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騎行318
-
2 # 晨星1928
美國設想,有意思存在推翻伊朗政府的野心,招到歐洲國家與國際社會的一至反對,美國沒得到盟國的支援,美國就目前的經濟狀況,沒有承受攻打伊朗戰爭,所需的經濟條件,美國一但武力攻擊伊朗,執必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全面暴發,這一後果是無法想向的。以色列空襲伊朗軍事基地,也只是想把伊朗住叔利亞軍隊,趕回伊朗,因為俄羅斯與伊朗叔利亞的軍事存在,威脅到美國與以色列的利益,以色列在中東的軍事行動,也是受美國政治操控,以色列是美國中東戰爭的代理人,顯示美國軍事存中東的存,中東一直在美國的掌控之中。美國戰略全面向亞太轉移,中國經濟的發展,一帶一路的開發,威脅到美國的歐亞戰略利益,現在美國的霸權戰略,把所有力量放在圍堵中國和俄羅斯方面,壓制中俄的經濟與軍事發展,所以美國沒有精力幫助以色列去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戰爭。
-
3 # 一劍一念一菩提
這個世界上最希望伊朗消失的國家有兩個:以色列和沙特。抱歉,不包含美國。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試圖幫助伊朗或者對伊朗有好感,恰恰相反,在美國媒體的大力宣傳下,美國民眾對伊朗的反感度僅次於俄羅斯,之所以造成美國反感,卻又不願意其消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混亂的中東才最符合美國利益在筆者之前的問答《美國為什麼要在全世界攪局?》一文中,筆者已經詳細解讀了海洋國家要想對歐亞非大陸(佔據全世界人口的70&以上)施加影響,唯一要做的便是歐亞非大陸的不安定,進而提升海權的重要性。這其中,中東地區恰恰處在歐亞非三大陸的交匯,堪稱咽喉要地,這才是美俄歐紛紛在此處博弈的主要原因。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本身就是該地區被強權控制後的無奈產物(被逼的)。
與此同時,中東地區石油出口佔據世界總出口量的一半左右。毫不誇張的說,控制住中東便遏制了歐亞大陸的咽喉,卡住各國的能源供應。只不過這一地區二戰前是英國的勢力範圍,美國開啟這一地區的方式更多的是嵌下以色列這根釘子而已。但隨著二戰後各國獨立運動的興起及冷戰的到來,美國佔領該地區已經基本沒有可能,唯有選擇讓該地區處於混亂狀態,方能拉一派打一派,進而保證自身利益最大化。
被轟炸後的葉門
二、強大的以色列並不符合美國利益鑑於中東地區的重要,美國才選擇幫助猶太人建立了以色列,並透過多次中東戰爭,保證其穩住自身腳跟。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完全相信以色列,事實上,經歷二戰的洗禮後,猶太民族較以往更加極端,也更渴望建立強大的國家。但傳統的盎撒人依舊對猶太人不買賬,近年來,歐洲美國反猶傾向也愈發嚴重,這其中不僅有宗教的因素,還有歷史和現實的緣由(礙於篇幅,這裡就不細說了)。
因此美國曆來主張保證以色列獨特的存在,卻拒絕使其做大。唯有二桿子商人單純的以為自身可以控制,並冠以“零和思維”,簡單粗暴的試圖改變中東地區局勢。如果當真實現,其結果就是整個中東地區基本成為以色列一家獨大,屆時,一個身處戰略要地,自身實力強大且民族咄咄逼人的國家(且宗教史上還有猶大),必將成為美國戰略的新隱患。諷刺的是,即便特朗普高調支援以色列,但其鐵桿支持者在美國國內卻肆意反猶,使得美國近年來反猶事件創下歷史新高。
著名畫作《最後的晚餐》
三、伊朗本身就是中東“鯰魚”式的存在在伊斯蘭教漫長的千年歷史中,遜尼派和什葉派之爭也延續至今,總體而言,什葉派較遜尼派更加頑強。所以即便屢次中東局勢紛亂,伊朗依舊可以保持其自身的獨立性。而沙特等國卻在時局下搖曳,現如今,中東國家中遜尼派已然分裂:卡達等國投向土耳其(然後就被阿盟開除了),沙特阿聯酋等國轉頭以色列(簽訂協議)。這就使得原先的中東三強(以色列、沙特、伊朗)逐漸轉為新三強(以色列、土耳其、伊朗)。
考慮到土耳其自身野心遠超出其實力,且地理位置較遠,當前中東局勢中博弈的主要國家就是:以色列和伊朗。事實上,也正因為伊朗什葉派的存在,才使得美國可以更好地吸引沙特的什葉派以及以色列的猶太人支援,從而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有鑑於此,美國早前才會選擇與伊朗簽署《伊核協議》,本質上就是保證伊朗的存在,但不足以是其對周邊國家產生巨大的威脅。
敘利亞戰火依舊在持續
總體而言,美國、伊朗、以色列和沙特等國家看似關係明顯,實則錯綜複雜,這其中又以敘利亞戰爭最為明顯,各國紛紛攪和其中,卻結果難產,本身也是這方面的表現。至於敘利亞戰爭的具體分析,筆者在之前問答《敘利亞戰亂罪魁禍首究竟是誰?》一文中已經詳細分析,這裡就不再細說了。
-
4 # 山泉155658616
所謂的滅了,就是政權更替罷了。以色列很想滅了伊朗,可自己沒有那個能力。以色列總想把美國綁上自己的戰車,可是美國究竟是它們的老大啊。美國是利己主義,為了美國的利益可以不擇手段。目前美國可以打敗伊朗,可統制伊朗就沒那麼容易了。如果美國真的與伊朗打一場戰爭,那就是馬拉松戰爭,美國耗不起。經過這次疫情,美國國力在衰敗,美國的財政只一九年一年就增加赤字三萬多億美元。現在美國政黨執政輪換,國內疫情氾濫,經濟一撅不振,失業人群快速增加,族群分裂,抗議浪潮此起彼伏。在國際上,既將下臺的特朗普到處給拜登挖坑,設定障礙。拜登既將登基,肯定自顧不暇,哪還有精力為以色列去打仗。
-
5 # 歷史神秘人
在如今的這個社會用戰爭去把一個國家消滅幾乎不可能,何況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大國,不是你說要滅就滅的,以色列當然想把伊朗給滅了,可它沒有那個實力,而美國也想遏制伊朗,只是美國有自己的打算!
以色列是美國插在中東的一顆棋子,美國不可能讓一顆棋子牽制自己的思想!對美國來說,摧毀伊朗最好的辦法就是扶持一個親美的政權上臺,把伊朗往死裡給滅了,對美國沒有什麼好處,只要伊朗政權服從美國的意志就行了,就像當初伊朗巴列維王朝一樣聽話,美國就是想恢復那時的狀態!如果把伊朗給滅了,中東地區就沒有人遏制以色列了,以色列就是中東地區的老大了,美國再想控制以色列就難了,畢竟強大的以色列怎麼可能再聽美國的話呢,強大的以色列必然會成為美國的潛在對手啊,中東地區有美國的石油利益,關乎著美國的美元霸權,絕不允許以色列一家獨大破壞了美國的佈局!對美國來說,伊朗和以色列一直對抗才是最好的事,都不能一家獨大,你們鬥來鬥去的,沒有精力發展,就威脅不到美國這個仲裁者,多好啊,美國是要打壓伊朗,就算真的滅了伊朗,美國也不會讓伊朗變得弱小,至少有能力對抗以色列,這就是美國的佈局,不可能幫以色列滅掉伊朗,怎麼對付伊朗,美國有自己的打算,沒有美國的幫助,以色列自己也滅不掉伊朗,決定了美國才有決定權!
美國的打算就是利用以色列施壓伊朗,讓伊朗放棄核武器研發計劃,只要伊朗不去造核武器,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伊朗沒有核武器,美國才好下手啊,一旦伊朗有了核武器,那美國想遏制伊朗就不可能了,所以美國會利用以色列這顆棋子,你以色列不是最不想伊朗有核武器嘛,那你去搞破壞啊,暗殺伊朗核科學家啊,或者炸燬伊朗核設施啊,美國就扮好人,你看你就不要搞核武器了,這多危險啊,大家退一步,多好啊,只要伊朗不搞核武器,美國就得逞了,這也會刺激以色列,美伊關係好了,以色列就著急了,美國也要敲打一下以色列,別忘記了自己棋子的身份,美國是一定要遏制伊朗,只是以什麼方式,美國說了算!
-
6 # 點力
風大不怕閃了舌頭,美國真能滅了伊朗,還能讓伊朗活蹦亂跳到現在。
要說美國、伊朗、以色列三國之間的關係其實不復雜。就是曾經的三兄弟,因為伊朗換人了,好兄弟開始反目成仇了。
在伊朗巴列維時期,美國和伊朗是盟友關係,不說好的穿一條褲子,最起碼美國對伊朗絕對是夠朋友。伊朗現在還在服役的F14雄貓戰機就是美國出售給伊朗的。
現在美國F35戰機多國求購,美國同意出售F35給阿聯酋,拜登上任以後說不定就要黃。關係不到一定親密程度,美國根本不會出售。所以美國伊朗的關係當時很鐵,但是伊朗革命了以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伊朗革命後改變發展路線,拋棄巴列維時的世俗化路線重回伊斯蘭化的老路上。這相當於背離了美國的價值觀,美國當然不答應。
另外美國允許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病,惹怒了伊朗。由此引發伊朗扣留美國大使館人員的德黑蘭人質事件。經過長達444天的交涉和角力美國被扣押52名人員才最終被釋放。美國伊朗從此以後就開始互相針對,互把對方視為敵人。
伊朗改天換地,和美國成了敵人,伊朗新政權把以色列看作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和以色列的關係也有盟友變為齷齪不斷的對手。
美伊在老鐵時候,美國還支援伊朗的核開發活動。美伊掰了之後,美國開始擔心伊朗的核開發活動。如果伊朗那天搞出原子彈來,這事就大條了。所以美國對伊朗是日防夜防,國際社會也對伊朗加大制裁,讓伊朗放棄核開發。
伊朗和美國鬧翻就被美國製裁了幾十年,國際社會又制裁伊朗。伊朗日子很難過,伊朗覺得不行不能一條道上走到黑,伊朗就同意聯合國對伊朗核活動的核查,希望國際社會放伊朗一把,伊朗的努力沒白費,終於在2015年和美國達成一致簽署《伊核協議》。《伊核協議》的主要內容就是伊朗不尋求核武器,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其制裁。
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也得到了暫時的緩和,但是特朗普一上任,美伊關係風雲突變。從和風細雨又成了喊打喊殺的仇敵了。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恢復對伊朗的制裁,直接砸了伊朗出口石油掙美元的鍋,這伊朗能忍嗎?
伊朗直接和美國叫板,把美國價值2億美元的無人機直接打下來。由於大選在即,特朗普對伊朗的反擊也無可奈何,只能加大對伊朗的施壓和制裁。
因為美國駐伊拉克的基地和使館被襲擊,美國遭受了人員財產損失。美國把這一切歸罪於伊朗,特朗普直接下令暗殺了伊朗的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最近伊朗的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又在德黑蘭街頭被暗殺。而這被背後也跑不了美國和以色列的謀劃。
1.美國主無暇顧及伊朗。美國現在的精力主要放在大國競爭上,無暇顧及伊朗。美國被大國飛速發展的氣勢壓得喘不過氣來,一心專注於對付大國。對伊朗則是儘量從經濟上下手,特朗普最不想和伊朗發生戰爭。
2.美國對伊朗有心無力。伊朗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阿富汗,美國想打就打。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教訓讓美國知道打仗是需要花錢的,美國27萬億美元的政府債務也使特朗普不敢輕啟對伊朗的戰端。這從特朗普三番兩次的放棄與伊朗開戰的情況就可以知道。美國對伊朗現在真是是有心無力。
3.美國缺少跟隨者。今時不同往日,特朗普以美國利益優先,不把盟友們的利益放在心上。所以盟友們對美國表面上是唯命是從實際上已經離心離德,根本不會附和美國打擊伊朗。這從美國呼籲組建波斯灣護航聯盟,少有跟隨者就可以看出。美國想對伊動武,已經沒有多少小夥伴願意追隨了。
打仗不是喝茶吃飯,隨隨便便。如果打仗能解決伊朗問題美國早就動手了,何必等到現在。美國解決不了的麻煩多的是,不獨伊朗一個。
-
7 # 新文化街男孩
【都說時間是把殺豬刀,而在以色列人眼裡,時間才是對付伊朗的最好武器】
我們的看法是:如果美國出面打擊伊朗以色列當然會樂見其成,但伊朗絕不會坐以待斃,而且美國也不會不遺餘力。
我們說以色列之所以會樂見其成,就是因為在中東的大變局中,伊朗已經成為以色列最大和最後的威脅。雖然土耳其也對以色列虎視眈眈,但至少還會受到美國和北約的約束。伊朗則完全不同,它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且伊朗的導彈技術在中東地區數一數二,遠非土耳其可以比擬。而正因為導彈可以有效解決伊朗與以色列並不相鄰的地理問題,所以才會讓以色列更加顧忌。
在以色列人看來,只要能夠削弱伊朗的攻擊能力,就是好同志。而如果有誰真的推翻了伊朗現政權,那就是自己的恩人。
但伊朗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覷,再加上它有龐大的人口提供充足兵員,有富源遼闊的領土可以做戰略縱深,有先進色武器裝備做盔甲,有俄羅斯做外援,更有敘利亞、黎巴嫩、葉門胡賽武裝等小弟誓死捍衛,導致伊朗絕不是好欺負的,對於任何外來的軍事威脅都不會坐以待斃,那把真的打不過,也會拉來一些墊背的,尤其以色列,更不會絲毫無損。
再說說美國,當然知道要想真的拔除伊朗這個釘子,必須要傾盡全力也未必能夠完全如意。如果說在美國鼎盛時期都不敢向伊朗下手的話,那麼現在的美國已經大病纏身自顧不暇,怎麼可能還會主動招惹伊朗?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
所以我們以為,圍繞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事件,伊朗和以色列人一定會你來我往較量一番,再次出現暗殺行為和或小型武裝衝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但只要以色列本土不會遭受致命的打擊,美國絕不會伸手相助以色列,幫助以色列打擊伊朗。而以色列方面也不會在自己沒有做好完全準備的情況下,就要挑唆美國對伊朗進行打擊。以色列人知道,即使在所有西方國家的幫助下把伊朗打到,自己也會脫層皮,更有可能回到中世紀,非常得不償失。
都說時間是把殺豬刀,而在以色列人眼裡,時間也是對付伊朗的最好武器。
-
8 # 欣賞3O
伊朗的軍事專家以及核專家被定點清除就可看出,美國與以色列是多麼的渴望。消滅一個政權很不容易,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伊朗前幾天宣佈加大鈾濃縮,加大製造核武的速度,不再遵守核協議。伊朗曾多次聲稱將以色列在地圖上抹去,可見心裡敵視是何等的嚴重。由於以色列國土面積小,無戰略縱深,很難躲避,一旦開戰,伊朗成功造出的核武器那必然是災難性的。這就是以色列的大病。要想消滅伊朗,以色列只怕沒這能為,要美國幫助,美國因疫情已自顧不暇,亂成一窩麻,哪有這精力?只有定點清除或轟炸核基地工廠,或顛覆政權,別的沒有好法子。
以色列是美國小弟,也很忠實,畢竟在大哥面前無法指揮大哥去做事,達到自己的願望也是不可能的。目前的敵對仇視還會繼續下去。首先受到威脅的必定是以色列,多年來的死敵。
至於敗蹬上臺,伊核協議是否能夠恢復,緩和目前局勢,只看敗蹬是怎樣做的了,出於什麼目的?
-
9 # Crazy歷史
會!而且美國一直在想方設法滅掉伊朗!從未停止。
這個世界上誰最想滅掉伊朗,那麼美國和以色列無疑是最主要的兩個。尤其是對以色列而言,滅掉伊朗則意味著它能夠在中東地區一家獨大。其他的中東國家,要麼和以色列有著良好關係,如埃及,要麼就和美國有著不錯的關係,如沙特、阿聯酋等等。剩下的就是不足為懼的國家,如伊拉克、葉門和敘利亞等。
毫不客氣的說,中東地區剩下的兩強,絕對非以色列和伊朗莫屬。
雙方不僅從來沒有停止過嘴仗,將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這句話是伊朗領導人對以色列的常用話語。在世界上大家都見怪不怪了。如果哪天伊朗不說這句話,倒是真的令世界人們為之驚詫了。
那麼以色列呢?消滅伊朗的心思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以色列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三大情報組織之一的摩薩德。前些天被殺的核武器領軍人物穆赫辛·法赫裡扎德,就出自摩薩德之手。
當然,除了左右中東地區的控制權,雙方的宗教矛盾同樣不容小覷。可以說,滅掉對方是雙方心中共同的期盼。
當然,從國力上來講,伊朗雖然很大,但是和被譽為世界超級國家的以色列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距離。但是因為有著較大的縱深,以及兩者之間並不接壤,真的戰爭起來,估計倒黴的就是兩者之間的國家。
那麼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會不會出手幫助以色列呢?
世界上兩個超級國家聯手,將伊朗從地球上抹去還是有著足夠的底氣的。畢竟作為藍星第一強國,美國想要幹翻一個類似於伊朗的中等強國,雖然不如探囊取物一樣容易,但是真的下定決心倒也不難。
問題在於,伊朗和當年的伊拉克不一樣,當年伊拉克戰爭呈現出一面倒的局面,而伊拉克廣闊平坦的沙漠,絕對易攻難守。
面對美國的空天一體轟炸,根本就毫無還手之力。而伊朗不然,伊朗的實力不容小覷。雖然伊朗這些年因為西方的連年制裁民生凋敝,科技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抑制,但這並不表明伊朗已成束手之勢。
所以,即便美國真的想要下定決定滅掉伊朗,那麼採取的方式也絕對不會這種單純硬打擊的模式。而是會透過第五縱隊的力量,從內部對其進行瓦解,分化伊朗的主流政治力量。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標。
所以,並非是美國不會幫助以色列,而是美國從未放棄幫助以色列滅掉伊朗。在進入了當今時代後,軍事打擊可能僅僅是全盤部署最後的一招。作為一個導火索的存在。而百分之九十的動作和佈局,早已經在私下裡完成。這才是真的謀動全域性。
-
10 # 高玉剛易經解讀
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期號稱波斯灣憲兵,是美國在中東的主要盟國。1979年1月,霍梅尼革命後,出於意識形態原因,霍梅尼認為西方的墮落文化汙染了伊斯蘭純潔的精神,所以敵視美國,1979年11月,還發生伊朗學生衝進美國大使館劫持人質事件,霍梅尼隨後也表示支援學生的行動,他將修憲同反美結合在一起,最終在當年12月3日全民公決中透過新憲法,建立在伊斯蘭教義、《古蘭經》和聖訓基礎上的伊斯蘭共和國被確立了,伊朗徹底走向了美國的對立面。
巴列維王朝是美國用以牽制蘇聯的棋子,應該這樣說,霍梅尼革命最大的贏家是蘇聯,蘇聯不費一兵一卒,敵視自己的政權垮臺了,當然霍梅尼提出"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直到蘇聯解體後,因為利害關係,主要繼承蘇聯政治遺產的俄羅斯與伊朗建立了雙邊友好關係,實際是俄羅斯排擠宿敵美國的需要。
霍梅尼去世以後,精神領袖哈默內伊繼承了霍梅尼處處與美作對的政治遺志,今天,伊朗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仍然非常緊張,還處於逐步加深的狀態之下,現在的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句話簡單來形容,那就是:史無前例!
以上我們簡述了美伊之間的美伊之間的美系,接下來我們再闡述一下伊以之間的關係。
1979年伊斯蘭革命,否認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是伊朗樹立中東秩序革命者形象的重要抓手。在霍梅尼的《伊斯蘭政府》一書中,反對猶太復國主義是其理論核心之一。霍梅尼將美、以、巴列維稱為三個“大撒旦”,認為巴列維王朝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的代理人,以色列則是巴列維及其反動專制王朝的幫兇,是美帝國主義在中東的代理人。1989年霍梅尼去世後,繼任最高領袖的哈梅內伊堅定反以立場,將以色列視為“伊斯蘭世界心臟地帶的腫瘤”,認為阻止“以色列犯罪”的唯一辦法就是消滅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在這種政治話語下,伊朗與以色列關係近乎打成死結。
伊朗還借阿拉伯世界動盪之際,加緊地區擴張步伐:在敘利亞,伊朗力挺巴沙爾政權,在敘利亞投入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在伊拉克,伊朗借反恐之名,資助什葉派民兵“人民動員力量”,並派出革命衛隊聖城旅參戰,在伊拉克的軍事存在大增;在葉門,伊朗積極扶植什葉派背景的胡塞武裝;在黎巴嫩,伊朗大力扶植真主黨;在巴勒斯坦,伊朗加緊支援巴勒斯坦激進派哈馬斯。經過多年苦心經營,伊朗打造出一個從伊朗到伊拉克,再從敘利亞到黎巴嫩,直通地中海的“什葉派新月帶”。
在以色列看來,伊朗謀求成為地區霸主,直接威脅以色列在中東的地緣政治安全。以色列長期生活在阿拉伯世界敵對包圍中,一直渴望改變不利局面,防止伊斯蘭世界出現對其構成安全威脅的地區國家。在以色列看來,伊朗在中東建立“抵抗走廊”的戰略目標,無論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對其構成巨大威脅。軍事上,伊朗可以向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在敘軍事基地運送足以“改變遊戲”的武裝裝備,威脅以色列安全;政治上,妨礙以色列與沙特為首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建立反伊聯盟。
伊朗自1979年以來一直被美國視為敵對國家,至今仍遭受美國製裁。美國還將伊朗列入“邪惡軸心”和支援恐怖主義國家黑名單,為了國家的安全,伊朗矢志提升軍力水平,特別是提升核能力,這又與以色列追求“絕對安全”的軍事戰略尖銳對立。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同時,以色列地形狹長,缺乏戰略縱深,在現代戰爭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滅國。這種嚴峻現實促使以色列形成了追求“絕對安全”的戰略文化。為確保自身安全,以色列必須確保絕對軍事優勢,絕不允許其他中東國家軍力水平達到更遑論趕超以色列。為此,以色列寧願發動先發制人打擊,也不會坐等事發後進行危機處理。
那麼美國可不可能幫助以色列滅掉伊朗呢?
不可能!
首先,伊朗被稱為中東之虎,其軍事力量不容小覷,絕非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可比,美國不可能不計得失幫助以色列派兵挺進伊朗,美國也要掂量一下出兵伊朗的損失,今天美國仍陷進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美國可能再陷進另外一個更大的戰爭泥潭嗎?
其次,以色列也應該明白,伊朗手裡的底牌是什麼,以色列並不完全清楚,把伊朗逼急了,結果會怎樣呢?“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的話也並非危言聳聽,最好不要把臉皮撕破,大打出手,這樣對大家都不好,最好的辦法是和平演變,扶持一個像巴列維王朝時期的親美以的政權上臺。
第三,如果美國以色列真對伊朗動手了,世界上的主要大國不會坐視不管的,尤其是俄羅斯,俄羅斯絕對不會允許在伊朗出現一個親美國以色列的政權統治伊朗的,只要俄羅斯插手,事情就變得更復雜了,說不定還會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是世界人民所不願意看到的。
在我們所擔心的並不是美以會主動出兵意在攻滅伊朗,我們所擔心的是,伊朗的核科學家被暗殺以後,伊朗顏面盡失,伊朗具體會採取什麼樣的報復手段,伊朗的報復手段會不會讓美國以色列接受,假如美國以色列不接受,美國以色列又將會採取什麼反制措施,如此迴圈,最終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我們可以斷言,對伊朗和以色列都是災難性的,也許會產生蝴蝶效應,對人類而言,都是災難性的。
-
11 # 沙鷹70845
不會的,沒有伊朗,中東不需要美國保護了。就像沒有俄羅斯歐洲就不需要美國,北約保護一樣。所以現在美國需要東亞爆發戰爭,由它來保護。
-
12 # 松澗山水畫
推翻伊朗宗教政權,扶植親美勢力上臺執政是美國和以色列的共同目標,美國和以色列都不會容忍伊朗宗教政權擁有核武器,如果伊朗發展核武器,必然會遭到美國和以色列的武力打擊。
但美國和以色列更傾向於用武力摧毀伊朗核設施,而不是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伊朗戰爭,伊朗戰爭對美國風險巨大,是美國不可管控的戰爭,伊朗戰爭有拖垮美國霸權的危險,美國發動伊朗戰爭是在拿美國全球霸權做為賭注。
不是到美國霸權的危機時刻,美國是不可能用武力推翻伊朗宗教政權的,美國或許會選擇發動一場有限的伊朗戰爭,特朗普政府正在從伊拉克撤出外交官,特朗普在考慮武力打擊伊朗核設施,或是在伊拉克打擊伊朗軍事力量的可能性。
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爆發有限戰爭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特朗普既要成為美國戰時總統,特朗普又不敢把美國霸權壓在伊朗戰爭上,特朗普如果軍事入侵伊朗,美國必然陷入伊朗戰場的泥潭中無法脫身。
但在伊拉克戰場發動伊朗戰爭,對美國霸權是沒有太大影響的,一場伊拉克境內的伊朗戰爭一樣能把特朗普推上美國戰時總統寶座,而伊朗也需要一場伊拉克境內的伊朗戰爭來安撫國內強烈的反美反以色列情緒,以色列暗殺伊朗頂級核科學家,伊朗宗教政權不能不有所行動。
一場伊拉克境內的伊朗戰爭,是美國伊朗都可以接受的有限戰爭,是美國伊朗之間一場小規模的,可以有效管控的戰爭,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爆發戰爭,都傷害不到兩國的根本利益,而特朗普政權和伊朗宗教政權的目的也達到了。
-
13 # 郭潤華
美國人沒有那麼大方,會為別人的事給國家帶來這麼大的付出。別以為伊朗是那麼好打,種類齊全各種型號導彈,倘若美國人真想幹這一票,他完全估模代價高昂,所以也沒看見美國人為以色人做多太大的軍事行動。
-
14 # 知研42791366
中東地區有17個國家,總面積約720萬平方公里。中東地區有17個國家,除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塞普勒斯4國外,其餘13個均為阿拉伯國家。
一、以色列建國與中東阿以戰爭: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181號決議,英國在1948年8月底前結束委任統治,委任統治結束後2個月內成立阿拉伯國{劃定面積11203平方公里)和蕕太國(劃定面積14972平方公里),耶路沙冷及附近村鎮158平方公里由聯合國管理。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對巴勒斯坦地區委託管理。
1、同日以色列宣佈建國,12小時後阿拉伯聯軍進攻以色列,中東第一次戰爭爆發(1948年5月15日~1949年3月),戰爭前期阿拉伯國家佔優後被逆轉。戰後劃定的停火線使得以色列領土比分治決議劃定面積擴大了6200平方公里。這條分界線逐漸被國際社會和阿拉伯國家認可。
2、第2次中東戰爭(1956年10月29日~11月7日)英法兩國以埃及"收回"蘇伊土運河侵犯其利益為由,以色列以埃及"封鎖"蒂朗海峽為由共同進攻埃及,遭到國際社會普遍指責,英法兩國被迫停火,在埃及允許以色列擁有蒂朗海峽通行權後,以色列於1957年3月從西奈半島撤軍。
3、第3次中東戰爭(1967年6月5日~6月11日),1967年埃及總統下令接管了埃以兩國之間的聯合國緊急部隊,5月23日下令封鎖以色列重要出海口蒂朗海峽。促使第3次中東戰爭爆發,6天的戰爭的結果是阿方陣亡2萬,傷4萬。以方陣亡900人,傷4500。以色列擊毀阿方戰機451架,其中埃及336架、敘利亞60架、約旦29架、伊拉克25架、黎巴嫩1架。埃及戰機損失95%,埃及空軍陷入癱瘓,以軍損失戰機26架。以色列佔領了加沙地帶、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的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土地。
4、第4次中東戰爭(1973年10月6日~26日)源於埃及與敘利亞分別攻擊6年前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和弋蘭高地,戰爭初期埃敘軍隊佔優而後被逆轉,2周後敘裡撤出戈蘭高地。以軍在西奈半島夾擊埃軍。所以阿拉伯國家全力支援埃敘軍隊。參戰雙方軍事實力:阿拉伯聯軍57萬人,飛機1000餘架,坦克4000餘輛。>以色列軍隊11.5萬人,頇備役20萬餘人,飛機500餘架,坦克1700輛。戰爭結果:阿拉伯死亡8500餘人,損毀飛機4400餘架,坦克2200餘輛。>以色列死亡2800餘人,損毀飛機110餘架,坦克850餘輛。
綜上所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的1947年,聯合國表決透過在英國管轄下的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蕕大國和阿拉伯國而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共同反對與抵制。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時,除伊朗、土耳其和塞普勒斯3個非阿拉伯國家外,所有阿拉伯國家不同程度介入到曠日持久、持續不斷的"阿以戰爭"(1948年~1982年)。幾十年的鬥爭使雙方認識到,戰爭解決不了阿以衝突。1977年埃及總統訪問以色列後並建立外交關係,以色列歸還了屬於埃及6.1萬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島,阿以關係逐步趨於緩和。1977年中東地區各國基本概況:•面積(萬平方公里):1.沙特215(世界13位)。2.伊朗163(17)。3.埃及100(29)。4.土耳其78.5(36)。5.葉門52.8(48)。6.伊拉克43.5(59)。7.阿曼31(71)。8.敘利亞18.5(88)。9.約旦8.93(111)。10.阿聯酋8.36(115)。11.以色列2.21(149)。12.科威特1.78(1.54)。13.卡達1.16(160)。14.黎巴嫩1.04(163)。15.塞普勒斯0.93(164)。16.巴勒斯坦0.6(166)。17.巴林0.08(181)。
•人口(萬人):1.土耳其4111(世界20位)。2.埃及4033(21)。3.伊朗3480(24)。4.伊拉克1246(50)。5.沙特821(64)。6.敘利亞806(65)。7.葉門718(73)。8.以色列361(104)。9.黎巴嫩(123)。10.約旦218(130)。11.巴勒斯坦1994年237(135)。12.科威特115(142)。13.阿曼(145)。14.阿聯酋(150)。15.塞普勒斯(152)。16.巴林(160)。17.卡達(172)。
•GDP(億美元):1.伊朗(世界17位)。2.沙特744.88(18)。3.土耳其586.77(20)。4.阿聯酋248.72(32)。5.伊拉克198.38(35)。6.以色列173.73(39)。7.埃及144(44)。8.科威特141.36(46)。9.敘利亞76.96(56)。10.卡達36.18(67)。11.阿曼27.41(78)。12.約旦20.97(85)。13.塞普勒斯7.34(105)。缺乏資料:巴林1980年30.73(88)。葉門1990年56.47(94)。黎巴嫩1988年33.14(97)。巴勒斯坦1994年28.43(122)。
•人均GDP(美元):1.阿聯酋33823(世界之首)。2.卡達19842(3)。3.科威特12253(5)。4.沙特9038(15)。5.巴林1980年8537(29)。6.以色列4808(30)。7.阿曼2803(42)。8.伊朗2305(44)。(世界人均1729)。9.伊拉克1591(50)。10.塞普勒斯1476(56)。11.土耳其1427(59)。12.約旦962(72)。13.敘利亞954(73)。14.黎巴嫩1988年1234(80)。15.埃及357(110)。16.巴勒斯坦1994年1201(110)。17.葉門1990年482(146)。
二、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中東地區各國發展狀況:1、1978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運動,1979年伊朗阿列維王朝被推翻,伊朗宗教領袖成為了國家最高領導人並建立隸屬於自己的"伊朗革命衛隊。伊朗佔領美國駐伊大使館並將53名使館人員扣作"人質"長達444天,次年美伊"斷交"後,美國開始嚴厲對伊朗採取持續不斷的"經濟制裁"措施並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2002年8月伊朗被指秘密建造納坦茲鈾濃縮設施和阿拉克重水反應推,引起國際上廣泛關注。2003年12月伊朗正式薟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後,並不斷反覆,2006年1月聯合國安理會發表主席宣告,"要求伊朗在30天內停止鈾濃縮活動"。→由於伊朗拒絕停止鈾濃縮活動,2006年12月安理會透過第1737號決議,首次對伊朗實施制裁。至2010年安理會通過了6份對伊朗核問題決議,不斷加大對伊朗進行全面的"制裁力度"。
2、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中唯一以"葉葉派"人口占多數的國家,反政府勢力活躍,是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首要目標。兩伊戰爭(1980年~1988年)是兩敗俱傷的戰爭:伊朗死傷被俘人員108萬人、損失戰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死亡被俘48萬人、損失戰機250架、坦克2000餘輛、火炮1500門。兩國軍費開支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超5400億美元,使兩國經濟倒退20年。→1982年在伊朗革命衛隊的鼎力支援下,在黎利亞南部的黎以邊境地區成立了針對以色列的"真主黨"武裝組織。→1987年伊朗革命衛隊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鼎力扶持建立"哈馬斯"武裝組織,聲稱:"效仿伊朗,建立神教巴勒斯坦"(包括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拉克"人民動員力量"是獲得伊朗革命衛隊鼎力友持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在2019年
3、葉門是遜尼派為主體的阿拉伯國家。1992年伊朗革命衛隊在阿拉伯半島西南部葉門鼎力扶持"胡塞"什葉派民兵組織,其聲稱:"效仿伊朗,神教葉門",成為伊朗與阿拉伯國家支援的葉門政府進行直接軍事"對抗搏奕"的場所。控制了葉門,就控制了整個阿拉伯石油資源。連綿不斷的葉門內戰,極大消耗了伊朗的綜合國力。
4、敘利亞是遜尼派為主體的阿拉伯國家,1963年阿薩德家族(什葉派)透過"軍事政變"掌握了國家政權迄今。在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中2/3"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領。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所有阿拉伯國家和西方發達國家嚴厲譴責阿薩德•巴沙爾政府"武力鎮壓"反對派的行徑並"斷絕外交關係",伊朗革命衛隊當年"應邀"參與武力鎮壓敘反對派並在敘以邊境"排兵佈局",根本目標是為了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卻遭受到以色列持續不斷的精準毀滅性打擊。持續至今仍無法平息的"敘利亞內戰,極大消耗了伊朗的國家經濟實力。
5、伊拉克"人民動員力量"是獲得伊朗革命衛隊鼎力支援的伊拉克重要的什葉派民兵組織。2019年12月27日。2020年元月3日凌晨在伊拉克首都機場,伊朗"諜王"蘇萊曼尼和人民動員力量副總指揮穆漢迪斯同車"遇襲身亡"。1月13日人民動員力量總指揮薩阿迪在巴格達遭"暗殺身亡"。
2019年中東各國基本概況:•人口(萬人):1.埃及1億人(世界14位)。2.土耳其8343(17)。3.伊朗8291(19)。4.伊拉克3931(36)。5.沙特3427(41)。6.葉門2917(48)。7.敘利亞1707(67)。8.約旦1010(89)。9.阿聯酋977(91)。10.以色列905(96)。11.黎巴嫩686(107)。12.阿曼497(120)。13.巴勒斯坦469(125)。14.科威特421(128)。15.卡達283(139)。16.巴林164(151)。17.塞普勒斯120(157)。
•GDP(億美元):1.沙特7930(世界18位)。2.土耳其7544(19)。3.阿聯酋4211(28)。4.以色列3951(30)。5.埃及3032(39)。6.伊拉克2341(48)。7.卡達1835(53)。8.科威特1348(57)。9.阿曼770(67)。10.黎巴嫩534(85)。11.約旦437(90)。12.巴林386(95)。13.塞普勒斯246(105)。缺乏資料:葉門2018年276。巴勒斯坦2018年146。伊朗2017年4453。敘利亞2007年404。
•人均GDP(美元):1.卡達64782(世界居9)。2.以色列43641(20)。3.阿聯酋43103(21)。4.科威特32031(30)。5.塞普勒斯27958(35)。6.巴林23503(38)。7.沙特23139(40)。8.阿曼15474(55)。(世界人均11428)。9.土耳其9042(72)。10.黎巴嫩7784(80)。11.伊拉克5955(94)。12.約旦4330(106)。13.埃及3020(123)。缺乏資料:巴勒斯坦2018年3198。葉門2018年968。伊朗2017年5520。敘利亞2007年2032。
三、2020年中東各國新格局:1、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關係的重要轉折: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至1982年期間,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歷經了無數次戰爭。在第4次中東戰爭之後,雙方意識到鬥爭無法解決"阿以衝突"。1976年埃及廢除《埃蘇友好條約》,1977年埃及總統訪問以色列並於1980年雙方簽署《埃以和平條約》,埃及"收回"了面積6.1萬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島領土。→1991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首次坐在談判桌上並於1993年雙方在華盛頓簽署了"巴勒斯坦首先在部分地區實現自治"的原則宣言。1994年約旦和以色列"建交",約旦"收回"了約旦河西岸失地。→2018年10月25日以色列色總理訪問阿拉伯半島國家阿曼,27日阿曼外交大臣在巴林舉行的關注地區安全會議上呼籲:"地區各國接受以色列的存在"。阿聯酋2020年8月和以色列"建交"。巴林10月和以色列"建交"。阿曼將在近日和以色列"建交"。
2、2019年12月27日伊拉克基爾庫克市美軍K1軍事基地突遭火箭彈襲擊,導致美軍和伊拉克軍多名軍人受傷,一名美國承包商被炸身亡,美軍伊拉克軍隊調查顯示屬伊朗革命衛隊鼎力支援的伊拉克什葉派"人民動員力量"所為。2020年1月3日凌晨,素有中東"諜王"、伊朗革命衛隊域外總指揮蘇萊曼尼和人民動員力暈副總指揮穆漢迪斯在巴格達機埸附近遭3枚導彈"襲擊"身亡,1月11日人民力量總指揮薩阿迪在巴格達遭"暗殺"身亡。→11月2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在嚴密保安措施下,光天化日之下不可思議被"子彈擊中"身亡。11月30日清晨,伊朗革命衛隊高階指揮官沙赫丹及3名隨行人員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地區遭無人機襲擊身亡。
文藝復興(14世紀~16世紀)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不滿教會的精神控制。而發生於20世紀的"伊朗伊斯蘭革命運動"顯然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妄圖重溫"波斯帝國"美夢是徒勞無益的,伊朗的未來屬於伊朗人民。美國顯然不會入侵伊朗,但美國絕不會忍容伊朗在中東地區稱王稱霸。而被稱之為"中東小霸王"的以色列,蕕大人只有600餘萬人。只是要求在中東地區有和平安全的發展環境,但絕不忍容周邊國家破壞其和平安安全穩定。而擁有極其豐富資源的阿拉伯國家更加期待有和平安寧的發展環境。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聯手,有利於中東地區長期穩定發展…
回覆列表
不會。不要說美國幫助以色列,就以色列本身也沒有滅了伊朗的想法,更不可能去實施。世界上也不存在所謂的滅了,戰爭只是和平的一個解決方式,有很多國家都打過仗。哪個國家被滅了?好比是小區換物業罷了。伊朗的土地,人都不會變,也許就是統治者換換而已,根本沒有什麼被滅的說法。難道伊拉克被滅了嗎?事實上伊拉克仍然是存在吧。題主誇大其詞的說法有點尷尬啦。伊朗也滅不了以色列,更滅不了美國,世界上根本沒有滅了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