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葉雜談
-
2 # 猿有驚人語
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兗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隸。袁紹佔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袁紹兵多將廣,佔據的冀州民人殷盛,兵糧優足,且無後顧之憂。曹操卻處在四戰之地,北有袁紹,南有劉表、張繡,東南有孫策蠢蠢欲動。
當時議臣都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曹操卻力排眾議,準備迎戰。敢於言戰,就說明曹操膽略超群。後期曹操南下,劉表去世後,荊州劉琮都不敢言戰就舉州投降曹操。這就是雄才大略之主和庸碌之主的區別。曹操根據自己對袁紹的瞭解,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必須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從後期結果來看,曹操此舉策略得當,袁紹兵多,曹操兵少,如果分兵防守,將使自己兵力處於更為劣勢之中,粉碎了被袁紹速戰速決的戰略目標。
戰爭前期,曹操處處被動,先是劉備起兵反曹,曹操為保持許都與青、兗二州的聯絡,避免兩面作戰,親率精兵東擊劉備,劉備全軍潰敗而逃往河北投奔袁紹。在危機時刻,曹操處變不驚,行事果斷,統領有方,部署得當,迅速擊敗劉備,不正說明曹操軍事能力嗎?反觀袁紹,曹、劉作戰正酣之時,袁紹別駕田豐建議袁紹“舉軍而襲其後”,但袁紹以幼子有病為辭拒絕採納。戰場上,分秒必爭,戰機轉瞬即逝,不容有任何的猶豫拖延,但是袁紹卻隨意浪費。
戰爭中期,袁紹和曹操相持對抗,曹操處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經荀彧相勸,放棄了此想法,於是更加堅定決心,堅守待機,同時加強防守。以弱抗強,能堅持半年不退,不正說明曹操之前的策略得當嗎?後面許攸投降曹操,帶來情報袁紹糧草屯於烏巢,建議曹操襲擊烏巢。曹操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親自率兵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最後盡毀袁紹軍糧草,袁紹大將張郃,高覽已知大勢已去,也投降曹操,袁紹倉惶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自此官渡之戰以曹操獲勝結束。
從戰爭開始到結束取勝,曹操處變不驚,行事果斷,意志堅定,以四戰之地,兵少糧少劣勢條件,能排程有方, 分兵有道,把自己的軍事才能發揮的 淋漓盡致,不正好說明曹操軍事水平的厲害嗎?
-
3 # 周先生89218
官渡之戰體現了曹操的雄才大略,高超戰略眼光。 將袁紹打得狠狽敗退。但是在赤壁之戰 ,奇蹟般地曹操變成了當年的袁紹。狠狽大敗而歸。這裡不是什麼水平問題了。是侵犯沒有好下場。
感覺官渡之戰完全是依靠運氣才贏得勝利的,而且勝利之後也沒有滅掉袁紹集團的實力。如果袁紹多活幾年再打第二個官渡之戰,或者袁家不分裂。曹操還可能統一北方嗎
回覆列表
官渡之戰能提現曹操的軍事水平。
以弱迎強,是為勇;
堅守不退,是為毅;
把握時機,是為巧;
以近謀遠,是為智;
最關鍵的是,曹操下定決心先滅袁紹,體現了其高超的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