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芒種螳螂生

    呂不韋讓門客做的呂氏春秋,提倡道家的無為而治,漢初就是這一套治國理論。

    嬴政和呂不韋爭的就是治國之策,兩人政見不合。呂不韋當時看出來了秦法的弊端,重刑罰,輕教化。呂不韋的主張被借鑑的話,秦說不定不會那麼快一統六國了。

    秦滅六國太快,來不及消化,六國殘餘勢力一直沒法根除,陳勝吳廣起義只是導火線,六國貴族趁亂起兵,合作滅了秦。

  • 2 # www一草一木

    可能不會,因為秦的快速滅亡,與其統一六國後,仍然不改變商鞅戰時有用的法家治國理念,呂不韋的執政思維,雖不是純粹的黃老學說,但也有很多無為而治的思想,有利於國家統一後的休養生息。如果呂不韋的思想繼續作為秦始皇施政的原則,也許不會二世而亡,但呂不韋一定會死,因為沒有皇帝喜歡權臣。

  • 3 # 文刀小六

    大機率是不會

    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實際上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雜糅了道家、墨家、法家等的思想,法家只佔很小的一部分,這和呂不韋執政時期的做法基本可以印證,呂不韋主張的是蠶食,而不是鯨吞,蠶食六國並以仁政加以教化,這實際上是最穩妥的辦法。

    那時的秦國,實力已經遠超東方六國,韓、魏這樣的國家實際上就相當於秦國一個郡而已,但驟然滅六國,反抗必然激烈,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秦國就遭遇兩次全軍覆沒的敗局,一次攻趙,10萬秦軍被李牧全殲,主帥逃跑,一次攻楚,20萬秦軍主力被項燕打得全軍覆沒,雖然最終獲得了統一,但顯然秦國也是元氣大傷。這時,本該學習漢初,休養生息,但秦國反而大興土木,建阿房、修長城,意圖把好幾代人的事情全部在這一代人手裡完成,並以嚴刑峻法強迫六國之民,怎能不滅亡?即便始皇帝不死,我看也不能長久,這個可以參考後來的隋煬帝楊廣,這哥們也是企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手裡完成了,結果同樣二世而亡,這就是孔子說的“欲速而不達”啊。

    我們看後來,程勝吳廣的起義,以及劉邦的起義,無不都是因為秦國的大興土木和嚴刑峻法,沒有按期到達就是個死,法家思想在戰爭年代確實效率高,但很明顯忽略了個人的感受,一直緊繃的神經會把人逼瘋的,我們看看高考就知道了,如果你上了高三之後,大學還是和高三一樣,我想很多人都會瘋了的,還有誰能喜歡讀書?何況,六國驟滅,不論從感情上還是民心上一時都難以接受,全國都是乾柴,所以一有人挑頭,六國馬上便復國了,但到了漢朝,這些六國移民慢慢接受了亡國的現實,漢朝得以綿延400年,可見李斯實誤國之臣,無論是見識上還是能力上都遠不如呂不韋。

    後來的李斯更是和趙高同謀,為了一己之私將胡亥扶上皇位,有可能實行仁政的公子扶蘇含恨自殺,李斯自己最終也落得腰斬的下場,可見,法家思想絕非萬精油,只是戰時思想而已,但沒有法家,秦國也難以崛起,這也是事實,因此,漢武帝開始,實行外儒內法,從此被後代君王所仿效,事實也證明,這種治國思想才是最優組合。

  • 4 # 春風浩瀚147371275

    秦的滅亡是秦始皇太急於求成,不是隨著統一王朝的變化而變化,墨守陳規,不思進取,妄想王朝萬年。用人不當,打倒一個權臣,又扶起一個權臣,這樣的惡性迴圈,在強大的王朝也是短命的。

  • 5 # 觀與察的二元結構

    不會,秦統一天下十多年後分崩離析和法家治國有很大關係,比如李斯為了法家繼續左右大秦國政,向趙高妥協,逼殺仁德治國的扶蘇,導致後面一系列政治事件而葬送大秦,蕭何等就是吸取大秦覆滅教訓而以仁孝治六國貴族遺民。

    戰國末期,秦掃滅六國已經是大勢所趨,但統一後怎麼治理,是作為大秦丞相呂不韋要思考的,嬴政的性格弱點呂不韋看得清清楚楚,有雄君之能,但急躁而急功近利,因而,希望其延續溫水煮青蛙的戰略,逐步蠶食六國,樹大秦為戰國燈塔後,用持續的戰略戰術壓迫六國貴族和人民離心,斷其根本,再發動致命一擊,一統天下,就如美國對伊拉克伊朗之策。

    但嬴政因為後面的政治事件,採取了李斯的冒進國策,李斯此人功利心很重,只想儘快統一而青史留名,這是臣之心,但嬴政沒有從君王角度去長遠考慮統一後的爛攤子,而且,到死都沒設定太子,他的性格缺陷,是導致大秦帝國最終灰飛煙滅的根本原因。

  • 6 # Jack潛伏

    建議參考日本和德國。尤其德國當時經濟和科技發達,統一歐洲後,先同化和懷柔政策二十年,讓下一代大部分人認同自己是德國人,在對外擴張會好的多,雖然不一定能贏。

  • 7 # 社科院主任

    如果呂不韋繼續為相,秦大機率不會二世而亡,但嬴政也大機率不能在有生之年完全統一六國。這個問題在中國歷史懸疑裡是很著名的一個問題。

  • 8 # 雲不出

    秦國滅亡,主要在於秦王,不在呂不韋。秦國用法家商鞅變法,使國家變成戰爭機器,統一完成後,必須改變國策,於民休息,發展經濟,恢復人口,繁榮文化,不能再用嚴刑峻法鎮壓。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這個需要時間來磨合。公子扶蘇修習儒家,仁義好禮,正是改變國策合適接班人,可惜沒有接上班。

  • 9 # 麻花的故事

    看到這個問題就知道題主又把秦朝的滅亡歸咎到了嬴政的暴政之下,而呂不韋在治國方面更加溫和一些,故有了這個問題。嬴政在政見上確實和呂不韋大相徑庭,但要知道的是嬴政在親政後整個中原地區還是處於戰亂,並沒有實現統一。如果這個時候繼續任用呂不韋治國的話,那就相當於是推翻了商鞅那一套,那秦國幾百年的努力可能就白費了,雖然當時秦國的強大已經遠超其他六國,正所謂要強大起來不容易,但要墮落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所以呂不韋繼續治理秦國的話,可能就沒有最後秦一統六國了。

    俾睨天下的始皇帝

    i大秦是因為嬴政而亡的?

    要說明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大秦滅亡的原因,根據司馬遷的《史記》秦亡於暴政,因為暴政最終失去了民心,導致全國起義不斷,最終推翻了暴秦的統治。

    雖然史官在撰寫史書的時候肯定會遵循大的客觀事實,但畢竟還是勝利者書寫的,其中肯定會誇大前朝的不堪從而標榜自己統治的合法性。而且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有很多內容是從民間故事中搜集而來的,故而有很多不符合歷史的地方。

    就比如烽火戲諸侯這件事,在現有有關這段歷史記載的戰國竹簡中對此都沒有任何記載,如此大的事情都沒有記載說明了什麼?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大秦的滅亡就和暴政無關,但絕對沒有那麼《史記》中記載的那麼誇張。

    烽火戲諸侯?

    1975年底的一天,在湖北雲夢縣境內一個名叫睡虎地的地方,一個大秦古墓被發現。這個墓的發掘不說顛覆了《史記》對大秦的記載,但也絕對對研究大秦歷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為這個墓的主人名叫“喜”,曾是秦國時期的一個小吏,考古學家在他的墓葬中扎到了許多竹簡,其中有許多關於秦律的記載。

    這個“喜”出生於秦昭襄王45年,也就是公元前262年,。我們都知道秦昭襄王死於公元前251年,而後來的秦孝文王在位僅3天就離奇死亡了,再後來的秦莊襄王也僅僅在位了3年就到了秦始皇嬴政。而這個時候的“喜”也僅僅14歲,可以說他見證了大秦興衰成敗。所以他的陪葬竹簡是很具說服力的。

    睡虎地出土的秦簡

    這個墓葬中出土了1000多枚竹簡,囊括了《秦律》及一些“喜”的行政公文,從竹簡記錄來看,嬴政在位期間,雖然所有老百姓都需要服徭役,但這時有工資的,而且只有第一年需要服滿一年的徭役,此後每年只需要服徭役一個月,由於每個人都需要服徭役,《秦律》還規定了每次徵調徭役時,同一家庭不能同時徵調兩人。總共加起來,一個普通人一輩子需要服徭役的時間也不會超過4年。還有就是欠政府錢或罰款的也可以透過服徭役來抵債。

    由此可見,嬴政執政期間,大秦並沒有想象中的繁重徭役。有人可能會說就算沒有繁重的徭役還有嚴酷的刑罰啊。事實上通過出土的這些竹簡記載,嬴政執政期間並不像《史記》中關於陳勝、吳廣起義時的那麼誇張。

    服徭役時如果遲到了3到5天只會受到批評教育,如果是6到10天就要上繳罰款,一副鎧甲。但如果是因為一些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而遲到的是不會受到懲處的。也就是說要麼是胡亥時期加重了這一切,要麼就是《史記》誇大了大秦的暴政。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大秦真正滅亡的原因

    這裡並不排除有繁重徭役和苛捐雜稅的原因,畢竟秦朝新立,嬴政就大興土木,又是阿房宮又是長城,還有各地的官道,這確實對於生產力落後的秦朝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如果學學漢朝新立時的修生養息的話就不一樣了,事實上真的是遮掩嗎?

    先說阿房宮,根據最新的考古研究,阿房宮根本就沒有建成,最多隻是建設了前殿的地基,而項羽燒的也應該是咸陽皇宮而不是阿房宮。

    阿房宮遺址

    而長城的修建在當時可以說是最為急迫的一件事,畢竟當時匈奴已經很強大了,如果沒有長城抵禦的話,匈奴趁著大秦立足未穩之時長驅直下,後果可想而知,哪裡還有漢朝修生養息的事,所以漢朝是在享受大秦的成果。

    最後,這些工程在生產力落後的大秦時期確實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完成,而這些勞動力是來自全國的,要知道當時大秦是新立,很多地方的百姓時沒有接觸過秦地那一套的,所以對此就會感覺徭役很重,從而發生了各種叛亂。

    這些叛亂基本上都是發生在其他地方,不排除有各國遺老遺少從中挑撥,從而恢復故土。最典型的就是項羽了,他在成功攻佔咸陽後做了什麼?他把秦地封賞給了章邯等大秦的叛將。而自己則回到了江東楚地,還為恢復楚國故土而沾沾自喜。

    秦末局勢

    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起義軍中有大一部分都是六國的新舊勢力,他們更多是為了恢復故土而不是消滅大秦,如果當時大秦退回秦地,讓這些勢力在關東鬧騰,那場面才好看。所以繁重的徭役和苛捐雜稅不過是這些遺老遺少們起兵奪回故土的理由罷了。

    大秦真正滅亡的原因我認為是嬴政在生前沒有處理好立儲這件事,由於嬴政的優柔寡斷導致沒啥能力的胡亥抓住了機會,勾結趙高和李斯最終奪嫡成功,還弄死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們。如果當時嬴政果斷一點,就確定由奉行仁政的公子扶蘇繼位並讓股肱之臣都支援扶蘇,大秦也不至於二世而亡。

    當然,其中也還有更為深刻的原因,比如大秦自己的內部矛盾以及和各地在文化、經濟上還沒有真正形成共識前就大展拳腳等等,這裡限於篇幅就不展開了。

    公子扶蘇

    呂不韋在那種情況下是否能力挽狂瀾?

    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嬴政死時呂不韋還活著而且仍有權利的話,估計胡亥沒有啥機會,從這一點看確實呂不韋有可能讓大秦續命。

    但實際上呂不韋的治國理念連前面幾關都過不了,先是統一的問題,呂不韋認為要快速且乾脆的實現統一,但中國當時已經分裂了數百年,各國在文化、經濟等問題上都有很大差異,如果統一過於激進只會激起各地的民憤,就算能統一,問題也會不斷。所以嬴政蠶食六國的統一理念更為合理,透過邊打邊教化的方式,雖然慢一點,但卻更加穩妥。

    呂大商人

    所以如果用呂不韋的方法,就算統一了六國,結果肯定是內憂外患不斷,內部不斷有各國遺老遺少站出來復國,外部有匈奴虎視眈眈,大秦的結果可能更慘。

    就算問題沒有麻花想的那麼嚴重,用呂不韋的方法統一了六國,各國遺老遺少沒鬧騰,呂不韋從此修生養息,同樣做到了書同文、車同軌的大一統。但按照呂不韋的治國理念,他肯定是不會去勞民傷財的長城。結果就是疲於應對匈奴。

    有人說秦國當時的軍事實力很強,根本就不怕匈奴。問題是匈奴根本就不和你打陣地戰,他們擅長撈點好處就跑,騎兵對步兵的優勢,秦軍根本就追不上。就算呂不韋學漢武帝那樣大舉攻入匈奴腹地,結果人家拍拍屁股走人,等你走了再回來,這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根本就不是事。

    馬背上的匈奴

    而且如果這樣做的話和繁重的徭役沒有區別,只不過變成了兵役,可能結果還更嚴重,畢竟當時的大秦就算有漢武帝時的兵鋒但卻還沒有漢武帝時的國力。這樣和匈奴耗下去結果不是耗死匈奴而是把自己先拖垮,最後被匈奴南下覆滅。

    這裡有人可能又會說像漢朝一樣先忍辱負重向匈奴低頭,等國力上來了再收拾。說實話,如果沒有長城,匈奴才不會跟你講道理。而且,漢朝初期就算低頭了,匈奴依舊會時不時來邊境騷擾下,所以漢朝低頭之所以有用就是因為長城。

    因此,匈奴的問題也不是呂不韋的治國理念能對付的,呂不韋來治理大秦,結果不會比嬴政好多少,甚至可能遠不如嬴政。

    偉大的長城

    結語

    秦朝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雖然在勞民傷財大興土木上確實遭人詬病,但從後世來看這在當時是絕對正確的做法,漢朝之所以能用儒家那一套實現長治久安就是因為有秦朝把路都先鋪設好了。而大秦想也不是沒有機會,如果當時奉行仁治的公子扶蘇繼位的話,大秦的將來還真難說。

  • 10 # 榮耀歷史

    秦國曆經獻公、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以及嬴政幾代君主的勵精圖治才統一六國,結果被胡亥三年全部敗光。秦國快速滅亡的原因是什麼?這和呂不韋、李斯的執政理念有沒有關係?

    原因一:秦朝的酷法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下雨誤期,失期當斬,秦朝的酷法可見一斑。

    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實行法治,用嚴峻酷法約束國民,讓其屈從於國家意志,從而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連坐”和“夷滅三族”是秦朝法律殘酷最直接的體現。秦國規定十戶為一什,十戶當中若有一家違反秦律,其他家就要受連坐之刑,而“夷滅三族”也是出自秦國,到了秦始皇時期最高“夷滅七族”,荊軻刺秦失敗後便是被夷滅七族。

    “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呂氏春秋》

    可以看出來,呂不韋已經在探索法治之外的其他道路,德治就是他的方向,他是要透過德治而不是法治來實現“民勸邪止”。此外他還在《呂氏春秋·孝行覽》中提出

    “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後末。……務本,莫貴於孝。”

    提倡以孝為本,無論是德治,還是以孝治天下,不都是西漢時期的治國之策嗎?

    原因二:未能有效管理六國故地

    陳勝吳廣起義只是導火索,真正促使秦國滅亡的是六國故地貴族造反,這就充分說明秦朝根本沒有對六國故地實行有效的管理,在此不得不檢討郡縣制是否適合秦朝了。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相較於分封制,郡縣制是一種進步,但是對於剛剛統一了六國的秦國來說,並不合適。秦國是征服者,六國是被征服者,六國的百姓在他們的土地上繁衍了數百年,不會輕易對秦朝形成認同,此時正需要透過強力統治塑造新的國家身份,在這方面郡縣制很明顯不如分封制。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劉邦立國後實行分封制和郡縣制並行,京畿周邊多郡縣制,六國故地多分封制,以此加強劉姓統治。

    “眾封建,立諸侯,長治久安。”——《呂氏春秋》

    呂不韋整體的思想也是分封,不過加強中央集權是趨勢,分封只是過渡之策,否則就會成為另一個春秋。

    原因三:秦朝內部政治動盪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駕崩於沙丘,趙高聯合李斯發動沙丘政變,矯詔賜死長子扶蘇,擁胡亥登基,這只是秦朝政治風暴的開端。

    第二次風暴是胡亥與秦朝宗室,為穩固帝位,胡亥採納趙高意見,將秦朝宗室殺得所剩無幾,還順便賜死了大將軍蒙恬。

    第三次風暴是趙高與李斯之間的鬥爭,結果李斯全家被殺,趙高獨攬大權

    第四次風暴是趙高黨同伐異,朝堂之上指鹿為馬,原本人才濟濟的秦國朝堂成為一群溜鬚拍馬之輩。

    短短三年,秦朝政局就如此動盪,這也是秦朝雖有精兵良將,卻無法有效應對農民起義的原因之一。

    李斯為什麼會配合趙高發動沙丘政變呢?原因很多,但是有一個原因很重要,他不想扶蘇登基!李斯是法家,而扶蘇為人寬厚,其治國主張偏向於儒家,一旦扶蘇登基,李斯的地位必將不保。從“倉鼠厠鼠之論”我們可以看出李斯是一個功利心非常強的人,想要讓他拋棄權位是不可能的。

    呂不韋對權位的貪戀一點也不比李斯差,但是呂不韋治國理念與扶蘇相近,他應該會支援扶蘇登基。

  • 11 # 一杯香茗一歌聲

    嬴政親政後,如果繼續以呂不韋為相治國,秦會這麼快滅亡嗎?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僅發表個人見解秦朝亡的表面原因是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篡改始皇遺召,棄太子扶蘇而立昏庸的胡亥為二世,趙高專權導致統治層內鬥,使統治力量迅速致衰而被造反者座大,扶蘇可是太子,剛毅勇武,為人寬仁,有政治遠見,只反對坑殺一些″犯人″而觸怒秦始皇,被派往上郡協助大將蒙恬修築長城,扶蘇為皇肯定不會被趙高控制的。深層次原因是統一後繼續實行商鞅變法而成的嚴酷法律,且始皇好大喜功,超出國力和民眾承受力的大興土木,過份開疆拓土而俞加增重賦稅、徭役兵役而至民眾不堪重負,導致民怨而揭竿推翻政權。如果秦王嬴政親政後,繼續任用呂不韋為相治國,秦應或不會這麼快滅,因為:一、呂不韋會為了自已而忠於嬴政,會按始皇遺願立扶蘇為二世。事實是沒有呂不韋就沒有嬴政父親嬴異人(子楚)當秦王的機會,也就沒有秦王嬴政,也就不會呂不韋當丞相的機會,呂不韋的利益與嬴政父子的權力是分不開的。如果呂不韋在始皇死時還是相,大機率會按始皇的遺願幫助扶蘇繼任皇帝,也許就不會有趙高專權,把持朝政,這樣秦皇朝會苟延時間長一些,不會亡得這麼倉速。二 、呂不韋的治國理念利於秦朝長治。 呂不韋著的″呂氏春秋"包含了諸子各家的的治國理念,尤其提出了實施儒家″仁政"的理念。如果嬴政繼續信任呂不為並任其為相,意味嬴政也會認可″呂氏春秋"的思想,秦的治國政策必會有較大變化,秦以法治國和以仁(德)治國結合也有可能,如若這樣,則天下的″反心"也許沒那麼強烈急迫,秦朝會長久些。可惜嬴政親政後,全盤否定了呂不韋,不旦殺了其人,也無視″呂氏春秋",繼續施行商鞅之法。秦商鞅變法能使秦國日益強大,秦歷代君主均堅持商鞅之法,雖嬴政時代作了些修改,但變化不大。商鞅之法是以法家思想為宗旨的,法家提倡以法治國,富國強兵,這在諸侯混戰爭霸的戰國時代無疑是非常有效的。但秦一統天下後,天下一體,再無混戰,治國的任務應該轉變為以安民富民為主,繼續實施戰時之法顯然已不適時宜了,山東六國的民眾尤其是原來的特權階層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這麼嚴苛的法律的,造反是必然的。就算呂不韋熬不過嬴政先於嬴政死,然後李斯照樣當丞相,依然與趙高合謀篡改始皇遺召立胡亥為二世,但至少會在其去世前一段時期內秦會參考呂氏春秋的治國理念治理國家,在野造反的壓力沒那麼強烈,秦也不會亡得這麼快。當然這都是不可能的假如,歷史車輪有可能有時遇到障礙轉得慢些,但絕不會停止,任何力量都不行!

  • 12 # 迷宮6688

    出了秦二世那樣的糊塗蛋,加上趙高那樣的奸臣,誰來都會亡,如果是聰明的君主,天下初定,修養生息,輕徭薄賦,老百姓吃飽了,誰來造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開艾瑞澤5的嗎,覺得這車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