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m5659
-
2 # 南攝
我沒有f4,有2.8,2.8實在太重了,感覺卡口處都有點承重不起的感覺,老是晃啊晃啊的卡口會越來越松,最終成像焦點就不準了,現在真想再買f4的,因為我原來有70-300的,那就沒問題,那重量很趁手,就是畫質鬆了點,不結實,用了2.8實在不趁手,為什麼就不能做輕一點呢,拍照器材就是這麼讓人難受。
-
3 # 別掉以輕心
攝影就是個光影的藝術,說白了就是光弄好了就出好片了,前提就是光照充足,越足越好,拍妹子才會白,睫毛才夠清晰。自然光不夠就得人工來湊,用燈,用大燈,用好多燈。光照夠了但陰影層次不夠豐富怎麼辦。繼續多用燈,這麼算下來費錢費時又費力,有多餘的錢還不入先買好的鏡頭。有好的鏡頭了,接下來怎麼辦?買燈啊!有多大買多大。太陽要是賣早被人買走了。多完美的一個光源。
-
4 # 東海岸15
題主問70-200/4與70-200/2.8拍人像,虛化差距多大。沒有這兩隻鏡頭這個問題還真的不是很好回答,根據我使用的70-200/2.8跟80-400/4.5-5.6以及24-70/4s、24-70/2.8來看,光圈大小的不同肯定影響背景虛化效果,但是,這還要看拍攝距離,光線強弱。同樣的光圈情況下應該大光圈鏡頭有優勢,因為他們的鏡片結構就有差異。所以,要想追求背景虛化程度好還是選擇F2.8或者85mm以上的定焦鏡頭。淺薄之見不對之處敬請諒解!
我不是專業人士,只從實踐和理解的角度說一下。
下面是我的18-140 3.5-5.6狗頭和50 1.8定焦狗頭。
單純從虛化角度講,我覺得140長焦端虛化和定焦沒區別。140 F5.6 5米距離景深約27cm,跟50定焦1.8 3米幾乎一樣,但2米以內定焦景深十幾釐米,140頭就沒法拍了,拍人像就一張臉。
還有以下問題,長焦端光圈變小了,進光量少了,快門慢了,在環境光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出片。定焦不存在這個問題,或者說適應性更強。
題主說的兩個頭,200焦距F4 10米距離,景深約37CM,前後各一半。200焦距F2.8 10米距離,景深約26cm,前後各一半。F4最大焦距景物近一米跟F2.8的景深基本沒區別,但2.8適應性更強。說實話我都喜歡,但價格也的確很感人,F4的3000多起,F2.8至少貴一倍。都是輕鬆出大片。
個人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