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菲菜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項羽可謂是文武雙全,並且還出身貴族,那時候的劉邦只是一個市井之徒,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最終劉邦成就了大業,項羽卻自縊在了烏江。當時的項羽想必很後悔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吧,沒想到這一走最終導致了自己兵敗,相傳項羽當時兵敗烏江的時候有一個老人劃了一個船想要載著項羽逃離,但是項羽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自縊,這時候很多人都說項羽真的是太傻了,有船都不走,其實事情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的。

    項羽從小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的戰爭,在此期間卻很少有失敗的情況發生,敢問以前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個戰績幾乎可以封神了。當時的項羽並沒有把劉邦放在眼裡,當初還給劉邦約定誰先入關者就算誰贏了,但最後沒想到被劉邦前線一步到了

    自打鴻門宴放走了劉邦,隨後沒有多長時間項羽就兵敗烏江,很多人都問,說項羽為什麼要自縊在烏江,有人救你為什麼不走,還要自己尋死路,這是因為項羽想明白了一件事情,當時的項羽看到了江東的老百姓,這時候如果自己渡江逃了,這樣是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並且江東的老百姓也會支援項羽這樣做,但是項羽始終是劉邦的心頭大患,假若項羽逃走後,那麼,江東的老百姓也就會因此喪命。

    為了這場不必要的犧牲,所以項羽選擇自縊身亡,這同時保全了江東的老百姓,項羽並不傻,只是不願意犧牲那麼多人的性命。

  • 2 # 山野老人

    項羽是怕劉邦不肯過烏江的嗎?

    項羽來到烏江邊上,有烏江亭長划著小船在江邊上等候。

    烏江亭長項羽坐船過江,並對項羽說:“江東雖小,土地縱橫千里,民眾幾十萬,也足以稱王了!”

    項羽沒有聽從烏江亭長的建議。

    項羽為什麼沒有聽從烏江亭長的建議呢?

    題主說:“當時的項羽看到了江東的老百姓,這時候如果自己渡江逃了,這樣是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並且江東的老百姓也會支援項羽這樣做,但是項羽始終是劉邦的心頭大患,假若項羽逃走後,那麼,江東的老百姓也就會因此喪命。

    為了這場不必要的犧牲,所以項羽選擇自刎身亡,這同時保全了江東的老百姓,項羽並不傻,只是不願意犧牲那麼多人的性命。”

    一,推翻秦朝後,項羽失去了方向。

    項羽跟著叔父項梁起事之初,鬥志昂揚。

    其原因是項羽此時有明確的方向和明確的目的。

    其明確的方向就是要推翻秦朝,以報楚國之仇;其明確的目的就是取代秦始皇而代之。

    儘管項羽起義後,秦始皇已經駕崩,但是取代秦始皇是項羽早年的理想。

    秦始皇巡遊吳中的時候,項羽見到秦始皇,就對他叔父明確說過:“我要取代那個人!”

    項羽進入咸陽推翻秦朝後,分封天下。由此秦朝推翻了,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

    項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之後也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項羽在咸陽的時候,有秦人建議建都關中,並說:“關中是四塞之地,沃土千里,可以建都稱霸。”

    如果此時的項羽如劉邦一樣在關中建都稱霸,就沒有後來的劉邦建都關中了。

    可惜,此時的項羽沒有了人生目標,去了人生奮鬥的方向,也讓極好的機會留給了劉邦。

    項羽帶著兵馬衣錦還鄉了,項羽以為自此之後,以為可以享受美好的未來。

    殊不知,項羽到了彭城之後,齊國就起兵造反了,接著劉邦趁機東進關中,佔領三秦,項羽被迫出兵征討。

    二,鴻溝劃界後,項羽失去了鬥志。

    咸陽分封天下後,項羽雖然失去了人生奮鬥的方向,但是鬥志旺盛。

    齊國起兵造反,項羽御駕親征。

    之後,劉邦帶著五路諸侯、五十六萬大軍,侵佔項羽都城彭城。

    項羽帶著三萬騎兵,一路過關斬將,直奔彭城,將劉邦五十六萬大軍,殺得落花流水。

    劉邦彭城慘敗之後,與彭越聯手,與項羽展開麻雀戰。

    劉邦在滎陽,彭越在彭城,劉邦與彭越牽著項羽的牛鼻子,讓項羽在幾百裡的戰線上來回奔命。

    項羽帶兵到滎陽,劉邦躲進山洞;此時彭越帶兵騷擾項羽的彭城。

    項羽只好帶兵東去征剿彭越;這時劉邦又從山洞裡跑出來,侵佔滎陽。

    儘管劉邦與彭越牽著項羽的牛鼻子,讓項羽東去西來,疲於奔命,但是項羽鬥志仍然極其旺盛。

    不過,來回幾次疲於奔命,項羽已經精疲力盡,最後與劉邦對峙廣武。

    劉邦與項羽在廣武對峙一年多的時間,最後利用陳平的計謀,離間范增。

    項羽沒有了范增,無奈之中,只好與劉邦講和,簽訂條約,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是劉邦的;鴻溝以東屬於項羽。

    邊界確定後,項羽沒有了鬥志,帶著軍隊東歸。

    項羽以為有了合約,自己帶著軍隊回到彭城,劉邦也會如自己一樣,遵守合約,帶著軍隊西去長安。

    殊不知,項羽出發後不久,劉邦就帶著軍隊尾隨而來。

    三,垓下失敗後,項羽失去了希望。

    項羽看到劉邦尾隨而來,決定反擊劉邦。

    項羽在東歸的途中,在固陵打敗劉邦。

    劉邦由此只好重新躲進山洞。

    躲進山洞的劉邦重新組織人馬,調來韓信、彭越等圍殲項羽。

    經韓信設計,在垓下打敗項羽。

    垓下慘敗後,項羽就失去了了希望。

    當項羽來到烏江邊上,烏江亭長划著小船,在烏江邊上等候項羽,勸說項羽過江。

    項羽笑著說:“上天也滅亡我,我渡江干什麼呢?”

    此時的項羽既沒有了起事之初的人生方向,也沒有了鬥志,更沒有了奮鬥的希望。

    項羽在烏江邊上吟唱《垓下歌》就是這種絕望心情的表露。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由此,以自刎的方式結束生命,就是項羽最理想的選擇!

    綜上所述,項羽不想過烏江,以自刎的方式結束自己傳奇的一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自咸陽分封天下開始,由於失去了人生奮鬥方向,由此而失去鬥志,又由於遭受慘敗而絕望,由此選擇不過江東,以自刎方式結束自己的傳奇一生,就是項羽最好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下圖書法水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