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象應

    宋代高僧慈受禪師說過: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如此說來,“開懷一笑天下事,閉口不論世上人”就是極其正確的了。

    那“開懷一笑天下事,閉口不論世上人”有什麼含義呢?

    開懷一笑天下事:人生無論遇到什麼事,是快樂的或者悲傷的,當然也包括哪些惱怒的事,我們都要看得開去笑笑而已。

    簡言之,笑口常開包容一切事,閉嘴不去議論別人。

    那如何理解“開懷一笑天下事?閉口不論世上人”呢?

    開懷一笑天下事,閉口不論世上人,這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和操守,一切以做好自己為主。正如《菜根譚》中所言:

    心曠,則萬鍾如瓦缶。

    心隘,則一發似車輪。

    一個人內心寬廣,處理事情如同瓦缶裡的東西一樣清靜無波瀾,倘若一個人的內心狹窄,則遇事情惱火得像車輪一樣開動而無休止。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要心閒口惠,要有一了百了的心態,百了之後還要有自己的執著才對。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善待別人。

    固此,“開懷一笑天下事,閉口不論世上人”,就是保持德心寬厚、拒絕非議他(她)人。

    既然要“開懷一笑天下事,閉口不論世上人”,那又該如何做到呢?

    人生本來就短暫,而相對於每一個人的一天則更短,除了睡覺,就僅剩下十幾個小時在做事和說話。

    誰也不能完全保證自己就不做錯事或說過錯話,但是作為別人的你就應該換位思考,不再去指責、嘲笑他(她)人了。

    當你聽到別人議論你時,你也大可不必去計較或發火而應對。正確的方法是笑一笑而過,事後你想想有必要生那個氣嗎?別人議論乍樣,也改變不了你的生活。

    當你聽到別人議論他(她)人時,你也大可不必去摻和。假如在一起亂說久了出了糾紛事,你也脫不了干係是嗎?正確的做法是離開笑一笑就好!

    俗話說得好: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少說話,多辦事,踐行“開懷一笑天下事,閉口不論世上人”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下這麼多裁判問題為什麼CBA的管理層不出來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