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昨天和4歲女兒聊天,發現她在幼兒園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了,她朋友搶了她的寶寶貼,她說以後再也不和這個好朋友玩了。 我問她難過還是生氣?她說她難過,我說媽媽可以理解你難過,被好朋友欺負當然會感覺難過。但你不再和她玩了,也不現實,咱們可以想想為啥她會搶你的寶寶貼,如果她真的很無理咱們要不要告訴老師。然後她開始迴避這個話題,說其他事情。 想請教一下大家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如何正確的溝通?即能幫孩子成長直面困難,又能更具情商順利的溝通?
6
回覆列表
  • 1 # 久明教你管孩子

    其實孩子說以後不跟這個朋友玩了,只是因為當時還在被搶東西的情緒裡,也許過半天,一天就好了,第二天去幼兒園又和小朋友打成一片了,這個不應該算是逃避挫折。

    孩子說出不想和好朋友玩,你可以鼓勵他試一試,然後第二天放學回來問問孩子,今天有沒有和xx一起玩呀?如果孩子說玩的很開心,那這件事情就過去了。

    如果孩子說不開心,沒在一起玩,那可以引導孩子:你看,不跟小朋友玩你也不是很開心,那怎麼辦呢?

    我們再想想其他的辦法。他可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鼓勵孩子去嘗試,多次嘗試會有一個最適合的辦法。

    鼓勵孩子正面應對,鼓勵他告訴另外一個小朋友:不可以搶我的東西。

  • 2 # 糖果睡著了

    4歲孩子還比較小,最好是以快樂教育為主。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可以去適當引導教育。

    先去觀察孩子,遇到挫折的情緒反應,是不是跟,焦慮,煩躁,然後會不會採取行動,這個時候大人先不要去幹涉。

    稍等一下孩子稍微平靜一點了,可以再去跟孩子溝通,你看看這個事你可以這樣試試嗎?鼓勵他再多去動動手。如果孩子很樂意配合,說明這件事對孩子並沒有很負面的影響。

    我覺得尤其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情緒反應,如果出現了暴躁,發怒等情緒,一個是默默陪著孩子把情緒處理好,大人不能跟著發火去訓斥孩子,發洩之後要抱抱孩子,讓他看看能不能自己去覺察到剛才的情緒,慢慢去增加他的覺察力,培養出穩定的情緒,這個我覺得還是挺重要的。

  • 3 # 木果與果木

    這個年齡的孩子玩耍基本是過家家型別的,孩子之間有什麼不愉快基本是幾分鐘就忘記的。如果孩子本身並不在意(除了當時)大人不要太在意,如果大人太在意反而會強化孩子是被受欺負了,孩子心理會人為的製造陰影。什麼情況下要注意呢?如果孩子持續被不同的孩子搶東西,而且頻率比較高,那就要引起重視,說明孩子是被看作是好欺負的物件了。這時候家長要去學校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在家裡家長要給孩子灌輸物品歸屬的概念,就是讓孩子有我的。。。。的意識(比如說,這是我的玩具,我正在玩,不可以拿走等)或不經過我的允許不準動。其實這不是挫折,這是孩子們之間的正常交往,一個幼兒園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人間百態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家長放鬆心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陪兒子做作業的心情好崩潰,是讓他輔導班還是繼續自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