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乙丙丁6

    秦王殺白起後悔了,後來秦王對應侯說思念白起,應侯范雎就害怕辭職了。

    白起為什麼被殺,應侯心裡最清楚,可以說白起就是應侯設計害死的。

    白起攻打趙國,一戰擊敗趙軍,主張乘勝擴大戰果,一舉拿下邯鄲。這時候應侯考慮到白起的功勞太大了,會影響到他在秦國的地位,就勸秦王說:現在秦軍疲憊,不宜再戰,應該休整。

    秦王聽從應侯的建議,沒有繼續讓白起攻打趙國。白起從軍事角度上看,大好戰機,就這麼被貽誤了,心裡想不通,就有病請假了。

    沒想到秦王后來又決定攻打趙國,要白起帶兵。白起見戰機已經失去了,就說現在打是打不贏的,不願意幹。

    秦王以為白起對他上次決定還有埋怨,就很生氣。白起不幹,難道秦國就沒有人了嗎?於是派別人去了。

    戰鬥打響以後,遭到趙國拼死抵抗,秦軍沒有打勝。白起說打不贏就打不贏,不知道是白起自己說的,還是別人說的,這些話都傳到了秦王耳朵裡了。

    秦王聽了這些話,對白起有很大的意見。這時候,應侯又來添油加醋,說當時去請白起,白起常有怨言,自己在秦國有功,竟然受到如此冷遇,白起不服大王您呀!

    秦王一想,白起呀白起,我若不能用你,就只能殺了你!不然你跑到別的國家,你可就是我最大的禍患呀!於是就派人送了一柄秦劍,讓白起自裁。

    白起一看到秦王的劍,知道自己活不成了,臨了說了句:我白起有什麼罪,竟然有這樣的下場?

    沉默了一會,又說:趙國四十萬降卒,都被我白起下令坑殺,白起也當然該死了。

    就這樣白起就自殺了。

    若干年後,秦王對外攻城略地,發現沒有白起怎麼都不得勁。加上應侯推薦的人都出了問題,逐漸的對應侯范雎有了意見。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秦王對應侯說想起白起的勇猛,現在要是白起還在的話,那該有多好。

    應侯范雎一聽,這不是秦王在埋怨他嗎,白起之死就是他應侯爭寵導致的,如今他應侯不受寵,秋後算賬來了。應侯也是聰明人,說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就辭職了。

    秦軍是秦國的軍隊,也是秦王的軍隊,白起也是秦國的將領,秦王處置誰,秦軍都只能服從,這是編制問題。就像韓信再牛逼,漢軍大方向是劉邦的,讓韓信帶兵韓信才有兵帶,不讓帶韓信也就是光桿司令。

    白起韓信都一樣,讓當將軍才是將軍。就像現在的工廠,老闆有機器有廠房,讓你當廠長主任你才是廠長主任,不讓你當你就不是,工人對你再好,也翻不了天。工人拿的是老闆的錢,秦軍吃的是秦國的糧,秦國的當家人是秦王,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 2 # 白露檔案揭秘

    秦昭襄王對於他所做過的事情從不後悔,這就是帝王。

    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驅逐四貴,掌握秦國大權,勵精圖治,攻城略地,秦國在這個時期,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突飛猛進。

    秦昭襄王早就知道範雎是一個小人,依然聽從范雎的建議,賜死白起

    早年,宣太后當政的時候,秦昭襄王召見范雎,第一眼看到范雎的時候,當場就笑了,面目醜陋,而且還是個瘸子。但是秦昭襄王被范雎加強王權的言語所打動,採用范雎計策,廢太后,逐四貴,後拜范雎為相。

    秦昭襄王與范雎共事多年,早已經瞭解范雎的為人。

    當初,范雎是魏國須賈的門客,雖有一身才華,卻不被須賈看重,還陷害范雎,與魏國宰相差點把范雎打死,范雎的腿就是這個時候被打斷的,范雎裝死才得以逃脫。范雎當上秦國的丞相後,一直不忘記這個深仇大恨。范雎也跟秦昭襄王明說了,一定要把這兩個人弄死,報這個血海深仇。後來須賈訪秦,范雎藉助秦王之力,把這兩個人弄死了。

    范雎不僅是個睚眥必報的人,而且在秦王面前城府極深。

    範睢失去了自己的封邑原韓地的汝南後,秦昭王對範睢說:"賢卿喪失自己的封地汝南以後,是不是很難過呢?"範睢回答說:"臣並不難過。"

    範睢並向秦王講了一個故事,“梁國有一個叫東門吳的人,他的兒子雖然死了,可是他並不感到憂愁,因此他的管家就問他:‘主人你疼愛兒子,可以說是天下少見,現在不幸兒子死了,為什麼不難過呢?’東門吳回答說:"我當初本來沒兒子,沒兒子時並不難過;現在兒子死了等於恢復沒兒子時的原狀,我為什麼難過呢?"臣當初只不過是一介平民,當平民的時候並不憂愁,如今失去封地汝南,就等於恢復原來平民身份,我又有什麼好難過的呢?"

    秦昭王不相信的範睢說的話,於是派蒙驁去試探範睢,範睢見到蒙驁,卻委託蒙驁幫他把汝南之地奪回來。

    可見,秦昭襄王對範睢的為人是很清楚的。

    同樣,秦昭襄王對範睢接受趙國的賄賂阻止白起乘勝攻打趙國的策略,也是知道的。

    此時的白起,已經是人人都知道的戰神,在別的國家,一提到白起都會瑟瑟發抖,如果提到秦王,只能由秦王再聯想到白起才會有這種瑟瑟發抖的感覺。在國內也是如此,白起的地位就像是當初的“四貴”一樣,眾人提到秦國只知道“四貴”而不知秦王。

    範睢害怕白起的功勞超過他,秦王也是這種感覺。

    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陷城池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戰功赫赫。白起縱然才能卓越,但也逃脫不了俗人居功自傲的弱點。

    秦王聽從範睢的意見對趙國停止征戰罷兵言和。白起得知停戰訊息後,氣的吐血,自此,頗有怨言。

    後來,秦王再次攻打趙國,白起以病重為由,不肯出徵,幾次出兵接連失利,白起有說了一些沒有白起秦軍不行類似的話出來,傳到秦王的耳朵了,作為一代霸主,聽到這種話自然是受不來的。但是又不好發作,自得強制命令白起出徵。

    這時候,範睢又出了壞主意,白起出徵到達咸陽城外杜郵時,命人送去一把劍,久經沙場的白起當然明白秦王的用意,白起仰天長嘆,感慨萬千,揮刀自盡。

    範睢出身卑微,貪戀錢勢,範睢利用秦王登峰造極,秦王何嘗不是利用範睢除掉對自己有威脅的人呢?

    秦國能夠在戰國中樹立地位,與王權的絕對領導地位是分不開的,在秦王眼裡,沒有人可以挑戰他的權威,只有王可以命令一切,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虎狼之秦,律法森嚴,不會因為白起的死而產生動盪

    秦國之所以能夠在各戰國中脫穎而出,就是秦孝公以後採用了商鞅之法。

    一個國家的強盛靠的是可行的規章制度,而不會因為某個人行為來維持。人都是有弱點的,如果單單靠某個人來治理國家,這個國家不長久的,容易出現動盪。倘若,執行強有力的律法來發展,這個國家終將會鶴立雞群。

    秦國的軍隊在當時是最強大的,靠的就是秦國的軍功制,為了能夠授爵,秦國的戰士各個奮勇向前,在當時,想要家族過得好,這是唯一的出路。

    白起也是受益於秦功的軍功制才得到的地位。他的死,依然不會影響秦國律法的執行,普通的老百姓依然想要靠在戰場上立功來改變現狀。

    在當時秦國的猛將如雲,有王齕、王陵等猛將,他們都是大秦軍隊的基石。

    而且,秦昭襄王是藉助範睢之手殺掉白起的,眾將只會厭恨範睢,看來範睢是小人做到底了。

  • 3 # myhome核桃樹

    從司馬遷《史記》的記載來看,秦王賜死名將白起絲毫沒有後悔的意思;商鞅變法之後,因以軍功賜爵所以秦國軍隊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作為中央高度集權的大秦王朝,將領通常是有職無權,統兵作戰則是授予兵符受命而行,回師以後則要交出兵權,與作戰計程車兵感情淡薄,所以士兵不會因統帥被不公平的處置而心生怨言,進而出現軍中騷亂與譁變。

    武安君白起(?—公元前257年),陝西郿邑人(現在陝西眉縣人)。他一生縱橫捭闔,攻韓降魏,破楚伐趙,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威震諸侯。因受應候范雎嫉妒,屢次進讒言離間他與秦昭襄王的關係,與秦昭襄王五十年,在杜郵被賜死。如果聽從他的建議,秦趙長平之戰之後,乘勝進兵擴大戰果,勢必趁機一舉滅亡趙國,徹底剷除統一之路上的最大障礙,將秦國統一的時間表提前。

    武安君既然如此戰功卓著,除了受人陷害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筆者認為以下幾點:

    第一,白起憑藉出色的軍事才幹取得了長平之戰的巨大勝利,讓他聲譽鵲起,諸侯皆驚,同時對秦王沒能把握戰機乘機擴大戰果感到失望,心生怨恨。

    第二,長平之戰以後,他極力的阻止秦王倉促的對趙國用兵,並認為秦國再次對趙國用兵極其不利,一針見血的指出各諸侯國聯合抗秦的局面已經形成,用兵則必敗無疑。事實上成功預見第二次秦國對趙國用兵的結果。也就是說戰機已經消失,接受罷兵求和的秦國勢必失信於諸侯,面臨諸侯各國共同討伐的不利局面。

    第三,白起生性耿直的他,性高氣傲,不肯屈節迎合權貴。當自己面臨不利局面時,秦王身邊以及朝中大臣竟然無人進一言為他開脫。

    第四,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傳到秦王耳朵裡,說明自身已被人監視,可他竟然毫無察覺。對自己的悲慘結局沒有清醒的認識,一味的去報怨,不懂韜光養晦,深深的潛藏自我,口無遮攔,雖然話語言重時弊,但是給人感覺是處處與秦王作對,骨子裡有一種秦國捨我其誰的傲慢,引起了秦王強烈反感和不滿。

    只不過當秦王偶遇挫折時,方能體會白起作為軍事家的遠見卓識,但不會對一個與他處處作對的下屬心存憐憫之心。

    白起功高被賜殺,時也?命也?運也?性格使然也?!

  • 4 # 精靈鼠2020

    秦王、白起、范雎都是聰明人,大老闆只是一味的就手下辦事從不體諒下屬的苦衷導致雙方有了隔閡,再加上范雎這個真小人的火上澆油 ,最終雙方相互不信任,加上三綱五常的制度,王——即便是錯了也不會認錯,白起雖說不會反,但秦王想你憑啥說不反,只有死人不反,所以白起必死。從情感上說秦王是個混蛋,單叢國家利益上講也只能這樣了。古後人李斯說:“秦無忠臣”!古今中外都差不多!

  • 5 # 威威電影

    很難說秦昭襄王殺白起後不後悔,他是當時世七國最強的秦王,即使沒有白起,其他六國已無法與秦國爭鋒。白起必須要死的原因:

    第一,功高震主,當臣子功勞和名望超過君主時,君主為自己王位,肯定會藉口各種罪名後患

    第二,為以後著想,白起帶領著秦軍南征北戰,伊闕之戰,奪取郢鄢,長平之戰等等,殺了六國百萬士兵,諸侯聞起色變。然而,過度的殺戮,會使各國百姓的仇恨,不利於秦國以後的策略和統治,過度的殺戮會不利於國家和君主,所以找白起頂罪。

    第三,不聽詔令,長平之戰後,秦國次年攻打趙國首都,然而,白起為了不影響自己以前的一世英名,並不贊同秦昭襄王的做法,惹怒了秦王。

    第四,魏冉的影響,魏冉向秦昭襄王推薦了白起,白起的赫赫戰功也為自己奠定了地位。後期因權勢過大,嚴重影響了秦王的權勢和地位,後被罷免,白起的戰功赫赫,地位顯赫,加速了秦王的殺意。

    秦國商鞅變法後,秦軍以殺人數獲功封爵,誰統帥都一樣,只要出征有戰可打,談不上對秦王不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堅持熬夜要用的精華推薦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