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32699652華一民

    城鎮化和大量農民進城,這是目前中國城鄉發展需要,這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是農業機械化後,解放了的農民進城打工與發展的需要!這是非常好的良性迴圈!農民進城是大部分,還有一部分繼續搞農業!住進高樓的農民可以打工,經商,也可以自己當老闆!他們都可以自由發展!而且絕多數都發展生活得很好!這是不需人多操心的!/

  • 2 # 使用者董永華

    既然能住進樓房,說明他們的條件很優越,他們己經做好了再不想種地的思想準備,所以,用不著擔心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生活肯定過的比種地人的生活好。

  • 3 # 長江三農

    多謝邀請!這也是許多農民擔心的話題。擔心撤村並鎮,住進高樓後以什麼為生,居住村落起碼還有土地種,住進小城鎮怎麼住得進,留得住。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進入小城鎮之後,會找到工作的,城市居民怎麼生活,我們就怎麼生活,城市居民在高樓裡“續命”,我們農民不能嗎?據我瞭解,有這種擔心的人不在少數,老農民居多,中青年人習慣了農村生活,也有擔心的,但我不擔心怎麼在小城鎮生存下來,我擔心的是農村文明是否能傳承下去。

    一、樹挪死,人挪活,我們在撤村並居之後,要學會改變自己

    進入小城鎮後,農民後代不需要土地了,現在農村人基本上靠打工過日子了,不依賴土地了,也不依賴農業了,還要土地幹什麼?許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嫌土地多餘了,要求父母把土地乾脆流轉了。打工收入是幹農業的幾倍。搬上高樓,會自謀職業,社群也會安排人員就業,年輕人還可以外出打工,老年人可以辦理退休手續,城鄉可以打破“二元結構”,實現統籌城鄉發展,農民還有集體資產利益分配權,還有股紅分配,收入不比干農業少。進入高樓,土地顯得多餘了,農民流轉土地,還有租金收入。如今我們這邊只有10%的人在家幹農業種地了,70%的人外出打工了,20%的人賦閒,或在校讀書。也就是說,70%的人不需要土地種植了。因此,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學會改變自己意識形態,不能只盯著土地,還要看看土地上還有多少人在耕種,沒有人耕種了,他們都希望搬上高樓居住了。

    二、撤併村莊,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需要

    農村為什麼落後、貧窮,因為我國城鄉是“二元結構”,城市資源最佳化配置,而農村資源劣優倒退,人才、勞動力外流,農村如今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振興鄉村必須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統籌兼顧,當前,農村空心化、無人化嚴重,透過撤併村莊,讓農民集中在一起居住,是形勢發展的需要,是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是農村繁榮昌盛的需要。撒並村莊,使農村資源最佳化配置,土地集約化使用,人口管理方便快捷,老百姓居住在一起熱鬧,和諧,有人氣,有生氣,有朝氣,充滿生機與活力。農民上樓之後,生活上可能與城市人一樣,過上現代化生活,農民生活更有質量,更有尊嚴。收入會大幅提高,可能是種地幾倍收入,農民養老、醫療、教育、住房、保險都會得到解決,人的素質也會大幅度提高。農民住進小城鎮高樓,該幹嘛還去幹嘛,我們沒必要杞人憂天。

    三、撤併村莊,必須尊重農民意願,不能趕農民進城

    撤併村莊,必須尊重農民意願,打消農民顧慮,讓農民心甘情願地搬遷。要保住農耕文明,留住農村文化,尊重農村風俗習慣。不能強迫農民上樓,趕農民進城,留住村落,留住鄉愁,留住老農民的記憶。只要農業還存在,農村還會存在,農民這個職業還存在。農村的存在就是為農業、為農民服務和生活的,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繼續居住在農村,但是現代化新農村,可能沒有農業讓你幹了,我倒是擔心,你居住在農村怎麼“續命”!

  • 4 # 農村創業高華

    鄉村建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能搞大躍進、一刀切,不能違背農民意願強行推進村莊撤併。尊重民意,這是黨的意思。

    很多地方為了加快農村城鎮化程序才弄出了很多么蛾子,使得很多農村農民有點懼怕農民進城了。也確實,農村農民習慣了農村生活,不想做改變也是正常的。畢竟人都不怎麼習慣突然的改變。

    不過啊,就算農村城鎮化是未來的趨勢,但也還只是一個觀點啊,還沒成事實,也沒有說農村明日必須城鎮化,農民明日必須進城。農村城鎮化是一個進城,一個緩慢的進城。其實要我說農村城鎮化從改革開放時就已經開始進行了。改革開放開始就出現了很多農民下海經商了,那個小漁村不就是從小農村變成了大都市嗎。再就是最近這些年,有多少農村農民在城鎮買房了,這也是農村城鎮化的表現形式。只是最近有些地方開始搞大躍進了。

    慢慢來,農村最終會城鎮化的,就像現在的農村現狀,農民紛紛去城鎮買房,在城鎮買房的這些農村人以後基本就長時間生活在城鎮了,她們的後代也基本長時間生活在城鎮了,有些家庭還把她們的父母也接到城鎮去了,也不就代表農民進城了嗎。慢慢的,這個村子的人都向城鎮遷移了,這不就代表當地農村城鎮化了嗎?幹嘛非得高大躍進呢?幹嘛非得讓農民搬遷呢?機會到了,時間到了,農民有能力在城市生活了,農民自然就進城了。

    搞個什麼合村並居,很多農民只想安安心心的生活就好了。其實在家種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挺好的,一畝種上糧食,三分種上蔬菜。住在自家百八十平米的老房子裡也挺好,老房子後面的院子裡面還可以養上幾隻雞,幾隻鴨,幾隻鵝。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去山溝裡面釣釣魚,曬曬太陽,散散步。心情好或者心情煩悶的時候可以準備一壺老酒,喊上幾個鄰居好友一起聊聊以前的趣事。這種生活其實挺不錯啊。推了村子並了地以後,這種生活可能永遠過不上了哦。種糧的地方沒了,養雞的地方沒了,就來放農具的地方都沒了。天天可能就住在那個安置房裡面。這樣農民肯定不願意啊。

    讓農民自願進城多好,有錢了在城鎮自己買一套房就直接進城了,或者等百年以後,等著那些不願意進城的人過世,等當地農村沒人的時候了,當以後土地承包期到期的時候了都行啊。

    嚮往城市生活的人自然會進城,願意進城的人也自然會進城,想在農村生活的人就讓他們在農村生活就行啊,人生短短百年,何必為難別人呢?

  • 5 # 農大知事

    隨著改革開放,農民外出打工,到農民生活逐漸改善和富裕之後,加快了農村城鎮化發展。農民有了經濟條件,進城買房居住也是當下很多年輕農民的選擇,住進了城市高樓的農民,今後拿什麼來延續城市生活?其實這也是很多進城農民所考慮的問題。

    農民進城市居住之後,在日常生活開支上肯定要大於農村,所以就需要有穩定的收入來支撐城市生活,農民的穩定收入目前已經不能再依賴於土地,打工成為了主流,其次就是一部分能夠經商的農民。

    現在凡是能夠進城定居的農民,其經濟條件應該都是在村中比較好的那一部分人,既然他能夠進城買房並定居在城市,那就說明他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或者是有成功的商業活動,這樣也是他們進城住進高樓的資本。

    就農村目前的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從事農業生產農民會越來越少,也就意味著很多農民也不將再依賴土地,所以說居住在哪裡都不重要了,至於說離開土地後進城生活的農民拿什麼續命,當然還是依靠務工和經商了。

  • 6 # 瀟瀟暮暮

    農民離開土地就不能生活的日子,已經越來越遠了!城市生活只要你想有事情做,就一定會有養家餬口的工作,城市的工作機會,比農村的工作機會要多很多。

    撤鄉並鎮的步伐,一旦開始,就是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趨勢之下,會有很多問題的出現,能不能在趨勢下更好的生活,還在於個人有沒有進取心和努力生活的意願,只要自己有意願,就會有生存下來的能力。城市裡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混凝土,還有很多空閒的土地,想種些蔬菜的農民,還是有機會去種的。

    續命要的是人不要停下來,有工作有動力就能續命。很多工作和行業,還是沒有完全飽和,有適合農民的工作很多,而且有些工作更適合農民來做。一種生活習慣很難改變,但在趨勢下,早點改變早點收益,與其抱怨和埋怨,還不如儘快的跟上社會變革的步伐。

  • 7 # 開心151933790

    城鎮化的趨勢下,農民們都進城了,住進高樓的農民,離開了土地手裡大多都還有搬遷補償,過生活維持個兩三年沒問題。

    住在農村,生活在農村,加上農村特別的勤儉持家,省錢過日月,農民在農村生存還是心裡有依靠的,一畝三分地,吃飽肚子沒問題。老頭老太太每天打個一元錢麻將,樂而不倦。

    如今住進高樓的農村老人,來來去去最多的是菜市場,明明家就在超市對面,卻嫌超市蔬菜包裝精美,量少價格奇貴。老遠就衝熟人說今天啥菜長價了,啥菜降價了,生活總是隨環境變化而變化,觀念轉變而轉變,否則,農村低保戶,精準扶貧戶,永遠也不可能脫貧,還會發展成更多。

    農村人住了樓,離開土地咋續命?

    鳥有蟲子吃,虎狼有洞穴,農民轉型城市居民,服務型行業更加繁榮了,廣大農村婦女進入家庭服務,住家工作,鐘點工,護理工,只要賺錢,工種沒有高低貴踐,農村女人也能頂起養家責任。生存的法則失去了永恆,總不可能等死,總得抓住希望一一掙錢活下去。

    城市居民除了生活,還的養著房子,一個家庭,不掙錢,跟本沒法生存。而且農村人沒有退休金依靠,沒了土地依靠,記往,靠自己去打拼,打工也行,揀垃圾也行,幹不死,就往死裡幹,勤快人餓不死…

  • 8 # 坐看雲起於此時

    1、其實,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進城不進城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能不能實現最大限度的工業化、城市化,還有工業化、城市化的發達程度能不能容納得下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口就是將近十一二個億的人口的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

    2、四十多年了,我們一直都在做、一直都在把山區的人搬遷到平地上來,把零散的偏僻的鄉村往集中的人多的村子轉移,把農村的、小集鎮的人往城鎮、城市轉移,中國人正在經歷前無古人的、前所未有的人口大遷徙,是農業往工業、鄉村往城市、農民往市民的大轉移,是真正的劃時代的歷史性的壯舉!

    3、但是,目前而言,城市和工廠能夠容納多少?商業生活服務業能容納多少?物流的快遞小哥、外賣騎手、滴滴司機能夠容納多少?建築工地基本建設這些又能容納多少?大片的空置房、稀稀拉拉的三四線城市的高鐵站為什麼還是門前冷落鞍馬稀?

    4、電商衝擊下的店鋪、門面怎麼才能合理配置資源重新恢復原有的生氣、人氣、煙火氣?讓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從山區搬遷出來、從農村轉移到城市來的人們,有房住,有事做,安得下、留得住、過得下、活得好?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才是徹底解決留得住的鄉愁、會得到的家、扎得下的根。

    5、土地大規模流轉、大面積耕種、大範圍使用機械化、工廠化、商業化、市場化運作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和可以預期的大勢所趨了。農村不再需要佔人口八九成的人了,已經早已形成的孔雀東南飛、季節性農民工倦鳥返鄉潮早該結束了,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空心村莊、土地拋荒的現象早該截止了。

    6、那麼,在絕大多數城市已經取消落戶限制,在城鄉二元結構已經壽終正寢,戶籍制度全面取消,振興鄉村正當其時的時候,人口的自由流動已經不是幻想了,城市正在以其特有的交通便利、教育發達、醫療充裕、市場繁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村的年輕人落戶了,農村種田的已經完全看不到八零後、九零後了。

    7、其實,問題的節點還是在發展的不充分、不完全,還是在工業、商業、服務業能夠吸納的人口太少,一個大的趨勢是,隨著內迴圈經濟為主的結構大調整深入開來,東南沿海的製造業會往內地大量轉移,一路一帶的推進也會伴隨著勞務輸出和國外用工的大量增加。

    8、然後,廣渺的中國西部、大西南、大西北、大東北的大開發也會適時興起,打破胡煥庸南北分界線的詛咒,大量的人口進軍西部地區,建設塞北草原、新疆沙漠、甘肅戈壁甚至青藏高原都將成為可能,西藏鐵路已通、南水北調已成、墨脫公路已達、沙漠綠洲也正在慢慢成為現實,大西北那麼多土地、那麼多礦藏資源都在等待著十個億、八個億的人去開發、去建設呢。

  • 9 # 無名之輩740

    該幹嘛就幹嘛,又不是失去了賺錢的能力,能買城市裡面買房的農民,你覺得你問這個問題有意義嗎,別人過的並不比你差,更何況還有拆遷戶這個群體。

  • 10 # 草根坩澤

    在沒有社會保險、福利與穩定收入的情況下,農民用血汗錢進城買房是愚蠢的決定,但有一種變化在悄然發生。

    一、農民工為什麼進城買房安家?

    1、工作上的需要,為了節約租金,認為月供比交租金划算。

    2、為了孩子的教育,總認為城市裡的教育質量高,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3、攀比風驅使,認為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

    二、住進高樓的農民,離開了土地用什麼續命? 住在城市的高樓,每天如果沒有銀子支出,就沒法生活,其生活幸福指數遠低於在農村時的自給自足,但還是要活著啊,怎麼辦呢?,竊以為會在以下方面做文章:

    1、節衣縮食,首先要從節省方面著手,農村時代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肯定不能常有了。

    2、從事體力性勞動,如洗菜刷碗工、環衛工人、建築工人、特種作業員、酒店服務員、保安、騎手、快遞員、司機等。

    3、從事家政性工作,如保姆、醫院陪護等。

    4、靠兒女養著或吃低保活著

    當然,通常情況下男性60歲、女性55歲是一個坎兒,好多工作崗位都不用高齡工。

    總之,進城的農民工朋友,只要身體健康、只要不懶、只要對工資要求不高,活到老幹到老,還是有飯吃的!

  • 11 # 百川王佔功

    隨著農村土地政策的改革和法律的進一步完善,農地的確權農民的土地承包關係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十四五計劃和二零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了農村土地關係在二輪土地承包的基礎上再延長三十年,保持農地承包關係長期穩定不變,給農民吃了長效定心丸,最近又出臺了非農子女可繼承農村父母的宅基地,有這麼好的政策保護進城農民利益那還有什麼後顧之憂?農民進城找一份工作取得一筆經濟收入同時還可享受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農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仍然在自己手裡,即使出租或流轉還可得到有償費用,豈不是倆全其美之事,這已是一部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選擇,我認為題主的擔心是多餘的,在今天維護農民土地利益的法律如此健全完善,土地確權基本完成,多數農村取得了政府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新的《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已全面實施,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得到長期穩定的法律保障,農民進城離開了土地,但是土地承包權是丟不了的。

  • 12 # 老農平安

    城鎮的發展,帶動了鄉村農民進城積極性,他們是兒女們能過上好日子,為了兒子能娶上媳婦,孩子們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背井離鄉,在二三線城市買房安家落戶,住進了高樓,離開了土地,拿什麼續命?這是需多人關心的話題。

    出來這些人都是80後和90後,他們都是兩口甚至四口之家,經過十幾年打拼,有的積續,再城裡買房買車,供養孩子上學讀書,風裡來,雨裡去,小日子還算紅紅火火,而這些人早以忘記自己是一個農民,雖然是農民,但不願回農村種地,因為壓根根本不會種莊稼。

    還有一部分農民跟隨子女進城,幫兒女們帶孩子上學,再城裡撿拉圾,當家政,當門衛,當環衛,幹些力所能極的事,為生活繼續奮鬥著,一個家庭一百多平米的樓房,一年的屋業、衛生、水電、取暖,一年開支,也是不少的開支。

    有些人雖然進了城住進高樓,但他們沒有放棄農村的土地產權,還能領到農業補貼,上了年齡人醫療養老待遇照樣有,何樂而不為!這都是有能力有搏力的人,再城裡用力氣掙錢,沒有資質和能力的人,奉勸你還是繼續在農村發展。

    農村是莊稼人的根,是養和幾輩人的家,農村人脫離了土地,進城只能坐吃山空,沒有資本,城裡養不了自己,再家種好自己承包田,現在糧食上漲,各種繼象說明國家對農業重視,逐漸加大農業補貼投入,提高糧價,提高全民種糧積極性,使很多人紮根農村發展農業,使農業後繼有人,有糧有錢不受餓,使十四億人民不受糧食危機。

  • 13 # 依山看海

    生命跟土地沒有必然的聯絡。

    進城了,大家都沒有任何土地,就說明離開土地能生存,只要你努力哪裡都可以續命。

  • 14 # 桂系王師

    幾個朝代農民失了地田就是失了命不要剛看眼前雲煙就解愁仇了!?農民進城有打工做點小本生意可維持生計可比耕田強!一切以錢看了不顧日後點樣?

  • 15 # 圖文播報三門峽

    其實大多農民進城,大多住在城中村裡,非常堅難的在維持生計,就算進城買房的,應對危機能力也非常差,就像今年的疫情,以後農民在城裡生存會越來越難。

  • 16 # 秦川農事

    我說,車到山前必有路!

    城鎮化的趨勢下,農民都進城買房住進高樓,有的人是掙錢了,買房改善生活,大多是條件所迫,兒子要找媳婦啊!這是普遍的大問題。必定一套房子幾十萬,收房要幾萬,還要裝修,大多農民家庭,給兒子背上貸款,住進去了,物業等等個各種費用,壓力挺大的,這是實際情況!

    農民住進樓房,土地尚在,永遠是你的根基,既可自己耕種,也可承包轉讓出去,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承包期內永遠不會改變。怎麼續命?怎樣生活?我說大家不要擔心,有的是辦法!

    一,農村年輕人,淳樸踏實努力是根本,幹任何工作都是優勢。在單位工作更好!也可在建築方面發展!磚瓦工、鋼筋工、木工、貼地磚工、裝修電工,還有廚師,汽車修理等等,一技在身,永遠不餓,窮不了他們。不過孩子上學,房貸,物業,日常生活費,城鎮生活,他們並不輕鬆。

    二,上歲數的農村人,有手藝技術的話,身體力行,幹活挺掙錢的,自食其力沒問題。沒手藝技術的,農忙時回家種地收割,農閒時進城打工,體力活也能幹。農村人吃苦耐勞,省吃儉用,有剩餘還能貼補兒女們!

    三,農村人年紀大了,體力下降,幹不了活,我認為回農村好!給兒女們減輕壓力,必定農村生活費用低一些。房子、院子寬敞,用水,做飯,出進都方便,種菜、種些地收些糧,很省錢的,還有一點養老保險金,醫保。主要是生病吃藥,用錢多,只能靠兒女們。

    朋友們!我是農村人,也是六零後,我就是這樣想的。

  • 17 # 觀梨

    農村城鎮化把農民坑苦了,進城買房,二代人都在還房貸,不進城嗎,農村沒有學校幼兒園,沒有衛生所,只好荒了田地進城,在城裡設有房產證也上不了學,農民被逼的無奈,老人只好在城裡撿廢品,打苦工,農民要苦到何時才是個頭,生二胎的更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友穿衣不夠吸引自己,不能滿足自己對女人的幻想,要不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