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加才w
-
2 # 小草PCS
父母都高齡了,仍健在。不時有點小毛病,我們能主動陪著去就醫。雖沒有大孝方面可言,但生活瑣事也能盡心盡力去幫扶,即盡一點孝道,自我良心寬慰,又是做示範給下一輩看溫馨提示。
談到會不會悔恨餘生一問?就拿岳父為例,生前每年送衣送菸酒茶食品等盡孝不斷,當年發病,我親自把他送到省城大醫院就醫,開刀住院忙前忙後,但最終因絕症出院回鄉,三月內熬藥、食補,眼睜睜看岳父一天天消瘦,最後沒能回天之力,不幸去逝。我們雖盡心盡力,但沒能讓他享到福,岳父在臨終前一天,大概就是人們常講的回光反照這一刻,他招著手對我說:你對我最盡心,最受累,不象那二位…每當回想起當年他這句話,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但餘生不會悔恨。
正所為:各憑各人良心,公道自在人心。盡孝,是行大善,對親人也是義務和責任擔當,縱自身有悔恨之意,但不會有良心譴責之份。
-
3 # 蘇南英姐
我的母親去年過年前去世了,生前我陪她看病並照顧她,出錢出力,等母親走了,雖然自己已經盡力了,但還是覺得自己照顧的不夠好,常常覺得還有哪裡做得不到,還會有內疚。
如果我沒有盡孝的話,那心裡會一輩子不安,一輩子會內疚、自責。
所以我們要乘父母還健在的時候竟可能的對他們好一點。不要以後後悔。
-
4 # 康叢傑
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父母健在時,我們應該竭盡全力的去孝養自己的雙親,因為他們含辛茹苦養大我們的人生,其中付出的血汗不是我們所想象到的。如果生前不能盡孝,等百年之後,那愧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內疚會日夜撕心裂肺伴隨我們的一生一世。
我們村的張平,是父母的獨生子。從小聰明過人,也是我們村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全村人的榜樣,學業完成後,如願以償的被分配到了北京國家政府部門。張平有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等自己努力工作,攢足錢在北京買上房後,接來父母一同享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
有了心中的宏偉目標,張平節假日都捨不得休息,而是加班忙工作,十幾年來回家探望父母少之又少。
那一年,天氣格外寒冷,張平年邁白髮的父母生煤火爐忘了開窗戶,不幸煤氣中毒雙亡,張平聞訊趕回老家,等待自己的已經是爹孃冰冷沒有氣息的屍體,張平頓時哭的撕心裂肺的捶胸頓足。悔恨自己平日不經常回來看望父母,再想見一面時,已經是生死離別的陰陽相隔。真是歲月無情不等人 ,因為人世間太多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會讓我們追悔莫及。
-
5 # 鬥恩擔仇
萬事皆有因,半點不由人。
孝了還是沒孝都有原因,即使重新來過,還會這樣,人生來不得半點假設,所以,悔恨只是自尋煩惱。
我父親走前,誰也想不到他會走,也想不到沒什麼大毛病會死人,但是,那些天,按摩、洗腳、擦身、刮鬍子…,都是遵從內心,沒有任何刻意的孝敬,但是也沒有什麼悔恨。
-
6 # 網名開心果
盡孝,像我們嫁人的女兒不在身邊,大多時候能把自家照顧好就著實不錯力,有空閒時間這肯定會回去拜望倆老的,至於父母走了會不會後悔自己沒盡到孝這我講良心話,活著真心實意的對待父母也不覺自己多後悔,因年紀大了或生病肯定要歸位的,所以趁父母活著能真心孝順父母算可以了,自己也會老的到時也得歸位,沒什麼後悔的哈,
-
7 # 追劇達人1205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這都說明父母是我們的牽掛,同時我們也是父母的牽掛,這是對血緣至親的情感羈絆。世界上唯有父母與子女間的愛是毫無保留,不求回報的。不管子女走到哪裡,只要父母在的地方便是家。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父母在時,我們沒有好好盡孝,那父母去世之後,作為兒女的我們又怎會不懊悔終生呢。
-
8 # 餘小胖嘎嘎訥
我相信很多人遇到這種問題都會覺得悔恨不已!尤其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都能體會到撫養兒女的不易!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悲劇是任何人都無法直視的痛!
所以,珍惜當下可以喊“爸爸媽媽”的每一天,別讓自己餘生都是悔恨!
-
9 # 美美紅658
父母活著時候沒有盡孝父母走了之後你會不會悔恨餘生?謝邀請:回答一下,因為我們都是父母的兒女,盡孝應該是我們做兒女的責任,沒有父母生我養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一切,我們都是生長在宇宙的世界裡,父母給了我們的生命,受其父母的養育之恩,每每在大道時空裡受其陽光雨露的滋潤,幸福
-
10 # 古稀之稚
孝順的孩子,會提前做好伺候老人的事情。
不孝順的孩子,不盡孝,事後也想不起來後悔。
父母在時不盡孝,事後經歷了人世間大的劫難,將心比心,自己也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其心也悲、想到了前世今生,想起來父母的恩情,會後悔的。
人生就是以上三種盡孝方式,還是第一種的真孝子為多。第二第三種人也有,所以才有了“百善孝為先”之說。
-
11 # 落a雪
有的人總想說等條件好了再買好的東西給父母,其實父母不需要你多好的東西,你一無所有父母一樣愛你!所以經常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有時間就回去吃個飯,比你買任何東西都強,當然如果你條件好,肯定要買好東西孝敬父母!不要等父母走了再來悔恨!
-
12 # 冷眼觀世666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母健在的時候,我們做兒女的應盡最大能力去行孝,千萬不要找什麼藉口推諉。行期可延,孝行不等。否則,正如題主所問:父母走後你會後悔終生的。
人生無常,有時不能為父母盡孝,實再是身不由己?正如忠孝不能兩全一樣,乾的“非常”的工作,只能服從非常的要按排。我們理解他(她)們那份為事業獻身的精神,寧肯自己揹負著壓力,忍受著痛苦,也為了心中的執著,無怨無悔的繼續著。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好人壞人身後自有評說,無需個人辨解。正如孝行一樣,讓我們責無旁貸地、把心中那份對父母的感恩,毫無吝嗇的回報給父母,以免“子欲養親不待”的悲哀。
-
13 # 山東蕊兒
今年我爸腦出血,我媽手術,各種事情加起雖然對我和整個家庭打擊很大,我也很感恩,畢竟老天沒有奪去他們的生命,讓我更加珍惜他們,我是家裡的老大,妹妹孕期,弟弟上學!很多時候不敢去直視他們,頭上的白頭髮,臉上的皺紋,想起爸爸小時候的舉高高和寵愛,揪心的疼,萬愛千恩這首歌聽一次哭一次!現在盡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陪伴照顧,不敢想以後爸媽突然不在的場景!願天下父母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
14 # 微世界情感觀察員
只要這個世上存在“後知後覺”這個說法,這樣的情況就會存在,而且不在少數。
老家的親戚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可能生活過的並不如意,父母慢慢年邁時,壓力就更大了。
當父母徹底喪失勞動能力的時候,訓斥父母真的跟教訓自己孩子似的,甚至有時候還會從嘴裡蹦出,都一把年紀了,活這麼大幹什麼,拖累別人。
父母聽了自然非常難過,可是畢竟眼前還得靠兒子,只能背後默默傷心。
這樣的心情鬱結,時間長了身體自然扛不住,老夫妻竟然前後腳先後去世。
等到親戚年齡慢慢大的時候,有些事情自然也就想通了。
有一次在他的父母週年祭那天,他竟然撲在墳前痛哭不已,口口聲聲希望得到父母在天之靈的原諒,並當場抽了自己好幾個嘴巴。
親戚說,如果不是自己當年不懂事,可能現在父母還會健在,這麼多年來,他總是受到自己的良心譴責,過的非常壓抑。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父母健在的時候不知道盡孝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在旁人眼裡說明什麼,等到真正明白時,卻永遠沒有了機會。
可是,這時候的悔恨又有什麼用呢,傷害已經存在了,遺憾已經沒法彌補了。
回覆列表
自我感覺我對父母盡孝做得還可以的。但即便這樣,在我父親離世一年多來,我時常夢起他!總覺得對他做得不夠多不夠好不夠細緻周到,心生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