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褝心雲水
-
2 # 消逝在人海2
其實縱觀三國 最牛逼的野心家應該屬於司馬懿 畢竟三國歸晉 而最牛逼的謀算家應該是諸葛一族
諸葛三兄弟 一個投奔曹魏 一個投奔東吳 一個投奔劉備 然而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陣營裡舉足輕重 天下無論誰得了天下,諸葛一族都可以繁榮昌盛
而我們知道三國最後歸於晉 但是大家知道晉朝的皇后是誰嗎? 是諸葛一族的
司馬懿跟諸葛亮的大哥結為了親家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諸葛家族一直是為自己在謀劃 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忠心耿耿 而關鍵的是天下諸侯何其多 誰最有潛力就投奔誰 結果他們三兄弟投奔的物件成了三國最後的霸主
而且當時屬於漢朝 漢武帝罷默百家獨尊儒術 而漢家的思想嫡長子繼承 沒有長子,那只是以年齡排序
因此諸葛家族必然會將家族最厲害的人投奔到最有潛力的陣營 而諸葛亮的大哥正是投奔的曹操 可是當曹操一族快要玩完的時候 諸葛亮的大哥跟司馬懿結了親家 晉朝的第1位皇帝是司馬懿的後人 晉朝的第1位皇后 是諸葛亮大哥的後人 而晉朝的第2位皇帝 身上留著一半司馬家的血,一半諸葛家的血
老二投奔東吳 老三投奔劉備 看看他們的實力劃分正好是曹操,東吳,劉備 老大,老二,老三 難道都是巧合嗎?
一說無論最後的結局如何,諸葛家族都是贏家 哪怕最後三國歸晉 諸葛家還是贏家 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
3 # 藍海三國
首先 諸葛亮 名氣不夠
其次 諸葛亮 還在觀望中
其三 劉表 陣營 人才濟濟
其四 劉表的保境安民與諸葛亮的兼併天下 戰略上的矛盾。
一個字 難
-
4 # 影子ng
扯淡的親屬關係。
一個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邏輯,漢朝人是很看重名聲的,當時沒有科舉,士族想出頭,基本都要舉孝廉,走養望傳名然後出仕的路子,這就註定了名聲對於當時任何一個胸懷大志的人的重要性。
例如曹操,若非當時知名大v許劭的評價和推薦,也不可能聲名鵲起,為日後三分天下打下基礎。
例如龐統,之所以出名,也是少年時期,前往潁川拜訪當時另一個知名大v水鏡先生司馬徽,得了一個南州第一的稱號,也不會聲名鵲起。(《三國志》原文: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
由此可見,當時名聲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如果按照襄陽說的說法,劉表對落難之時的諸葛玄、諸葛亮等人有收留之恩,那麼僅憑這一點,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所獻之策,至少有忘恩負義之嫌,更不用說其他。就更別提其他的了。
更何況,史書僅記載諸葛玄想要投奔劉(《三國志》原文: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請注意,這裡僅有三個字記載了諸葛亮叔侄的去向,往依之,意思就是想去投靠(劉表),僅此而已,沒有下文,並沒有記載諸葛玄叔侄到沒到襄陽,也沒記載劉表是否收留了諸葛玄叔侄。
那麼劉表是否接納並收留了諸葛玄叔侄呢?我的理解是並沒有。
首先根據上邊《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諸葛玄原為豫章太守,如果劉表接納他,至少也要給個差不多的職位進行安置,然而包括《三國志》在內的任何史書對此均無記載,因此可以看出,即便是諸葛玄投奔了劉表,估計也是跟甘寧差不多的下場,《三國志》記載甘寧往依劉表,因居南陽,什麼意思呢,就是甘寧投奔劉表,但劉表並沒有啟用他,沒法子,只得住在南陽,由此可見,諸葛玄想投奔劉表和劉表是否接納安置,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其次,諸葛玄本為袁術部署,而袁術曾自任南陽太守,與劉表爭奪南陽郡,史載袁術部下孫堅更是與劉表部下黃祖征戰於樊城、鄧縣之間,因此劉表因為袁術的緣故,不接納諸葛玄叔侄也是理所應當。
當然,以上僅為本人推測,與史實有所出入也未可知。
但僅從《三國志》一句往依之,就斷定劉表接納諸葛玄叔侄在襄陽居住,更不可取。
-
5 # 競彩生輝
不是劉表不請,而是人家不來。按演義所說,諸葛亮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五行八卦算命卜卦樣樣精通,明知劉表難有作為,豈會輕易賭上明天。劉備何許人也,手長過膝,目能顧耳,呂布罵他大耳兒,操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就這樣一個亂世梟雄,諸葛亮明知他能三分天下,還是要他三顧茅廬,你可以說他嘿屎屎,待價而沽,釣足了老劉的胃口。事實上他確實是曠世奇才。
諸葛亮荊州學成之後才能絕世,劉表治下荊州勢力很大,劉表重用諸葛亮無論是興復漢室,還是圖天下都有利的。劉表權力可以隨便給諸葛亮一個官職不在話下!
回覆列表
前提:“劉表與諸葛亮老丈人是連襟,諸葛亮叔父與劉表是好朋友。諸葛亮住在襄陽城西二十里。”
諸葛亮又有經天緯地之才,那個時代人才競爭十分激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一、劉表看在友人侄子的份上,很早就會給諸葛亮安排一個職位,使諸葛亮不受農耕之苦;
二、黃承彥是劉表連襟,諸葛亮是劉表的外甥女婿,這關係夠近的,於情於理劉表都應該給諸葛亮安排一差事,而且是肥差、美差!
三、諸葛亮即便有天大的本事,其才超過子牙子房,這些都應該在實踐中逐步發展而到達,不可能剛剛結婚(古人可能是十四、五歲)其智慧就達到頂峰。此時的諸葛亮有妻、子、年幼的弟弟妹妹,生活所困可想而知,亟需解決工作問題,必然千方百計的去劉表處謀職。
四、三國時代,是人才競爭激烈的時代,各路軍閥都在網路人才。曹操、江東孫氏集團謀士如雲,袁紹、劉章等都是人才濟濟,劉表要與之爭雄或在夾縫中求生存,必然不放過眼皮底下的諸葛亮這個人才。
而最終劉表毫不關照諸葛亮、毫不欣賞諸葛亮,諸葛亮也不去劉表處求情,最終等到二十六歲才被劉備發現,並且三請而見,只說明瞭:要麼襄陽沒有劉表,要麼諸葛亮不在襄陽。
結論:前提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