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陳道農

    關於書有很多名言警句,比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再比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尤其是後者最適合解讀本題。既然是階梯,當然是透過它來達到新的高度,高度是目標、是結果,階梯只是工具。如果盡信書就是把階梯當目的,是達不到新高度的。這就是死讀書讀死書,讀一肚子書也就是做了兩腳書櫥。這樣讀書,用來擺擺龍門陣無傷大雅,用來做人做事就會教條僵化。讀書就是與作者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言外之意、話中有話才是作者真正想傳遞過來的,囿於文字反失真意。故而盡信書不如無書。我這段文字其實也是詞不達意,需要讀者看透背後的意思,畢竟文字就那麼多,而人的內心浩瀚無垠,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好比聞琴音而知雅義。

  • 2 # 牛三刀3669

    個人觀點有兩點,第一點就在於“盡”字,這是完全意思,俗話說沒有絕對的事,也沒有絕對的完美。事情都有意外情況,如果完全按照書本學來道理處理問題,對於大部分問題還可以,但不能全部用學來的知識。要全面的認識,綜合的考慮。第二點在於“書”字,書始終是別人寫的,哪怕寫的再好,再有道理,描寫的始終是別人的看法。或許適合作者當時所處的時間和空間,但並沒有和我們處於同一個時空,於作者之間定有一定差異,周圍的社會不同或者環境不同,所面對人也不同。最多也是相似程度不同,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但不能完全抄襲。所以書本只是用來學習,但不用完全照搬書本知識。

  • 3 # 惟德是崇

    “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是說:讀《尚書》要動腦筋,該相信的內容要相信,不該相信的內容不要相信。

    “盡信書不如無書”,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下》。這裡的“書”,指《尚書》一書,不是泛指所有的書。原文是:

    “盡信書,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這段話,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完全相信《尚書》,還不如沒有《尚書》。我對於《尚書》裡面的《武成》篇,只取其中兩三片竹簡上面的內容就可以了。有仁德的人是天下無敵的。像周武王這樣極其有仁德的人,去討伐商紂王那樣極其沒有仁德的人,怎麼會發生血流成河、連搗米棒都漂起來這樣殘忍的事情呢?”

    就是說,孟子對《尚書•武成》中所記述的事情,是不完全相信的。孟子覺得:周武王絕對不會做出“血之流杵”這樣的事情的。

    透過這樣一個例子,孟子告訴讀者:讀《尚書》一定不要不動腦筋地完全相信,要有自己的深入思考:應當相信的內容,一定要相信,不要懷疑;不應當相信的內容,一定不要相信,要敢於懷疑。

    對《尚書》是這樣,對自己所有讀到的其他書籍都應當這樣來做。

    書一定要讀,但是,絕對不能夠囫圇吞棗、死讀書、讀死書;要在讀書中有自己的深入思考,一定要深思熟慮、當取則取、當舍則舍。孟子所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同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是同一個意思。就是說,讀書是一個“學”和“思”相結合的完整過程。只有二者完美結合,才會學有所成、業有所就。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必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十八歲了,學習也不好,想出去掙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