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賞臻閣說寶
-
2 # 以瓷惠友
收藏!收的什麼?藏的什麼?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收藏!收的什麼?藏的什麼?收藏收藏,收的是物件,收的是物品,收的是物體,收的是物資,收的是實物,是看的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物質和東西;而藏的卻是精神,藏的是智慧,藏的是藝術,藏的是技藝,藏的是品格,藏的是追求,藏的是品位,藏的是文化,藏的是歷史,藏的是人文,藏的是喜悅,藏的是敬仰,藏的是回味,藏的是哲學。
收藏收藏,收是為了藏,收是手段,是過程,是實戰,是實踐,是嘗試,是總結,是提高,是系列,是序列,是程式,需要有辨識真偽、優劣、好壞的眼力、眼光、眼界、能力和實力,無目的的收,無意識的收,不成體系與系統的收,毫無意義、毫無價值、毫無作用,徒然浪費大量的金錢、精力與熱情,最後一事無成。
收藏收藏,藏是收的成果,藏是目的,是結果,是階梯,是收穫,藏需要有深厚的哲學修養、藝術修養、文化修養、歷史修養、人文修養,需要有深邃的鑑賞能力、欣賞能力和品鑑能力,所有沒過鑑定這一初級階段的人,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收藏家,更不可能成為收藏大家!
瞎收爛藏乃收藏之大忌,收藏就必須要有寧缺毋濫、寧精勿普的決心、意志和毅力,非精不收、非珍不藏、唯臻為藏,要成為收藏的座右銘;收藏要有大毅力、大氣魄、大胸襟、大信心,要頂得住所有的流言蜚語的攻擊、打壓與詆譭,要有為了真理、為了正義、為了規律而不惜與所有無知者、無識者、無能者、無恥者開戰並戰而勝之的決心、氣度與信心!尤其是在當前狗屎當道、無知橫行、無道蠻橫的情勢之下,要有捨身成仁意識和準備!
-
3 # z大瀚z
我們任何時候,首先重視的是工藝!其次才是看新老。
古人官窯器製作,繪畫一般都是請名家制作。不像現代人,不入流的人才去模古!要知道,現代一流二流大師作品也很貴,也不愁賣!動不動都幾十萬一件,有些達上千萬。如顧景舟、王錫良、張松茂、汪桂英等人作品,在市場表現不凡。
如何區別藝術精品與貼花瓷、電腦三D列印、噴制的東西差別,成了收藏的關鍵點!貼花瓷,一般入墨很淺的,有些還有明顯的接合線、網紋,畫面也沒有層次變化。電腦三D列印噴制的東西,幾乎與原作一模一樣的,它是由一個個小墨點組成的!在放大鏡下,會暴露無遺。這些東西,說不好聽,它們連手工藝都不是!我們決不能拿電腦打字,當成大師作品。
收藏藝術精品,又如何區別粉彩瓷手工繪製與貼花瓷、電腦製品的差別呢?首先,它是在玻璃白上繪畫,畫工流暢有力。它在開視窗、青花、耳上繪製是隨意的,沒有明顯的界線,如圖1圖2。而貼花瓷,它是整個線斷然而止,如圖3耳環裡的樹枝。其二,古人繪畫是用礦物原料,顆粒感強。現代用的是化工彩,基本上無顆粒感。其三,由於玻璃白含鉛,上面形成蛤蜊光,基本上是隨圖形而形成的,不會整體都有,如圖4(當然單色釉黃綠彩,也會整體有)。而人工做舊的,一般都是整體性。圖5為貼花瓷。
回覆列表
古玩收藏中所謂的“收”,與廣意的“買”字釋外延相近,也可作買來解釋。但收是以藏為目標,也就是說,不能用於藏的東西,就失去收的意義,不要浪費錢去買。在古玩行業中的“收”,必是為藏為目的地收,即“收”所需要藏的東西!它是有選擇性的收,不是漫無目標的亂收。
“藏”顧名思義把它藏起來。把認為藏的物件對自己來說是有價值的,至少是喜歡的東西,才藏起來。可以肯定“藏”必定是有價值並且是喜歡類的東西。
那就引出古玩中的“收藏”的真正意義了,收是有目標的,為藏而選擇,藏又有價值和喜歡的東西。古玩中的收藏是以古文物為物件,即玩先人遺留下來的生活用品、用具、藝術品、和學術類字畫等等東西。可是幾千年祖先遺留下來的東西不少 ,有皇帝和富貴人家,也有普通百姓,不一定都有價值,也不一定都喜歡和適合用來玩的,這就需要“收”的技巧、技術,和“藏”的悟性、藝術。
古玩中的“收藏”是很講技巧、技術、悟性、和藝術,古文物屬於文化類高品味的東西,屬於高智慧、高智商人群的玩品。大部分都是古人實用品的東西,觀賞品的東西較少,但實用性的使用功能大多數已喪失了,很少可用來繼續使用,一般情況都是用來鑑賞,唯獨其身上散發出文化和藝術留給咱們是最有用處的,可鑑賞,可回憶,可感化,可效仿,可學習,可借鑑等等,這一部分的價值衡量永遠大於使用性質方面的價值,收來一般不用。但它有文化、藝術、歷史、科學、技術、工藝、文學、鑑賞、考古等方面價值,人類有用處的地方才有價值。沒有收藏價值的東西不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