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120134862
-
2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地球上有生命體生存現象的存在,就會有空氣迴圈現象的存在。在地球生物圈之中,擁有動物與植物兩種完全不同型別的生命體,動物的生存活動,必須要透過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達成供氧作用,方可保持著生存的活力。否則,就會因失氧現象而導致死亡。動物呼入空氣後,會將大部分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部所吸收,而被撥出的氣體,大部分會形為二氧化碳現象。
植物的生存活動,必須要透過陽光的光合作用,不斷吸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能在光合作用的過程形成糖類物質,自養自己成長狀大。況且,能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釋放出適中的氧氣比例,能為空氣注入適於動物供氧作用的氧氣比例。因而,動植物之間的生存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因果迴圈的依賴關係,是一種空氣迴圈的自然現象。
由此可見,地球上有生物圈持續生存現象的存在,就會有空氣迴圈現象的自然存在,就能保持著地球表層空氣的存在。因此,地球上所有生存的生命體是永遠吸不完空氣的情況。
不知這樣的回答讀者看後是否清晰?!如覺得我說的對或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點選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生命科學領域前沿上二千道的原創答題,定能閱覽到你感興趣的前沿科學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或發表意見。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抄襲可恥。歡迎轉發。)
空氣中含有氧氣21%,氮氣78%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0.94%,水蒸氣0.03%,二氧化碳和灰塵0.03%。其中的氧氣供給著生命體的血液氧化,產生生存需要的能量,也氧化著地球上一些有機、無機的物質,這是消耗氧氣,並且放出二氧化碳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生物葉綠素的光化作用又消耗著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空氣中的氮氣又形成了大自然的迴圈平衡。在地球上固定的地方,空氣中各種氣體的百分含量基本是不變的,存在著大自然的平衡狀態。請不要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