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是個有爭議的問題,誰殺了趙高?
34
回覆列表
  • 1 # 鼎列治史

    首先說明一點,關於是誰幫助秦王子嬰除掉奸臣趙高的問題,在史書中並沒有爭議,而是很明確的事實。

    子嬰既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高上謁,請病,因召入,令韓談刺殺之,夷其三族。《史記·李斯列傳》

    如上記載,當時子嬰登基為王之後,一方面稱病不出,一方面則與他身邊的親近太監韓談及子嬰的兒子進行謀劃。

    最後則是在趙高進宮拜見子嬰之時,為韓談趁機刺殺。

    所以說,在歷史上就是宦者韓談幫助秦王子嬰除掉權臣趙高的。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趙高的速亡也證明了當時朝內外不滿趙高的人已經非常多了,以至於只要趙高一死,便是樹倒猢猻散,幾乎連點浪花都沒有掀起來。

    同時秦王子嬰也並不見得就是一個傀儡,至少還有韓談這樣的心腹在身邊,同時能夠在宮中如此輕易的殺掉趙高,也說明秦王子嬰對於宮內侍衛的控制力也在逐漸加大。

    因此趙高的死一方面是源於他自身對於所屬勢力經營的失敗所致,不然以趙高當時的權勢而言真的不可能在宮中連一點心腹都沒有的;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了秦王子嬰確實是有其先祖之風,有勇有謀,且有忠於他的下屬。

    但可惜因為時間上來不及了,所以歷史給予秦國王室最後的尊嚴就是,讓他們殺掉權臣之後自己舉手投降,而不是被別人拿著刀架在脖子上投降的。

  • 2 # 攀登的岩羊

    首先子嬰這個人物就有爭議,他是誰的兒子,是二世的兄弟還是兒子,因為記載子嬰父子合力除掉趙高,那子嬰應是中年人,秦二世胡亥被殺時歲數也不大,可能是二十四歲,子嬰耍是二世之子,也就十幾歲,不可能有大一些的孩子,所以子嬰有可能是二世的叔叔輩,或是堂兄弟,也不大可能是同父異母兄弟,因為那些人,被二世幾乎殺光。子嬰是臨時從外或家族中召來繼承皇位的,殺趙高是在兒子和忠於秦朝大臣的幫助下,殺了趙高的。

  • 3 # 別酒流年

    誰殺了趙高?這件事情是毫無爭議的。

    祖龍死後,胡亥繼位,趙高專權。僅僅三年後,趙高殺死了胡亥。

    趙高本想自立,奈何秦朝宗室勢力仍存、大臣不服、關東戰事雲湧,於是他去秦國帝號,立宗室子嬰為秦王。

    歷史上子嬰的身份爭議巨大,但是在誅殺趙高這件事上,是毫無疑義的。

    子嬰被立為國君之後,並沒有立刻登基,而是以沐浴齋戒五天。在這段時間裡,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商量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害秦二世,害怕群臣誅殺他,便假裝伸張正義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竟與楚國相約,滅掉秦朝的宗族後在關中稱王。如今讓我齋戒朝見宗廟,這是想在宗廟趁機殺掉我。我裝病不去,趙高必定親自來請,趙高來後就殺死他。”

    到了登基的日子,趙高便派人來請子嬰接受王印。子嬰推說有病,不肯前往。三番五次,趙高無奈,只得親自去請。

    當趙高到了子嬰宮殿直言道:“朝見宗廟有關國事,君王為什麼不去?”

    就在趙高不注意的時候,韓談一刀砍死了趙高。一代權臣就此滅亡。

    之後,子嬰昭告天下,歷數了趙高的罪孽,並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趙高的屍首也被掛在咸陽城內示眾。

    韓談,為秦宮宦官,幫助子嬰誅殺趙高之後,子嬰投降漢高祖劉邦,而韓談從此也不知所蹤。

    這就是趙高之死的傳統認知,之所以現在有了爭議,是因為清華漢簡《趙正書》中的記載。

    趙正,就是我們熟知的秦始皇嬴政,因為秦國宗室是嬴姓趙氏,因此嬴政也被稱為趙正。清華漢簡中大量記載了嬴政臨終前與李斯的對話。其中關於趙高之死,清華漢簡記載的是他被秦國大將章邯殺死。

    鉅鹿之戰失敗後,趙高打算將天下混亂的責任推給章邯,因此章邯先下手為強,殺死了趙高。

    秦王胡亥弗聽,遂行其意,殺丞相斯,立高,使行丞相、御史之事。未能終其年,而果殺胡亥。將軍章邯入夷其國,殺高。

    那麼《趙正書》可信度有多高呢?史學界一直有“孤證不立”的原則,因此不能僅憑《趙正書》就推翻史學界一些共識,趙高之死仍當以《史記》為準,即子嬰怕趙高繼續犯上作亂,故殺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菅義偉稱,領土爭議問題不宜遺留下一代,應當畫上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