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楚
令狐楚別稱令狐文公,與令狐德棻是同族人,是唐朝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尤其擅長四六駢文、長於絕句,曾經和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唱和,著有《漆奩集》等作品。而另一位詩人李商隱與令狐楚的關係就更加親密了。
令狐楚簡介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殼士,自號白雲孺子。宜州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唐朝宰相、文學家。有《漆奩集》一百三十卷,又編有《元和御覽詩》。
令狐楚為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進士。唐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後為皇甫鎛推薦,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節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汙事貶衡州刺史。唐敬宗繼位後,又重新提拔他為戶部尚書、東都留守、天平軍節度使、吏部尚書,累升至檢校尚書右僕射,封彭陽郡公。後以山南西道節度使致仕。開成二年(837年)病逝,年七十二。追贈司空,諡號“文”,累贈太尉。
令狐楚與李商隱
在父親去世後,幼年的李商隱陪同母親回到河南故鄉,他憑藉才華、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關係網路。早在十六歲,他就開始與當地的一些知識分子交往,將自己的作品散發給他們閱讀,獲得了一定的名氣——也許就是因此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認識令狐楚是李商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後來的生活狀態在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令狐楚幫助李商隱進入士大夫的社會階層,同時也使他捲入了黨爭的旋渦。
從829年(太和三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837年(開成二年)令狐楚去世,他們一直保持著非常親密的關係。李商隱以謙卑誠懇的態度贏得了令狐楚的信任,有一件事可以表現這種信任的程度:令狐楚在病危之際召喚李商隱來到身邊,要求他代為撰寫遺表——這並非普通的遺書,而是要上呈給皇帝的政治遺言。令狐楚本人就是這種文體的高手,而他寧願讓李商隱幫助完成自己一生的總結。
李商隱在老狐楚死後,因一時沒有工作,不能克服眼前一時困難,堅守牛黨陣營,而是急忙投到令狐楚的對立陣營李黨成員王茂元幕府,後來又公開跟隨被牛黨清洗打壓的鄭亞走了,叫小令狐及牛黨陣營情何以堪?被牛、李兩黨共排之,盡在情理之中
令狐楚
令狐楚別稱令狐文公,與令狐德棻是同族人,是唐朝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尤其擅長四六駢文、長於絕句,曾經和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唱和,著有《漆奩集》等作品。而另一位詩人李商隱與令狐楚的關係就更加親密了。
令狐楚簡介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殼士,自號白雲孺子。宜州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唐朝宰相、文學家。有《漆奩集》一百三十卷,又編有《元和御覽詩》。
令狐楚為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進士。唐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後為皇甫鎛推薦,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節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汙事貶衡州刺史。唐敬宗繼位後,又重新提拔他為戶部尚書、東都留守、天平軍節度使、吏部尚書,累升至檢校尚書右僕射,封彭陽郡公。後以山南西道節度使致仕。開成二年(837年)病逝,年七十二。追贈司空,諡號“文”,累贈太尉。
令狐楚與李商隱
在父親去世後,幼年的李商隱陪同母親回到河南故鄉,他憑藉才華、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會關係網路。早在十六歲,他就開始與當地的一些知識分子交往,將自己的作品散發給他們閱讀,獲得了一定的名氣——也許就是因此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認識令狐楚是李商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後來的生活狀態在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令狐楚幫助李商隱進入士大夫的社會階層,同時也使他捲入了黨爭的旋渦。
從829年(太和三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837年(開成二年)令狐楚去世,他們一直保持著非常親密的關係。李商隱以謙卑誠懇的態度贏得了令狐楚的信任,有一件事可以表現這種信任的程度:令狐楚在病危之際召喚李商隱來到身邊,要求他代為撰寫遺表——這並非普通的遺書,而是要上呈給皇帝的政治遺言。令狐楚本人就是這種文體的高手,而他寧願讓李商隱幫助完成自己一生的總結。
李商隱在老狐楚死後,因一時沒有工作,不能克服眼前一時困難,堅守牛黨陣營,而是急忙投到令狐楚的對立陣營李黨成員王茂元幕府,後來又公開跟隨被牛黨清洗打壓的鄭亞走了,叫小令狐及牛黨陣營情何以堪?被牛、李兩黨共排之,盡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