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貳一橙
-
2 # 百代千秋史
趙雲,比起“渾身是膽”,更讓人敬佩的是他“欲求仁主”的堅定立場。
感謝三國迷的好問題。趙雲沒有被劉備封侯是符合情理的。
趙雲確實立過功,而且也兩次救過劉禪,但沒有大功,也不是劉備集團核心的武將。同時因為耿直的性格,幾次對劉備犯顏直諫,所以他並不是劉備所喜歡的,加上本就不是核心層的武將,當然沒有封侯。趙雲,確實渾身是膽,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獨立人格和堅定的原則立場,這和小說《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形象和情節是不是很不一樣呢?沒錯!這可就是歷史。
從“理”上論,趙雲確實立有戰功,但並不大!自建安五年(200年)趙雲追隨劉備開始,確實立有戰功。
建安十三年(208年),趙雲在當陽長阪保護了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幼子劉禪到劉備身邊。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江南之地。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兼任桂陽(今湖南郴縣)太守。
建安十四年(209年),孫權聽說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並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併成功奪回劉禪,亦即著名的“趙雲截江奪阿斗”。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並召諸葛亮率軍入蜀。諸葛亮率領趙雲與張飛溯江西上,諸葛亮、張飛走北路,趙雲則另領一軍走南路,從外水沿長江而上進至江陽(今四川瀘州)、犍為,最後在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漢中大戰最激烈的時候,趙雲有英勇表現,先是為救黃忠和部下兩次突入曹軍陣中,面對追兵先是大開柵門,先是偃旗息鼓,繼而擂響戰鼓、以弩箭射擊,使得曹軍為之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讚歎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軍中號趙雲為“虎威將軍”。
趙雲救主於長阪坡圖。
然而,縱觀趙雲的職業生涯,鮮有斬將奪隘的記錄,有功,但不是大功。趙雲沒有被封侯,完全說的過去。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黃忠封侯這件事上來理解。
219年,劉備北攻漢中時,黃忠斬殺曹操大將夏侯淵、趙昂,被升為徵西將軍。同年,劉備稱漢中王,改封黃忠為後將軍,賜關內侯,雖然諸葛亮認為:
“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羽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意思是說,黃忠的名望,一向不能與關羽、馬超相提並論。而現今讓他們同列。馬超、張飛在附近,親眼見到他的功勞,還可以勸服接受;但關羽在遠方聽到這個訊息,恐怕必定不會愉快,怎可能不作反對呢!但劉備仍決定實行,派費詩前往勸解關羽,黃忠便與張飛、馬超、關羽同級。
其實,封一個侯對於已經自立為漢中王的劉備來說很簡單也很容易,但是要使眾人信服,確實得看戰績,趙雲沒有取得黃忠一樣的戰績,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與關羽、馬超、張飛等同級了。
成都武侯祠中的趙雲塑像。
從“情”中看,劉備和“四弟”趙雲關係還有另一面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稱趙雲為“四弟”。其實這是有史實基礎的,而且劉備對趙雲很是信任。
建安五年(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而依附袁紹。趙雲在鄴城和劉備相認,感情好至同床而眠(想想劉備與關羽和張飛的關係模式)期間密遣趙雲招募數百名士兵,對外宣稱左將軍劉備部曲,趙雲從此追隨劉備。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大敗於當陽長阪。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數十騎向南逃逸。當時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便用手戟打那告狀的人說:
“子龍不會棄我而去。”
不久之後,趙雲果然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到劉備身邊。
同時,劉備對趙雲也很讚賞。漢中大戰時,劉備親自來到趙雲戰鬥之處,讚歎說:
“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於是飲宴直到黃昏。
可是以上只是二人關係的一面,還有另一面,那就是趙雲的屢屢犯顏直諫。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劉備出征之後,孫夫人開始放縱驕傲,放任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道訊息之後,認為趙雲為人威嚴、態度慎重,一定能加以整頓,因此特別命趙雲掌管內事。這時劉備對趙雲耿直的性格、威嚴的氣質,已經有所把握了。接下來,劉備就一次次地領教了趙雲的個(品)性(格)。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議論勸劉備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
“從前霍去病曾說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何況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必須等到天下的亂賊都平定之後,才可讓眾人返回家鄉去種植桑梓,迴歸故土去耕作田地,這樣才是正道。益州的人民是第一次遭遇到戰爭,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才能叫他們服兵役,納錢糧,也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劉備便聽從趙雲的建議。
小說裡,趙雲去世後託夢諸葛亮克復中原的情節感人至深!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之仇,趙雲上諫說:
“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而且滅了魏國之後,吳國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斃命,但其子曹丕篡盜大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氣,先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魏國,反而先打吳國。而且與吳國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
但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並留趙雲都督江州。
劉備在三國時,就成功樹立了“寬仁有度”的形(人)象(設),對於趙雲的犯顏直諫他不會治罪,但比起能總能讓劉備心裡很爽的法正等人,趙雲,真不是他的心腹。
綜上,從“理”上論,趙雲沒有說服眾人的顯著業績;從“情”上說,也因犯顏直諫不是心腹,趙雲,沒被劉備封侯是再正常不過的。
-
3 # 徐曉方影片
歷史上趙雲有戰功,但是並沒有小說電視劇裡的那麼神奇。其實趙雲的戰功是微不足道的,有被誇大的成分。比如長坂坡一戰就是虛構的,正史記載趙雲長坂坡是護送劉備妻兒,並沒說遇到曹軍。反而那個時期是陳道在與曹軍鄒璇,陳到領人引開曹操的軍隊讓劉備安然離開。所以趙雲確實只是護送劉備家眷,沒有小說的那樣遇到曹軍七進七出,也沒有殺死過曹操50員大將。長坂坡七進七出只是小說電視劇虛構的情節。還有就是趙雲殺死高覽救了劉備也是虛構的,高覽歷史上並不是死於趙雲之手,是老死的,所以趙雲殺高覽也是虛構的。
實際上,歷史上的入川之戰以後,劉備並沒有封五虎上將,而是封前後左右四位將軍,四位將軍裡並沒有趙雲。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入川之戰趙雲的唯一戰績就是江陽郡。關於當時江陽的記載華陽國志有寫“屬縣四。戶五千。縣有四個,戶一共五千,一戶五口,才2萬5千人”從中也可以知道當時的江陽總共只有25000人。那個時期一夫多妻制,婦女出去一半多,還有老年人也去除,據說趙雲當時攻打的江陽只有2000多老兵。所以這麼大的入川之戰趙雲只打了這麼小的地方,後來論功行賞自然就不封侯了。
-
4 # 小文章大視野
我們現在所認識的趙雲,很大程度上是脫胎於《三國演義》中。畢竟那個武藝絕倫、白甲銀槍、渾身是膽、忠義至上的趙雲,更符合我們的認知。長坂坡時於萬軍從中救出劉禪,殺死砍傷曹將五十多名,視那百萬之兵如同草芥。之後更是取桂陽,入西川,攻城略地驅敵殺將,縱橫天下之間,盡顯蓋世大丈夫的胸懷。當然,與諸葛亮的CP感也賊強,兩人都是劉備陣營中的柱石人物。以這樣的功績,封侯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在正史之中,趙雲的記載不過寥寥兩三百字,是同時期關羽、張飛、馬超這一批名將中記載最簡略的。真正明確記載的,也只有救主以及入川的功績,其實這些功績也足以讓他有個侯爵,畢竟後期投降追隨劉備的馬超、黃忠都已經封侯了,之前的張飛、關羽更不用說,但偏偏就是趙雲還是個翊軍將軍。不過,這其中同樣有一個可憐人——諸葛亮,在劉備生前也沒有得到封爵。諸葛亮沒有軍功,不被封侯還情有可原,但是趙雲隨著劉備平荊州、攻西川,軍功不可能一點都沒有的。而且憑著救主的功勞,便不是一個侯爵可以抵消的。但是劉備自始至終都沒有給趙雲爵位,雖然沒有史料記載,但是從這也估計出趙雲似乎並不像《三國演義》中那樣遭劉備待見。
趙雲在劉禪登基之後才被封為永昌亭侯,死後幾年才被追諡為順平侯,也就是一般的諡號。劉禪在長坂坡時畢竟年紀太小,對他的這位救命恩人一點也不感冒,但是劉備吝嗇爵位至此,就有些不應該了。
(全文完)
-
5 # 春日之虎
看問題不要人云亦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三國曆史上,趙雲為啥沒被劉備封侯?許多人找原因,都是從趙雲未立過大功角度去看問題和下結論,這顯然是個錯誤的觀點。
長坂坡,趙雲七進七出狐身血戰曹軍於萬馬叢中,救出幼主劉禪,保住劉氏血脈,這功勞在講究皇權嫡襲的封建社會,可謂功高至偉,比奪取了十個州郡的功勞都大,怎麼能說趙雲未立過大功呢。更何況,趙雲是公認的常勝將軍,每個大的事件中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有人說趙雲未被封侯是因為劉備不太信任趙雲的緣故,此言更是差矣。劉備託孤託給了諸葛亮,但又單獨密授趙雲私語,劉備之所以這麼做,還是防著諸葛亮一手的,用趙雲監督著諸葛亮。趙雲是中途投劉備的,並不是桃園三結義的成員,卻被劉備稱為是四弟,其信任程度勝似關張。可見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程度並不亞於任何人。
那麼,為何劉備封了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為侯,五虎上將中單單未封趙雲呢?這正是劉備深謀遠慮的地方,在劉備心目中,趙雲是託孤大臣之一,是最可依託的人,他要把封侯這種榮耀所換來地忠誠之權威,留給劉禪,讓劉禪來封趙雲,使得趙雲不以先皇老臣自居,如聽從他一樣聽從劉禪的活,好好為劉禪服務,永保蜀漢天下長治久安。
可以明言,趙雲功勞之高,高過五虎上將中的任何一位,而且一身從未有過大的失誤。關羽關老爺,雖被封建社會歷代統治者與千年江湖尊稱為是“武聖”和“大帝”,但他在蜀漢的統一大業裡,是有罪過的,正是他的“大意失荊州”,才打破了諸葛亮分兵二路北上討伐謀略,失去了蜀漢完成統一大業的機會。而觀趙雲一身,從未出現過如此重大失誤,趙雲才稱得上真正的武聖。
-
6 # 宏宇18547012179
空有武力值,但無領兵之能,所以為將,當不得帥。就如粟裕,只有指揮作戰之能,且能力突出,歷史也無幾人出其右,但其卻無率師統軍之能,所以只能任二把手,專任戰術戰役指揮,發揮其長,避共短,毛主席英明之主!
-
7 # 中行偃1
先讓我們把這句話看明白,理解上的差異是允許存在的。
《三國志·趙雲傳》: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關於這段記載,我自己的理解是建興元年的時候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並且被封為永昌亭侯。⚠️這裡是說建興元年的時候趙雲的官職和爵位!而不是說建興元年的時候才被封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和永昌亭侯!!!
建興元年的時候趙雲由中護軍、徵南將軍、永昌亭侯,升遷至鎮東將軍。是不是這樣?那麼問題來了,趙雲的中護軍、徵南將軍和永昌亭侯是什麼時候誰給封的?不用問,劉備。什麼時候呢?這就是我要說的重點。
從《趙雲傳》《雲別傳》根本就沒有記載。但是趙雲的諡號是順平侯,其中“順”字是指打仗百戰百勝、無論遇到什麼樣艱難險阻都能把勝仗打的很順利!“平”字是指平定禍亂……什麼樣的禍亂讓趙雲能夠追諡為侯爵呢?《趙雲傳》沒有,其他人也沒有嗎?
我們都知道,漢中之戰的初期,劉備、法正、陳式、黃忠都有,沒有趙雲。漢中之戰的後期,曹操驅數十萬大軍來奪漢水南岸,趙雲奇蹟般的出現在了漢水南岸?接替劉備出任漢中方面軍總指揮,麾下大將黃忠、張翼、張著以及益州的當戰的“男者”們。
我先解答問題,此時的趙雲就已經是中護軍、徵南將軍並封永昌亭侯了。也有可能是在來漢中之前的幾天,劉備急於調兵遣將阻擊曹操,任命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並封永昌亭侯的。“雲兵隨忠取米”,就說明趙雲此時就是黃忠的頂頭上司!我再次強調,允許不同的解讀。那麼,趙雲到底有什麼樣的造詣讓劉備放棄身在漢中的馬超、張飛不用,千里迢迢的把趙雲調動漢中來救急?
《三國志·李嚴傳》方見端倪: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招集隊伍數萬人,到達資中縣。當時劉備在漢中,李嚴不待另外發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斬殺馬秦、高勝等人。其餘人都四散逃命,回家為民。不久後,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高定被擊敗後逃走。劉備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郡守如前。我先不說就李嚴那個熊樣能不能打出這麼漂亮的仗?
越雋郡,古代中國的郡級行政區劃之一,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開邛都國而置,治所在邛都縣(今四川西昌東南),轄境相當今天雲南麗江及綏江兩縣間金沙江以東。
永昌郡,古代行政區。位置相當於現代的中國雲南省西部、緬甸克欽邦東部、撣邦東部的土地,始於東漢。郡治起初在嶲唐縣,後來遷到不韋縣。經歷東漢、蜀漢、晉、宋、齊、梁各朝,陳朝喪失了該領土。
看明白了吧!趙雲趙子龍的徵南將軍、永昌亭侯是怎麼來的。如果說仗是李嚴打的,為什麼李嚴不是永昌亭侯?更不是徵南將軍!趙子龍遠征緬甸
-
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趙雲是劉備手下與劉備相識時間僅次於關羽、張飛的將領,劉備最早的起兵時間是在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當年,靠著中山大商張世平和蘇雙的資金支援,才有啟動資金,最終因為軍功封官後又被朝廷罷免,劉備投靠了公孫瓚,也就是在公孫瓚這裡,劉備結識了趙雲,這一年是公元191年左右。
隨後不久,趙雲發現公孫瓚並非仁政之人,以兄長去世而離開公孫瓚,同時也與劉備分別,直到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期間,劉備投靠了袁紹,而趙雲的家鄉正是袁紹的勢力範圍,趙雲與劉備才在鄴城相見,從此,趙雲開始跟隨劉備,不離不棄。
算起來,趙雲跟隨劉備及劉備所建立的政權有29年時間,趙雲起初是以劉備騎兵隊長的身份跟隨,還在私下幫劉備招兵,在赤壁之戰前,趙雲幾乎沒有什麼功勞,如果說有,就是在長坂坡之戰中,趙雲護送劉備的妾甘夫人和兒子劉禪安全回到劉備身邊,這個不能算軍功,只能算職責範圍。
趙雲
三國演義把長坂坡之戰演變成為趙雲的成名之戰,三國演義中說趙雲一個人殺了五十多員曹營將領,這在歷史上是沒有記載的,是虛構的,當時兵荒馬亂的,趙雲一個人保護甘夫人和劉禪,有可能沒有遇到曹軍,也有可能遇到了小股曹軍,但結果就是趙雲順利完成了任務。
要知道劉備當時可是非常狼狽,連自己的兩個女兒都被曹操手下的虎豹騎俘虜了,趙雲能活著回來就已經不容易了,於是趙雲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在這之前,趙雲連名號都沒有,接下來就是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趙雲沒有參與的記載,隨後趙雲隨劉備南下攻打荊州南四郡,因為功勞被封為偏將軍兼桂陽太守。
但是關於趙雲在隨劉備平定荊州南四郡到底有什麼具體戰功,就不得而知了,可以肯定趙雲當時是立了功,因為趙雲從牙門將軍升為偏將軍,也不過一年多時間,只有軍功才能升得這麼快,之後,趙雲因為得到劉備的信任,而負責擔任劉備的內衛長,也就是負責劉備及家屬人身安全的警衛部隊長官,並且側重於負責劉備家屬。
趙雲救助了甘夫人和劉禪
因為劉備並不只有趙雲一個警衛長官,還有一個叫陳到的,統領劉備的精兵白毦兵,側重於貼身保護劉備,而且陳成的地位與官職低於趙雲,劉備入川后與劉璋鬧翻,雙方發生戰爭,同時龐統戰死,劉備召諸葛亮、張飛、趙雲、劉封等人率軍入川支援作戰。
打進江州後,趙雲獨自率軍南下作戰,並且獨自攻克了江陽郡和犍為郡,這是趙雲首次獨自率軍作戰,並取得了勝利,隨後眾將在成都匯合,最終拿下益州,劉璋投降,因此趙雲在攻取益州郡縣有功勞,所以論功行賞時,趙雲被封為翊軍將軍。
之後趙雲還有一次功勞就是在漢水之戰,漢水之戰是漢中之戰中的一個小戰役,當時黃忠立下大功斬殺了夏侯淵,然後曹操率大軍進入漢中,黃忠想搶奪曹軍的糧食,趙雲負責接應黃忠,率領小隊騎兵遇到了曹軍大部隊。
三國演義中的趙雲
趙雲且戰且退,退到營寨時,利用空營計,把營寨大門敞開,放倒旗幟,停止擊鼓,以此迷惑曹軍,果然曹軍擔心有埋伏不敢進攻,然後趙雲率領營中士兵衝擊曹軍,曹軍以為有伏兵,自相踐踏,很多人落下漢水被淹死,趙雲又立下一功。
但漢水之戰劉備沒有賞賜趙雲,直到劉備去世,趙雲還是翊軍將軍,並且沒有爵位,感覺趙雲在劉備手下的地位並不高,這是為什麼呢?是劉備不信任趙雲還是不重用趙雲?為何劉備不給趙雲封侯?
直接原因就是趙雲的軍功不夠。別說劉備不給趙雲封侯,劉備在世的時候,連諸葛亮都沒有封侯,諸葛亮的武鄉侯是劉備去世後劉禪封的,諸葛亮有沒有功勞呢?當然也有,比如為劉備規劃了蜀漢發展戰略,還有為劉備管理後方,並且提供足夠的糧食和兵員,穩定的大後方。
劉備與趙雲
再看看其他人,比如劉備最喜歡的謀士法正,劉備在世時也沒有封侯,不過死後劉備給上了諡號,並且後來追封了翼侯的爵位,法正當然也有功勞,漢中之戰最大的謀功就是法正,再比如李嚴,這可是劉備選定與諸葛亮一起作為輔政大臣的人,但劉備在世時也沒有封侯,也是劉備去世後,劉禪封李嚴為都鄉侯。
還有魏延,這可是劉備生前破格提拔的將領,從牙門將一躍被提包鎮遠將軍兼漢中太守,便是魏延也沒有被封侯,還是後來劉備去世,劉禪封了魏延都亭侯,劉備在世時,只有關羽、張飛、黃忠三人封了侯。
關羽的爵位是公元200年在白馬之戰中斬顏良,曹操上表漢獻帝給封的漢壽亭侯,這可是朝廷正式分封的,而不是劉備封的,劉備在世時,也默認了關羽的這個爵位,張飛是在劉備拿下荊州後封了新亭侯,這是張飛第一次被劉備封侯,最直接的功勞就是張飛在當陽橋帶著20個騎兵阻擋了數千曹軍追兵,為劉備逃跑贏得了時間。
劉備與趙雲
除此之外,張飛在北方跟隨劉備幾十年的時間中肯定也有立功,但一直沒有被封過,張飛這樣的元老被封侯,一是因為資歷老,二是因為戰功多,注意是戰功是可以累積的,累積到一定程度然後再一起分封。
黃忠在公元219年被劉備封為關內侯,關內侯算是侯爵位中最低的,因為黃忠在漢中之戰立下了大功,斬殺了曹軍的主將夏侯淵,從而直接影響了漢中之戰的勝負,這個功勞算很大了,但是隻封了個關內侯,可見當時封侯是很難的。
總體來說,劉備在世時,封的爵位比較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劉備所封的爵位都是虛爵,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尚處於創業打天下的過程,本身劉備自己的地盤就很小,而且常年不斷地進行戰爭,哪裡還有食邑分封出去給功臣呢?只有天下已定,地盤穩定,才有能力分封。
趙雲
比如曹操給關羽封的漢壽亭侯,更多隻是榮耀,兵荒馬亂的,關羽能上哪裡享受食邑嗎?如果封地是敵佔區,這不就是個空頭爵位嗎,那不如以後穩定了再封,所以劉備生前封的爵位相當少,沒有很大的軍功,是不會封的。
而趙雲有軍功,但是沒有很大的軍功,趙雲的軍功顯然不如黃忠,而且資歷不如張飛,所以就沒有封侯,但並不代表不信任趙雲,劉備讓趙雲保護自己的家屬,這就是絕對的信任,誰會讓一個不信任的人來保護自己的家屬安全呢。
另外,趙雲雖然是個雜號將軍,官職上不如黃忠,地位上不如魏延,但也是劉備最信任的人之一,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時,趙雲負責都督江州,有兵權,有地位,相當於軍區司令,而且江州差不多就是二線,劉備敗退永安時,趙雲第一個出現救援,這就是重用和信任。
-
9 # 叢中笑6603
其實,劉備看到趙雲的時候,就有一見如故的感覺,恨不得趙雲從公孫瓚那裡出走,到自已這邊來。
趙雲在劉備那裡,確實對劉備肝腦塗地,長坂坡救阿斗,隔江搶阿斗,赤壁戰曹操,漢中擊孟德,所到之處,無所畏懼,衝殺在前。劉備視趙雲為弟也。
劉備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為五虎上將軍,爵位之高,已足矣。
-
10 # 清風醉史
趙雲有功,既救過劉備的夫人孩子,也時刻護衛在劉備身邊,任勞任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那為何劉備活著的時候沒給他封侯呢?原因有兩個:
1、劉備在世,蜀漢能封侯的不是立功甚大的,就是一國脊樑的大才,在這些人中,當然不包括趙雲。
2、職責所在,限定了趙雲發揮的機會,作為武將沒功勞,也就無法封侯了。
有人說,趙雲是三國中最完美的武將。可是,他的主公劉備卻不這麼看,雖然收為心腹,但一直沒把他當作大將之才來用。
既然不用,也就沒有什麼機會表現,自然也無大的功勞,想封侯就只能等待後主劉禪登基了。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後主劉禪繼位,改元建興。
就在這一年,劉禪開始大肆封賞群臣,趙雲由中護軍、徵南將軍,升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
歸劉後的功績漢末皇室衰微、諸侯爭霸,趙雲年輕熱血率領本郡義從加入了公孫瓚的麾下。在此期間,結識了同樣投奔公孫瓚的同學皇叔劉備,相見恨晚。
不久之後,趙雲兄長去世,不得以回家守孝。七年後,趙雲在鄴城與劉備重逢,從此追隨劉備一生。
1、博望坡之戰,生擒了敵將夏侯蘭。2、長坂坡之戰,護佑甘夫人和劉禪安全。3、入蜀作戰,單獨領軍平定江陽、犍為兩郡。4、漢中之戰,於北山擊潰曹軍,扭轉戰局。5、箕谷之戰,親自斷後,有驚無險撤退。以上是趙雲一生中比較出彩的幾次戰鬥經歷,他不像關羽能獨領荊州一軍做統帥,也沒有黃忠陣前斬殺夏侯淵的功績,在劉備和諸葛亮眼中,趙雲中規中矩、厚重忠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侍衛統領(中護軍)。
可能是在這個職位上沒有人比趙雲做得更好吧,也可能是劉備、諸葛亮捨不得放趙雲出去。總之,趙雲立功的機會並不多,想封侯就更難了。
忠言也有逆耳時趙雲性格忠厚,面對功勞不爭不搶,但做起事來很有原則。有些時候,也敢於犯顏直諫。曾經有多次,直接頂撞劉備的記載,很讓劉備難堪:
1、攻下成都後,劉備打算聽從建議,將城內的房產、田產賞賜給諸將,趙雲卻極力阻止。
趙雲很有大局觀,他認為應該把這些歸還給城中的百姓,用來安定民心,這樣不但可以讓百姓安心種田,而且可以得到民心,以便於日後順利徵兵。劉備採納他的建議後,結局果然如趙雲所預料的那般。
2、關羽被東吳所殺後,劉備準備盡起大軍復仇。蜀國朝堂,只有諸葛亮和趙雲堅決反對,因此,二人都被劉備留在後方守家。
直到夷陵慘敗,才知諸葛亮和趙雲的眼光長遠,可是,為時已晚。蜀國接連慘敗,已經失去了問鼎天下最好的時機,只能偏安蜀地苟延殘喘。
劉備在世時封侯者,包括:關羽漢壽亭後(曹操請封的);張飛因據水斷橋之功,封新亭侯,後進封為西鄉侯;黃忠因定軍山一役,斬夏侯淵,封關內侯;馬超原封都亭侯,後進封為斄鄉侯;龐統死後,追封為關內侯;法正死侯,封其子法邈為關內侯。
可見,劉備生前封侯還是很謹慎的,連諸葛亮都沒撈著個最低級別的亭侯,就更不用說趙雲了。
到了建興元年,劉禪登基才給一批老臣雨露均霑,拜諸葛亮為丞相,封武鄉侯;封趙雲永昌亭侯;魏延都亭侯等。
公元261年,直到趙雲病逝三十多年後,追溢為“順平侯”,這才是趙雲的最高也是最終榮譽。
“順平”二字是褒義的,但用在一個武將身上,就顯得平庸了。為何這樣說?看字面諡法意思,柔賢慈惠為“順”;執事有班為“平”。
二字中沒有絲毫彰顯其武功赫赫的意思,看起來像是形容儒將的多一些。這也是蜀漢朝堂上下,給趙雲一生的最後評價。
-
11 # 小姜老薑
在三國的歷史上,常山趙子龍被稱為“常勝將軍”,未嘗一敗,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趙雲對於劉備的忠心也是有目共睹,天地可鑑。那麼,五虎上將中的四人被封侯,唯獨趙雲沒有封侯,這是為什麼呢?
有些人說趙雲沒有封侯,是因為劉備不信任趙雲。這種說法純屬扯淡,如果劉備不信任趙雲,為什麼要把趙雲當做貼身侍衛,隨時帶在身邊呢?正是因為信任,相信趙雲的為人,相信趙雲的能力,比起封侯,相伴皇帝左右,也是一個臣子最大的榮幸吧。
也有人說,趙雲不被封侯,是因為趙雲多次直言進諫,沒有給劉備面子。我覺得可能性也非常低,因為趙雲的建議對劉備的大業是有用的,是幫助劉備完成大業的。事實也證明趙雲眼光遠,有大局觀,雖然駁了劉備的面子,但是給劉備幫了大忙。
劉備白手起家,為的不就是打天下,光復漢室,而且也是一代梟雄,能幫助自己的人,對自己大業有幫助的建議,肯定是要採納的。只要民心是自己的,面子能值幾個錢。
最科學的一個說法,劉備不給趙雲封侯。是因為趙雲是劉備認定的託孤之臣,趙雲的忠心劉備是知道的,趙雲的能力劉備也毫不懷疑,趙雲做事的方式方法劉備也非常認可。
在五虎上將中,張飛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也就是劉禪的叔叔,是不能作為託孤之臣的;黃忠老矣,雖然有能力,不一定能活到那個時候;馬超雖然年輕有為,統御能力也數一數二,西涼兵馬對馬超的認可程度肯定大於對劉禪的認可程度,再加上馬超跟隨劉備的時間較短,劉備不是很放心;而趙雲,多次護的劉備周全,看待問題眼光遠、考慮周全,能力也可圈可點,對劉氏集團忠心耿耿。所以劉備肯定要選趙雲作為託孤之臣。
雖然趙雲適合這個角色,但是也需要劉禪給趙雲一定的甜頭,讓趙雲對劉禪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這個甜頭對於趙雲來說,只有封侯這一條路了,所以劉備就把這一機會留給了劉禪,讓劉禪給趙雲封侯。
-
12 # 木火燊輝
趙雲是河北正定人,時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河北子弟大都投奔袁紹麾下,獨趙雲率部支援公孫贊,公孫贊很是詫議,問他為什麼?趙雲的回答是:"天下大亂,誰對誰錯很難分清,我只看見黎民塗炭,能為民眾施仁政者當從之,不去袁公處,是因為我想追隨一仁者,為民乞命",可見趙雲初心是淡泊名利,實為蒼生太平。
從這中就可以看岀,不為名利者則心正剛直,剛直者以己仼為忠,不以封候職爵為榮,就正如現在的共產黨員一樣,如果以升官發財為目的,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黨員,這就是說,趙雲是一位有主義有信仰的人,這種人異於常人,不為功利所動搖,在其他人爭名奪利時,他會後退一步。他心甘情願為劉備服務的一點,就是認為劉備是仁主。
那為什麼他一直不封候卻沒有怨言呢?這就要說劉備的智慧了,其實早在公孫贊時,劉備與趙雲是在一塊工作過的,那時他們己相互賞識,並且以弟兄相稱了,就是那時的預設,使趙雲和劉己有割捨不開的情誼了。
這種情誼是彼此的忠誠和約定,不是以封侯拜相而論了,雖然趙子龍文武兼備,但劉備的那些 所謂忠臣良將在劉備的激勵下去工作,劉備不封趙雲,早己把他納為知已家庭成員了,可在百官中洞察人心,也為其他成員做了表率,論情誼,論功勞、趙雲都沒封候,其他人即使封了侯還敢不謙虛嗎?
縱觀大事和激烈戰爭,趙雲都一馬當先,威猛無比,說話也是一擲千金,可見趙雲與劉備己達到了高度默契的程度,以致於託孤諸葛亮後,私密給趙雲云云,可見這如弟兄的君臣關糸己達到內外防範無間的程度。
這種關糸,是常人不可理喻的,但歷朝有這樣的不為名利的義膽之士,他們忠於主義和他們心中的偶像,無怨無悔,直到死而後己,蓋棺定論時他們的偉大才被發現,追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
13 # 龍背上的騎兵3
不請自來
我來還原一個真實的趙雲
年輕的趙雲是一位非常帥的人
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雲別傳》
當時十幾路諸侯差不多已經完蛋,都開始內訌了,袁紹直接開打了,
秋七月,袁紹脅韓馥,取冀州。《三國志·武帝紀》
當時袁紹北面的公孫瓚十分慌張因為袁紹四世三公的身份直接拉攏了不少人才
而公孫在那幾乎就是底層人員了
瓚以母賤,遂為郡小吏。《後漢書·公孫瓚傳》
也就在這之後趙雲跑來投靠公孫瓚,公孫瓚也覺得不可思議,畢竟袁紹那邊有錢有人誰會跑到自己這邊,於是問趙雲為什麼要到自己這來?
聞貴州人皆願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雲別傳》
雲答曰:"天下洶洶,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雲別傳》
畢竟當時朝廷還在元獸,竟然直接立劉虞為帝
紹、馥使故樂浪太守甘陵張岐齎議詣虞,使即尊號。《九州春秋》
二年,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及山東諸將議,以朝廷幼衝,逼於董卓,時獻帝年十歲。遠隔關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長者,欲立為主。乃遣故樂浪太守張岐等齎議,上虞尊號。《後漢書·劉虞傳》
估計就在那時候,趙雲就已經對袁紹沒有好感了
但公孫瓚畢竟是為了國家抵禦過外族的人
後面趙雲就把理想託付給了公孫瓚和他一起完成
之後趙雲跟著公孫瓚東征西討
(趙雲)遂與瓚征討。《雲別傳》
後來在與袁紹的對決中立了功並安排田楷為青州刺史
趙雲也是在這時候第一次遇到劉備
當時公孫瓚讓劉備幫忙守平原幫助田楷
(先主)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三國志·先主傳》
趙雲這時跟著劉備做了一個騎兵隊長
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三國志·趙雲傳》
這才有了趙雲和劉備的第一次接觸
時先主亦依託瓚,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託。《雲別傳》
但是後來趙雲的哥哥去世了
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雲別傳》
為什麼劉備會知道趙雲不會回來呢?因為公孫瓚其實根本就沒啥理想
因為當時董卓剛死,公孫瓚趁機殺掉了劉虞,直接成為幽州的最高統帥,
後來公孫瓚開始變得自滿,無限制的殘殺百姓
瓚遂驕矜,記過忘善,多所賊害。《三國志·公孫瓚傳》
是時旱蝗谷貴,民相食。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所在侵暴,百姓怨之。《後漢書·公孫瓚傳》
趙雲也趁此機會離開公孫瓚,遠離是非之地
等趙雲再次見到劉備時劉備此時正在袁紹帳下,
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雲別傳》
趙雲同眠共枕之後看出來劉備才是真正的仁政之人,於是趙雲此時才正式加入了劉備
先主與雲同床眠臥……《雲別傳》
劉備也在這時打算重新創業,讓趙雲去招兵買馬
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雲別傳》
後來劉備奉劉表之命來攻打南陽,曹操知道後便派出了夏侯惇與其應戰,這也是著名的火燒博望坡
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三國志·李典傳》
(劉表)使(先主)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三國志·先主傳》
惇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三國志·李典傳》
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三國志·先主傳》
在這裡可以看出劉備有勇有謀,而不是某些鍵盤俠說的只會哭,事實上曹操哭的比劉備多多了,
在這場戰役中趙雲生擒了敵方武將夏侯蘭
(趙雲)與夏侯惇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雲別傳》
但趙雲重情義,不願意殺自己的發小,於是向劉備求情,推薦讓他當官,
蘭是雲鄉里人,少小相知,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雲別傳》
建安十三年,曹操意氣風發消滅袁紹,平定河北地區,立刻就對在荊州的劉表動手,
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三國志·武帝紀》
劉備根本沒想到劉琮竟然會直接投降,措不及防,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三國志·先主傳》
曹操知道後,立刻派出虎豹騎,是什麼就不用介紹了吧,乃是曹操最精銳的騎兵部隊
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坂。《三國志·先主傳》
(曹純)從徵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三國志·曹仁傳》
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魏書》
也就在此時趙雲突然沒了蹤影,已經有傳言說趙雲去投奔曹操了,但劉備不相信
初,先主之敗,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至。《雲別傳》
順便說一下,張飛在這場戰役中也挺帥的,
當陽之役,先主棄妻、子走,使張飛以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嗔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這才是猛將
後來趙雲帶著阿斗和甘夫人衝出來
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三國志·趙雲傳》
後來我們最熟悉的赤壁之戰後,趙雲跟著劉備平定了荊南四郡
(趙雲)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雲別傳》
偏將軍是什麼?就不用我多說了吧,至少也是個市長,
後來趙雲擔任太守的時候
當時投降的前太守趙範準備將自己守寡的嫂子嫁給趙雲,只要要換成普通人,肯定是不要白不要
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別傳》
換成曹操估計早就是你妻子我養之了
趙雲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雲別傳》
不過當時也有不少人說趙範
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雲別傳》
後來趙範果然你給路打油
範果逃走,雲無纖介。《雲別傳》
後來趙雲對劉備升職牙門將軍(趙雲)遷為牙門將軍。《三國志·趙雲傳》
注意此官職為劉備自創
建安十六,劉備進軍益州,讓趙雲留在荊州當司馬,掌管內事
先主入蜀,雲留荊州。《三國志·趙雲傳》
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雲別傳》
為什麼要讓趙雲來當這個,因為劉備相信他
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雲別傳》
後來孫夫人返鄉,在孫權的命令下把阿斗帶回來
趙雲和張飛沒有辜負期望
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雲別傳》
先主入益州,吳遣迎孫夫人。夫人慾將太子歸吳,諸葛亮使趙雲勒兵斷江留太子,乃得止。《漢晉春秋》
後來劉備進攻益州,趙雲,張飛,諸葛亮入川
先主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三國志·諸葛亮傳》
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三國志·趙雲傳》
諸葛亮還抽空讓趙雲去打了江陽為後來做了基礎
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三國志·趙雲傳》
在當時有人提議把房屋豪宅分給眾將,趙雲聽後覺得不妥,
雲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雲別傳》
劉備向來向著百姓,於是採納了趙雲的意見
後來劉備展示了他的才能,制定了蜀科
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三國志·先主傳》
備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典略》
先主定蜀,承喪亂曆紀,學業衰廢,乃鳩合典籍,沙汰眾學,慈、潛併為學士,與孟光、來敏等典掌舊文。《三國志·許慈傳》
後遷昭文將軍,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三國志·伊籍傳》
後來趙雲成了翊軍將軍,翊此處還有著輔佐意思,也就是說趙雲是劉備的左膀右臂,那些說保鏢的人怎麼想的?
後來就到了著名的漢中之戰
當時曹操要去打漢中張魯,這時劉備帳下黃權謀士說到漢中極其重要若沒了漢中,怕是整個蜀地都得完蛋
及曹公破張魯,魯走入巴中,權進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三國志·黃權傳》
建安二十二年,劉備出兵打武都和陰平,也就在這時漢中大戰爆發
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三國志·武帝紀》
當然前期劉備打曹操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
這時老將黃忠出戰,一戰斬淵,聲勢大漲。
《三國志•黃忠傳》稱:“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遷徵西將軍。”
曹操在此時被迫加入戰場
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雲別傳》
黃忠以為沒了夏侯淵你隨時可取,於是帶上趙雲和自己的兵去了
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雲別傳》
但黃忠沒回來,趙雲擔心便帶著十幾個騎兵出去看看,但沒想到正好撞上曹操大軍,只好強行突圍,順便還把圍困的張著給救了出來
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雲別傳》
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偪,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雲別傳》
但曹操也不是傻子,立刻追擊到趙雲大營面前,趙雲此刻想了一條計劃,那就是空城計
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別傳》
曹操這一退正中計劃,曹操損失不小,直接撤退
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雲別傳》
幾天後劉備來到趙雲的營前,說了一句名言
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雲別傳》
後來還給了個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雲別傳》
漢中之戰後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關於這點我還有個回答專門寫關羽的,可以去看看,
一場誰都沒預料到的孫柯基居然被殺盟友
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三國志·先主傳》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關羽傳》
劉備大怒,立刻就要討伐吳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三國志·先主傳》
趙雲此時站出來勸阻
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雲別傳》
但是劉備正在氣頭上,交給了趙雲個任務就去了
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雲別傳》
順便說一下,這地方是有好多的黑點,劉備黑狂喜,孫權在偷襲之前串通曹操,妥妥的漢賊沒跑了吧?不過曹操接過信就扔給關羽了,不過關羽沒信那玩意才導致了今天,孫柯基做人是真的狗,虧的盟友還信他
後來的事也都知道了,由於劉備不知道天氣氣候導致烽火燒連營
後來趙雲去接劉備
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雲別傳》
一代仁德之主,劉備也在這裡走到了盡頭,劉備的問答我也有推薦去看看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三國志·先主傳》
後來劉禪擔任皇帝,趙雲升遷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三國志·趙雲傳》
後來諸葛亮北伐趙雲鄧芝為疑軍。抵抗敵人大部隊
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三國志·趙雲傳》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三國志·諸葛亮傳》
此次戰鬥是打主軍,結果如何都知道
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三國志·趙雲傳》
由於馬溭不守塔出去浪,導致這一次全部全大,
但是由於趙雲的表現,雖然輸了,但卻並沒有多大損失
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雲別傳》
諸葛亮聽說後,便要獎賞趙雲,趙雲覺得自己並沒有戰勝,於是婉拒了獎賞,
雲有軍資餘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雲別傳》
後來趙雲走了
(趙雲)七年卒……《三國志·趙雲傳》
趙雲去世十幾年後,後主覺得要給趙雲追加一個溢號,此時姜維提議
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雲別傳》
趙雲得到了一個恰到好處稱號,其含義是
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謹按諡法,柔順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
柔賢慈惠為“順”,執事有班為“平”,所以叫“順平侯”
後來陳壽也誇獎了趙雲忠勇的一生
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三國志·趙雲傳》
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趙雲擁有仁政的夢想,遇到了仁義的主公,
奈何天亡大漢
-
14 # abr3168094595
似乎趙雲在公孫瓚沒啥立功,沒有參加磐河之戰,沒有救過公孫瓚,也沒有戰過文丑,當時隨劉備遠在青州,後來離開了公孫瓚後投靠了袁紹的,並於劉備在鄴城再次相遇後才投靠了劉備的。
-
15 # 山野老人
三國曆史上,趙雲立有大功,還救過劉備老婆孩子,為啥始終沒被劉備封侯?
趙雲是很多平民百姓喜愛的三國曆史人物,平民百姓為什麼喜愛趙雲呢?
仔細想想,也許就是人們對趙雲的同情產生的憐憫。
人們總以為劉備待趙雲不公,認為趙雲應該與關羽、張飛同列,民間社會將趙雲看作四弟,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
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四人並非一個級別的人物,《三國志》作者陳壽,卻將趙雲與這四人同列,放在一個序列裡,也有對趙雲的格外尊敬的意思!
題主認為:趙雲立有大功,還救過劉備老婆孩子,理應封侯,為什麼始終沒被劉備封侯?
不但題主這樣認為,有這樣想法的人實在不少!
那麼,趙雲為什麼始終沒有被劉備封侯呢?
一,忠誠有嘉,功勞不夠。
趙雲只能說對劉備極其忠誠。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後,逃到袁紹處,趙雲由此投奔劉備,兩人同床而臥,徹夜長談。
之後,趙雲受劉備指使,在袁紹鼻子底下,替劉備秘密招兵買馬。
劉備長坂坡遭到曹操的追殺,倉皇逃命,趙雲冒死救出阿斗。
劉備進軍益州的時候,留趙雲看家護院,又從孫尚香手中救出阿斗。
劉備白帝城託孤,叮囑趙雲好好看護他的江山。
從以上這些看,趙雲對劉備極其忠誠,劉備對趙雲也極其信任。
但是忠誠代替不了功勞,評功授爵是要看功勳的。
從這個角度看,趙雲與關羽比、與張飛比,差距很大。
趙雲與馬超比,儘管資歷方面是馬超無法比擬的,但是功勞還是無法與馬超比。
馬超最大的功勞就是投奔劉備後,十天不到,劉璋就嚇得出城投降了。
劉備帶著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圍攻成都,將近兩年的時間,也無法打下成都。
趙雲與黃忠有一比,但是趙雲儘管在攻打漢中過程中,被劉備讚揚為渾身都是膽,但是與黃忠刺死夏侯淵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概括起來說:趙雲平時建立了很多功勞,但是確實是沒有一件如黃忠斬殺夏侯淵這樣名將的功勳。
從建立功勳這個角度看,趙雲確實沒有如關羽斬顏良、張飛窮追張郃,義釋嚴顏、馬超降劉璋、黃忠斬夏侯淵等這樣震驚天下的功勳。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趙雲沒有能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四人同列並不冤枉。
二,山頭平衡,注重團結。
劉備手下成分複雜,大致分有這樣三類人。
第一類,與劉備一起從北方逃亡南方的元老派。這些人諸如關羽、張飛、趙雲等。
第二類,劉備到了荊州以後,才投奔劉備的那些人。這類人包括原荊州人馬,劉璋舊部等,其代表人物諸如黃忠、黃權、魏延等。
第三類,劉備佔領益州前後,投奔劉備的那些人,諸如馬超、馬岱等。
劉備要團結這些人,自然要注重各個山頭的利益。
從北方逃亡過來的那班人馬有關羽、張飛被授予了侯爵,如果再授予趙雲侯爵,難免給人產生任人唯親的錯覺。
再者,劉備進駐益州後,荊州人馬佔主要成分,如果忽視了這類人,勢必會產生副作用。
為了照顧這類人的利益,劉備必須要注重利益分配。
在荊州所有的人物中,黃忠算是出類拔萃的人物。
所以,劉備給黃忠授爵是勢在必然的。
馬超作為第三類的代表人物授爵,也是合情合理。
三,孔明親近,劉備警惕。
諸葛亮投奔劉備之初,劉備身邊主要人物就是關羽與張飛、趙雲等,諸葛亮要在劉備集團站穩腳跟,就必須有跟班的。
在關羽、張飛、趙雲等三人之間,諸葛亮只能選擇趙雲為自己的跟班。
諸葛亮每每外出,總是帶上趙雲,一來二往,諸葛亮與趙雲關係更加緊密,這讓劉備不得不防。
在授爵封侯這件事情上,諸葛亮也有意照顧趙雲的利益。
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黃忠的名望與關羽、馬超無法比,現在陛下讓黃忠與關羽、張飛、馬超同列,張飛、馬超在眼前,見識過黃忠的本事。遠在荊州的關羽,聽說黃忠與他同列,會不會有想法?”
諸葛亮的意思雖然沒有明說,但目的很清楚。黃忠不應該與關羽、張飛、馬超等同列,應該換人,換誰呢?諸葛亮沒有說,但是誰都清楚,如果換人,那一定是趙雲。
劉備對諸葛亮的說法很警覺。
劉備對諸葛亮說:“關羽那裡有什麼問題,我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
劉備很巧妙地化解了諸葛亮的心思。
由此也可以看出,儘管劉備賞識趙雲,由於諸葛亮的關係,為了預防不測,劉備對趙雲不得不有所設防。
綜上所述,劉備始終沒有對趙雲封侯,是從多方面考慮的。除了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四人相比,功勳不夠外,劉備作為三軍統帥,還得兼顧其它方面的利益。
回覆列表
趙雲和劉備相識於河北公孫瓚處,兩人一見如故,關係很好,但後面趙雲因事離開了劉備,沒有參加劉備與曹操爭奪中原霸權的戰爭,直到劉備戰敗到袁紹處落腳的時候,兩人才得以相會,劉備對趙雲給予絕對信任,甚至授意趙雲,在袁紹管轄境內招兵買馬,以組建自己的生力軍。
之後趙雲跟著劉備到處征戰,博望坡之戰生擒了敵將兼同鄉夏侯蘭,長坂坡之戰救了後主劉禪,之後和張飛又救了一次,荊南經營被任命為桂陽太守,入蜀之戰率軍攻下江陽、鍵為等城池,漢中之戰擺空營計大破曹軍,被譽為“虎威將軍”,夷陵之戰被閒置,但最先率軍解救劉備的還是趙雲。
趙雲為劉備集團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幾次身處險地只為了後主的安全,可就是這樣,劉備一生都沒為趙雲封侯,如果說公元220年之前,也就是自立為漢中王之前,劉備沒有封侯權力的話,那之後劉備已經稱帝,並封了張、黃兩大將軍為鄉侯了,可趙雲還是翎軍將軍,沒有封侯。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可以來看看蜀漢有過封侯的人以及封侯的時間,大概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了。
劉備:宜城亭侯,漢獻帝於196年封;
關羽:漢壽亭侯,漢獻帝於220年封;
馬超:都亭侯,漢獻帝於208年封,後221年劉備進封斄鄉侯;
張飛:新亭侯,劉備於208年封,後221年進封為西鄉侯;
黃忠:關內侯,劉備於219年封;
趙雲:永昌亭侯,劉禪於223年封;
諸葛亮:武鄉侯,劉禪於223年封;
魏延:都亭侯,劉禪於223年封;
李嚴:都鄉侯,劉禪於223年封;
從上可以看出,劉備是不想封趙雲爵位的,劉備在自己還只是荊州牧,也就是還沒有權力封侯的時候,就封了張飛為新亭侯,到自己登基稱帝后又追加為西鄉侯,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的時候,封了黃忠為關內侯,而同樣在漢中之戰立下大功的趙雲卻什麼都沒有,一句“子龍一身是膽”就打發了。之所以劉備不封趙雲侯爵,或許還是和趙雲自己有關。
事實上趙雲在漢水之戰前,他都是跟著劉備、諸葛亮一起出徵的,並沒有獨領一軍的情況,而且戰功不多,除了一個生擒夏侯蘭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任命桂陽太守也只是拒絕舊太守趙範的聯姻,這是品德高尚而不是戰功,以戰功而言趙雲是不足以封侯,而到了漢水之戰時,趙雲雖然立下大功,可是和黃忠一比有略微有點遜色,加上黃忠來投不久,劉備自然也需要稍微拉攏一下了。
劉備的本意是要把趙雲留給劉禪來封,畢竟趙雲是真真切切地救了劉禪兩次,又是劉備時代僅有的嫡系將領,於情於理,劉禪都應該封趙雲一個爵位的。蜀漢的爵位級別比較簡單:王侯、縣侯、鄉侯、亭侯四級,一般功臣撐死了也就鄉侯,連諸葛亮都沒到縣侯這一級別,趙雲在劉禪一上臺就得到了亭侯,也算劉禪厚道了,至於諸葛亮和李嚴,由於是劉備遺命的託孤大臣,封個鄉侯也無可厚非。
但劉備雖然沒封趙雲為侯,但他給趙雲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劉備可以說是三國中最喜歡自己起官名的君王了,而趙雲很有幸地就得到了三個:牙門將軍、翊軍將軍,還有一個不入編制的“虎威將軍”,這些都是享受實在俸祿的,劉封以副軍將軍坐鎮上庸三郡,諸葛亮以軍師將軍總管三郡賦稅,趙雲以翊軍將軍身份,統率黃忠、張著、張翼諸將,於漢水大敗曹軍,也可見趙雲這時的地位了。
趙雲因為性格沉穩,所擔任的基本都是後方之事,包括軍中刑法、監軍、監將、後勤補給、城池鎮守等等,萬事皆做得十分完美、周到,可也因此導致了他戰功不顯,很難讓劉備對其封侯。可趙雲還是深受劉備重用,他管轄著劉備身邊的禁軍,掌管內事,十幾年來一點錯誤都沒有,所以劉備在征討孫權時,才會把退路江州交給趙雲全權負責,趙雲可以說是蜀漢首任的江州都督。
對於趙雲是否封侯這事,我個人覺得也沒必要如此看重,因為蜀漢的爵位制基本還是承襲東漢的,也就是職、爵兩者同行,東漢後期朝綱大亂,為了斂財和給點名頭恩惠,就大肆增加爵位,如縣侯、亭侯、鄉侯這些都是,但實際上都是一些有爵無祿的封號,虛封者居多,含金量其實都不高,像劉備以左將軍職封張飛為新亭侯,這不止沒有含金量,連受不受承認都是一說。
像劉備地位最高者,麋竺、簡雍、孫乾三人,都是劉備的嫡系死黨,他們也都是授職無爵的,授予安漢將軍等職位,卻不封爵,真正享有朝廷供養和地位的,從這一點來看,趙雲不被封侯其實也並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劉備給他的職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