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插游擊隊
-
2 # 葭明通半瓶歷史
不是“戎族”,而是戎人。
在陝西寶雞市有一個“周原博物館”,那是周人的發祥地,周人就是從周原往東發展,最後滅了商朝,奄有天下,建立了周朝,分封八百諸侯,是為周天下的“春秋戰國時代”,也就是先秦時期。
周文王遷都之前以及遷都之後 ,周原因為是周人祖先陵墓所在地,華夏人最敬祖宗,周原變成了周朝的“聖地”。舉凡祭祀天地、神靈、祖宗和任何重要政治軍事行動之前的占卜,都要在周原舉辦。
後來,周王室一代不如一代,周幽王時期,犬戎聯合申候打跑了周王室,周原終成廢墟。所以後人不斷在周原出土各種重量級的青銅器,計有“大盂鼎、大豐鼎、毛公鼎”(清朝出土),還有“衛鼎、衛盉、青銅馬車“以及西周鑄銅作坊和十幾萬片甲骨卜辭。據說周原博物館裡面又國家級文物4件,一級文物170多件,其他重要文物3000多件。
回到正題,戎人就是翻越隴山過來一再侵擾周朝的遊牧民族。隴山在哪裡?請看圖:
如上圖所示,隴山也就是現在的六盤山,歷史書上凡是寫到隴山就是指現在的六盤山。
隴山(六盤山)很重要。毛主席詩曰: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深諳中國歷史的偉人過了六盤山也豪氣頓生,問了一句“何時縛住蒼龍”,可見隴山在中國軍事地理上的重要性。
是的,六盤山是渭河平原和隴中高原的分界線,也是早古時代遊牧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的結合部,是周朝人和戎人的地理分界線。
六盤山西面就是戎人的地盤,東面就是華夏人的地盤,所以所有的戎人又被稱之為“西戎”。也就是“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之西戎。
西戎人也不是一種人,有很多種人,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綿諸(甘肅東部)、緄戎(同上)、翟戎(陝西北部)、鎔戎(陝西北部)、岐山(陝西韓城)、梁山(洛川)、義渠(甘肅寧縣)、大荔(陝西大荔)、烏氏(平涼一帶)、朐衍(寧夏鹽池)等等這些地方,那時候生活著的全都是各種戎人部落。
從地名也看得出來,這些地方應該都是戰國時代秦國的地盤啊。
對了!這裡就可以回答“戎人後來又去哪裡了?”這個問題。西戎都被秦國兼併了,秦國秦穆公時代秦穆公用了一個叫做“由余”的能人,用盡了各種政治軍事以及文化手段,收服了“戎人之國”近二十個,開闢國土千餘里。
然後是秦文公繼續努力,派兵攻擊西戎,剩餘的西戎人又敗,秦文公順便收復了以前周王國丟失的土地,連帶先前周王國的遺民也歸了秦國。
當然了,周原也歸了秦國地盤。
即是說,戎人後來都被秦國同化了,開始定居下來食用五穀,束髮穿麻衣、布衣服乃至絹衣,過起了更文明的好日子,把原來的文明都忘卻了。這之前,戎人“被髮衣皮,不食粒食”。披頭散髮穿獸皮,吃動物肉,甚至不火而食,茹毛飲血。打架再厲害,日子其實是苦兮兮的。
戎人為什麼來中原呢?為什麼總是要往西侵擾?這就是原因,嚮往好生活是人類本能。 -
3 # 一老沈一
#行業人士招募計劃#
先秦時期的“戎族”,其實並不神秘。
王國維先生寫過一篇著名的《鬼方昆夷玁狁考》,深得學界認同。此文開頭一段話,對本題目的問題,已經說了七七八八。
其雲——
“我國古時有一強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隴,環中國而北,東及太行、常山間,中間或分或合,時入侵暴中國,其俗尚武力,而文化之度不及諸夏遠甚,又本無文字,或雖有而不與中國同。是以中國之稱之也,隨世異名,因地殊號。至於後世,或且以醜名加之。其見於商、周間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則曰玁狁。入春秋後,則始謂之戎,繼號曰狄。戰國以降,又稱之曰胡,曰匈奴。綜上諸稱觀之,則曰戎、曰狄者;皆中國人所加之名;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曰玁狁、曰胡、曰匈奴者,乃其本名。而鬼方之方、混夷之夷,亦為中國所附加。當中國呼之為戎狄之時,彼之自稱決非如此,其居邊裔者,尤當仍其故號。故戰國時,中國戎狄既盡,強國闢土,與邊裔接,乃復以其本名呼之。”
王靜安先生說得極清楚——
第一,中國古時,太行之西北,有俗尚武力之“強梁”,文化又不及“中原諸夏之國”“遠甚”,於是被看作“外族”。
第二,因 “強梁外族”,“時入侵暴中國”,“中原諸夏之國”“隨世異名”稱之,“或且以醜名加之”。
第三,商周的時候,對此“強梁異族”稱鬼方、混夷、獯鬻。宗周之季,則稱玁狁。
第四,春秋之時,則開始稱戎,繼之稱狄。戰國以後,又稱胡,稱匈奴。
第五,以上各種稱謂,包括戎、狄,都是“中原諸夏之國”起的名字;而鬼、混、獯鬻、玁狁、胡、匈奴,是其本名。鬼方之“方”、混夷之“夷”,也是“中諸夏原之國”附加的。
第六,及至戰國,沒人再說“戎狄”了,因為“強國”出現了,開疆闢土,或收為“國土”或“族裔”融合,再說起也說其本名了。
文中接著說——
“此族春秋以降之事,載籍稍具,而遠古之事,則頗茫然,學者但知其名而已。今由古器物與古文字之助,始得言其崖略,倘亦史學家之所樂聞歟?”
王國維說,“強梁外族”春秋以後的轉圜變化,古籍記載比較詳細;遠古的情況,往往只有名字傳下來。此文章擬結合古器物和古文字,探討究竟。
他做了很多考證,不在贅述。
由此可知——
“戎”,是春秋時期,“中原諸夏之國”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謂。之前和之後,都不這樣叫。
離開王靜安先生的論述,進一步說——
上述那些稱謂,包括“戎狄”,並非現代意義的“民族”概念,而一是地域概念,二是文化概念。
《禮記.王制》曰:“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
這是說“五方”所居地域不同,風俗不同。
《左傳》載:“辛有適伊川,見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
這是東周大夫辛有,僖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38年,在去今河南伊川一帶路上,看到有披著頭髮的人在田野裡祭祀,感嘆說,不到百年啊,這就是戎呀,他們的禮儀文化先衰亡了。
這是認為戎人文化不行。
“戎”,“兵也”。《尚書》曰:“詰爾戎兵”;《詩經》雲:“弓矢戎兵”。小篆,從戈從甲,為兵器總稱;引申為持兵器以侵掠者。
所以,春秋隱公、桓公出現的“戎”,統指西方持兵器入侵族群。
當然,當時諸夏的人們,也認為這些人“沒有文化”,不懂中原禮儀。
客觀地說,當時中原諸夏,是有些“地域歧視”和“文化歧視”的。
比如,“狄”為“犭”旁,《說文》云為“犬種”;還說,“蠻”、“閩”都是“它種,從蟲”。
其實,中原諸夏,不少也來自羌夷之地。
周人祖先有姜姓,姜即為羌。華夏之族皆出於西部無疑。
周人壯大之後,又稱殷商為夷人。《逸周書.明堂篇》雲:“周公相武王以伐紂夷,定天下。”
《太誓篇》、《祭公篇》、《世俘篇》皆稱“夷殷”或“殷夷”。
當時的殷商,其實已居於中原。
另,楚,原在中原,後南遷,於是稱為“蠻”。周昭王三次南征,打擊“南蠻”,致淮水流域的“東夷”亦來朝見。
後來,楚國強大,參與諸侯爭霸,又成了中原諸夏之一。
說回到“犬戎”。
《詩》《書》及青銅等古器,皆無“犬戎”記載。“犬戎”之名,始見於《左傳》《國語》《山海經》《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即均在春秋戰國時期。
《紀年》載,周穆王西征犬戎,取其五王,遷戎於太原。
這大概是“戎族”最早進中原。
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西周滅亡。這大約是大規模的第二次。
然後比較著名的,就是晉秦鬥法,邀陸渾戎遷居伊川,這是在僖公二十二年,即前638年。
《注》雲:“陸渾之戎蓋其本名,允姓,本居於瓜州。”
“瓜州”,為現在甘肅敦煌一帶。其實並不很遠。
前面說到,陸渾戎遷來之前,伊川已有“戎族”居住,或許是穆王遷來的一部。
《左傳》載,襄公十四年,即前560年,晉國欲擒陸渾戎頭領之子駒支,又說其是姜戎氏。就是說,陸渾戎還可能是周族的母系一支後裔。
前525年,晉國終以其曾降於楚為名而伐陸渾戎。此後,伊洛一帶的戎族政權就都不復存在了。
戎族的“族眾”呢,一定是融於當地了。
說來說去,所謂的“中國、夷、蠻、戎、狄”五方,其實是一個變動的不很清晰的概念,而不是現代意義的民族概念。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反反覆覆,發生過不知多少次“族群”融合。請注意,是說“族群”融合,這才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
-
4 # 東方國學
在學術界對於“戎族”這一概念的界定並不完全一致,有人說這是一支少數民族,源自羌族,是狄和匈奴的先祖;還有人說“戎族”並非特指一個少數民族,而是泛指除西部的少數民族。
這些對戎族的解釋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承認戎族人的風土民情、生活習慣,跟中原地區的百姓有很大差別,比如《左傳·襄公十四年》中提到:“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因此可以將其理解為少數民族。
在先秦的不同歷史時期,戎族也分為很多不同的部落,他們多次乘坐鐵騎來到中原“做客”。
比如西周末年,周幽王前岳父申候聯合犬戎起兵叛亂,迫使西周東遷;再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從西邊東遷過來的山戎,時常侵擾燕國、齊國等地,這些被載入《史記》被稱之為“越燕而伐齊”。
前面已經提到戎族,他們是與中原人生活習性截然不同的少數民族,而樓主探究戎族來中原的原因,亦是自古以來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的原因。
少數民族為什麼要來中原?概言之是為了資源:當他們物質條件富足時,來中原是為了互通有無;而當他們所居住的自然環境被利用殆盡時,來中原是為了爭奪資源。
像戎那樣的少數民族的歸宿,似乎大都是像樓主說的那樣神秘失蹤,但實際上他們並未真正消失,而是大多融入了中原人的生活中,在漢人堆裡逐漸變得“泯然於眾人”而沒有辨識度了。
比如齊國應燕國求援出兵征伐山戎,大戰中山戎戰敗後,逐步融入當地民族,隨後便銷聲匿跡;等到了戰國時期,伴隨做客中原的戎族各部融入華夏民族,“戎”這個稱謂也逐步在史籍中不復存在了。
回覆列表
近日,一項考古發現衝上熱搜。一座春秋時期西北戎人的王級大墓在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被發現。這是徐陽墓地考古發掘的第二座王級大墓。考古學家們認為,這進一步印證了文獻中記載的“戎人內遷伊洛”的歷史事件。
01什麼是“戎”?
人們腦海中,“西戎”總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現,新華字典中,“戎”也被解釋為“中國古代的西部民族”。
不過,按學界的傳統觀點,“戎”在早期所指並不明確,更多是一種對族群的泛稱,他們的活動範圍也並不侷限於西方。西周時期,關於“戎”存在一些零散的記載,但“戎”族在歷史舞臺上真正活躍的時期,要數春秋戰國。
《春秋》中詳細記錄著當時“戎”族的存在與分佈。北戎、山戎、無終之戎、揚拒之戎、陰戎、驪戎……除了數量繁多、分支豐富外,此時的“戎”族和中原諸國也逐漸“親密”了起來。據現代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考證,此時的戎族分佈於中國內地,東方有魯西之戎、北方有北戎和山戎,西方有犬戎、驪戎等。離得近了,交往自然也多了,根據史料記載,此時諸戎並沒有乖乖待在自己的地盤過小日子,反而和周王室、秦、晉、齊、楚、鄭等國都打上了交道。
學者考證中春秋時期的“戎”分佈
比方說,在燕山北麓出現的山戎,就曾侵伐燕國,不過也沒撈到什麼好處,齊桓公稱霸後,就藉口山戎的入侵行徑,大舉征伐山戎,結果是“山戎走”。打打殺殺之外,也有一些交融,比如活躍在大原(當今太原市附近)的無終戎,和晉國之間便是有和有戰,甚至還曾派遣使者遊說晉襄公,最終和晉國達成短暫的結盟。以今陝西省臨潼區新豐鎮為據點的驪戎則更近了一步,把驪姬獻給晉獻公做妾,驪姬不僅為夫君生下了奚齊,更是在晉國激起內亂。
“戎”族這樣的影響力沒能持續太久,到了戰國時期,伴隨著列國兼併戰爭,夾在諸侯國之間的戎族或是消亡於烽火狼煙下,或是融於中原族群之中。《後漢書》中清楚記錄著戎族的湮滅:
“趙亦滅代戎,即北戎也。韓、魏復共稍並伊、洛、陰戎,滅之。”
此後“中國無戎寇,唯餘義渠種焉”。
電視劇《羋月傳》中,翟驪雖能帶著一眾人馬,肆意穿梭於列國間,騷擾他國,攪動政局,但是義渠戎也沒逃脫悲劇結尾。公元前272年,義渠戎被徹底消滅,原有的領地也被秦昭襄王設成了北地郡,成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到了兩漢時期,戎族基本消失。
電視劇《羋月傳》截圖,義渠王
《左傳》中還記錄著一個故事,周大夫辛在伊川看到有人披髮而祭,痛心感嘆這是戎人的行為,此地的禮儀已經消亡。這個故事被後世稱為“伊川嘆”,用於指華夏禮儀的衰微。這麼來看,“戎”族相對於中原諸國來說,像是“野蠻人”般的存在。
戎族的生產、禮儀、飲食、服飾等也都有獨特之處。比如,相較於中原的農耕經濟,戎族處於農、牧、狩獵混合的複合經濟形態,但更側重遊牧。戎人飲食結構上也更喜歡肉類而非穀物,服飾上也出現了被髮衣皮、戴覆面飾等不同於華夏民族的習慣。
不過,當下學界對“戎”族的出現、發展、變化等還沒能形成完全統一的觀點,等待更多考古發現的佐證。
換句話說,戎族,依舊神秘。
02戎人,為何來中原?
中國人素來眷戀故土,喜歡唸叨一句“安土重遷”。但對戎族而言,遷徙不是什麼稀罕事。歷史上戎人曾大大小小遷徙多次,基本上都是朝著中原來。他們遷徙的原因,按現在的話說,一是“天災”,二是“人禍”。
所謂天災,也就是氣候的變化。乾旱等突變性氣候條件被視為迫使戎人舉族遷徙的首要因素。也有一種觀點,西周初年發生了歷史上第一次寒冷期,乾冷的氣候極大程度上干擾了戎人的生活生產,他們不得已向東南遷徙,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戎族對中原的入侵自然也就發生了。
“人禍”則指向中原諸國和戎族的“相愛相殺”了。一般認為,戎族和諸侯國的互動頻繁而豐富,二者的關係也涉及敵對、朝覲、結盟、歸附、婚姻等等。但其中,“戰爭”是絕對的主線。戎族時不時騷擾中原諸國,掠奪財物,列國也曾征伐、驅逐戎族。春秋之際,中原本就是群雄割據、諸侯爭霸,戎族這麼一摻和進來,不免捲入各國爭鬥。
其中,陸渾戎的遷徙和登臺很具有戲劇性。陸渾戎,最早棲居在瓜洲(今日的敦煌),由允姓戎和姜戎兩支組成,公元前638年,陸渾戎遷徙到了伊川。《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文載:“秋,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伊川大致位於今天的洛陽市附近,山遙路遠的,陸渾戎為何舉族跋涉千里?
《左傳·襄公十四年》中記載著陸渾戎首領的血淚控訴: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也就是說,當時秦國為了發展實力,擴充套件疆域,從而驅逐陸渾戎。
好在“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毋是翦棄。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惠公便是晉惠公,也就是說,晉國不僅接納了陸渾戎,還將他們安置在了伊川。
據考證,被晉國安置的是陸渾戎中的姜氏部族,而另一支允姓部族也遷移到了今天的嵩縣伊河岸邊的田湖鎮東北。
紀錄片截圖,陸渾戎大致的位置和處境
至於晉國接納陸渾戎的原因,學界有著不同揣測。有的說,這是晉國的戰略佈局,企圖“西以塞秦人東下之路,南以御楚師北上”;也有說法是,陸渾戎東遷,秦國是最大的受益者,至於晉惠公,純粹是因為曾經戰敗被俘,被釋放後不得不答應秦國的要求,接下這塊“燙手山芋”。
被迫也好,自願也罷,晉國的確應該為這個決定感到慶幸,事實證明,陸渾戎歸晉後,成為晉國有利的同盟夥伴,為晉國後期稱霸提供了很大幫助。
“崤之戰”就是一個例證。在這場秦晉爭霸的戰役中,曾受晉國恩情的姜氏陸渾戎和晉國聯合作戰,幫助晉國最終獲勝。據考證,陸渾戎所佔據的地區,是今河南陝縣至嵩縣,黃河以南秦嶺山脈以北的一大塊地盤,這正是秦國東出的要道,一方面有著庇佑恩情,另一方面晉國國君也不時贈給陸渾戎財物,這讓早期的陸渾戎“死心塌地”地做著晉國的“小弟”。正是憑藉和陸渾戎的友好關係,晉文公才能夠全力追逐霸業,而不擔心腹背受敵。
不過,夾在秦、晉、楚三個大國之間,陸渾戎的日子也不大好過,有人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夾縫中求生存。陸渾戎充分發揮了遊牧民族的圓滑,周旋在列國和周王室間,曾被周天子封爵。但楚國非等閒之輩,楚莊王更是借征伐陸渾戎之際,“觀兵於周疆”,順勢陳兵在周天子的國都之下,這才有了後世聞名的“楚王問鼎”一說。春秋末年,權衡局勢後,陸渾戎開始親近楚國,晉國一看,這哪兒成,順勢找了個藉口,兵指陸渾戎。公元前525年,陸渾戎被晉國攻滅。
據估算,陸渾戎在伊川差不多生活了一百一十餘年。2013年以來,洛陽市伊川縣附近的徐陽墓地現世,讓“陸渾戎”的名字穿透歷史的濃塵厚土,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專家們推測,伊川徐陽春秋墓地,有可能是姜姓陸渾戎聚族埋葬的場所。2020年8月初,又一座陸渾戎王級大墓在徐陽墓地被發現,一同出土的編鐘、編磬等珍貴文物,不僅再次證明了幾千年前陸渾戎的東遷,也悄然耳語世人,戎族於浩瀚的中華歷史而言,絕非“來過而已”。
陸渾戎大墓出土的編鐘
03戎,去了哪裡?
漢代之後,史書中很難再找到各個戎族的記載。秦統一中國後,曾出現將匈奴、西羌等部族一併算作“戎”的現象,但這被視為稱呼的沿用,也就是秦國先兼併諸戎後討伐匈奴,所以乾脆把“戎”這個稱呼順便用在了其他部族之上。伴隨著“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代表的四夷觀念的出現和成熟,“西戎”基本上成了西方異國、異族的代稱。
也就是說,正兒八經的戎族已然不在。那他們去了哪裡?
多數學者認為,各戎族要麼被諸國所滅,更多是融合在了中原族群之中。
其實,雖然國度覆亡,但不少戎族的族人還是存留了下來。比方被晉國消滅的陸渾戎,史料記載,其民眾逃亡到了甘國(今洛陽市宜陽縣東南)安身。此外,今天四川什邡市西北的鎣華山(古稱章山)有“女幾山”之名,從章山流經廣漢到金堂縣會合湔水而流入沱江的鴨子河,其實被稱為“洛水”,而這很可能就是陸渾戎遷居四川廣漢地區後所帶去的名號。
鎣華山風貌
逃難避險、遷徙求存,戎族終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足跡。
還是拿陸渾戎來說,雖然湮滅在兵刃之下,但其後三家分晉,原本被晉國佔據的陸渾領地歸屬到了韓國之下,而秦滅韓國後,這些領地又到了秦國手中。西漢之時,這些領地被設立成縣,史書記載,正是因為“本陸渾戎所居”,得名“陸渾縣”。《水經注》有文“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山者也。”
考古學家考證,當今伊川、宜陽縣交界處的順陽河就是古代所說的涓水,而今宜陽縣的黑山就是陸渾西山,也就是古時的陸渾山。到了南北朝時期,陸渾縣被分成了南、北陸渾縣,雖然宋時的記載相對混亂,但根據明清時期的史志記述,北陸渾大致位於縣東北40裡的古城村(今田湖鎮古城村),南陸渾則在陸渾村(今田湖鎮陸渾村)。而在今天的地圖上,仍然可見“陸渾鎮”“陸渾村”“陸渾水庫”等地名。
當今地圖上的陸渾鎮、陸渾水庫
區位之融外,中原族群和戎族的文化也走向共融。一方面,在交往中,華夏諸國的封建制度逐漸影響戎族的社會發展,戎族也開始學習中原人的生產方式,甚至於學習中原文化,戎子駒支在遷入中原後還曾賦《清蠅》一詩。另一方面,戎族帶來的牲畜、畜牧知識、騎射技術也化為奉與中原的物資和文化饋贈,而伊洛地區出現的洞室墓則反映了戎人喪葬習俗對中原文化的影響。
有趣的是,學界曾圍繞戎族和華夏的區別展開論爭。有一種觀點,從起源來看,殷商、周也是戎族,那戎族也可以算作華夏。甚至有學者直接論斷,春秋時代的所有異族,都和黃帝同出一系。爭論的一種結果是,戎族的起源確實和華夏有關,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幫助分析他們的歸屬。
兜兜轉轉,或許數千年之前,本就是一家人,誰又知道呢。
參考文獻:[1]趙曉軍.陸渾戎墓地的發現及其相關問題[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11):57-59.[2]嚴輝.陸渾之戎地名地望通考[J].洛陽考古,2015(03):60-66.[3]嚴輝.陸渾之戎名義考[J].洛陽考古,2015(02):66-69.[4]辛迪.春秋諸戎及其地域分佈考[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04):71-81.[5]姚磊. 先秦戎族研究[D].蘭州大學,2014.[6]雷紫翰,姚磊.近百年戎族特徵及稱謂研究綜論[J].史學月刊,2014(08):112-123.[7]常磊,吳疆.略論“戎”族稱內涵的演變[J].青藏高原論壇,2016,4(01):44-47.[8]趙瑞民.晉國與陸渾戎[J].晉陽學刊,2003(03):45-49.[9]丁大濤.陸渾之戎與伊洛地區的民族融合[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03):65-67.[10]趙曉軍.陸渾戎墓地的發現及其相關問題[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11):57-59.[11]李春風.試論春秋戰國時期山西境內的戎狄及其與華夏族的融合[J].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綜合版),1991(03):102-105.[12]伊川徐陽墓地又發現陸渾戎王級大墓. https://new.qq.com/rain/a/20201130A066U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