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谷寧
-
2 # 如來藏001
謝謝邀請,首先,性是諸法永恆不變的本體,即佛家講的真如、自性,無善亦無惡。其次,儒家講,人之初,性相近,習相遠。人之初,性相近,說明了性的本體無善亦無惡。習相遠,說明由於人所處環境的不同,可鍛造出本性的善與惡。最後,自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
3 # 和光同塵WZX
這個問題歷史上已經爭論了幾千年仍沒有定論!如同人活著到底是為什麼至今沒有定論一樣,所以才要好好活著尋找答案!
人性到底性本惡還是性本善?古聖先賢的爭論中。曰惡的舉例說,一個雙胞胎孩子,當母親給一個餵奶時,另一個就哭鬧,非要和對方搶著吃,說這是人性惡的具體表現。 曰善的舉例說,但凡一個正常人,看到別人落難,都會有惻隱之心,說這就證明人性本善。
其實,細想一下,人性無所謂善惡,均取決於外界的影響和侵染的。誠如一句名言所說:上帝造人是讓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所以,人活著需要修煉,需要反省,需要探尋生命的真諦!
-
4 # 崽崽鴨teil
《三字經》當中說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怎麼說呢,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完全是靠後天的培養,還有環境所影響的 。剛出生的嬰兒就像一張白紙 ,你教他上的東西,他自會性本善, 你教他惡的東西,自然會變成性本惡 。這是一個片面性的問題 我也就是簡單說一下我的想法
-
5 # 藍鯨的南
人性是複雜,難以捕捉的。
人性隱藏在一張張笑臉之中,躲藏於緊握的雙手背後。人人都感受過出賣,嫉妒,憎恨,落井下石,陷害,憤怒。就像動物天生的領地意識,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在有限的資源中存活,不得不爭奪食物,打擊對方,保護自己。所有這些行為方式以及心理狀態透過基因一代代保留下來。小孩子天生就會和別的小朋友爭奪玩具,各個國家對待犯人的方式總是那麼相似。
人性是自然的選擇。
知道人性的惡,追求人性的善才顯得那麼高尚。成長的過程就是壓制內心的惡,發掘人性的善。我們慢慢學會讚美他人,學會欣賞他人,學會同理心,為他人思考。學會分享,學會為他人鼓掌。
人生的意義就是完成靈魂的救贖,成為更好更純粹的自己。
-
6 # 西蜀觀雲客
一、什麼是“性”?
中國的儒釋道哲學系統,基本上都把它分為兩個層次,即:天性(或者叫本性)和習性。
所謂天性,這基本上是儒家的說法,其實就是道家所謂的“道”,佛教所謂的佛性(或者空性)。這個天性是一個人本源性的東西,它有什麼特點呢?就是《心經》講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就是說它不受後天環境的影響,而它本身又能生化一切妙用(道德經講“無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看不見摸不著,卻又時時刻刻受它的制約和影響(《中庸》“道也者,須臾不可離也”)。
所謂“習性”,就是後天習得之性,一個人透過環境培養出一些習慣,再由習慣慢慢形成一定的心性,這就是習性。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孟子的母親就深諳此道,所以,孟母三遷,為了給孩子從小不薰染上壞的習性。
其實習性也是一箇中性詞,有好壞兩面,也可以培養好的生活習性,比如節約、敬天愛人,也可能沾染壞的習性,比如賭博成性。
二、性之善惡
從上述內容,我們就可以看出,天性其實是不善不惡的,它的一切作為都具有規律屬性,“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它也不會刻意表現出善,也不會刻意表現出惡。因為善惡都是人的後天分別思維。道是超越分別對待的。
而如前所述,習性則有善惡。
那麼,既然天性(本性)無善無惡,為什麼《三字經》要說“人之初性本善”呢?這是因為:道的本質雖然不可言說,但儒家的聖賢想要透過文字來教育教化(文化之謂)眾生遵循天道人道,為了讓眾生理解起來方便,行動起來有抓手,故而在文字上安立了天性的善義。
綜上:
1.人的天性本質上沒有善惡,只有後天的習性才有善惡。
2.經典上說“本性的善”,那是一種方便說法,是為了幫助教育眾生。
-
7 # 軍哥做造價
人之初,性本性,善者善,惡者惡。
論語中還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國志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引用王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
有善有惡意之動 ,
知善知惡是良知 ,
為善去惡是格物。
所以不用糾結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最終為善去惡是就對了。
-
8 # 為國盡心
人之初,性本性。一個嬰兒哇哇落地的哪一刻,善惡已經註定。為什麼呢?比方說,有的小孩從嬰兒到讀書前這個成長過程,你可看得出來,有的小孩很溫柔,態度和藹,很親熱人,吃東西也很禮貌,也不自私,吃不完東西,也不亂扔,甚至還會給別人分享,有多餘剩的交給老人保管,下次再用。還有的小孩處處則相反,我就不說,你想去吧!這是為什麼呢?這些善惡因果,與父母基因祖傳有一定關係。其次是成長過程中,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賊神偷家庭。人的善惡本性,在出生的哪一刻,已經註定一半或大半。又比方說,一個小孩,出生的哪一刻,註定他命中一大半是個善人,哪麼在人生的長河中有人讓去殺人給錢,也許怎麼說,他都不會幹。反之,有的小孩,生下來在成長過程中,凡事都貪得無厭,逢事都乘人之威。這樣小孩長大成人之後,為了利益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包括殺人放火,打砸搶,離國離民為敵國辦事,只要有利,什麼都幹。(我這麼說網友們怎麼看)?
-
9 # 貧道隱居
毋庸置疑,當然是無善無惡,三魂七魄需要三歲到七歲方能成型,之後就開始受外界刺激,接受父母教育,通常與母親互動比較多,而為了整個人類的生存,母親一定會教善良的特質,一方面這是女人的天性,一方面是社會需要,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是有道理的。假設母親教育,長大以後應該時時刻刻準備殺人放火,怎樣屠殺謀殺越多越好,那麼整個人類必將都完蛋。
-
10 # JL胖師兄
曾幾何時,我也認為“性本惡”,認為人的貪心之促進社會優勝劣汰的源動力。但是現在看來這個想法有些偏激。
孔子所講的“性本善”的性,是要從兩個方面來思考,一是心性,二是習性。
我們常常習慣用我們的固有思維來判定性,和善。這就容易引起爭論。事實上性本善前邊有句話是“人之初”,是人!後邊還有“性相近,習相遠”。
既然是人,那麼第一個問題,人幹嘛來了?從《中庸》的第一句話就知道“天命之謂性”,天命,何為天命?還是兩個方面,如果把天看成是頭頂這片天,也就是六道輪迴的天,那麼人到這個世界是有緣起的,是有前因後果的。是為了來了緣的。所以伴隨著人的降生,命與運的安排,和誰有什麼樣的,深淺的緣分,就是他來到這裡的目的!從這個層面來說人的性不是心性的性,不是那個佛法裡談的比較終極的“能所雙亡”的性,不是“不生不滅”的性。所以人性本善,就是人有趨善避惡的本能,但是由於引援投生的環境不同,造成的習性不同,所以人和人了緣的方式結果不同。因為習相遠,所以教育的重要性凸現。這就是習性
但是性本善不是從這一個方面說的。為什麼呢?看《中庸》最後一段,“無聲無嗅,至矣!”看到這裡我突然感到儒家思想和佛法的唯識宗很像!再看到《大學》的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於止於至善。那麼他是突破人的侷限性的,是在一個“大徹大悟”的基礎上談的一個新高度。就好像“明心見性,理上頓悟,事上漸修”一樣。這個時候心性無二。是脫離的善惡對待的本性,即善為智慧之用,有惡乎?有之!何為惡?煩惱即菩提!事實上從荀子的“性本惡”論,是引起人們對慾望的重視,達到“持戒持禮”的目的,其本質是一樣的。
所以無論“性本善”亦是“性本惡”都是殊途同歸,方法不同,說的是一件事。
回覆列表
1.“性惡論”是先秦時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的觀點。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是惡的,而人性中善良之處是人為的,也就是經過後天教化而成的。
從人類早期來看,的確如此。
2.“性善論”是孟子提出的。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這是人與動物不同的地方。因為人性本善,所以人心皆有四端,即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從今天人類創造的高度文明來看,有道理。
3.那麼,人類高速發展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自己生存得更好,終極利己。
所以“性惡”是起點和終點,“性善”是必要過程。人性的善與惡是共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