中,齊王劉肥、燕王劉建、 趙王劉如意等等都是劉邦的兒子,總共七位,還有兩位是劉邦的兄弟和侄子。

    一、劉邦的分封從一開始就存在問題,在後來發展中都暴露了出來

    劉邦分封“同姓諸侯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防止皇室內亂,由同宗的諸侯王來拱衛皇室,而異姓的功臣則是封候,由這些王、侯一起來保證劉氏天下不被外姓或者權臣所取代。劉邦的這種分封和周王朝分封的目的比較相似,只是更為集權而已。周朝分封七十一國,同姓有五十三個,而漢高祖劉邦分封了九個諸侯國,都是同姓子侄。但是劉邦的分封從一開始就面臨非常嚴重的問題,其一,所封土地遠比周朝廣闊,諸侯國權勢會比較強大。其二,秦朝滅掉了周朝禮制,漢朝建立後禮制消失殆盡,懂周朝禮制的更是幾乎沒有,所以諸侯國容易放縱枉法。其三,分封了幾代之後,就是對於皇帝來說,外戚作為自己的母親與舅父這一支,肯定更為親密,容易引發諸候王與外戚之間的矛盾。

    但是漢朝的分封又有非常有利的一面,那就是中央朝廷直接控制著接近三分之一的郡縣與土地,這比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土地面積要大。然而上面的這幾個問題,在後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都一一暴露了出來。首先就是諸侯國面臨強勢呂后的壓力問題。漢高祖去世之後,漢惠帝劉盈即位,劉盈性格柔善,被他母親呂雉所操控大權,而呂后是個非常強勢的人物,她意識到自己兒子仁弱,恐怕日後難以駕馭他的兄弟,並且為了專權需要,開始任命呂氏宗親,打壓劉氏。用外戚來打壓諸侯王和勳貴,呂雉做了開頭,結果劉邦的四個兒子都被呂雉直接或間接害死,劉邦的長子劉肥竭力討好呂后,才躲過一劫,但是仍然惶惶不可終目,不久就病死了。

    二、呂后執政時,諸候王與外戚矛盾爆發,最終呂氏族滅,沒背景的漢文帝上臺

    劉邦後來分封的九個同姓諸侯王,大多不得善終,唯有代王劉恆隱忍,加上母親薄姬出身寒微,家族並無勢力背景,呂雉暫且放過他們。而且呂雉打破了劉邦的“非劉氏不得為王”的誓言,封呂氏為王,呂后為代表的外戚干政的手段引來了諸侯王與功臣的強力反彈。最終,呂雉死後以劉章、劉興居為代表的劉氏宗親和周勃、陳平等功臣勳貴聯合起來,將呂氏族滅。而後來的劉氏宗親和功臣擔心再次出現外戚專權,就立母親家族沒有背景的代王劉恆成為了漢文帝。

    即位的漢文帝顯然不願意成為政治上的傀儡,對軍功集團,他不可能直接清除,那隻能透過分化瓦解的方式。軍功集團有個非常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第一代的時候因為共同的出生入死經歷而牢固地繫結在了一起,但是到了第二代就不具有這樣的感情基礎,並且號召力與凝聚力也會越來越弱,他們的利益往往會因為受到皇帝的干涉而出現分歧。在西漢初期一直到漢惠帝的時候,軍功集團基本壟斷了丞相的職位,可是到了漢文帝的時候,只有一半的軍功集團擔任丞相。一旦軍功集團與諸侯王並不能形成一致的聯盟,那麼皇權就會逐漸加強,在這種情況下,諸侯國其實很難有大的作為。

    漢文帝因為出身寒微,並不太受諸侯國的重視,他即位後,東牟侯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發動了叛亂,但是很快就被平定了下來。漢文帝隨後接受了著名文學家賈誼的政治主張,將去世的諸侯王進一步分封,分給諸侯王的兒子們,這樣封國就變得越來越小。但是深謀遠慮的賈誼在梁懷王去世之後,建議將梁國改封給漢文帝的嫡次子劉武,這個戰略意義非常重大,梁國在現在的河南商丘一帶,屬於古代的交通要帶,從而能夠有效地遏制住諸侯國的叛亂。賈誼的削藩建議雖然得到了漢文帝的認可,一定程度上也執行了下去,但是因為賈誼年輕,並且提升過快,很快受到軍功集團的排擠,最終抑鬱而終。

    三、漢景帝採用直接的手段削藩,導致七位諸候不滿,所以叛亂,但民眾不樂意,所以叛亂三月即平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去世,漢景帝即位。漢景帝即位之後,隨著軍功集團逐漸退場,自身權力加強,自然希望進一步希望削弱諸侯國的權力。這時候大臣晁錯建議以各種理由來找諸侯國的過錯,直接削掉一些諸侯國,讓其併入中央的控制範圍。晁錯的建議顯然是過於理想化,因為這種直接的手段肯定會招來諸侯國的反抗,但是也看得出來西漢初期的制度非常的不健全,因為中央政府削掉諸侯國的理由有很多並不充分。

    漢景帝在位的第三年,由吳王、楚王、趙王、膠東王、膠西王、淄川王、濟南王等諸候王發動了叛亂,以吳王、楚王、趙王最為積極。吳國因為盛產鹽鐵,並且可以自己鑄幣,所以非常富有,並且漢景帝曾經失手殺死了吳王的兒子,所以吳王一心謀反。楚王因為行為放縱,趙王因為過錯,都受到過漢景帝懲處,而剩下的幾個王是齊王分封出去的,因為齊王在平定昌氏家族時候出力最大,但是並沒得到多大的封賞,一直心中怨恨,而齊國因為富饒,故而兵強馬壯。造反的這幾個國家,基本上都是在東南沿海一帶,並且因為資源豐富,兵力強盛,都因為各種事情受到中央政府的打壓,所以對朝廷不滿。但是這些諸侯國造反並沒有非常正當的理由,而且因為富足,民眾並不太樂於叛亂,也並無軍功集團的支援,所以他們造反的失敗是必然的,再加上樑王劉武的抵制,短短三個月之內,“七國之亂”就被平定了。

    結束語

    平定叛亂之後的漢景帝開始進一步打擊諸侯王,原先給各個諸侯國任命的官吏有“太傅”、“丞相”,而今二千石的官員,如內史、中尉、御史等也都由朝廷委派。同時朝廷也以各種藉口削弱或者廢除諸侯國,例如獻祭的“酌金”的分量或者成色不足、侵佔宗廟、行為放縱不法。在中央上,隨著軍功集團的逐漸退場,漢景帝使用大量自己的親信和外戚來控制朝局,進一步穩定了政權。

    這些諸侯王在朝廷的猜忌與壓力之下,大多抑鬱不得善終,為了避免自己受到各種罪責的牽連,直接將所有的政務都交給朝廷派來的官員,自己往往沉溺於酒色之中。並且漢代初期並無嚴格禮制,整個諸侯國都處於奢靡、放縱與淫亂的生活風氣當中。這些問題使得漢武帝時期,朝廷一方面獨尊儒術,建立禮制來約束他們,另一方面又加快了集權的步伐。最終到了漢武帝時期,諸侯國的問題徹底被消除了。

  • 2 # 呆萌小索隆

    人們很難想象其國之亂會發生在漢朝剛立國沒多久的初期,在人們的思維中像這種動亂一般只會出現在一個王朝的末年。因為在一個王朝逐漸的走向生命末年的時候,中央政權便沒有了初期那種號令天下的權威了,這個時候那些豪族們便開始想著透過造反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權利。而且在一個王朝走向末日的時候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農民起義在共同起作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只不過是一些豪族的槍而已。在西漢初期就發生了這樣紛亂的戰爭情況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在一般情況下不可思議的事情肯定有著不可思議的答案,我們肯定要用不可思議的方式去推理從迷霧中找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那麼在西漢剛開始沒多少年的時候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差點滅亡了國家的動亂呢?那些親王們為什麼會那麼自信的造中央政權的反呢?他們到底有著怎樣的物質基礎和群眾基礎去支撐著他們去反抗中央權威?如果我們對此加以探討的話肯定會得到一些出乎意料的東西。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那些親王之所以會成為親王的大背景吧,漢高祖在創立漢朝的時候是模仿的周朝的體制分封了些異姓王的。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那些異姓王在劉邦開創漢朝的時候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為了讓他們在擁有權利之前不造劉邦的反便對他們進行了分爵士的安撫。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的原因就是沒有遵從周朝的體制,所以漢高祖為了安撫民間六國人民紛紛揚揚的民意所以對六國的遺老遺少進行了分封。劉邦在分封異姓王的時候就不可避免的分封了些同性親族,同時給了他們非常非常大的權利,因為只有龐大的權利才能讓幫助漢高祖透過親族去制衡那些異姓王。這便是七國之亂產生的最根本的大背景了。

    如果漢朝就這樣沿著漢高祖為它制定的軌跡走下去的話,七國之亂也許就不會在漢朝的初期就發生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人不想尊重這樣一個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了。那些同姓親王在漢朝立國幾十年裡的發展逐漸強大起來,而且又沒有了他們敵人的存在,所以那些勢力龐大的同姓王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法理基礎便被瓦解掉了。他們的勢力龐大讓中央政權感到十分的不安和擔憂,於是中央政權給了那些同姓的親王們兩個選擇供他們參考,那就是要麼交出本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要麼就等著被中央政權用長槍利劍付諸武力。這樣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選擇那些勢力已經起來的同姓親王們當然是不幹了,那麼既然有著如此龐大的實力為什麼不造反呢?反正能鑄造錢幣而且也鑄造了刀劍、擁有著人脈、擁有著地區百姓的賦稅,這實在是太良好的造反條件了。他們也不會想到他們自己的實力竟然在中央政權面前不堪一擊,七國之亂就這樣被太尉周勃給用著沒有多少兵馬就給平定了。漢武帝即便是在王朝平定了七國之亂之後也是不滿意的,於是便採取了他的智囊之一主父偃的計謀透過層層的分封解除親王們的實力,漢朝之所以能夠持續四百多年其也是與平定了七國之亂分不開的。

    可笑西晉的太祖司馬炎竟然還要學那樣腐朽的制度,原因是因為他認為漢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地方勢力做大而沒有同姓諸侯平叛導致的,那既然這麼想也就怨不得那些虎視眈眈的親王們在他死後沒多久便造反了。在分封制真正的被廢除掉之後就有一個明朝的朱棣攻擊中央政權成功了,還是因為它擁有著非常好的運氣加成和武力加成在上面的。那個時候的親王們雖然也有著一定的實力但也不是可以和漢朝的時候相比的,朱棣之所以敢造反也是因為建文皇帝將他的路都給堵死了。

  • 3 # 華夏說歷史

    我們知道,劉邦建立漢朝以後,由於在征伐的過程,受到當時實力的制約,必須聯合其他力量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就是劉邦最初分封異性王最初無奈的起因。

    但是,這些諸侯國擁有軍隊,獨立鑄錢,獨立收起稅賦,就是國中國,實力日漸強大,對中央集權造成了巨大的挑戰,這就是劉備剷除諸侯國的起因。那他在剷除過程中,空出來的地方就大量分封了自己的兄弟兒子們,讓他們和原有的異性王呈犬牙交錯的存在方式,別人信不過,姓劉的是一家人,他覺得天下穩固了。於是歃血為盟,“天下非劉不得王”的條件以後,他定心歸西了。

    歷經呂后一朝的血雨腥風,過渡到漢文帝時代,從皇帝到下面各個倖存的劉姓諸侯王,各個經過了呂后朝如履薄冰的政局以後,皇帝和各位王爺都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想著把劉家江山恢復起來,但是漢朝的諸侯問題卻越發嚴重起來,文帝朝透過各位列候回到封地,目的為了控制首都局勢,漢文帝分封自己的諸皇子為王,如劉武為梁王,就是擁有四十多個城市,是一個實力強大的諸侯國,以制約東方諸國,以遮蔽位於關中的中央朝廷。

    並採納賈誼提出的計策,把較大實力的國家拆分為諸多小國,這樣王國的力量和地域相對變小,難以和中央對抗。

    漢文帝儘量為太子劉啟鋪平道路,期間發生一件大事,吳王太子劉賢入朝,得以陪伴皇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景帝,飲酒玩樂,吳太子和劉啟玩博戲之時,由於在棋桌上爭勝,態度蠻橫不恭,太子劉啟憤而抓起棋盤,當場將他砸死,這件事情以後,吳王劉濞因為兒子被皇太子誤殺,從此就不遵守天子的禮節,稱病不朝,文帝怎麼說,自己兒子理虧,他就寬宥了這個做法。劉濞的反叛之心應該在此時已經埋下。

    而到了景帝即位無論是皇帝和諸侯王都希望進一步得到更多的權力,於是內鬥就開始了。

    直接導火索就是景帝在公元前154年,採用了晁錯的《削藩策》,先後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以吳王劉濞為首,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變,這就是“七國之亂”,此時天下初定,外有匈奴虎視眈眈,內有反叛勢力伺窺皇權,而幾十萬諸侯聯軍浩浩蕩蕩誓言踏平長安,西漢王朝隨即滑下生死存亡的邊緣。

    而此時漢景帝一聽,他們只是清軍側,不是清君,心存僥倖心理,自毀長城,誅殺了晁錯,以期平息諸侯王之怒,但是劉濞已經自行稱帝,此時景帝下定決心平叛,劉武在危難之時堅守梁地,擊潰叛軍,為朝廷組織平叛贏得了時間,除保留另立楚王以外,其他六國均被廢掉,吳王被誘殺,楚王,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皆自殺身亡,唯有濟北王劉志倖免於難,活了下來。

    為何短短三月平定,中央實力還是遠遠大於諸侯國,經過早期手忙腳亂之後,可以快速集結力量進行平叛。各個諸侯王沒有多少謀劃,將才很少,而且重燃戰火,得不到當時社會的擁擠,勢單力薄。

  • 4 # 減水書生

    七國之亂,不一定非要發生。

    雪崩之前,雪山上首先要堆積足夠厚的雪。而當時來說,雪還不夠厚。也就是隻有遠憂而無近患,削藩是一件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

    但是,漢景帝和晁錯這兩個人,一個神操作、一個神助攻,硬是讓雪崩提前爆發了。當時,就是景帝和晁錯在雪山裡死命喊,也喊不來雪崩;但是這兩個人卻開炮了,雪不崩、山也崩了。

    七國之亂,足以搞成連年戰爭。

    別說七個諸侯國一起作亂,就是吳、楚兩個都夠漢景帝喝一壺的。但是,景帝和晁錯是神操作,七國諸侯就是騷操作了。這就是一對互相比蠢的對手。

    本來說好了是九國一起幹,結果只來了七個。七個也行,但有四個卻在山東殺來殺去,還有一個直接被摁回老家出不來。真正動手的就吳國和楚國這兩個傢伙。而這兩個傢伙,別說函谷關,就是成皋滎陽也沒打到,困在梁國把自己給餓垮了。

    01.西漢王朝的對手是誰

    要知道對手,先要知道目標。劉邦建立的這個西漢王朝到底要實現什麼目標?

    目標來自傳承、王朝需要對標。

    西漢,只有兩個可以對標的王朝,一個是周朝、一個是秦朝。而漢承秦制,於是始皇帝的大秦帝國就是西漢王朝的努力目標。

    大秦帝國有什麼特點?這個問題的實質是:與周朝相比,秦朝有什麼變化?

    周朝是典型的封建制,簡單說就是間接統治。即所謂:

    是故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從天子到庶民之間隔著好幾級,所以這是逐級分權的間接統治。到了春秋戰國禮崩樂壞,這個間接統治的模式就成了天子、諸侯、士和庶人的格局。

    周秦之變,是一場革命。最大的變化就是間接統治變為直接統治。從天子-諸侯-士和庶人,到天子-士和庶人。你把天子換成國家、再把諸侯換成貴族,把具體變抽象,就會更清楚。以前是國家透過貴族統治百姓,現在是國家直接統治百姓。秦國就是這麼個特點。

    但國家要怎麼實現這種直接統治呢?一家天子面對億兆生民,肯定玩不轉。於是,代理官僚就出現了。三公九卿和郡守縣令,統統都是給皇帝打工的,他們都不是貴族、不會賺取統治差價。

    西漢王朝的初期,是個什麼格局?郡國並行。而要對標大秦帝國,那首先的目標就是幹掉諸侯。於是,對手出現了,就是諸侯。

    大漢初年總共62個郡,歸劉邦直接統治的才多少?15個。皇帝VS諸侯,是這麼個比例。那就只能等著出事了,不是諸侯幹掉皇帝,就是皇帝消滅諸侯。

    比楚漢爭霸更艱難的戰爭,是平滅異姓諸侯之戰。楚漢爭霸打了不到四年,平異姓諸侯王之戰前前後後打了將近八年。劉邦到死,才算勉強打完。

    劉邦消滅諸侯了嗎?沒有,卻削弱了諸侯。之前是基於軍功的諸侯,之後是基於血統的諸侯。簡單說,諸侯王幾乎被劉邦換了一茬,現在主要是老劉家的諸侯。

    但是,異姓諸侯王是諸侯,同姓諸侯王也是諸侯啊!於是,劉邦的後世子孫,就一定要把同姓諸侯王也給消滅掉。因為要對標秦朝,而秦朝可是沒有諸侯的。皇帝要直接統治,就一定拒絕諸侯這個中間商賺差價。

    02.七國之亂是怎麼發生的

    漢文帝時,大才子賈誼就提出了諸侯王的問題。但文帝不問天下問鬼神,把賈誼這個國師當巫師用。所以,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以少其力”的建議,沒有實施。

    然後,就到了文帝的兒子景帝這一輩。

    這時候,諸侯王的問題肯定比文帝時還嚴重。

    一個原因是諸侯國在休養生息後不斷壯大。

    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對比,開始出現不利於中央的局面。西漢朝廷守著關中這片地方,該開發的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關鍵是要繼續分封,就得在皇帝直接統治的地方分封。所以,朝廷直轄的郡肯定越封越少。而崤山以東的諸侯,則可以盡情開發。因為遠沒到開發的極限。

    另一個原因是皇帝與諸侯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淡。

    打個比方,劉邦有八個兒子,選一個繼承皇位,其他當諸侯王,皇帝與諸侯王之間是兄弟關係。而傳到文帝是子一輩、傳到景帝就是孫一輩,皇帝與諸侯王之間的關係就沒那麼親近了。而且,大家也就來祭祀朝會的時候見一面,平時能通個書信就不錯了。

    但,這時候就一定會發生七國之亂嗎?

    文帝之所以不採納賈誼之策,是因為還得靠自家兄弟管江山。你就是把山東郡縣全給皇帝,皇帝也派不出那麼多官僚。大秦是怎麼沒的,不就是過猶不及嗎。到了景帝朝,也沒有那麼嚴重。很多諸侯王手下的二千石的傅、相,都是朝廷任命的。關鍵是西漢是一片文化沙漠,皇帝手中根本就沒有那麼多代理官僚。即便有,派出去,也不見得比諸侯王更好使。因為老百姓還沒有完成思想轉變,大家只認封地的王,很難接受朝廷的郡守。

    但是,景帝朝卻出問題了。

    一是景帝跟吳王的關係,勢如水火。景帝當太子的時候,一次與吳國太子下棋。但下棋對弈卻掀桌子了,景帝是暴脾氣,抄起棋盤就把吳國太子給砸死了。這就是殺子之仇了。從這之後,吳王劉濞就不來長安了。這還不算完,劉濞還在吳國開銅山鑄錢、煮海鹽賣錢,用這些錢各種籠絡人心。於是,吳國也就上下一心了,只認自家吳王、不認長安天子。

    二是景帝與晁錯一起中二冒進。晁錯最超前的建議,就是“以蠻夷攻蠻夷”。簡單說就是裝備蠻夷僱傭兵去幹匈奴。在文帝時候,跟賈誼一樣,也建議削藩。但文帝朝不被重用,做太子家令,算是景帝的官家。景帝國繼位後,潛邸老臣的晁錯自然得到重用。然後,鼓動景帝開始削藩,而且是往死裡削。

    如果晁錯能有賈誼的見識,採用“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手段,那麼也不會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但是,中二就一定要怎麼左怎麼來,不僅硬削藩,而且硬得非常流氓。

    晁錯先是舉報楚王劉戊,說這傢伙在景帝奶奶薄太后去世的時候飲酒作樂、找女人了。然後,景帝認為舉報屬實,立即削了楚王一個郡。接著,繼續把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全都當成罪狀,晁錯連續舉報,景帝全部詔準,又削了趙王一個郡、膠西王一個郡。

    你們君臣二人玩得這麼硬,那就是傻子也可能看出你們到底要幹啥了。諸侯王們再坐以待斃,那就只能全被景帝和晁錯給搞死。

    最敏感的肯定是吳王劉濞,因為跟景帝有殺子之仇嗎,所以知道早晚要削到自己頭上。於是,吳王立即在國內搞備戰,招兵買馬、造武器,先把自己武裝到牙齒。

    果不其然,景帝即便殺過劉濞的兒子,也沒覺得不好意思,把削藩這把火燒到了吳王頭上。而且,火燒得非常猛,直接削掉吳國兩個郡,一個產銅、一個產鹽。但吳國總共就三個郡啊,你一下削掉兩個,那吳王只能造反了。

    03.七王之亂是怎麼被快速平定的

    景帝和晁錯,在關係攻略上一塌糊塗。今天削楚王一個郡、明天削趙王一個郡,這是什麼?這是把所有人都給得罪了,卻沒有幹掉任何一個。大漢天下全成了這對君臣的仇敵。再一個敗筆就是手段太硬、做法齷齪。這倆人肯定會說我都是為了大漢帝國好,你看賈誼說得多好啊:

    一脛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慮亡聊。

    諸侯王這個小腿比我的腰還粗、這個指頭比我的大腿還粗,大漢王朝想平躺下來都不行。所以,必須削藩,把大國削成小國,君臣也就沒必要互相猜疑了。到時候,宗族和睦、君臣一心,這多好。

    但是,你們的手段就太不堪了。要削不是不可以,但你別玩得這麼硬好不好,硬來就是搶劫啊。目標很好,但手段也不能太齷齪啊,齷齪就是毫無道義。

    所以,諸侯王就必須反了。最初是九國諸侯一起造反了。但有兩個出了問題:

    一個是濟北王,誓師起兵,但大家全反對、沒人聽。你這就沒法玩了,濟北王成光桿司令了。所以,諸侯王的問題還沒到雪崩的時候,要造反的難度係數非常大。

    一個是齊王,大家說好了一起誓師,但這傢伙慫了、事到臨頭反悔了:我不造反了,我當個諸侯王不香嗎?就是削掉我個把郡也無所謂,我齊國夠大啊。生平久了,諸侯王也會在富貴中墮落。

    九國聯盟就變成了七國之亂。這七個諸侯王,分別是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

    但是,齊國也不要緊。吳王早有準備,自從兒子被殺,就一直在整軍備戰。楚王最先被削掉一個郡,早憋了一肚子氣,說造反就立刻出兵。因此,吳楚聯軍才是主力。而且,這兩個傢伙勢如破竹,一下子就殺到了梁國(治今河南商丘)。而漢景帝前期削藩各種囂張,真到打仗立即變慫。你們不是要清君側嗎?那好,我把晁錯給腰斬掉,然後你們退兵吧、削藩我也不搞了。

    人家都造反了,七個諸侯國,幾十萬大軍都行動了,哪能說停就停,怎麼也得到長安問候一下你這個天子吧。但是,七國開始騷操作了。

    當初是九國約好出兵,濟北王就不提了,這傢伙是個笨蛋,連自家封地都管不住,大家也就不追究了。但是,齊國呢?你齊國臨陣反悔,這就是坑隊友啊。於是,七國裡面有四個國家,直接找齊國算賬去了。

    造反的首要目標是殺到長安、收拾皇帝。等收拾完皇帝再收拾齊國不行嗎?不行,就是這麼任性,非要先把齊國收拾掉。還有一個趙國,這傢伙勾結匈奴一起造反。但是,漢軍一出,趙王立即就慫,跑回去守城了。

    所以,七國之亂,真正發動起來的,只有吳國和楚國。但也別小瞧吳楚這連個傢伙,吳楚會師之後,立即死磕梁國。梁王劉武是景帝的同母弟,當真是上陣親兄弟,這個虎老二死活也得為大哥守好大門,於是也跟叛軍死磕了。

    然後呢?然後就是大漢帝國的中央軍開到了,開出關中、開赴梁國。到這個時候,吳楚聯軍就沒法折騰了。

    如果叛軍能夠趁著朝廷沒有準備、殺到長安,那麼啥都好說。景帝殺晁錯謝罪,就說明前期沒有做足準備。這對中二君臣就不相信諸侯王狗急跳牆。但現在是什麼情況?朝廷做足了準備,而你吳楚聯軍卻連個梁國都拿不下。那還有什麼說的?

    周亞夫根本就不管梁國到底是個受得住守不住,守不住還有成皋滎陽,成皋滎陽守不住還有函谷關。帝國縱深足夠長,險關也足夠多。周亞夫派出一支輕兵就把泗水入淮口占了,直接斷了聯軍糧道。這就成了包餃子。頓兵堅城、糧道被斷,關鍵還四面楚歌,吳楚聯軍立即崩潰。

    而其他幾國呢?趙王在河北邯鄲守城被揍,膠西四國死磕齊國臨淄。之後,守城趙王劉遂兵敗自殺,攻城四王要麼自殺要麼被殺。

    七國之亂,從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就被平息了。造反的七王,也全都死了。之後,漢景帝立即大刀闊斧地收拾諸侯王。首先是把封國變小,以前是幾十個縣的規模,以後最大也就十幾個縣。其次是削掉諸侯王的實權,封國官員由朝廷任命;第三是諸侯的收入,除了田租,別的想也別想,開銅山、煮海鹽的買賣也歸了朝廷。

    最後總結:

    七國之亂未必一定要發生,西漢完全可以採取更好的手段來削弱諸侯王。但漢景帝和晁錯這對君臣搞激進冒險的硬削藩,神操作加神助攻,硬是把諸侯王給逼反了。景帝和晁錯才是誘發七國之亂的主要原因。

    七國之亂之所以快速平定,與其說是西漢朝廷實力夠強,不如說是七國太蠢,蠢到難以思議的地步。七國裡面有四個國家是能跟吳楚一起出兵,結果這四個全跑到臨淄攻城玩了。這才是七國之亂被快速被平定的主要原因。

  • 5 # 浦安國學堂

    七國之亂髮生的根本原因是西漢政府中央集權與同姓封國諸侯權力分配的不平衡。而直接的導火索是晁錯提出的削藩策,直接動了同姓諸侯的乳酪。

    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鑑於當時的客觀形勢,在山東(崤山以東)地區分封劉姓宗親鎮守六國故地,而在西漢政府直接管理的關中和巴蜀地區推行郡縣制。

    由於劉邦在剪除異姓王的威脅之後,六國故地出現的權力真空,劉姓宗親就國之後,各自整合當地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在西漢初期,很好的穩定了六國故地的政治形勢。但是,隨著各諸侯王封國實力的壯大,特別是吳、楚等較大的諸侯國,其實力已經能夠與西漢中央政府抗衡。在當時的漢族區域內,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的矛盾,已經變成了主要矛盾。這是七國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

    七國之亂爆發後,西漢政府依託梁國—成皋—函谷關三道縱深進行防守,同時切斷了叛軍的糧道。同時,由於叛軍內部互不隸屬,相互爭鬥,才能讓漢軍各個擊破。

  • 6 # 遊弋歷史長河

    在我國曆史上發生過多次地方政權反對中央統治的案例,比如: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唐朝的藩鎮之亂等,而七國之亂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七國之亂髮生的背景、經過和平定過程。

    七國之亂爆發的成因(背景)

    誅滅異姓王 同姓王勢力擴張

    西漢在立國之處,分封了開國功臣為異姓王,但劉邦為了坐穩皇位,只能選擇消滅異姓王,再立下盟約,非劉姓不能封為王。於是劉邦分封自己的兒子、侄子們到各地為王,想法是好的,以血緣關係來維繫這些同姓諸侯王對中央的忠心,但到了漢景帝劉啟時期,這種血緣關係越來越淡,同姓諸侯王的勢力逐漸擴張,對中央的忠心就越來越少了,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諸侯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圖 分封同姓諸侯王

    七國之亂爆發的導火索

    諸侯王結怨中央

    在漢景帝劉啟還做太子的時候,吳國的太子劉賢來到長安和劉啟飲酒玩,但吳國太子對景帝棋不恭,劉啟很生氣用棋盤砸在了吳太子的頭上,吳國太子就這樣死了。吳王對此非常不安,就逐漸起了反叛之心。

    中央的削藩舉動引發諸侯王的不滿

    漢景帝上臺後,就用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開始謀劃削藩事宜。

    晉帝將犯罪的楚王劉戊削減封地作為懲罰;削去趙王劉遂的河間郡;削減膠西王劉昂六個縣;

    這樣明目張膽的削藩之舉自然引發了諸侯王的警覺。

    七國之亂爆發的經過

    諸侯王反叛

    吳王劉濞聯合膠西王劉昂、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總共七個諸侯王,起兵30餘萬人反叛漢朝中央,並和匈奴、東越、閩越貴族相勾結,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舉兵西近,開始了西漢七國之亂的序幕。

    圖 七國之亂

    中央的措施:誅殺晁錯

    面對氣勢洶洶的叛亂大軍,漢景帝很慌張,就和晁錯商議對策,晁錯建議皇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但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卻向景帝建議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這樣叛軍就沒有了進攻的口實,景帝就採取了袁盎的計策,晁錯被腰斬,但叛軍前進的腳步卻沒有停下。

    中央的措施:決心鎮壓叛亂 以周亞夫為將

    看到叛軍的堅定,景帝這才下定決心,用武力鎮壓叛亂,派太尉周亞夫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圖 周亞夫

    中央的屏障:梁國

    梁國(河南)成為中央抵擋諸侯王的門戶,而梁國的諸侯王是景帝的親弟弟,所以他是堅決支援中央的。

    打敗吳、楚聯軍

    在叛軍節節勝利的時候,遭遇了梁國的堅決抵抗,梁王也多次向朝廷告急,請求支援,但周亞夫卻認為,吳楚聯軍勢大,正面決戰很難取勝,應該讓梁王的軍隊拖住吳、楚主力,自己則率軍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雒陽。梁國沒有後援,只能拼死抵擋,中央和叛軍逐漸形成了僵持局面。

    面對梁國的死守,叛軍轉而向周亞夫的軍隊挑戰,但周亞夫卻抓住機會,斷了叛軍的糧道。叛軍沒有了糧草的供應,只能向周亞夫挑戰,叛軍太敗,吳軍被擊潰,楚王劉戊自殺身亡。

    平定叛亂

    吳、楚聯軍被平定後,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齊都臨淄也是遲遲沒有攻下,漢將欒布率軍到達齊地後,叛軍不佔自潰,最終膠西王自殺而死,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也都伏法被誅。

    酈寄率領中央的軍隊進攻戰國,與此同時匈奴得知了吳楚兵敗的訊息,也就不肯出兵相助了。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會師,水淹了趙國的邯鄲,邯鄲城破,趙王劉遂自殺。

    戰爭後續

    諸侯王勢力削弱

    七國之亂被平定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嚴重受損,中央收復了很多諸侯王佔領的土地,並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

    至此,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諸侯國雖仍然存在,但由於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條件。

    為漢武盛世打下了基礎

    平叛戰爭的勝利,中央集權的鞏固,使得西漢王朝的實力愈發強大,讓文景之治的利端真正的覆蓋向全國,為後來漢武帝時代的雄風和多年戰爭奠定了基礎。

    圖 西漢疆域

    總結

    實踐證明,封建王朝的分封制度是不可取的,他有一些積極的作用,但卻後患無窮,西晉的滅亡就起源於八王之亂,而八王之亂的主因就是分封同姓諸侯王。只有加強中央集權,才能維護王朝的長治久安。

    所以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學習歷史,就要從歷史中,得出指導我們生活的方法論。

    景帝的弟弟的努力

  • 7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西漢平定七國叛亂之戰

    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為鞏固統治,藉口清除叛亂,殺掉在楚漢戰爭時期分封的異姓諸王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同時,他又認為秦朝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使皇室陷於孤立,於是大封同姓子弟為王,並立下“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企圖用家族血緣關係來維持劉氏的一統天下。他所分封的同姓王,有齊、燕、趙、梁、代、淮陽、淮南、楚、吳等。這些王國的封地,竟達39郡,佔西漢整個疆土的大半,而皇帝直轄的才不過15郡。為防止諸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規定除諸封國內的經濟由諸王支配外,王國的傅、相等官員均須由皇帝任命,法令由朝廷統一制定,軍隊由皇帝調遣,藉以限制諸王的權力。但西漢所封的諸王國,國大民眾,隨著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財富日增,勢力日強,逐漸形成割據狀態,朝廷與諸王國的矛盾便日趨尖銳起來。

    漢文帝即位以後,深感諸王對朝廷的威脅日益嚴重,決定採納太中大夫賈誼和太子家令晁錯的建議,一方面把諸王的一部分封地收歸朝廷直接管轄,一方面在諸王的封地內再分封幾個小諸侯國,以分散削弱諸王的權力。同時,還把自己的兒子劉武封為梁王(封地在今河南東部),控制中原要地,屏障朝廷。諸侯王不甘心自己的力量受到削弱,紛紛反對。當時反對最強烈的是吳王劉濞。吳王的都城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北),轄有豫章(今江西地區)、會稽(今蘇南和浙江地區)等郡,封土廣大,財力富足,他利用這些優越的經濟條件擴張勢力,蓄謀奪取朝廷大權。

    景帝即位以後,諸王國的勢力發展到了同朝廷分庭抗禮的地步,景帝接受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繼續推行削藩的政策,先削減楚、趙及膠西三王的封地。因而,引起諸侯王的強烈不滿。吳王乘機糾合楚王、膠西王、齊王、菑川王、膠東王、濟南王、濟北王、趙王等各王國,準備進行武力反叛。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朝廷下令削奪吳會稽、豫章兩郡,吳王便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首先起兵,並派人通知閩越、東越出兵相助。但由於齊王悔約背盟、濟北王為其部下劫持不得發兵,故實際參加叛亂的僅為七國。一場史稱為七國之亂的反對統一的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吳王反漢後,先殺盡朝廷在自己封國內所委任的官吏,然後聚集親信,商議進兵之策。大將軍田祿伯請求率兵5萬,循江淮而上,佔領淮南和長沙,入武關直搗長安,吳王唯恐大權旁落,拒絕了這一建議。青年將領桓將軍對吳王說:“吳多步兵,步兵利險;漢多車騎,車騎利平地。”因此建議揮軍急速西進,沿途不要攻城掠地,迅速搶佔洛陽的軍械庫和敖倉的糧庫。並憑藉洛、滎山河之險,會合諸侯。這樣,即使不能西取長安,也佔據了奪取天下的有利地位。否則,如行動遲緩,一旦讓漢軍搶先進佔梁、楚一帶,勢必招致失敗。這一避短用長、速據關東戰略要地的主張,也遭拒絕。吳王親率20萬軍隊從廣陵出發,北渡淮河,會合楚兵,併力向梁進攻,又派出小部隊潛赴崤(今函谷關南〉、澠(澠池)之間,偵察關中漢軍情況。在渡淮時,一面派兵襲佔下邳(今江蘇邳縣南),向北攻城掠地;一面遍告諸侯,提出這樣一個行動計劃:由南越兵先攻佔長沙以北地區,再西趨巴蜀漢中;越、楚、淮南、衡山、濟北諸王會同吳軍西取洛陽;齊、菑川、膠東、膠西、濟南諸王與趙王先攻佔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河內(今河南武陟西南),再入臨晉關(今陝西大荔東),或與吳軍會師洛陽;燕王北取代郡(今河北蔚縣東北)、雲中(今內蒙托克托東北)後,再聯合匈奴南下,入蕭關(今寧夏固原東南),直取長安。這一戰略構想的意圖是:以諸王國的軍隊分東、南、北三個方向合擊關中,吳楚主力先佔滎陽,與齊趙軍會師,攻佔長安。

    景帝在獲悉七王叛亂後,先是採取姑息政策,殺掉晁錯,並恢復諸王封地,企圖以此平息戰亂。直到這一政策失敗後,才決心迎擊叛軍,任命周亞夫為太尉,統率36將軍東攻吳楚,另派酈寄攻趙,欒布攻齊,並以竇嬰屯於滎陽,監視齊趙叛軍動向。這一作戰部署的著眼點是:分兵箝制齊趙,集中主力打擊反漢的重要力量吳楚兩軍。

    周亞夫受命後,即提出:“楚兵剽輕,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絕其糧道,乃可制。”也就是暫時放棄梁國的部分地區,引誘並牽制吳楚軍隊,達到守梁以疲敵的目的,這一建議被景帝採納。周亞夫率軍由長安出發,準備會師洛陽,後接受部下意見,改變進軍路線,迅速由藍田出武關,經南陽抵達洛陽,搶佔滎陽要地,控制了洛陽的軍械庫和滎陽的敖倉,並派兵清除了崤澠間的吳楚伏兵,保障了潼關、洛陽間的交通補給線和後方的安全,順利實現了第一步作戰計劃。然後,周亞夫率軍30餘萬東出滎陽,進抵淮陽,針對吳楚銳氣正盛,難與正面交鋒,遂引兵東北,屯於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讓梁王堅守梁地,阻止吳兵西進,同時派兵奇襲淮泗口(今江蘇淮陰縣西泗水入淮之口),截斷吳軍糧道。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吳楚聯軍向梁進攻,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一戰,殲滅梁軍數萬人,乘勝西進,梁軍退保睢陽(今河南商丘南),被吳楚聯軍圍攻。

    梁王數次派人求援,周亞夫按兵不動,直到吳楚攻梁受到相當消耗後,才將主力推進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在吳楚四面圍攻形勢下,梁一面竭力固守,一面組織力量不斷出擊,襲擾吳軍。吳楚聯軍久攻睢陽不下,屢屢受挫,西取滎、洛的企圖難以實現,退路又受威脅,乃調轉兵力進攻下邑,尋求漢軍主力決戰。周亞夫深溝高壘,堅壁不戰。吳楚求戰不得,派部分兵力佯攻漢軍壁壘的東南角,轉移漢軍注意力,以主力強攻西北角,這一聲東擊西的企圖被周亞夫及時識破。當吳軍進攻東南角時,他加強了西北角的防禦,粉碎了吳楚軍的進攻。

    吳楚聯軍號稱數十萬,既遭頓挫於睢陽,又不得逞於下邑,進退維谷,加上餉道被斷,糧食不繼,在糧盡兵疲、士卒叛逃、士氣低落的情況下,不得不撤兵西走。周亞夫乘機追擊,大破吳楚聯軍。楚王兵敗自殺,吳王僅率數千人乘夜向江南逃竄,企圖依託東越垂死掙扎,但東越王懾於漢軍壓力,誘殺吳王。喧囂一時的吳楚叛亂,歷時僅3個月便完全失敗。

    當吳、楚聯軍向梁進攻時,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四王在膠西王的指揮下,舉兵西進圍攻齊王臨淄,經過3個月激戰,被欒布擊敗。趙王劉遂聯絡匈奴,企圖西入長安。

    當酈寄軍進攻時,龜縮邯鄲,憑城固守,漢圍攻7月不克。欒布在消滅四王之後回師同酈寄合力進攻,引水灌城,城破後趙王自殺。至此,漢贏得了平定七王叛亂戰爭的徹底勝利。

    西漢平定吳楚七國叛亂的戰爭,是一場反對割據、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漢軍搶佔關東戰略要地滎陽,控制南北要道,爭得了戰略上的主動,造成了東阻吳楚、北拒齊趙,遮蔽關中的有利態勢。然後以一部箝制齊趙,而把吳楚作為主要打擊目標,並根據楚軍剽輕、吳軍精銳的客觀情況,採取了“以梁委之”,吸引和消耗吳楚聯軍,乘敵疲弊而後擊的正確作戰方針,最終各個擊破,迅速平定了七國之亂。

    反觀吳楚等七國,為了維持諸侯割據而發動戰爭,破壞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違背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意願。七國內部勾心鬥角,矛盾重重,各懷鬼胎,步調不一,缺乏統一的計劃和指揮。叛亂初期所提出的分進合擊,從南、北、東三個方向包圍關中,先取滎、洛會師長安的構想,由於各諸侯國或臨時背約,或輕易改變,或屯兵觀望而化作泡影。吳王既不聽田祿伯、桓將軍進軍之計,又忽視了對糧運要道的設防,孤軍一路,

    全力攻梁,結果頓兵堅城,貽誤戰機。隨著主動權的喪失,最終失敗的命適也就成為必然。

  • 8 # 歷史君在此

    好問題啊!“七王跌倒,景帝吃飽”的七國之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穿越歷史長河,來到改變歷史的公元前154年吧!那一年,造成烽煙四起、天下大亂的“七國之亂”橫空出世。

    然而,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場驚天動地的叛亂僅僅持續了三個月就被平定。

    那麼,你知道這場改變中國歷史的動亂的前因後果是怎樣的嗎?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一代戰神——周亞夫

    漢景帝,名叫劉啟。他是中國西漢王朝繼漢高帝劉邦、漢惠帝劉盈、漢前少帝劉恭、漢後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恆之後的第六代皇帝。

    他是漢文帝劉恆的長子,生母是漢文帝第二位皇后竇漪房,因為諡號孝景皇帝而被後人稱為漢景帝。你能想象漢景帝是漢代唯一沒有廟號的皇帝嗎?

    一代明君——漢景帝劉啟

    漢景帝在位時間是公元前157年到公元前141年,一共16年,算是比較短的在位時間。但是卻發生了中國歷史最大的皇族內亂之一,我們現在叫它“七國之亂”。

    在座的各位如果不瞭解那段歷史的話,可能會把七國之亂代入到戰國七雄,以為七國之亂指的是戰國末年的韓趙魏楚燕齊秦七個國家。其實不是的!

    來來來,讓我們現在就穿越歷史長河,本文歷史君帶你回顧——漢代那場驚天動地卻又迅速被雷霆手段鎮壓的叛亂,請聽歷史君娓娓道來。

    一代明君——漢景帝劉啟

    在漢景帝在位期間,七個藩王制造的七國之亂爆發的原因很簡單:

    西漢王朝建立後,漢高祖劉邦讓“郡國並行制”大行其道。也就是說皇帝會加封一些皇室成員為藩王,這些藩王有自己的封地,封地還有自己的朝廷、軍隊等等。可以說,一個藩王就相當於一個獨立的小王國。

    這種藩王制度容易造成地方勢力過大,危及中央朝廷的安危,甚至會分裂國家。比如漢文帝就是地方藩王當中央皇帝的典型例子,也幸好漢文帝是個千古明君。

    天下紛亂、戰爭不休!

    簡單來說,藩王制度危害大於好處,所以漢景帝在位期間就想方設法要削弱藩王,他在心腹大臣晁錯的主張下,實行了“削藩策”。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透過一點一點的削弱,達到大幅度削弱藩王的勢力,這樣中央朝廷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就能得到鞏固。

    可惜啊,晁錯的削藩策引發了七個藩王的強烈不滿,於是這七個藩王以吳王劉濞為首,首次打出“清君側”的旗號。他們聲稱要清算晁錯,實際上呢?他們想犯上作亂、奪取帝位!這就是歷史君今天要講的七國之亂。

    造成天下動亂的七國之亂!

    除了主張掀起叛亂的吳王劉濞之外,還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

    他們都在自己的王國裡地位獨尊,又怎會向朝廷妥協呢?

    於是,一代驚天動地的叛亂就這樣開始了:

    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藩王組織了數十萬軍隊,向漢景帝的中央朝廷發動進攻!

    天下紛亂、戰爭不休的時代!

    整個華夏大地陷入混亂,當漢景帝得到訊息後,有些大臣把責任推給晁錯。為什麼呢?因為是晁錯提出削藩,於是漢景帝為了平息藩王叛亂,就下令處死晁錯。

    然而,處死晁錯沒有讓叛亂停止,因為晁錯死與不死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諸侯王們想要奪取帝位啊!

    這時候,漢景帝才意識到自己錯殺晁錯,他不把希望寄託於藩王會對自己手下留情,認為派兵鎮壓才是唯一的辦法。但是,讓誰來領兵作戰呢?這又是一大難題。

    一代戰神周亞夫

    幸好,天公作美。這時候,大臣向漢景帝舉薦了非常有軍事才能的周亞夫。

    周亞夫是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的兒子,當年可是被漢景帝他爹漢文帝狠狠誇讚過的。漢景帝相信虎父無犬子,也相信他爹漢文帝的眼光,就任命周亞夫為朝廷軍隊統帥,領兵鎮壓七國之亂。

    周亞夫彷彿就是天生要來拯救漢景帝的,是漢景帝當之無愧的福星。

    他帶領的朝廷軍隊儘管在兵力上少於藩國軍隊,但是這位戰神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每次都是以少勝多打敗藩國軍隊。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一代戰神——周亞夫

    短短3個月時間,藩國軍隊就徹底戰神周亞夫被打得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西漢中央朝廷的威脅徹底解除,七國之亂被成功平定。

    其實,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之所以短短三個月被平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藩國樑國的幫助。

    當時除了叛亂的七個藩國,其餘諸侯國都在隔岸觀火,只有梁國出兵幫助中央朝廷。那是因為當時的梁王是漢景帝同母的弟弟劉武,他受父親漢文帝的加封為梁王。

    一代明君——漢景帝劉啟

    漢景帝和梁王從小兄弟感情就很好,即使後來漢景帝為帝,梁王為藩王,兄弟感情依舊如初。所以七國之亂爆發後,梁王傾盡梁國國力,為漢景帝保衛中央朝廷。

    因此在周亞夫和梁王天衣無縫的配合下,終於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平定七國之亂,那七個起兵叛亂的藩王,各自的結局都不太好:

    吳王劉濞因為兵敗在亂軍之中被殺,楚王劉戊也是兵敗在亂軍中被殺,趙王劉遂兵敗自殺,濟南王劉闢光兵敗被生擒後被中央朝廷處死,淄川王劉賢也是兵敗被生擒後被處死、膠西王劉昂兵敗被擒後賜毒酒而死、膠東王劉雄渠因為兵敗在亂軍之中被殺。

    造成天下紛亂、戰爭不休的七國之亂!

    相同的是,七個地方藩王最後的結局都是死,不是兵敗被殺就是生擒後被處死。

    另外七國之亂平定後,他們各自的封地全部被中央朝廷沒收,讓中央朝廷的直接統治區域擴充了幾倍,實力大增。可以說是“七王跌倒,景帝吃飽”了。

    從此西漢中央朝廷對地方藩國的控制大幅度加強,地方藩國再也不敢公然跟中央朝廷作對,這是漢朝對於中國帝制時代中央集權的重大勝利,對後世朝代影響深遠。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

    對此,你怎麼看呢?^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面這些看似“合理合情”的事會構成哪些違法犯罪?詳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