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外山人
-
2 # 商用軍用民用
不知道題主的提問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唐宋元明清,沒有秦漢"??
一、從東周到秦漢要五百年,從東漢到隋唐需要三百年,從唐末到兩宋只需百年左右,這是中央集權針對前朝制度總結改進,不斷消除政權隱患,加強中央集權的結果。
上古時,各部落政權如同散落的小水坑,互相沒有什麼大關聯,然後慢慢透過婚姻、結盟、征服,達成連線,變成了一個互相關聯的部落聯盟,最大的水坑就是盟主,透過細小的水渠(軍事威懾、稅務徵收、行政干預)聯通其他水坑。所以周換商,只要摧毀那個大水坑,以及和他最親密的小水坑,其他水坑不動的。
周為了滿足統治需要分散挖了一堆水坑,透過宗親制度加強聯通水渠的強度,可是時間一長,水渠慢慢淤堵,以前的小水坑也吞併其他的水坑,變成大坑,各個水坑互相獨立,根深蒂固,又勢均力敵,當然存在的時間很長了。
秦漢吸取前代教訓,繼續加強聯通水渠,比如加強儒家忠君愛國的意識形態,同時把各地的小水坑做的小小的,不讓他們有機會變成大水坑,可是王朝末期大水坑水量不足,小水坑慢慢開始蓄水,又開始長期分裂,只是這次底蘊沒有上次強,所以沒堅持那麼久,不到百年又回到大水坑(晉)了。只是原來小水坑的水雖然流到大坑裡來了,但是坑還在,所以這個大水坑到處都是暗流,再加上運氣不好,其他河道里的水又衝過來,內憂外患的,一下子爆發,又分裂了三百年。
到了隋唐,繼續加強水渠,縮減水坑,縮減到中央大水坑自己都覺得煩了,那麼多小水坑,管理起來太麻煩了,乾脆給小水坑分個類,建個專門的水渠互相聯絡各類水坑,由水渠直接溝通中央水坑,這就是虛設的“道”級行政,可是又犯了錯誤,水坑雖然不鬧事了,聯通水坑用的水渠反而逐漸成勢,氾濫成災,演變成了節度使制度。因為是水渠成精,流動性太強,所以雖然造成極大破壞,但是沒有一個能穩定下來的。
到了宋朝以後,全國大大小小的水渠早已合併起來到處沖刷,把一片大小水坑變成了一個大水湖,穩定倒是挺穩定的,但是一個水湖容易變成死水,外面的大河一旦沖毀堤壩,一瀉千里,就不容易產生小水坑慢慢蓄水了,就算有也是難成氣候。
元明清也都是在宋朝這個大水湖的基礎下努力,只能是把湖挖的大一些,深一些,堤壩修的牢一些。元朝沒經驗,湖倒是挖的挺大,但是太淺了,他們作為一道外來河流只在表面流淌,沒法紮根,所以風浪一起,就被卷流出這個湖。
明朝的湖修的倒是既大又深,雖然初期修的一個衛星水坑倒灌了,但是主體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是導致廢除衛星水坑,只准圈水養魚,不準挖坑修壩。而且還封死了堤壩,減少出水口,規定水裡的魚只能在某個地方遊,不準亂跑。時間一久,水裡發臭,魚開始到處亂衝亂撞,堤壩也有點不穩固,大水一衝全散了,因為之前只能圈水養魚,所以衝散之後連個存水的坑都沒有,只剩下邊邊角角還能留點舊水,早晚也是會被沖刷乾淨的。
清朝的借鑑材料太多,所以不但把湖挖得更大,更深,而且還清除了各種其他隱患,同時避免魚蝦結群,堵死堤壩出水口,最大限度的保證內部生態穩定。可是防內防不了外,最後還是被幾股外來河流沖積成各種水坑。
這大概就是周漢唐宋過渡比元明清過渡更慘烈的原因吧。
二、隨著技術進步,原先的山川險阻逐漸被弱化了。很多原先的天險隨著不斷地開發,已經蕩然無存,關中地帶早已不是穩如磐石了,而江南雖有河網密佈,也不能如南北朝那樣牢固。戰爭技術日漸完善,雖然仍然是冷兵器時代,可技術的進步逐漸在抹平地利之險要。
底層社會的分化瓦解,南北朝時期社會的中層力量非常頑強,從漢代演變來的豪強模式,對底層社會的控制比國家政權更為牢固。而黃巢起義後,這種中層力量被滌盪,宋朝的統治則更加分化瓦解這種形態,帶來的後果是鄉紳地主替代了豪強,而鄉紳地主與農民的關係則不如之前那般牢固。一旦國家機器被瓦解,底層社會不再有像樣的能力去挽救國家。所以靖康之恥這樣的斬首行動居然能讓一個長期穩定的國家一夜而亡,這都是沒有牢靠的中層力量去組織基層社會進行抵抗的後果。所以也就談不上拉鋸,只需要對國家機器進行摧毀,整個國家就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能力了。
三、古代人認為,華夏文明起源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就是世界的中央,也就是現在的河南中北部地區。
一般來說,誰控制了黃河中下游地區,誰就是正統的王朝,當然大機率不算金代。元、金、清等朝代在控制了黃河中下游後,都以正統自居,比如金人自認為繼承了北宋的正統地位,將同時期的南宋稱為南蠻,南朝,南夷;清朝更是直接將南明稱為反賊,叛匪。
附屬國或開始進入該地區:僅在名義上承認中央政府為上國,儲存了全部的主權,朝廷在該國幾乎無任何影響力
名義上的統治:朝廷在該地區沒有任何實質性權力,但該地區會使用朝廷年號,接受朝廷官職,象徵性的服從朝廷命令,擁有獨立的軍事力量
初步的統治:朝廷在該地區擁有常駐官員 ,該地區首領會按時進京朝貢,首領繼承須得到象徵性的朝廷許可,會執行朝廷的部分法令,但保留了獨立的人事任免權和地區財政權,並擁有獨立的軍事力量
實質性統治:朝廷在該地區擁有駐軍,該地區會執行朝廷法令,地區首領按時進京朝貢,並接受朝廷任免的官員,但首領依然由世襲產生,並掌握主要的財政和人事任免權,一般不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
直接統治:完全於內地相同
按這個標準評判一下題主提到的幾個邊境地區:
雲貴地區:我國在西漢時開始進入該地區,在東漢時一度使該地區在名義上臣服於中央,但最後又退出這一地區。元朝時在該地區建立了初步統治,明朝中後期和清朝初年的改土歸流運動後逐步實現了直接統治。
西藏青海地區:元朝起名義上統治了該地區,清朝康熙末期建立開始進行初步統治,新中國建立後開始進行直接統治。
新疆地區:西漢時開始進入新疆地區,在唐朝一度建立起初步的統治。後自在清乾隆中期,經過艱苦的清準戰爭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戰爭後,開始在北疆建立起實質性統治,並在南疆建立起初步統治,左宗棠平定新疆後,新疆建省中央政府在這一地區的統治能力大大加強。
東北地區:(不計金代)可分為遼東與遼西兩個部分。我國在春秋時期就進入了遼西地區,在漢代一度建立了實質性的統治,但在晉以後被推翻。元朝時重新控制了該地區,並進行直接統治。遼東地區則在元朝開始在名義上臣服於中央政府,清朝開始進行直接統治。
蒙古高原:(不計元朝)可分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兩個部分。漠南地區在清朝以前偶爾成為中央的附屬國,清朝在該地區有部分實質性的統治能力。漠北蒙古長期獨立,除盛唐外,中央政府的統治力幾乎不進入該地區,清朝時在該地區進行了初步統治。
各朝疆域圖:
回覆列表
秦漢是雖分而合併未開疆擴土。而唐宋元明清不但是守土固疆而且是開擴經濟發展區。同時擴大國家面積,是名正言順的帝國。中國人從此更知道叢林法測。正義來於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