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濟淮工程是一項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結合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為主要任務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江濟淮工程自南向北分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三段,輸水線路總長723公里。
引江濟淮工程的“淮”並不僅僅是指淮河,指的是大片的淮河流域。長江水北送到大片的皖北大地和河南省的周口市與商丘市。參見圖1和圖2。
圖1
圖2
引江濟淮工程的“河上河”工程,也就是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工程,它的施工現場在哪裡呢?
圖3
圖4
圖5
其施工現場,如圖3和圖5中箭頭所示,位於肥西縣高店鄉,在高店鄉東南約10公里的團塘村,圖中U形水道就是淠河總乾渠。江淮運河從淠河總乾渠下方穿過。
“河上河”施工現場
江淮運河由巢湖向北,在肥西境內,便遇到了位於高高的江淮分水嶺上的自西向東的淠河總乾渠,江淮運河將從淠河總乾渠下方30多米處穿過。為保障淠河總乾渠能持續通水,首先在總乾渠旁建設一座總長350米的渡槽,其中鋼渡槽長度為246米,再將渠水改道從鋼渡槽上流過。然後在鋼渡槽的下方繼續開挖江淮運河。工程完工後,將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航鋼結構渡槽,供船舶在橋上航行,形成“河上有河”的輸水水道。
淠河總乾渠渡槽能通行100噸級船舶。而渡槽橋樑下的江淮運河航道等級為級航道,能通行2000噸級貨船。
淠河總乾渠的渠水,源自淠河上游的磨子潭水庫、佛子嶺水庫和響洪甸水庫,它是沿著江淮分水嶺挖掘的人工河,從1958開工興建至1972年基本建成。在肥西縣新民壩與滁河干渠相連線。滁河干渠的水可直通董鋪水庫,為合肥市提供優質的生活和工業用水。淠河總乾渠因建在江淮分水嶺上,位置較高,開啟排灌閘門就可自流灌溉兩岸的農田。
淠河源自大別山區,是淮河流域的一條較大的支流,被上述3個水庫將水位抬升後透過淠河總乾渠將渠水東送,主要流向長江流域,最後流向長江。
也就是說,淠河總乾渠將淮河流域優質的生活用水調到了長江流域。引江濟淮工程又將長江流域的灌溉用水調到了淮河流域。
該處不僅有“河上河”的奇觀,它還是長江和淮河兩大流域相互調水的交匯點,希望今後能成為人們喜愛的一處新的旅遊打卡地。
河上河效果圖,預計將在2022年4月份通水
引江濟淮工程是一項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結合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為主要任務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江濟淮工程自南向北分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三段,輸水線路總長723公里。
引江濟淮工程的“淮”並不僅僅是指淮河,指的是大片的淮河流域。長江水北送到大片的皖北大地和河南省的周口市與商丘市。參見圖1和圖2。
圖1
圖2
引江濟淮工程的“河上河”工程,也就是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乾渠鋼渡槽工程,它的施工現場在哪裡呢?
圖3
圖4
圖5
其施工現場,如圖3和圖5中箭頭所示,位於肥西縣高店鄉,在高店鄉東南約10公里的團塘村,圖中U形水道就是淠河總乾渠。江淮運河從淠河總乾渠下方穿過。
“河上河”施工現場
江淮運河由巢湖向北,在肥西境內,便遇到了位於高高的江淮分水嶺上的自西向東的淠河總乾渠,江淮運河將從淠河總乾渠下方30多米處穿過。為保障淠河總乾渠能持續通水,首先在總乾渠旁建設一座總長350米的渡槽,其中鋼渡槽長度為246米,再將渠水改道從鋼渡槽上流過。然後在鋼渡槽的下方繼續開挖江淮運河。工程完工後,將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航鋼結構渡槽,供船舶在橋上航行,形成“河上有河”的輸水水道。
淠河總乾渠渡槽能通行100噸級船舶。而渡槽橋樑下的江淮運河航道等級為級航道,能通行2000噸級貨船。
淠河總乾渠的渠水,源自淠河上游的磨子潭水庫、佛子嶺水庫和響洪甸水庫,它是沿著江淮分水嶺挖掘的人工河,從1958開工興建至1972年基本建成。在肥西縣新民壩與滁河干渠相連線。滁河干渠的水可直通董鋪水庫,為合肥市提供優質的生活和工業用水。淠河總乾渠因建在江淮分水嶺上,位置較高,開啟排灌閘門就可自流灌溉兩岸的農田。
淠河源自大別山區,是淮河流域的一條較大的支流,被上述3個水庫將水位抬升後透過淠河總乾渠將渠水東送,主要流向長江流域,最後流向長江。
也就是說,淠河總乾渠將淮河流域優質的生活用水調到了長江流域。引江濟淮工程又將長江流域的灌溉用水調到了淮河流域。
該處不僅有“河上河”的奇觀,它還是長江和淮河兩大流域相互調水的交匯點,希望今後能成為人們喜愛的一處新的旅遊打卡地。
河上河效果圖,預計將在2022年4月份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