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榮耀分開賣是為了細分定位,從而更好的覆蓋市場。
1、定位不同
華為主打高階產品,而榮耀則主打價效比。2011年,小米推出了第一代小米手機,並用其接近成本價的低價策略在整個手機市場引發了一場大地震。為了應對小米手機的衝擊,華為推出了榮耀U8860。雖然當時榮耀還未從華為中分離出來,但對於整個榮耀品牌來講,這款手機擁有里程碑式意義。
2013年,榮耀正式從華為中分離出來,成立榮耀品牌。榮耀是一個網際網路手機品牌,主打價效比。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更加關注的都是手機的質量和價格。而榮耀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抗衡這些以價效比著稱的網際網路手機。而華為則是主打高階市場,專注於時尚、商務人群,競爭對手是蘋果和三星。
2、品牌價值
雖然華為品牌手機整體上比榮耀品牌要貴不少,但這更多是貴在了品牌上。榮耀作為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在宣傳力度、渠道建設上肯定不如華為,認知度遠不如華為。因此華為手機存在著品牌溢價,類似配置的手機華為品牌的價格更高一點。而榮耀則是對標小米,定價自然會相對較低。
3、銷售渠道
華為品牌主打線下銷售,而榮耀卻主做線上銷售,並且兩個品牌的手機絕不會出現在一家店面裡。除此之外,華為將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國際市場上,時常會在海外召開發佈會;而榮耀雖然也有釋出會,但基本都是在國內舉辦的,並且仍以國內市場為主。
當然了,在技術層面上,兩者基本都是共享的。華為引以為傲的麒麟晶片,也是獨家供給榮耀的,榮耀可以使用到最新的麒麟晶片,甚至配置可以趕上華為的旗艦機。華為的通訊、軟體能力同樣也輸送給了榮耀,所以榮耀的口碑也是不錯的。
不過當然也有一些配置是隻有華為獨享的,比如萊卡鏡頭。不過對於不愛拍照的人群來說,萊卡鏡頭可有可無,榮耀品牌或許會更加適合他們。當然了,如果榮耀在未來轉型做高階市場的話,華為自然會把萊卡鏡頭提供給榮耀的。
同時在失去榮耀之後,華為國內的排名也下滑,第一未必保得住。更重要的是,原本華為與榮耀形成了高、中、低檔覆蓋,榮耀主攻中、低端,對抗小米,現在沒有了,華為定位高階,也就是說失去了中、低端市場了。
另外不僅如此,就算未來華為晶片解禁,少了榮耀對晶片的消耗,華為自研晶片的成本也會上升很多,因為晶片是產量越大,成本越低的。
而從榮耀來看,其實也是沒得到什麼好處,表面上看,離開華為,榮耀獲得了存活的機會,但事實上離開了華為,榮耀不再共享華為的晶片、技術、渠道、供應鏈、品牌加成等。
榮耀接下來要與小米、OPPO、VIVO等直面競爭,還要與華為競爭,沒有了硬體差異化,沒有了品牌光環,消費者能不能買單,還是未知數。
所以嚴格的來講,賣掉榮耀,對於華為、榮耀而言,都不是好生意,可是迫於無奈,因為榮耀在華為手中,目前得不到晶片,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解禁,榮耀目前已經4個月沒推出手機了。
而一個手機品牌,沒有手機推出來,多久之後,消費者會把他忘掉?誰了也不清楚,所以不敢冒險,所以無奈把榮耀賣掉了,希望榮耀能夠活過來,不得不如此,相當於斷臂,所以千萬不能用做生意的眼光來看華為賣掉榮耀這件事情,說起來都是心痛。
所以說華為賣榮耀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是質量肯定是和原來是一樣的。我們還是可以購買,值得去購買。
硬體做工上應該沒什麼變化,但是軟體上起碼華為的技術,榮耀再也不能用了,沒有了華為技術的加持,榮耀還是原來的榮耀嗎?
華為和榮耀分開賣是為了細分定位,從而更好的覆蓋市場。
1、定位不同
華為主打高階產品,而榮耀則主打價效比。2011年,小米推出了第一代小米手機,並用其接近成本價的低價策略在整個手機市場引發了一場大地震。為了應對小米手機的衝擊,華為推出了榮耀U8860。雖然當時榮耀還未從華為中分離出來,但對於整個榮耀品牌來講,這款手機擁有里程碑式意義。
2013年,榮耀正式從華為中分離出來,成立榮耀品牌。榮耀是一個網際網路手機品牌,主打價效比。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更加關注的都是手機的質量和價格。而榮耀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抗衡這些以價效比著稱的網際網路手機。而華為則是主打高階市場,專注於時尚、商務人群,競爭對手是蘋果和三星。
2、品牌價值
雖然華為品牌手機整體上比榮耀品牌要貴不少,但這更多是貴在了品牌上。榮耀作為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在宣傳力度、渠道建設上肯定不如華為,認知度遠不如華為。因此華為手機存在著品牌溢價,類似配置的手機華為品牌的價格更高一點。而榮耀則是對標小米,定價自然會相對較低。
3、銷售渠道
華為品牌主打線下銷售,而榮耀卻主做線上銷售,並且兩個品牌的手機絕不會出現在一家店面裡。除此之外,華為將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國際市場上,時常會在海外召開發佈會;而榮耀雖然也有釋出會,但基本都是在國內舉辦的,並且仍以國內市場為主。
當然了,在技術層面上,兩者基本都是共享的。華為引以為傲的麒麟晶片,也是獨家供給榮耀的,榮耀可以使用到最新的麒麟晶片,甚至配置可以趕上華為的旗艦機。華為的通訊、軟體能力同樣也輸送給了榮耀,所以榮耀的口碑也是不錯的。
不過當然也有一些配置是隻有華為獨享的,比如萊卡鏡頭。不過對於不愛拍照的人群來說,萊卡鏡頭可有可無,榮耀品牌或許會更加適合他們。當然了,如果榮耀在未來轉型做高階市場的話,華為自然會把萊卡鏡頭提供給榮耀的。
同時在失去榮耀之後,華為國內的排名也下滑,第一未必保得住。更重要的是,原本華為與榮耀形成了高、中、低檔覆蓋,榮耀主攻中、低端,對抗小米,現在沒有了,華為定位高階,也就是說失去了中、低端市場了。
另外不僅如此,就算未來華為晶片解禁,少了榮耀對晶片的消耗,華為自研晶片的成本也會上升很多,因為晶片是產量越大,成本越低的。
而從榮耀來看,其實也是沒得到什麼好處,表面上看,離開華為,榮耀獲得了存活的機會,但事實上離開了華為,榮耀不再共享華為的晶片、技術、渠道、供應鏈、品牌加成等。
榮耀接下來要與小米、OPPO、VIVO等直面競爭,還要與華為競爭,沒有了硬體差異化,沒有了品牌光環,消費者能不能買單,還是未知數。
所以嚴格的來講,賣掉榮耀,對於華為、榮耀而言,都不是好生意,可是迫於無奈,因為榮耀在華為手中,目前得不到晶片,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解禁,榮耀目前已經4個月沒推出手機了。
而一個手機品牌,沒有手機推出來,多久之後,消費者會把他忘掉?誰了也不清楚,所以不敢冒險,所以無奈把榮耀賣掉了,希望榮耀能夠活過來,不得不如此,相當於斷臂,所以千萬不能用做生意的眼光來看華為賣掉榮耀這件事情,說起來都是心痛。
所以說華為賣榮耀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是質量肯定是和原來是一樣的。我們還是可以購買,值得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