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哥de書舍

    一般人都會認為,集體決策的質量應該高於個人決策,因為一個人想問題難免有紕漏,大家集思廣益,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但是,有的時候,明明團隊裡的每個人都很厲害,但集體作出的決策卻是漏洞百出。

    這種集體決策質量低於個人決策的情況,其實很常見,我們通常把它叫作“群體迷思”。

    要破解群體迷思,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到“先發散”,引入新的、多樣性的視角,然後再篩選出那些能夠把問題“化繁為簡”的視角,也就是“再聚焦”,這樣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看待事物。已有的經驗、受過的教育、我們置身於其中的圈子,都影響了我們現有的視角。

    看待問題的新視角肯定不能憑空而來,那如何建立一個看待世界的新的方式,構建新視角呢?

    這裡,我們先講一個書中提到的概念,叫“視角的超可加性”。

    下面,我用書中的例子來解釋一下,這裡需要用到一點機率論裡面的排列組合知識。

    假設我們已經有了5個視角,現在從中兩兩進行配對,按照排列組合的原理,也就是5乘以4除以2,得到了10對視角。這時候,如果而再增加一個視角,即我們有6個視角,如果再兩兩配對,就變成了15個視角。你看,僅僅是增加一個了視角,全域性視角就添加了5對新的視角,這就是視角的超可加性(Super additivity),這些配對的視角組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更棘手的問題。

    說完視角的“超可加性”,我們來說說書中反覆提到的兩個概念:“崎嶇景觀”“富士山景觀”

    這組概念,就是在描述這麼一種情境,就是在我們到達終點之前,永遠都不知道是否做了正確的選擇。

    所謂景觀是“崎嶇的”是指:一眼望去有很多個區域性高峰。與區域性高峰相對的就是全域性高峰,也就是真正最高的山峰。舉例來說,在地球上,崑崙山是區域性高峰,珠穆朗瑪峰就是全域性高峰了。如果我們把視線限定在日本島內,富士山就是整個日本島的全域性高峰。

    最好的視角,就是那種只包含一個全域性高峰的視角,用這種視角,能夠使問題豁然開朗,答案水落石出。無論看待什麼問題,相應的“富士山”都是存在的。

    這被稱為“學者存在性定理”。定理的原話是這樣說: 對於任何一個問題,你總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視角。

    這個定理告訴我們,你糾結的事,你過不去的坎,你解決不了的大問題,其實早有人經歷了成百上千次,你要多聽聽其他人的意見。而擁有多樣性視角的人,通常是能舉一反三的人,他們善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能夠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入點。

    說著容易,但是真要找到那個最佳視角,通常是非常困難的。

    我們都有買房子或者租房子的經驗。就選房子而言,需要考慮很多視角。

    我的支付能力怎麼樣?樓盤的位置好嗎?交通是否便利?小區周邊配套是否完善?菜市場、超市都遠不遠?小學、中學都怎麼樣?

    當然還要考慮諸多房子通透性怎麼樣,是否南北通風,陽光能不能照射到房間裡面來,小區物業怎麼樣,樓高的話,考慮電梯的數量,等等。

    在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視角之前,你要嘗試和檢查的視角數量可能無比巨大,有的視角甚至無法用直覺獲得。

    相對於視角的總數來說,只有極少數視角能夠脫穎而出,使問題變得簡單,而絕大多數視角都是失敗的。但失敗的視角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正如愛迪生所說的“我們現在知道有1000種造不出燈泡的方法。”他想表達的就是,這種失敗是值得承擔的成本。

    下面,我們來談談這一講的最後一個關鍵內容。

    首先你先思考一下,有沒有一種可能,在某個問題上,我們全被困在相同的解決方案中?我們所取得的成就也許只是停留在同一個區域性高峰上?

    這種現象就涉及到一個概念,叫作“群體迷思” (Group Think),也就是剛剛說的,我們所有人都以相似的方式看待問題時,就可能會全被困在相同的解決方案中。

    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很容易在網際網路結識到更多與自己相同或相近觀點的人。只瀏覽與自己觀念接近的資訊,對其他幾乎視而不見,還可以遮蔽或拉黑不同意見者。

    人本身是一種社交動物,也是缺乏安全感的動物,在擁有相同視角的時候,人們很快就能融洽地交流。喜歡以同樣的方式看世界,因為這樣可以使我們在人群裡感覺更舒服。有一個詞來形容這個現象,叫“同溫層”,同就是相同的同,溫是溫度的溫,層就是層次的層。同溫層的人常常採取了相同的視角。

    但更糟糕的是,“大資料”等技術的發展,我們手機、電腦上的程式會分析我們的歷史行為、我們的喜好,只把最對我們胃口的“新資訊”推送給我們。久而久之,我們以為自己接觸的豐富多元的世界,其實每天看到的都是被機器篩選過了的,我們愛看的、“熟悉”的內容。漸漸地就陷入了舒適的“群體迷思(Group Think)”的狀態。

    群體迷思的邏輯依賴的是一種“隨大流”的願望,曾任美國白宮資訊與法規辦公室主任的哈佛大學教授凱斯·桑思坦和致力於研究群眾智慧和行為科學的芝加哥大學教授雷德·海斯蒂指出,“多樣性欠缺”和“社會壓力”是造成團體無法發揮集體智慧的兩大元兇。

    而破解群體迷思則需要鼓勵的恰恰是新的、多樣性的視角的湧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齊達內與穆里尼奧相比,誰的執教能力更強、成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