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眾地
-
2 # 努力就好
油菜對氮肥的需求量並不大,主要有兩個高峰期,一是苗期,二是薹期。氮肥主要用發苗,根深葉茂雪中熬;苗期施氮肥可促進葉片的生長,增強光合作用,累積較多時營養物質,實現壯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之一。
油菜在薹期需穩施氮肥,也就是說,薹肥的追施得看天氣,苗情,土壤情況合理施用。春季溫度高,雨水多,土壤肥沃,臘肥足,油菜長勢強,我們就該少施薹肥。氣溫低,土壤肥力差,油菜長勢弱,薹莖呈紫紅色,並且有早衰趨勢的油菜,我們要早施重施薹肥,最好是在春節前施下。
那麼問題來了,油菜施氮肥是在苗期和薹期,此時正是氣溫較低的時候。在此埋下伏筆,再回頭來說說我們該施尿素還是碳酸氫銨。尿素在做追肥時,溫度高其轉化速度快,旱地比水田快,黏土比砂土快,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比在酸性土壤中快。
碳酸氫銨容易揮發,溫度越高,揮發越強,對莖葉的殺傷力越強,因此在低溫季節或一天中的早晚時間段內施用,可明顯減少揮發,提高肥效。對於大田作物,早春低溫時宜做基肥用。果樹,蔬菜等可在早春,深秋及冬季施用,這樣可提高碳酸氫銨的肥效,提高經濟效益。
從以上它倆的比較來看,在油菜年前低溫施氮肥時,用碳酸氫銨要比尿素好。但是,碳酸氫銨的施用必須要有水分,要做到"5不施",即不埋土不施,有露水不施,下雨天不施,田內無水不施,烈日當空不施。否則肥效降低。
而我們在給油菜施氮肥時,大多是在下雨前點施於株行內,或者是將氮肥溶於水中衝施。那麼用碳酸氫銨就不合適了,它不可撒施,也不宜溶於水中衝施,以免氨氣揮發薰葉。
再說,碳酸氫銨現在賣的也少了,不如尿素好買,也不如尿素好施。
現在我們已經很少施用碳酸氫銨了,一般都是在移栽前施送嫁肥時,畝用4-5斤的尿素兌水衝施,以促進栽後早生快大;大田在施基肥時,可以用5-6斤的尿素,耕翻入土;苗期早施尿素,一般畝施10斤左右,培育壯苗安全越冬;而在春季雨水少時可以用碳銨,如畝施30斤左右,但必須開溝或挖穴施,埋實土,也可追尿素15-20斤。總之,現在用尿素的多,而施碳銨的少,至於說效果,不在碳銨的5不施範圍內,施哪種都不錯。
油菜是冬春季生長的作物,追肥時氣溫較低,而在溫度較低時追肥使用碳酸氫銨要好於尿素,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圖:尿素
第一,碳酸氫銨在冬春季施用其肥效要快於尿素。碳酸氫銨、尿素都是速效氮肥,兩者的區別在於一種是銨態氮肥、一種是醯胺態氮肥。尿素是醯胺態氮肥,施入土壤中需要經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轉化成銨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冬春季溫度較低,土壤微生物活動較弱,尿素轉化成銨態氮的過程十分緩慢,可能會導致油菜生長沒有追能直接吸收的碳酸氫銨長勢快。
第二個原因是碳酸氫銨利用率高。碳酸氫銨在高溫條件下追施容易揮發,而冬春季氣溫普遍不高,碳酸氫銨施用後揮發少,施用後銨離子能被土壤膠體吸附,不易隨水流水,但醯胺態氮肥尿素則不同,尿素在未轉化成銨態氮時,在土壤中是呈分子狀態,很難被土壤膠體吸附,若出現持續下雨的情況會使得尿素容易流失掉。
圖:碳酸氫銨
要注意的是,碳酸氫銨在高溫條件下揮發性強,其利用率要低於尿素,而且其氮含量遠低於尿素,一般尿素含氮量46%,碳酸氫銨含氮量在17%左右,所以在生產上尿素的使用要遠多於碳酸氫銨。
綜上,碳酸氫銨、尿素的施用要因作物、施用季節而定,在冬春季的小麥、油菜上,追碳銨的效果也許會更好,在春夏季使用尿素會更好。總之,應做到揚長避短,合理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節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