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羽居士

    #慶餘年#在電視劇《慶餘年》第37集中,慶帝在範建與陳萍萍面前態度明確地表示要 讓範閒做“天下第一權臣”。在白羽看來,這完全就是編劇又一次強拉進度條的信口開河,此時就培養“天下第一權臣”更是無稽之談。縱觀原著小說,範建的目的是讓範閒當賢臣,慶帝目的是讓範閒當孤臣,而範閒自己選擇的是最為艱難的“權臣”之路。一起跟白羽瞭解一下。

    一、 賢臣與權臣‍

    在原著小說中,範建是一個很傳統計程車大夫,他也像天底下所有的父親一樣希望兒子能夠心向光明,成為一個“修齊治平”式的治國賢臣。在春闈案期間,他曾經與範閒交談過一次,這場對話這其實就看作範閒對自己未來官場之路的一次規劃藍圖。

    此時的範建認為範閒還是個剛剛踏進官場的菜鳥,對他的認知還停留在諍臣與讒臣的層面。而範閒則丟擲了更加宏觀的目標:自己要當權臣。範建反問:宰相林若甫有權、陳萍萍有權,這就算得上“權臣”嗎?範閒的回答完全出乎範建的意料:天下間所有的權力都在陛下手中,他要做的就是要當一個連天子都無法決斷自己生死的權臣,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身邊的人。

    縱觀我國曆史,真正能夠做到連天子也無法決斷自己生死的權臣,恐怕只有霍光、曹操、秦檜、張居正、多爾袞、鰲拜等少數幾個人而已。對於這樣的宏圖大志,對於久經宦海的範建來說自然是無比震驚,因為有著葉輕眉的前車之鑑,範建也特別理解“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所以他也只是淡淡地說道:“像權臣這種幼稚的宣言,你自己擱在心裡無聊就好了,沒必要對我說“。

    二、 權臣與孤臣‍

    慶帝從一開始的想法就是讓範閒當一個“孤臣”,孤就是孤獨,孤立,這既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狀態。最能夠體現“孤臣”這個詞的地方就是在《雍正王朝》中。這裡面有兩大孤臣,一個是死後被立刻清算的田文鏡,另一個就是當了皇帝的雍正。由此可以推斷出慶帝的真正用意,無論範閒成為田文鏡這樣的能臣幹吏,還是成為雍正這樣孤家寡人,都對自己未來的統治有百利而無一害。

    正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對雍正來說,來自康熙的打壓就是促進的他的成長。對範閒來說,慶帝對他的恩寵也是用來促進他的成長。在統治者看來,權利是皇帝賦予的,他能賦予這一切,就能收回這一切。慶帝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原著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很有意思:範閒是皇帝的兒子。起初皇帝並不知道範閒知道範閒是皇帝的兒子,如今皇帝知道範閒猜到範閒是皇帝的兒子。起初範閒想讓皇帝不知道自己知道,如今他想讓皇帝猜到自己剛知道但不想知道。所以皇帝不知道範閒,範閒知道皇帝。皇帝當範閒是兒子,範閒不當自己是他兒子。

    這段看似繞來繞去的話,其實正是中國封建社會帝王家,父子之間彼此揣摩心思的真實寫照。說白了,慶帝對於範閒是有愧疚感的。他之所以給範閒內庫的財權和鑑查院對百官的監察權,其實就是對這個流落民間皇子的一點補償。而範閒其實早就知道這件事,並利用這種心理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權力,只有這樣才能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在範閒手握鑑查院,清查內庫大獲全勝之後,手中權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終於可以跟二皇子正面較量了。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說過:官場較量,其實跟街頭混混打架也差不多少。一般都是先搞掉對方的小弟,等他們點齊人馬反擊過來之後,再由雙方大佬坐下來打嘴炮,直到皇帝這個裁判出馬宣佈其中一方獲勝。

    範閒跟二皇子的官場較量中,也是由鑑查院在一夜之間捉拿了三十二名下層官員開始的。原著中寫道:範閒走得很不爽,覺得自己似乎已經快要變成被朝廷文武百官唾棄的孤臣了。

    大朝會上,範閒站在隊伍的最後面,一邊聽著文官們對自己彈劾的奏章,一邊無精打采的犯困。這本來就是慶帝與範閒商量之後的結果,慶帝在眾目睽睽之下訓斥了範閒一頓之後,出人意料地直接將範閒封了個“澹泊公”,只差一步就是王爺了。被抓的三十二名官員空出來的位置,也由將由慶帝新提拔的官員進入,過不了多久就會頂替掉那些朝廷大員的位置,這才是父子二人之間心照不宣的伎倆。

    就像許多次範閒與慶帝在御書房內的對話一樣,由君到臣,再至老少,再至模糊的父子情,從不言語卻心知肚明。

    三、 孤臣到絕臣‍

    慶帝要對北齊發動戰爭,就要讓內庫重新運轉,要對官場來一次大換血,讓國庫充盈,讓國家機器快速運轉才是慶帝最應該考慮和著手的問題。他對範閒的超規格封賞和權柄的加重,除了對自己大宗師身份的無比自信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範閒的實力都來自於紙面,他的手中沒有軍隊就無法真正成氣候。

    範閒在鑑查院的位置上呆的時間越長,權勢就會越來越大,官場上得罪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整頓內庫,收復膠州水師,江南路和朝廷中的勢力掃蕩,範閒作為慶帝手中的一把刀,基本上已經把朝廷中該得罪的勢力都差不多得罪完了。慶帝扶持範閒其實也存了將來把這個來歷不明的私生子丟出去滿門抄斬,攫取勝利果實的想法,就像當年血洗葉家一樣。

    歷史上像紀綱、劉瑾、魏忠賢這樣的特務頭子,無論生前有多麼風光,只要換了皇帝,面臨的就只是抄家滅門。而範閒在權勢滔天之時卻選擇歸宗範氏一族的舉動,其實就已經走上了“絕臣”之路。

    如果範閒沒有認宗范家,就有了重回皇室的可能性,哪怕以皇室子弟的身份效法多爾袞當攝政王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範閒的選擇其實也是在斬釘截鐵地向慶帝宣告,自己沒有當皇帝的想法。對於朝堂上的各種勢力,範閒都是秉持著一顆“國之大義”的公平之心,他沒有結黨,沒有營私,沒有擴充官場勢力,成了真正的“絕臣”。

    正是這種超然物外的政治態度和政治品質,才讓慶帝這個對權利和帝位無比的痴迷人才能徹底放心,也算是完成慶帝對他的終極考驗,也就為範閒接下來的所有小動作都視而不見,為終極一戰的來臨做好了鋪墊。

  • 2 # 澄子IP定位

    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官場之中更是這樣。

    官中有清官貪官、臣中有讒臣諍臣,才是涇渭分明的兩條路,有人做讒臣,有人做了諍臣。

    但是,範閒既不想做讒臣,也不做諍臣,他想做一個權臣,手中有權,萬事無憂。

    即便是天子,也不能決定其生死的權臣。

    慶帝多次試探範閒是不是隻想做臣?

    手中有權,萬事無憂。

    這是範閒很早就萌生的一種價值觀念,這樣的價值觀念影響了範閒的很多決定。

    一位權臣,會想表現自己的忠誠給皇帝看,但是範閒當然很清楚,皇帝這種職業的人,向來不會相信可以看得見的忠誠。

    所以,範閒的權力不是皇帝賜予的,而是自己爭取和交易得來。

    皇帝和臣子不是主子和奴才的關係,而是一種合作關係。

    這一點林若甫是教範閒的。

    但是,皇帝也是特權的,所以很多時候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得繞一下,就得顧慮到皇帝的想法。

    能在順著皇帝的大前提下,為自己的政治博弈積累更多的籌碼才是一個真正的權臣要做的事情。

    即使被皇帝逼著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去做很危險的事情,範閒也會去做。

    但是,做跟做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是希望向皇帝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誠,從而換來權力。

    但是,範閒不是用的這種思維方式,他在為皇帝打工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自己的實力。

    即使後來範閒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是有資格來爭奪皇位的,範閒也並沒有去做。

    依然選擇做權臣,做到連皇帝的面子也不用給的那種地步。

    就是這麼豪橫。

    慶帝對範閒是猜忌、愛惜、厭惡、忌憚、絞殺,這一系列的轉變中,範閒也終於走到了皇帝對立面上。

    生死對決的那種。

    範閒不是那種為了榮華富貴可以跪著的人。

    他所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可以站著享受來之不易的新生,享受鮮活的生命。

    從他的角度來看,慶帝讓他做什麼人,並沒有那麼重要。

    範建、陳萍萍、慶帝都對範閒有這樣那樣的各種希望,但是範閒最終沒有按照任何人的佈置來活生活。

    而是,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並堅持走到底。

    這也是《慶餘年》所表達的一種獨立意識。

    慶帝想要範閒當權臣、陳萍萍想要範閒繼續做暗夜之王,範建想讓範閒做一個富家翁。

    但是,這些人都沒有如願以償。

    如果這個官位是皇帝給你的,你就得跪好,接著這個位置。

    如果這個位置是自己掙來的,連皇帝都管不了,連皇帝的面子也不用給。

    哪一種更具有自由精神和個人意志?

    就像很多故事叛逆的富二代一樣,要追求一種自由的生命。

    當權力觸手可及的時候,就想要提升權力的含金量,提升權力的穩固程度。

    只是範閒這樣的意識是很早就覺醒的,畢竟他是再世為人的。

    所以,他持續掌握更多的資源,直到自己扶植了一位皇帝。

  • 3 # 河水流東

    自故事的開場,慶帝讓範閒坐權臣的原因很簡單,那是對他的補償,當然這個權臣終究只是個臣,是個聽話的權臣,他這樣的安排的原因是範閒是葉輕眉和他的兒子。慶帝本身是非常喜愛葉輕眉的,但是最後因為理念的不同,造成了最後的決裂,最後殺死了葉輕眉。所以他對範閒是有愧疚的。而且因為葉輕眉在他們眼裡是天脈者,範閒是天脈者的孩子,慶帝也有看看範閒能力的意思,利用範閒的能力來幫助他完成慶國的大統一的夢想。還有就是利用範閒的身份額特殊性,用他來打磨太子,清理很多他不方便出手清理的一些不安分的人。最後透過扶植他上位,來逼迫林相,範建,陳萍萍這幾個老傢伙退休,因為這幾個老傢伙不好控制,最後範閒還是讓這幾個老傢伙老老實實退休的人質。所以說範閒的作用巨大,如果範閒不是一個擁有超前思想的人,那麼他就會成為一個慶帝安排的那樣,一個聽話的權臣。但是範閒想要的權臣不是這樣的,他想成為一個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怎麼樣他的權臣。最終在慶帝死後他也成為了這樣的一個人。南慶他扶植三皇子登基,控制著檢察院和內庫,在北齊他是大商人,北齊的皇帝 他的相好的,而且還有一個孩子。在東夷城,大皇子領兵駐守,大皇子跟他的關係比較好。而且範閒在東夷城北部,北齊的東南方向還建立起自己的生產工廠,並且有著戰鬥力極強的為數不是很少的黑騎。他依靠在各國的關係以及自身的實力,讓自己能夠在各個君主之間保持著相互制衡。他依靠這樣的複雜的關係,平衡著各方關係,讓這個世界保持著的和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讓自己斷掉對愛情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