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傷心時吃糖
-
2 # 前進的蝸牛18
航母彈射器,其實在發展中是五花八門的,但是不管怎麼變,它所在的位置始終是靠前的。那麼航母的彈射器為什麼不設計得靠後呢?這樣艦載機起飛的難度不是會更輕鬆嗎!
很簡單,頭飛尾落,分工明確。
首先,航母雖然是龐然大物,但是它對艦載機來說也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像在陸地上一樣,允許戰機從頭跑到尾。而且在航母上不僅要考慮艦載機的起飛,還必須考慮艦載機的降落。
艦載機起飛需要彈射器,那麼艦載機降落是需要拌索,大家都應該知道在小的時候玩的彈弓吧,在艦載機降落的時候就需要這樣的原理,所以在航母后端,就必須有這樣的位置。
頭飛尾落,分工明確,而且現在基本所使用的都是蒸汽彈射器,最大限度一分鐘可以彈射兩架艦載機,但是它的缺陷還是很大的,比如維護成本太大了,而且它所使用的必須是淡水。
現在,最新研製的是電磁彈射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等特性。
不管怎麼變,航母艦載機起飛永遠是在前半段,後半段是為降機做準備的。
這個說來話長,剛開始呢,航母確實是直通甲板,就跟現在的兩棲攻擊艦一樣,艦載機從艦尾起飛,能盡大量使用甲板的全長,這看起來很有效利用甲板,但是有一個大問題,航母艦載機不能光起飛啊,它得降落(航母回收艦載機),那麼艦載機是從艦尾逆風降落,這問題就來了,起飛區和降落區重疊,互相干涉,實際上效率很低,艦載機出動受限,你不能全放出去,回收不回來可怎麼辦?
於是就有了現在這種設計,專業叫做斜角甲板,艦載機從靠近艦首的位置起飛,這地方佈置兩條正常起飛的跑道(不管事彈射還是滑躍起飛,都差不多),一般的任務,這兩條起飛跑道就夠用了,還有一條跑道,是過載起飛跑道,這個大約從艦舯的位置到艦首,這個和降落跑道稍微有些干涉,但用的少。這樣呢基本就起飛和降落互補干涉,各自準備,各自運作,效率高。
基本上就這樣,黃色是起飛跑道和艦載機轉運路線,白色區域是艦載機回收,著艦攔阻。紅色線條區域是甲板存放,調運艦載機的存放區域。大約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