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魁哥說歷史

    公元234年,蜀漢一代名相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自此蜀國喪失一大纛,魏國少一勁敵。因為失去諸葛亮的蜀國,就像劉歡的《哭諸葛》中所說的一樣“蜀國將交付於何人,生生痛死蜀人心。”司馬懿見諸葛亮已死,自己無後顧之憂,於是率軍返回長安面君請賞了。諸葛亮可以說是司馬懿一生的痛點,如果諸葛亮在世,司馬懿必定不敢有絲毫懈怠,可惜諸葛亮在不斷征戰中積勞成疾,最後病逝於五丈原。

    但是諸葛亮死後還沒三十年蜀漢就滅亡了。公元263年,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蜀漢後主不戰而降。自此蜀漢滅亡。

    如果諸葛亮多活30年,蜀漢還會滅亡嗎?這雖然有點牽強,非要咱們的諸葛丞相再操勞30年,但也說明諸葛亮確實是三國中的傑出人才,蜀漢不可缺少的領導人。

    首先來分析一下,原著中諸葛亮死後,魏蜀吳三國的情況。

    曹魏此時的國君是曹叡,雖然不及曹操、曹丕等人能力強,但也可以算一位明君。在曹叡統治時期,國家大權牢牢掌控在曹氏宗族手中,如曹真、曹休甚至後期的曹爽都是曹叡安排的。雖然曹叡二十三歲即位,但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有此明君在,想必諸葛亮還會像以前一樣,北伐難以取勝。

    而東吳卻混亂不堪,雖然有陸遜,諸葛瑾等人的輔助,也多次北伐中原。但始終都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東吳皇帝孫權雖然早期勵精圖治敗曹操,退劉備建立霸業。但到了後期卻變得疑神疑鬼,尤其在立嗣的問題上,大肆迫害朝廷重臣,陸遜這樣的大才都被活活逼死,可見東吳確實幫不了多大的忙。在孫權死後,東吳政權多次易主,諸葛恪被殺,孫郴又被丁奉平定,基本上自己窩裡鬥了很多年,東吳孫休又是一個柔弱之主,對北伐肯定不能盡心。

    而蜀漢呢,在諸葛亮死後,到姜維掌權期間,一直處於保守階段。雖然有蔣琬,費禕,董允等人的扶持,但蜀國國力一直處於低谷,再加上後主劉禪胡鬧,不理朝政,寵信宦官。基本上自保都是問題。

    所以諸葛亮如果繼續活著,對蜀國來說十分重要。諸葛亮為蜀漢相父,又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所以在總結前期失敗的教訓後,必將勵精圖治,不斷積蓄國力。公元228年,蜀漢第一次北伐時,發動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了,可見諸葛亮的治國水平不是吹的。如果曹魏知道諸葛亮在,必定會高度警惕,像以往一樣,在雍涼地區佈下重兵,派名將鎮守。所以諸葛亮在無東吳幫助的情況下,形勢也不容樂觀。

    其次,蜀漢後期將才匱乏,基本上已經沒有出兵的戰鬥力。

    俗話說“兵慫慫一個,將熊熊一窩”,在諸葛亮北伐時,蜀漢就接連失去趙雲、關興、張苞、吳班等將領。到了蜀漢後期,基本上只有姜維、廖化、張翼等三人還活躍在戰爭前線。而且廖化、張翼已經是老將,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諸葛亮要想再次北伐必須培養人才。

    而培養人才方面,就是諸葛亮的短板了,因為諸葛亮事必躬親,一直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座右銘,基本上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別人只要遵命行事就行。所以其他人才很難發揮更大的作用,或者說在諸葛亮的光環下,很難成長。

    然後,諸葛亮的大敵司馬懿於公元251年病逝,而諸葛亮在公元234年就已經54歲了,到公元251年是71歲,也已經是古稀年紀,此時如果再患疾病,估計很難再次帶領戰士出師北伐了。事必躬親的諸葛亮很難像姜子牙一樣,年過八十建立功業。

    諸葛亮接手的是一個經過兩次大規模失敗的國家,關羽失荊州,使蜀漢喪失了荊州的大片土地。劉備夷陵之戰使蜀國國力喪盡,軍事人才凋零,在沒有好的戰略立足點,沒有將才衝鋒陷陣的情況下,就算諸葛亮再有能量,也不可能使蜀國起死回生。

    而諸葛亮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只要生命不息,就北伐不止。所以北伐在諸葛亮在世時,會一直持續,北方人才濟濟,國力強大,蜀漢的命運確實難以預料。不過可以知道的一點是,諸葛亮死後,蜀國一定還是最弱的一國。估計到時候自保都是問題。

    綜上,諸葛亮作為蜀漢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如果再多活30年,必定能恪守基業,保蜀國無憂,但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再次北伐估計就難以實現了,畢竟前期的征戰已經使蜀漢積貧積弱,將才短缺,可以說越到後期蜀國越弱。就算孔明覆生,也難以躲過滅亡的結局。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 2 # 靜裡水聲1

    如諸葛亮此徒多活30年,蜀國一樣敗,甚至敗的更快,此徒和姜維一樣會九進中原!原先,劉備之時,蜀國能拉出46萬人,號稱70萬。而到諸葛亮此徒時,只能拉出28萬,這還是在魏延手裡時期,養精蓄銳,休養生息出來的壯丁。到姜維九進中原之後,壯丁只剩3萬,3萬人投降鍾會之後,鍾會自立不成,又敗給司馬昭,一個不剩!蜀華人口就此可以說是滅絕了。皆諸葛亮之罪也!

  • 3 # 落冰的小魚

    不一定,第一。諸葛亮在時沒有很好的梯隊培養接班人。導致蜀國後期人才斷隔。第二。本來北伐屬於不得民心,蜀國長年征戰。需要休養生息!加上經濟領域繁榮。所以,民為本,國力強。人才輩出國家會長久。

  • 4 # 特里佈雷德

    會。

    從人才來說蜀華人才有點斷代(主要蜀華人口少,不到100w,而且還有很多未開化人口),魏國則人才輩出,吳國還湊合。

    從經濟上看,蜀國劣勢更大,只有成都平原糧食產量好點,剩下的多山。魏國經濟最發達,三國時期北方是經濟中心,一直到宋朝時期經濟重心才逐漸南移。吳國經濟也好,主要吳國地區平原多,水資源豐富,農業條件不錯。

    軍事這個說不好,影響的因素太多,雖然說紙面強大不代表打起來能贏,但是從探討的角度說只能分析紙面實力。從紙面資料看,首先是人口,蜀國劣勢也很大,蜀華人口只有吳國一半,而兩國加起來人口又只有魏國一半還不到,再就是經濟,蜀國很難長時間維持充足的常備軍,魏國軍力相當雄厚,主要是分兵北方,東北,西北,所以面對吳蜀,在區域性地區並沒有較大優勢,吳國則好於蜀國,比魏國差。不過由於各方面因素,越往後,蜀國越沒戲。

    總之三個國家的國力用現在的世界打比方,魏國相當於美國,吳國大概算0.5箇中國,蜀國相當於沒有戰略武器的俄羅斯。

  • 5 # 玉劍飄雪慕白

    諸葛亮如果不死,蜀漢照樣滅亡,或許還會亡得更早。其實在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時,蜀漢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經濟不振,人才凋零,階級矛盾突出,幫派體系林立。滅亡只是個時間問題。

  • 6 # 吃貨達人美食臺

    在蜀漢第六次北伐途中,諸葛亮耗盡了自己最後一點心血。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再指揮這樣一場戰鬥了,他為蜀國效命的日子也馬上就要結束了。他心中有遺憾,有不甘。如果再給他十年,他一定可以擊敗曹魏,收復中原,讓大漢的王旗重新飄蕩在中原腹地,恢復劉家漢室江山,完成對先帝劉備的承諾。可真的是這樣嗎?

    沒有人比諸葛亮更清楚蜀漢國內的形式,也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現在的天下局勢。曹魏佔據中原腹地已經很長時間了,那裡有最富饒的土壤,有最富庶的子民,那裡一直都是中原文明的中心。雖然蜀中也號稱是天府之國,但是進到這裡也相當於將自己囚禁在這,艱難而漫長的蜀道讓他們的補給線很長,消耗很大。很難透過國內的後勤來滿足北伐大軍的需要。他們只能從魏國境內尋找糧食,讓士兵屯糧。

    和曹魏比起來,蜀國的步兵更為強大,如果在巴蜀這種不利於騎兵施展的環境下戰鬥,那麼諸葛亮自信可以輕易的殲滅一切來犯的強敵。但是當他們走出去,來到曠野之後,他們步兵的優勢就沒有了,而魏國強大的騎兵將是他們的噩夢。即便他發明了連弩,但那也只能在防守中,在距離很近的時候才能發揮作用。即便戰勝了,他們也追不上騎馬逃走的魏兵。那麼最好的結局也就是不敗,根本談不到取勝,平滅,收復。

    而蜀國內部真的就像一塊鐵板嗎?後主劉禪真的從內心深處支援他的北伐政策嗎?未必。應該說,劉禪並不是一個庸碌的君主,他能夠在諸葛亮死後還保持蜀國四十多年的國運,在東吳滅亡之後才倒在了已經佔據天下大勢的魏國面前,如果說一點能力也沒有,那是不合理的。

    劉禪並不看好北伐,他也不認為蜀國有北伐成功的可能,而且他也不想北伐。他只想做個收成之君。那句樂不思蜀不完全是自保,也是一種他內心真實想法的表達。但是在諸葛亮面前,他沒有表達自己意見的膽量和能力,所以只能全力支援諸葛亮。

    另外,蜀中的文臣武將們從來不想屈居在跟隨劉備入蜀的老臣之下,即便是天下聞名的諸葛亮也不行。如果沒有共同的敵人,那麼等待蜀國的就是內亂的下場。所以不得已之下,諸葛亮明知道北伐不可能成功,卻還不遺餘力的進行。目的就是讓國內能夠團結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力量,避免內鬥的出現。

    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並不是一個諸葛亮多活十年就能解決的。他手下沒有合適的大將,而自古以來中國的統一戰爭都是從北向南的,從南向北很難成功,一個是氣候的原因,另一個就是軍隊組成的原因。諸葛亮非常明白。無兵無將的情況下,即便是他也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 7 # 阿藟雜談

    諸葛亮是一代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但是,也有其侷限性,他有幾個致命缺陷,一是他的擅長的政治而非帶兵打仗,能取一時之巧,但是總體戰場局勢的把控不夠。二是他過於依仗個人的能力,不善於發揮集體作用,尤其是在人才的培養上缺乏戰略眼光,造成蜀國後期人才凋零,這在他的《後出師表》裡說的很清楚,江山代有才人出,可是,劉備的人才儲備用完後,他就感到無可用之人了。三是過於重個人名節。所以在北伐這件事,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後果是極大的消耗了蜀國的國了,將蜀國的經濟推到崩潰邊緣,百姓苦不堪言。再從國力上講,蜀國後期已無法同魏國抗衡,甚至連東吳都不如。再從階級分析,魏國以司馬懿為代表的門閥氏族勢力已日漸豐滿,他們逐漸奪取曹魏政權後,不可能繼續容忍蜀國寒族政權的存在(蜀國內部的氏族勢力也蠢蠢欲動),必然會大舉進攻,即使有諸葛亮在,又能怎麼樣,在絕對實力面前,任何技巧都是多餘的。

  • 8 # 微博愚公2017115

    答案是肯定的,司馬懿活著背後有大國做後盾,尚不能動搖蜀漢,司馬懿死了,而諸葛亮還活著,就憑司馬氏那些敗家子,窩裡斗的你死我活,臣下明則保身,完全不顧國家安危,如果內憂外患,一起光顧,別說收腹蜀漢,自身都難保!看看五胡十六國,是誰造成的?

  • 9 # 趙烽欽

    如果諸葛亮多活30年,蜀漢肯定不但不會滅亡,而且佔領中原後還有可能統一中國。可是諸葛亮只活了五十多歲給累死了。漢朝該滅,天意難違呀。其實諸葛亮在初見劉備之時,就已經預知到蜀漢統一不了中原。但他還是幫助劉備堅持了幾十年。

  • 10 # 西瓜境界

    沒有諸葛,劉備一定能一統中原。自從來個鼠目寸光諸葛 鼓動劉備背離大義奪同宗地盤,從此英雄劉備變守戶地主。

  • 11 # 空山鳥語168

    諸葛亮憑自己一身的才華是不長久的,他的身邊人才太少了,加上皇帝的阿斗無治國之才,孔明又不能太過杈,權受限制,才難發揚,一個國家光能打天下,、無治國之才配合,天下是難長久的,歷史例子也很多,諸葛亮與曹操是無法比的,曹操是天下真正的英雄,他身邊謀士如雲,戰將如雨,曹操治國勝阿斗不知多少倍,所以結果會三國合一。

  • 12 # 靈蘭真傳門人

    諸葛不死蜀國不滅,但也不能妄言統一,因為蜀國國力人力物力,物資基礎不具備這個實力,沒有物資基礎,都是不現實的。

  • 13 # 啟用的歲月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大下大勢所趨,豈是一個諸葛亮能擋得住的,可能會晚幾年滅亡,但一定會滅亡的。蜀地人少且不富裕,這就限制了它的發展。

  • 14 # 風飛凡

    不僅會,還會滅的更快。六出祁山寸功未取,勞民傷財。反觀曹魏,以逸待勞,依靠城池之力消耗蜀國有生力量。

    原本曹魏國力就雄厚與蜀漢,優勢一點點累積,滾雪球滾越大,蜀漢焉能不敗?

  • 15 # 尋股問經之股經匯播

    估計30年後滅亡,人才不繼。北伐不斷嗎。

    培養,廣招人才,休養生息個十多年,靜待時變。出師前詐死宣告天下。不動則已,一動要站穩腳跟。哪就難說。

    而且要錢糧支援,先一萬幾千人分散關中各階層,北伐時響應。

    最好搞一下,諸葛亮死了,劉禪清算,詐降。魏肯定派人入蜀瞭解。甚至讓詐降說哪些人可誘降當內應接應等。途中消滅一支魏軍,裝成魏軍回去報告假訊息。肯定放鬆警戒,三路大軍突襲。

  • 16 # 東萊國學

    會的(以三國演義這個版本中的諸葛亮來論述)

    一定會失敗。諸葛亮接手的是五虎上將,人才濟濟的一個盤子。諸葛亮最大的問題是不會培養人才,以自我為中心。打30大板以上的事情都要過問,這樣的人當個基層幹部還可以。

    劉備好像什麼都不會,這就是大領導要做的,只有這樣人才才會為你所用,你什麼都懂,什麼都都會,你只能用奴才。

    項羽當年,為什麼會失敗?因為他能破釜沉舟,打敗秦國,能夠打得劉邦找不到北。在項羽眼裡天下只有兩個人:一個就是項羽自己,天神一樣的存在,一個就是其他人,都是不值一提的。

    所以有一個範曾他不能用。韓信,陳平,都是從他陣營裡出走的。

    一把手不是什麼都要會,而是要把各種人才唯你所用,你會也要裝作不會。那大家才有成就感,才有價值感。

    所以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 17 # 山野老人

    如果諸葛亮多活30年,蜀漢還會滅亡嗎?

    劉備駕崩後,劉禪繼位,諸葛亮當家,大小事情都由諸葛亮說了算。

    從建興元年開始執政,到建興十二年八月病逝,諸葛亮執掌蜀漢政權十二年。

    十二年期間,諸葛亮執政初期,因劉備剛剛駕崩,政權不穩,在最初的兩年時間內,諸葛亮致力於國家經濟建設。

    建興三年開始,諸葛亮南征,花了兩年時間,平定了南方。

    建興五年開始,諸葛亮率軍駐紮漢中,由此拉開了八年的北伐戰爭。

    八年時間,六出祁山,五伐中原,最後累死在五丈原。

    如果諸葛亮不死,再多活三十年,諸葛亮仍然不顧一切的北伐,北伐有希望嗎?

    由此可以斷定,諸葛亮如果再活三十年,不顧一切的北伐,蜀國會在諸葛亮手裡滅亡!

    這樣說有什麼依據呢?

    一,北伐只會加速蜀國滅亡。

    對於北伐,是自取滅亡,這一點,諸葛亮自己說得很清楚。

    諸葛亮曾說:“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這段話概括起來就是兩個方面的意思。

    其一,一定要北伐,這是先帝委託我的任務。

    其二,不北伐,蜀漢也是要滅亡的;北伐,蜀漢也是要滅亡的。與其這樣,不如冒險北伐。

    冒險北伐,也許僥倖能成功。

    二,孫權不會讓諸葛亮得逞。

    諸葛亮知道北伐只會加速蜀漢滅亡,諸葛亮不顧一切地北伐,是抱有僥倖心理,畢其功於一役。

    可是諸葛亮忘記了身邊還有個孫權,就算諸葛亮北伐僥倖成功,孫權能袖手旁觀嗎?

    諸葛亮忘記了關羽襄樊之戰的教訓。

    襄樊之戰,開戰之初,關羽節節勝利。

    曹操膽戰心驚,準備遷都,躲避關羽的進攻。

    眼看關羽節節勝利,孫權坐不住了。

    關羽的勝利,逼迫孫權與曹操走到了一起。

    之後,曹操與孫權聯合,曹操取得了襄樊之戰的勝利。

    孫權不但奪回了荊州,而且讓關羽身首異處。

    由此可以推測,就算諸葛亮能畢其功於一役,孫權也不會坐視不理。

    三,司馬懿是諸葛亮的剋星。

    諸葛亮的畢其功於一役,有司馬懿在,永遠不會出現。

    為什麼這樣說呢?

    司馬懿看準了諸葛亮的要害。

    諸葛亮北伐中原的要害是沒有後勤保障,諸葛亮的心態是速戰速決。

    對於諸葛亮這種處境與心態,司馬懿的對策是穩坐釣魚臺,不給諸葛亮交戰的機會。

    無論諸葛亮怎麼挑戰,司馬懿就是閉關固守。

    司馬懿的戰術就是拖住諸葛亮,耗死諸葛亮。

    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就是司馬懿戰術的成功。

    有司馬懿在,諸葛亮北伐中原永遠 不會成功。

    綜上所述,就是諸葛亮再活三十年,不放棄北伐,蜀國也只有滅亡一條路。

  • 18 # 卷子閱詩文

    如果諸葛亮可以多活三十年,蜀漢應該還是會滅亡的!

    但是把司馬懿熬死了,可以延緩三國被統一的時間!

  • 19 # Mrking262

    諸葛亮再活一百年,蜀國照樣滅亡。

    原因一:諸葛亮事必躬親,不懂放權,這樣會讓整個朝野的文官武將越來越差,缺乏自主權。

    原因二:阿斗,其實歷史上真實的阿斗並不是一無是處,樂不思蜀不是說阿斗不行,而是阿斗很行。

    原因三:兵多將不廣,當時蜀國五虎將已經基本上處於後繼無人的狀態,又說什麼面對曹魏?

    原因四:劉備的遺言,劉備死前託孤,說的是“阿斗有才則需丞相鼎力相助,若阿斗無才,望丞相取而代之。”這一句話就已經埋下了足夠的伏筆。

    綜合上述四點,就算是諸葛亮再活一百年,蜀國照樣滅國,諸葛亮輸就輸在他的度量,眼光,真正的聰明人是知道在什麼時候聰明,什麼時候裝傻,而諸葛亮卻是一個明面上的聰明人,太聰明瞭。

  • 20 # 小鵬友學習

    私以為,假使諸葛亮在多活30年,蜀漢還是會滅亡的。

    諸葛亮協助劉備治理地方、謀劃天下的總體規劃,便是《隆中對》。那麼,我們從著名的《隆中對》戰略去逐一解讀。

    諸葛亮認為劉備能夠奪取天下,對整個形勢進行了分析,具體如下:

    一、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二、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三、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四、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五、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六、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解第一條,自“隆中對”後幾十年間,曹操的威勢只有更盛,更不可與之爭鋒。至於進入司馬晉時期,司馬氏一族比曹氏能加能夠整合傳統儒家豪族資源,比曹魏更強。

    解第二條,“隆中對”時,孫權尚不佔有荊州南岸,赤壁之戰後,孫氏政權佔據完整長江南岸中下游,地勢更險。而江東的民附,指的不是平民,而是傳統世家,所以資源發展也更加之好。

    解第三條,辛辛苦苦一個赤壁之戰,最終只借到北岸諸郡,戰略目的沒有達到,不僅沒有得到穩固後方,還埋下了與孫氏的矛盾。

    解第四條,看似佔據了益州、漢中,其實一則沒有很好的清理地方勢力,不能很好的整合資源;二則雖說漢室發家於此,但實際上劉邦的成功不是在於益州資源的支援,而是在於在益州降低了項羽的警惕性,出奇兵奪關中,才得到了足夠的戰爭資源。所以諸葛亮也是計劃如此,據益州獲得戰略空間上的優勢,但接連北伐失敗,也代表了此條規劃的失敗。

    解第五條,在劉備稱帝后,已經喪失了漢室這面正義的大旗,而西面諸戎在馬氏被消滅後,已被曹操降伏;外結孫權?呵呵。

    解第六條,從歷次北伐可以看到,除第一次得到了地方漢室官員的支援外,伴隨著歷次北伐,依舊忠於漢室的官員和百姓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到最後已經喪失了群眾基礎。

    綜上,六條戰略規劃沒有一條能夠達成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還在不斷惡化。

    因此,假使諸葛亮能夠多活30年,依舊無法改變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戀屬於戀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