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是在清朝建立後,被尊為清太祖的。
努爾哈赤,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以他為起點建立的清王朝,雖然客觀上加速了滿蒙漢的民族融合,但這也都是以血腥的殺戮作為代價的。努爾哈赤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戰鬥中度過的,而他所有的成功,毫無例外地都帶著斑斑血跡。
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祖父覺昌安,曾祖福滿。努爾哈赤弟兄五人,他居長,有同母弟二人,異母弟二人。他十歲時母親去世,繼母對他“撫育寡恩,年十九,俾分居,而於產獨薄。”然而,努爾哈赤並不計較這些。
努爾哈赤曾經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的俘虜。但李成梁看重努爾哈赤的人才與武藝,把他留在了身邊,成為一員驍勇善戰的戰將。
努爾哈赤24歲那年,在明兵攻打古勒城時,其祖父、父親被明軍誤殺,他選擇了隱忍,上書朝廷請求治罪。明朝歸還了他父親和爺爺的屍骨,還把他父親和爺爺在部落的領導權交還給了努爾哈赤。也許因父祖之死對他的刺激,他以“遺甲十三副”,招納流亡,結識英豪,立下了打出一片天地的決心。
努爾哈赤自身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喜歡讀《三國演義》,軍事才能十分強悍,後人稱他為繼成吉思汗之後,四百年又一個軍事天才。他靠著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大難不死的幸運,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起了後金國,定都赫圖阿喇(今遼寧新賓),稱這一年為天命元年。努爾哈赤時年58歲。
努爾哈赤在建立後金之前,事實上他已經做了很多大事,完成了很多重要的措施。
努爾哈赤先後戰勝長白山的小部落,再收服附近的哲陳部、蘇完部、董鄂部,成了建州女真的領袖;更遠征東海和渥集部,又在連年苦戰中粉碎了扈倫四部—輝發、烏拉、哈達、葉赫的抵抗,並且滅掉了其中的三個,剩下最頑強的葉赫,在天命四年(1619年)仍未能逃過滅亡的命運。基本上統一了女真各部族。
1599年,努爾哈赤請當時的文學之士額爾德尼、噶蓋,改良蒙古字,製為滿文,頒行國中。創造了滿洲文字,滿文自此始創立。
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滿洲人包括努爾哈赤的族人和子孫在內,都編於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之下。平時,各旗漁獵耕農;戰時,各旗分攤出兵征戰;獲勝時,所得戰利品、牲畜、奴口,則由八旗分取之。
努爾哈赤還構建了政府雛形。努爾哈赤把一直患難與共的費英東、何和禮、額亦都、扈爾漢、安費揚古,用為五大臣,幫他分理政事。他們之下設札爾固齊(副職)十人,佐五大臣分任行政、庶務上的事情。努爾哈赤對這五位勳臣的本人,禮遇有加。連他們的後人,在清代也都累世公侯,可以說這五家為終清之世的股肱之臣。
努爾哈赤命三個年歲較大的兒子——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和一個侄子——阿敏,為“四大貝勒”,凡一切軍國大計的決定,他們都有權參加。而且他們每人也都至少掌握一旗的兵力。
努爾哈赤在建立後金的過程中,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把女真各部族逐一吞併了,可是他從來沒有嚮明朝顯示過挑戰的態度。但後金建立後,努爾哈赤割據一方,有了與明朝分庭抗禮的資本,努爾哈赤知道與明朝的衝突只是時間問題,已無可避免了。
他一方面訓練軍隊,積極備戰,一方面決定爭取主動,先發制人。在興兵之前,他要鼓動士氣,努爾哈赤釋出“大恨七宗”來點燃士卒們同仇敵愾的怒火,以達到“以一當十”、“以一敵百”的效果。事實證明,他的這一手法成功了。
隨著撫順、清河諸城的失陷,明朝邊軍相繼覆沒,明庭震動。明朝決定起用大軍,做一徹底的解決,於是爆發了薩爾滸之戰。大戰的結果,眾所周知。薩爾滸一戰,明朝精兵猛將死傷殆盡,元氣大傷,後金的局面得以穩固。自此以後,明朝、後金之間,雖還有多次戰爭,但明朝僅有招架之功,已無還手之力,只能扮演捱打的角色了。
努爾哈赤把軍隊稍事整頓,以戰勝的餘威,在這年六月攻下了遼河中北部的重鎮開原。七月攻陷鐵嶺。八月滅掉了葉赫。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兵取瀋陽,再取遼陽,並遷後金之都於遼陽,天命十年(1625年),後金國都再遷至瀋陽。
努爾哈赤一生唯一次敗仗,是寧遠之戰,敗給袁崇煥。可謂大意疏忽,輕視對手所致。戰敗後不久,努爾哈赤死去。他的第八子皇太極即位。後來在皇太極的努力之下,趁亂攻擊明朝,後金才真正的成為大清,從此在華夏大地上,拉開了統治兩百六十多年的大幕。
對於努爾哈赤的評價,歷來也是眾說紛紜,公認的是努爾哈赤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但我們不要忘了,在努爾哈赤這位軍事家成功的道路上,屍橫遍野、殘屋破瓦,農田變成荒地,平民成為奴隸的慘狀和累累血跡。而這血跡中還包括他自己的親兄弟——舒爾哈齊的血,還有他的大兒子兼太子——褚英的血。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最是無情帝王家”。
努爾哈赤是在清朝建立後,被尊為清太祖的。
努爾哈赤,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以他為起點建立的清王朝,雖然客觀上加速了滿蒙漢的民族融合,但這也都是以血腥的殺戮作為代價的。努爾哈赤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戰鬥中度過的,而他所有的成功,毫無例外地都帶著斑斑血跡。
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祖父覺昌安,曾祖福滿。努爾哈赤弟兄五人,他居長,有同母弟二人,異母弟二人。他十歲時母親去世,繼母對他“撫育寡恩,年十九,俾分居,而於產獨薄。”然而,努爾哈赤並不計較這些。
努爾哈赤曾經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的俘虜。但李成梁看重努爾哈赤的人才與武藝,把他留在了身邊,成為一員驍勇善戰的戰將。
努爾哈赤24歲那年,在明兵攻打古勒城時,其祖父、父親被明軍誤殺,他選擇了隱忍,上書朝廷請求治罪。明朝歸還了他父親和爺爺的屍骨,還把他父親和爺爺在部落的領導權交還給了努爾哈赤。也許因父祖之死對他的刺激,他以“遺甲十三副”,招納流亡,結識英豪,立下了打出一片天地的決心。
努爾哈赤自身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喜歡讀《三國演義》,軍事才能十分強悍,後人稱他為繼成吉思汗之後,四百年又一個軍事天才。他靠著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大難不死的幸運,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起了後金國,定都赫圖阿喇(今遼寧新賓),稱這一年為天命元年。努爾哈赤時年58歲。
努爾哈赤在建立後金之前,事實上他已經做了很多大事,完成了很多重要的措施。
努爾哈赤先後戰勝長白山的小部落,再收服附近的哲陳部、蘇完部、董鄂部,成了建州女真的領袖;更遠征東海和渥集部,又在連年苦戰中粉碎了扈倫四部—輝發、烏拉、哈達、葉赫的抵抗,並且滅掉了其中的三個,剩下最頑強的葉赫,在天命四年(1619年)仍未能逃過滅亡的命運。基本上統一了女真各部族。
1599年,努爾哈赤請當時的文學之士額爾德尼、噶蓋,改良蒙古字,製為滿文,頒行國中。創造了滿洲文字,滿文自此始創立。
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滿洲人包括努爾哈赤的族人和子孫在內,都編於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之下。平時,各旗漁獵耕農;戰時,各旗分攤出兵征戰;獲勝時,所得戰利品、牲畜、奴口,則由八旗分取之。
努爾哈赤還構建了政府雛形。努爾哈赤把一直患難與共的費英東、何和禮、額亦都、扈爾漢、安費揚古,用為五大臣,幫他分理政事。他們之下設札爾固齊(副職)十人,佐五大臣分任行政、庶務上的事情。努爾哈赤對這五位勳臣的本人,禮遇有加。連他們的後人,在清代也都累世公侯,可以說這五家為終清之世的股肱之臣。
努爾哈赤命三個年歲較大的兒子——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和一個侄子——阿敏,為“四大貝勒”,凡一切軍國大計的決定,他們都有權參加。而且他們每人也都至少掌握一旗的兵力。
努爾哈赤在建立後金的過程中,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把女真各部族逐一吞併了,可是他從來沒有嚮明朝顯示過挑戰的態度。但後金建立後,努爾哈赤割據一方,有了與明朝分庭抗禮的資本,努爾哈赤知道與明朝的衝突只是時間問題,已無可避免了。
他一方面訓練軍隊,積極備戰,一方面決定爭取主動,先發制人。在興兵之前,他要鼓動士氣,努爾哈赤釋出“大恨七宗”來點燃士卒們同仇敵愾的怒火,以達到“以一當十”、“以一敵百”的效果。事實證明,他的這一手法成功了。
隨著撫順、清河諸城的失陷,明朝邊軍相繼覆沒,明庭震動。明朝決定起用大軍,做一徹底的解決,於是爆發了薩爾滸之戰。大戰的結果,眾所周知。薩爾滸一戰,明朝精兵猛將死傷殆盡,元氣大傷,後金的局面得以穩固。自此以後,明朝、後金之間,雖還有多次戰爭,但明朝僅有招架之功,已無還手之力,只能扮演捱打的角色了。
努爾哈赤把軍隊稍事整頓,以戰勝的餘威,在這年六月攻下了遼河中北部的重鎮開原。七月攻陷鐵嶺。八月滅掉了葉赫。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兵取瀋陽,再取遼陽,並遷後金之都於遼陽,天命十年(1625年),後金國都再遷至瀋陽。
努爾哈赤一生唯一次敗仗,是寧遠之戰,敗給袁崇煥。可謂大意疏忽,輕視對手所致。戰敗後不久,努爾哈赤死去。他的第八子皇太極即位。後來在皇太極的努力之下,趁亂攻擊明朝,後金才真正的成為大清,從此在華夏大地上,拉開了統治兩百六十多年的大幕。
對於努爾哈赤的評價,歷來也是眾說紛紜,公認的是努爾哈赤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但我們不要忘了,在努爾哈赤這位軍事家成功的道路上,屍橫遍野、殘屋破瓦,農田變成荒地,平民成為奴隸的慘狀和累累血跡。而這血跡中還包括他自己的親兄弟——舒爾哈齊的血,還有他的大兒子兼太子——褚英的血。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最是無情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