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妞妞咲妞

    曹賊是他對手叫的,本陣營可不會叫,當然劉備,孫權也一樣,如果你喜歡,你可以把你對手叫做阿貓阿狗!

    他們把十八路諸侯打消滅了,為國家再次統一,打下基礎,自然也可以稱為英雄!

  • 2 # 來是高人

    被稱為賊,另外一種意思,或許是說的人,沒那麼的聰明而稱聰明人為賊。與人打交道看眼,看做為,也看手段格局。,最高超的人是做局的人,譬如年青的曹操是血性漢子就不懂做局,比不上司馬懿,但在軍事上及文學上放眼三國,東漢的文壇上,還真找不出幾個人物,這賊字非孟德莫屬。

  • 3 # 問必答

    關鍵看誰稱呼了,當年國民黨還稱呼共產黨是“共匪”,稱毛主席和朱德是“朱毛”。

    立場不一樣,稱呼可能不一樣。

  • 4 # 周宗明217

    漢室傾頹,諸侯割據,尾大不掉。臣強主弱,都想挾天子令諸侯。然而正統主在,惦記王位者,竊國有時,都是大賊!當時對頭冤家,以其身理或其它特點,再以賊配罵人,擊鼓罵曹,至於脫了衣兒褲兒罵的都見諸書傳。毫不為奇。

    三分天下,都勵精圖治,百姓免"千里無雞鳴,萬姓以死亡"之罪,相對有安身立命之所,過太平日子,三英雄當世之譽。曹操有言:設使天無有孤,不知天下幾人稱王,幾人稱霸"魯迅稱之為英雄。"天下英雄淮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英雄不是今日追授。

  • 5 # 老曲1979

    首先稱對方為某賊可以彰顯自己是正義之師,在道義上師出有名給自己樹立一個英雄形象。其次也是貶低和藐視對方的意思,古人對名節十分看重。其實就連董卓剛出道時也沒那麼殘暴,後來的行徑大家都知道。後期的董卓被稱之為國賊主要還是因為要篡漢自立。董卓死後眾諸侯皆有稱帝之心,所以在對方眼裡都是賊。

  • 6 # 恆毅精醫

    所謂被稱為賊,是對手或敵人的汙辱性稱謂!稱曹操為曹賊者多為曹操的對手和敵人或漢室餘臣或忠於漢家天下之士,在他們眼中,不以才能和治國夲領定一個人的優劣,只以封建道通正宗或嫡親遵從或維護與否來定忠臣,君子或賊而論。而曹操文可安幫武可定國,滿腹謀略韜略!但對於忠於漢室,循規道具,做一個忠臣,遵循封建禮教道法,“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父教子亡子不敢不亡之禮”曹操絕對不是遵守之人,他雖將獻帝迎之許都,名義上遵從天孑,實則是挾天子隊令諸候!把天子當木偶!當傀儡來利用,故反對者,敵人或遵封建禮教者都罵其曹賊,另外曹操行事中,多用計謀,權術及詐術,故許多人罵其曹賊,另外所謂的賊行事使人防不勝防,也有出其不意之義!所謂稱其賊,往深的一說,也有反映其聰明,別人對他無可奈何之意,故罵其曹賊以洩其心頭之恨,發洩於囗齒之間!

    而劉備雖出身於王室沒落家庭,窮困潦倒靠販賣織蓆為生,但野心搏博,不甘於人下,為創業,今日投袁紹,明日投袁術,投過公孫贊,劉表等等,但都非真心投奔,所謂劉備最講信義,實則劉備最不講信義,投靠人家立時收買人心,挖人家牆角,為了自已的事業,有奶便是娘!表面仁義,實則腹黑手黑,你且看呂布,劉璋下場!劉備在用人,收買人心方面確有過人之處,且腹有良謀,胸懷大志!因劉備耳朵特別大,故對手或敵人都汙稱劉備大耳賊矣!

    孫權外貌赤發碧眼,胸有大志,腹有良謀!善用部屬,況繼承父兄基業,早有稱霸江東,稱王稱帝之野心!雄椐江東八十一州,尚不知足,多次北進西擴,雖未大的建樹別人也奈何不得他!也是為了自己的事業,今日和劉備結盟,明日虛假納降於曹操,後日和劉備反目,再後和魏國開戰,為了利益可將自己妹妹做誘餌,也可拿兒子婚姻做交換,為了自已的事業,用盡計謀,因其人赤發碧眼,故對手或敵人罵其碧眼賊!……

  • 7 # 聾一翁周錦池

    都是欺世盜賊,他們都是打著替天行道為民除害的大旗而行獨霸天下之目的。是英雄還是賊這是從一個朝代末期保守派和革命派兩個派別所站的不同的角度而論的。

  • 8 # 令君香0031

    這個不過是別人(尤其是敵人,對手)根據他們的屬性(特點),對他們幾位的戲(愛)稱罷了[捂臉]。

    就好比,甲被人稱作二逼,乙被人稱作逗逼,丙被人稱作傻逼,丁被人稱作憨逼一樣。難道他們都是逼嗎?

    明白了嗎?

  • 9 # 飛鳥不遺音

    成者王候敗者寇,此三人未稱王時,都視其他人為眼中釘,肉中刺,所以稱對方為賊。三人皆為王時也只能稱對方為賊。

    此三人在亂世均為統一漢朝立下不朽功勳,都是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他們不叫英雄。又有誰能成為英雄?

  • 10 # 調味少量

    無個好,無個賊,抓賊要見贓,立功要見績,英雄出少年,先代玉璽落在孫堅,轉為孫權,才是主人,劉備借荊州,也不算是賊,只不過荊州借久成古城,曹操夾天子而令諸侯,也合情合理,說的是三國歸還司馬懿,那司馬氏就不是賊,因為非常合理。

  • 11 # 天涯

    孔子云: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個賊不是小偷山賊的意思,是形容奸詐狡猾,或者難以對付,而且都是對手給的稱謂,也不是自稱的,偏貶義

  • 12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劉備背信棄義的大耳賊,孫權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這些在三國裡成為了經典,讓瞭解三國的人對這三位記憶深刻,但正是這三個特點鮮明的賊,成為了當代的英雄人物。

    劉備罵曹操:汝託名漢相,實為國賊。劉備指責曹操以漢丞相的名義,謀權篡位。劉備罵得也是實情,曹操東征西討打天下是給自己打基礎,並不想恢復漢室天下,只等時機成熟,就取漢獻帝而代之。曹操竊取漢獻帝的江山社稷,竊國大盜,漢賊之名名符其實。

    曹操也是一位英雄人物,當時漢朝統治名存實亡,漢獻帝有能力恢復漢朝統治,平定諸侯勢利嗎?答案是沒有。曹操靠自己的能力,南征北戰,滅呂布,平袁紹,平定了北方,使北方人民遠離了戰亂,得以修養生息,曹操所做的一切於國於民都有利,當然是一位大英雄。

    劉備大耳賊的美稱應該是白門樓留下的,曹操攻破下邳,活捉了呂布,捆得結結實實押到白門樓上,呂布見劉備也在坐,就對劉備說:

    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寬乎?

    呂布求劉備在曹操面前說句好話,留下自己一條性命,為什麼呂布求劉備不求別人呢?這是因為呂布覺得有恩於劉備,到了劉備報恩的時候了。

    當初呂布在徐州,劉備守小沛,淮南的袁術和劉備有過節,派大將紀靈來攻打劉備,劉備兵微將寡,哪打得過紀靈,就找呂布求救,呂布轅門射戟,化解了劉備的危難,呂布心想:劉備怎麼也會幫我這個忙吧。

    等曹操回來後,呂布對曹操說:“你所顧慮的就是我呂布,現在我已經服了你了,願意在你手下當一名大將,幫助你統一天下。”曹操沒有回答,轉過頭來問劉備應該怎麼辦,劉備早想好了,說了一句讓呂布恨得牙根癢癢的話,

    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曹操聽了劉備這句話,馬上命令把呂布牽下樓勒死,呂布下樓時回頭罵劉備:“大耳賊!不記得轅門射戟之事了,你這小子是天下最不講信義的人。”劉備耳朵比正常人大,據說他自己可以看見自己的耳朵,故此呂布罵他大耳賊,

    劉備一直寄人籬下,投奔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劉備不過是一個縣令,離諸侯差好幾個等級,別說當皇帝了。但經過幾年奮鬥,那些曾經在劉備面前耀武揚威的諸侯,一個個被滅掉,而劉備從小到大,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佔據了巴蜀漢中,做了蜀國皇帝,能說他不是一個英雄嗎?

    孫,劉本是聯盟,但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派大都督呂蒙偷襲了荊州,殺害了蜀國大將關羽,雖然關羽對東吳有做的過分的地方,但孫權向盟友進攻,也算背信棄義了。

    在慶功會上,孫權親自斟滿一杯酒,賜給呂蒙,呂蒙接過酒杯,突然把杯子摔到地上,用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

    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

    原來關羽的鬼魂附在呂蒙身上了,關羽一直瞧不起孫權和江東諸將,所以罵孫權鼠輩,而碧眼,紫髯是孫權長相特點,大概有點混血兒的遺傳基因。

    孫權在亂世能保住父兄基業,也稱得上是一位英雄,赤壁之戰,曹操率八十萬大軍欲滅江東,一統天下,江東岌岌可危,文武好多要投降曹操,孫權最終重用周瑜,魯肅,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保住了江東,最終在江東稱帝,也稱得起是一位大英雄。

    總結:曹操,劉備,孫權都是做大事的人,遭到對手貶低怒罵,並不影響他們的英雄形象。

  • 13 # 無心報國

    古人云,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況世人多以成敗論英雄,亂世將至,英雄人物輩出,何也?蓋時勢造英雄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結婚的單身漢,和結了婚的單身漢,哪一種更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