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金錢唐朝九九一

    道德的本質是合道,不偏離自然軌道。

    其實也可以說做一個正能量的人,一個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

  • 2 # 無中生有31

    道德的本質就是信仰!信仰體現在觀念和行為上,就是道德!我們在觀念上相信什麼,就會在行為上體現出來。我們的觀念理論上應合於“道",但實際上由於認知的差異卻是幹差萬別各不相同。道德觀念及水平也就各不相同。那社會的主流道德又是什麼呢?那實際上是強者的道德,因其強大的影響力而獲得主流的地位,並不能體現每個人的觀念信仰。因此獲得的認同程度也是不同的。

    道德觀念屬於精神上的東西,道德行為屬於物質上的東西,道德作為人的精神和物質的橋樑,其作用是十分強大的,關乎社會風氣和文明程度。道德觀念的建設是建立在人們的行為實踐的基礎上的,而人的行為是受人性指導的,道德觀念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性無非善惡,道德也主要是善惡。有好的人性即道德觀念,人們就有了好的道德行為,就發揮了精神對物質的指導作用!

    那我們要如何建設理想的人性呢?首先要認識這個世界,即要感知感受這個世界,掌握其規律,建立關於世界的知識體系,及我們自身對世界的感知感受系統,理解了世界,我們才能創造世界,建立我們理想的人性,從而形成理想的道德!

    我們建立理想的人性或正確的觀念的目的,是用於指導人的行為實踐,以產生效率或驗其真偽!只有勇於實踐,我們的人性或思想觀念才能與行為實踐良性迴圈螺旋上升,我們社會的道德水平才能穩步提高!

  • 3 # 張清義聊家教

    下面用我的一篇國學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

    道德”不是境界,而是人道規律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道德”一詞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對它的真正內涵領悟透徹的人,從人數上來講,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相反,對它產生歧義的人卻多如牛毛。

    那麼“道德”的真正內涵是什麼呢?為了解釋透徹,我們不妨分開來談,先談談什麼是“道”。

    “道”從狹義上來講,就是宇宙的總規則。在老子看來,“道”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所以才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認為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是無為而無不為、以自身為法的本體存在。

    那麼什麼是“德”呢?簡言之,就是人類一切符合規律的活動和行為稱之為“德”。

    如果一個人透過修身,使他的一生活動和行為都能符合規律,那他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這個有“道德”的人,佛家叫“佛”,道家叫“真人”,儒家叫“聖人”。

    那麼“德”是如何產生的呢?老子和莊子都從哲思的角度做了極為精確的描述。老子認為,“道”是以“德”作為中介來連繫萬物。在這裡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理解為:道是無形的,它是透過“德”來體現的。

    我們看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本性,這個本性就是“德”。莊子說,萬物得之於道者,就稱作德。一個人生下來自然有他的本性,這個本性就是他的德性。花有花性,就是花德。樹有樹性,就是樹德。世界上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形,都有自己的德性,都生於無形的道。

    接下來要分析為什麼很多人把“道德”看做一種境界。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很多賢哲先把所有人都看成為“人”,然後按“道德”標準給“人”劃分了層次。

    孔子的觀點。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在孔子看來,君子之道的起點就是“懷德”。這裡“德”的含義就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會責任感。

    因為有“利人”和“利他”的理念,往往讓人感到這是一種不容易達到的一種境界。

    孔子在《論語•顏淵》中裡講:“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說君子的道德像風,民眾的道德像草。風吹向草,草就隨風傾伏。

    我們看,同樣一個“德”,這裡有了君子之德和草民之德之區別,對於高尚、風範、風尚的君子之德,人們自然認為高不可攀,是一種不易達到的境界。

    朱熹的觀點。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裡這樣解釋“君子懷德”和“小人懷土”,他說:“懷德,謂存其固有之善。”“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

    如果做進一步解釋,“懷德”就是心存仁德,“懷土”就是心存佔有。朱熹認為君子和小人的主要區別就是在“公”和“私”的態度上。君子以公共利益為念,小人以私自利益為念。

    我們看,在這裡有了“德”和“土”的區別,在修身處世的態度方面有了“為公”和“為私”之分。因為“為公”,一般人難做到,所以這裡很多人又把這種“德”它看作成了一種境界。

    荀子的觀點。

    《荀子•富國第十》裡講:“君子以德,小人以力。”意思是說,若講立身之本,君子立身於德,小人立身於力。

    我們知道,西方人把“力”放在首位,追求征服,只講成功。中國很多人也崇尚這種理念,滿腦子“輸贏”,心思裡都是“名利”。同樣是人,按荀子的觀點,這些人沒有立身於德,而是立身於力。

    荀子這裡是說立身如果只是用“力”,就會違反人道規律,就會背離君子之道。立身不用“德”,就走上了缺“德”之路,就丟了仁義,也就缺失了仁德和義德,自然不會“蹈仁義而弘大德。”

    我們看荀子在這裡從立身的角度區分了人的層次,一類是有仁義之德的君子,一類是崇尚成功,只重輸贏,“以為身謀”,沒有以德為歸,沒有以力弘德,背離君子之道的缺“德”小人。

    這樣的區分,讓人感到不注重成功利益,大談仁義道德,就是大談一種人生境界。

    現在我們移筆到本文的主題,從“人”的角度談談如何徹悟“道德”的真正內涵。上文談了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對“道德”的基本概念已經做了基本瞭解。

    很多哲人按人獲得的“德性”劃分了層次,什麼君子和小人,什麼君子之德,草民之德,什麼為公,為私,這樣劃分不能說是錯誤,只能說是一種表達方式。但這種表達方式使很多人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君子之德是利他,是搖旗吶喊的社會口號,是形式,對自身毫無益處。

    其實恰恰相反。

    如果我們把孔子談的“君子”看成一個所作所為符合客觀規律的一個“人”,那麼孔子談的“小人”就是一個所作所為不符合客觀規律的不能稱為“人”的“人”。這樣我們就可以說人的一生修身最終的目標就是把自己修成一個遵循人道規律的真正的“人”。

    現在思路越來越清晰,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一個標準的“人”。一個“人”要想存活於世,必須有“德”,因為這個德來源於道。所以必須完善這個“德”。這個“德”就是“人德”。要想具備這種“人德”,必須利他,必須做君子,必須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必須以我為眾,必須消除“我執”念,這樣才能順勢,才能功成。換句話說,“佛”、“聖人”“真人”其實不過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其他的人,自然就是缺“德”之人,也就是說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他們的人生結果自然不會功成名遂,行為也無異於禽獸。

    談到這裡,頓感人生哲學如此簡單,要想事業有成,要想人生精彩直至,就必須完善自己的“人德”,力求得到“道”的支援,使自己自然修成一個有“道德”的人,最後成為一個自然人。

    基於上述,我們理應這樣說,“道德”不是一種境界,而是人道規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習宣示表有3個月,試著寫了戒子訓,覺得沒味道,請老師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