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月下空山聽清泉

    古代,往往以天文現象去預測王朝氣運。還有“紫微斗數”這樣專門的理論知識。

    “天眼”,就是射電望遠鏡,是用來觀測天文現象的。現在美國的“天眼崩塌了”,全世界只剩下中國的“天眼了”。

    是不是也可以用來預測中美兩國的氣運?

    紫微斗數以天相預測興衰

    一、美國“天眼崩塌”其事

    “天眼”是直徑超過數百米的球面射電望遠鏡,用來搜尋外星無線訊號,觀測外太空的天文望遠鏡。

    此次崩塌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建於1960年,位於波多黎各,2018年因費用原因放棄維護,並於近日崩塌,阿雷西博天文臺臺長已宣佈維修失敗,“不具備修復價值”。

    世界目前僅存的中國“Fast望遠鏡”,建於2016年,位於貴州,綜合性能是“阿雷西博”的10倍。

    阿雷西博望遠鏡曾是美國實力的體現之一

    二、對特朗普的預示

    諸葛亮在五丈原夜觀天象,發現主星昏暗,客星明亮。立刻安排了後事。諸葛亮去世後,天空有一顆斗大的流星隕落。

    當然特朗普不是諸葛亮,沒有什麼神機妙算。但是目前他反攻倒算的安排一一落空,他在臺上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數了。

    特朗普上臺後,醉心退群和圍堵中國,忽略了很多環境、科學和教育等重大民生事項,間接導致“天眼崩塌”,“種瓜得瓜,求仁得仁”,這又何嘗不是茫茫中“因果律”起了作用呢?

    特朗普上臺意外下臺也意外

    三、對美國的預示

    任何一個國家都逃不過“週期律”,哪怕是世界霸主。

    中國朝代就不用說了。羅馬稱霸500年,英國稱霸300年,美國稱霸也快100年了。

    一個霸主,從崛起到興盛,從興盛到衰落,從衰落到滅亡,是必經的過程。美國還遠遠談不上滅亡,但是已經有了衰落的警兆。

    如果美國不重視國內經濟,不重視外交靈活,一味地憑自己意願瞎胡鬧,有可能加速衰落。

    射電望遠鏡拍攝的神奇宇宙

    四、對中國的預示

    現在美國一有什麼事,立馬就想到中國。經濟不好,是中國出口多;朝鮮不聽話,是中國使得壞;澳大利亞殺戰俘,是中國造的謠。

    此次“天眼”崩塌也是。

    的確,中國現在是強大了,但無數的故事告訴我們,二把手不好當。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貴州射電望遠鏡

    歷史上,英國一直在打壓歐洲的老二,先是法國,後是俄國,再是德國,最後桃子落在了千里之外的美國手裡。

    單位裡,正職也會對能幹的副職有所防範。遠的不說,近期環球時報胡錫進主編被人造謠,立馬想到單位裡某個副主編去黨校學習回來有想法了。

    一個國家崛起,不能僅僅靠一兩次天相。還要靠苦幹、實幹、會幹,也要蹈光養晦。

    一個副職成長,不能僅僅靠以前的業績。還要靠掌握鬥爭藝術,做得了事、伏得了小、耐得了寂寞、唱得了讚歌。

    何況,日歐也在興建更新的多孔徑射電望遠鏡,國家爭霸是一場馬拉松,沒到時候,誰贏誰輸,天命歸誰都還不能大意。

    最後,套用趙本山春晚一句臺詞做總結:

    “縱看世界風雲,風景這邊獨好。”

    昨天,今天,明天

  • 2 # 去說歷史啊

    最近位於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的一座名為阿雷西博天文臺裡面的一臺射電望遠鏡塌了,這個地方正式的名字是美國國家天文學和電離層中心。該射電望遠鏡建於1960年到1963年間,高度達到了498米。

    這臺望遠鏡由史丹佛國際研究中心、康奈爾大學,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管理,是世界上第二大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經過多次改造之後,1974年其直徑達到了350米。不過這臺望遠鏡是固定的,不能轉動,所以現在相對落後了。

    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多次發生故障,沒有維修的必要了

    最近以來美國一直想拆掉這臺望遠鏡,最主要的原因是在2020年12月1號發生了兩次電纜事故。當時阿雷西博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裝置平臺墜落並砸向瞭望遠鏡反射盤表面,最終砸出了一個直徑30米的大洞。

    由於維修費用太高,所以準備拆掉。這臺望遠鏡已連續運作了57年,可以說為美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國的射電望遠鏡建成之前,這臺望遠鏡一直都是地球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可以說這臺望遠鏡已經非常老了,2017年曾受到颶風的損害,今年8月一條輔助鋼纜發生故障,11月主鋼纜又出現斷裂,可見這臺望遠鏡已經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

    現在計劃拆除掉,但是網上居然有3.5萬人希望美國能夠拯救天文臺。不過每年高達1,200萬美元的維護費讓美國有關部門認為已經沒有必要維護了。

    美國準備啟用新的空間望遠鏡,在今年會發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

    我們都知道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是哈勃望遠鏡,但是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局宣佈,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主鏡已完全展開,經歷了多次發射推遲,成了史上最貴望遠鏡。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在最近的一次測試中迎來了新進展,這款望遠鏡比哈勃望遠鏡還要先進。

    韋伯望遠鏡已完成了主鏡的部署測試。這臺望遠鏡原計劃在2021年3月發射,但是技術人員和工程師一直在測試;一旦全部測試完成之後,將會交給法國方面進行發射。現在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被放到了加利福尼亞州雷東多海灘、諾斯羅普·格魯曼航天系統的潔淨室中。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將會在2021年發射,到時候將會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空間科學天文臺,解決更多的太陽系奧秘。這臺望遠鏡比哈勃望遠鏡觀測距離更遠,能夠把宇宙看得更加清楚。

    研發更大的望遠鏡並不代表能觀測到更遠的宇宙,只能把宇宙看得更清晰

    當然我國也有一臺名叫“天眼”的射電望遠鏡,但是和美國的空間望遠鏡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人類在觀測宇宙方面已經做得夠完善了,不過只能觀測到一部分的宇宙,這是固定不變的,主要是因為宇宙在不斷的膨脹,而這種望遠鏡只能看到一定時間內發出的光芒。

    也就是說被望遠鏡看到的行星和恆星的光芒其實是幾萬年之前或者是幾千年之前的,甚至有的是幾百萬年之前的,真實宇宙的樣子人類是永遠看不到的。而且宇宙處於不斷的膨脹之中,其膨脹速度超過了光速。所以實際上人類在觀測宇宙的時候,看到的空間是越來越少,而不是看到的越來越廣闊。

    鑑於此,建造巨大的望遠鏡並不代表能看到更遠的距離,但是可以看到更多更清晰的宇宙環境,發現一些特殊的行星,找到隱藏在星雲裡的一些東西,只要人類能夠發現可觀測宇宙範圍內的事物就可以了。現在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是類地行星的研究。

    製造超大的望遠鏡,有被地外文明發現的風險

    當然之前科學家霍金曾警告過,不要去製造超大規模的望遠鏡,因為這些望遠鏡發出的訊號,有可能會被外星文明所探測,這是非常危險的。究其緣由,在於如果高等外星文明探測到訊號的話,地球有可能會遭到打擊。但是人類還是非常勇敢的繼續探測遙遠的宇宙。

    最近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接受採訪時被問到有沒有外星人,他當時點了點頭,明確表示這個事情不能說。這被大多數人解讀為確實是有外星人存在。當然究竟有沒有外星人無人能證明,也許奧巴馬是故弄玄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歲以後的男人還在乎自己的外貌容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