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武資料庫
-
2 # 正向
想象中應該是這樣:
1,先行對靜態目標的進行打擊測試,解決精度問題;
2,然後對運動目標進行打擊測試,解決運動目標打擊精度問題;
3,在目標艦船上裝上反導武器進行打擊測試,解決實戰中突擊突防問題。
最終形成戰鬥力。
-
3 # 高紅權先生
做這種導彈攻擊軍艦的試驗,靶艦上是不可能有反導武器的。反導武器自身也很昂貴,況且也不是僅僅就有幾枚防空導彈就行的,那是要有整個的一個系統的,包括指揮中心、雷達等等都必須是全套的。
假如這樣,導彈把軍艦打沉了,那損失未免太大了一些。如果反過來,防空導彈把反艦導彈給擊落了,那似乎能證明反艦導彈還不夠無敵。不過,這樣一來,要測試反艦導彈對艦艇的殺傷能力、測試反艦導彈對目標的跟蹤鎖定等等能力的打算就都落空了。如此一來,基本上就等於反過來測試防空導彈了。這豈不是南轅北轍?
因此,科學家在做這一類武器試驗的時候,是不會搞那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看誰更勝一籌的,而是分別各自測試,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各類武器的效能。
具體到反艦導彈這種武器,我們要清楚一點。再先進的反艦導彈也不可能像有人操縱的那樣,自己就會躲避來襲的防空導彈,或是自己去尋找艦艇的火力盲區進行攻擊。不管多先進的反艦導彈,它都是要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攻擊路線來飛行的。能避開防空導彈,那就避開了;避不開那就只能認倒黴。
因此,測試反艦導彈的時候,只要看它是不是能夠按照設計好的路線來飛行就可以了(比如超低空掠海飛行),根本就不用搞的和實戰一樣。
-
4 # 兵武堂
做這種測試,靶艦上不需要部署反導武器,反艦導彈和反導都是攻擊移動的物體,明顯彈道導彈比船跑得快,所以應該是反導比反艦導彈難些,有反導武器系統的國家屈指可數。有的反艦導彈可以技術性差一些,用還是可以用的,不是所有船都跑得快,都很小。但反導技術達不到,是沒法用的。
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部署反導武器,都是完全不需要考慮的事情。反彈道導彈,五常都有一定能力,美俄還在大氣層外做過實彈演練。說到反航母彈道導彈,事實上,有一定衛星監控掃描能力的國家只有美國和我國,毛熊和歐洲都只有有一定機率蒙中航母位置,在遠離本土的地方,發現航母的機率很低很低。發現後能夠打中的機率也沒有想象得那麼高(除非核彈,因為有至少15分鐘的逃逸時間,衝擊波也未必能夠掀翻航母)。
DF21是為了對付航母,對付航母的武器,絕大多數根本就不是打算擊沉它(實際上想擊沉一艘航母並不容易)。反航母武器(核例外)絕大多數目的只是讓它的艦載機飛不起來,或者說讓它的航母艦載機一段時間內不能飛起。這就可以了,失去艦載機的航母一無是處。
東風21D是個載具,在載重滿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設定最大載重量,所以東風21D可以根據目標確定自己的彈頭戰鬥部,如果我們國家有小型核彈頭,一枚擊中航母,這航母就完蛋了。如果用大當量的常規彈頭,擊中航母甲板,那戰鬥機就窩著別動了,航母上戰鬥機發揮不了作用,還叫航母嗎?打擊航母甲板殺傷力會更好,第一目標大好打,第二彈頭爆炸衝擊熱流,對人員火藥電線路燃料產生更大更多的破壞,第三若洞穿甲板穿進底層所產生的爆炸,基本上所有船員,如人們用魚炮炸魚那般都是活生生的震死的。
DF21和26這兩種反艦彈道導彈,這次從遙遠的內陸發射,擊中遙遠南海里面的目標,各位網友可知道里面的乾坤嗎?因為美航母艦載機作戰半徑加上其所攜帶導彈的距離,離中國大陸沿海地區邊界最遠只能在1200公里以內,也就是說他們要對中國內地的軍事目標發動打擊,必須離我們的海岸不能遠,所以我們的21和26兩種反艦彈道導彈的發射陣地越往內陸地區靠攏,留給美國航母戰鬥群預警攔截的時間就越短。
如題,如果靶艦部署反導武器,無人怎麼操作?如果不部署反導武器,怎麼能夠測試導彈的真實殺傷力?畢竟戰爭時,艦艇上都是實彈部署的?歡迎大家討論,謝謝!
回覆列表
簡單的說下武器測試吧。
對於武器的測試一般來說都是單科目的測試,例如要測試一個反艦導彈,是不是可以擊毀一艘軍艦,就是來對一艘靶船進行攻擊。然後評估毀傷效果。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武器處於最佳的工作狀態中。
如果類似於題主所說的,用反導彈武器進行攔截的話,測試資料是不準確的。畢竟用於攔截的近防炮也好反導彈導彈也好,對要測試的武器不僅僅是有脫靶和擊毀兩種情況,而且還會有“擊傷”這種情況產生。
被擊傷的測試彈就很難去採集到應該採集的資料了,畢竟這種擊傷是完全無法量化的。
說個W君的經歷吧,當年參加了國產某個型號的穿甲彈的測試,而且當時還有大腦袋一同觀看。測試的時候穿甲彈由125mm炮射出,準確的命中一輛坦克的炮塔。但是,這枚穿甲彈並沒有射入坦克內部,而是被橫著彈飛了。算是試驗失敗吧?這樣子的現象並不是真正的試驗失敗,還是可以記錄資料的。可是問題出在了坦克上,坦克被穿甲彈震了一下,焊接炮塔脫焊,在彈飛導彈十幾秒鐘之後坦克炮塔散架了。
按很多人的理解這枚穿甲彈還是摧毀了坦克,試驗應該是算做成功吧?問題就出在雖然坦克被摧毀了,但是坦克並沒有按照“預定的方式被摧毀”。因此試驗徹底的失敗,連資料收集都沒有必要做了。
原因很簡單,試驗需要的是可控的,可以預計的資料,這種不可控的行為發生就會直接導致試驗的失敗。
說回來題主的問題。測試反艦導彈當然不能攔截。如果要測試反艦導彈的突防能力,很可能根本沒有靶艦,而是讓導彈在空中做大幅度的機動。只要機動性達標就被認為有相應的突防能力。這也是保證測試資料準確性的一個方式。
至於能不能突破軍艦的近防炮攔截?並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這是一個開放的概念——有點船上會有1門近防炮,有的船上會有3門,你不能說我能突破一門炮的攔截(試驗)就可以突破多門炮的攔截(實際),也不能說我們可以突破某個型號的近防炮的攔截(試驗),就可以突破所有型號近防炮的攔截(實際)。這種測試是沒有意義的。
至於近防炮能否攔截導彈,這事情並不是在測試反艦導彈,而是在測試近防炮啊——另外一個專案的事情,就別參合在一起了。而且飛過來的導彈那叫“靶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