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州小兔子
-
2 # 聖恆標
《隔屏之愛》
穿越時空;
恨來遲。
跨過手機;
抱抱你!
-
3 # 王西真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首詩作於1979年4月,發表於《星星》1980年第3期,後收錄於作者詩集《黑眼睛》。
《一代人》是指經過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的一代人。
黑夜暗指文革十年動亂的歷史。我代表年青一代。
黑色的眼睛是指“黃面板,黑眼睛的中國人。也寓意在黑夜看不清方向,迷惘彷徨、苦苦追尋光明的人。
尋找光明,即尋找美好,尋找明天,尋找未來。
這首詩一發表,立刻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共鳴,好評如潮,影響很大。
人們不由得想起了十年動亂。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也是一個蹉跎歲月韶華流失的過去。更是一個追求光明不斷覺醒的時代。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黑夜裡的燈塔。經過那個年代的人,最能體會黑夜裡的無奈和難熬,也最懂得光明的溫暖和美好。
回憶和反映文革十年動亂的散文小說不少,其中也不乏優秀。但用兩句詩概括一個時代,並且入木三分,反響強烈,實在難能可貴。
字字如金的兩句詩,真是一首好詩奇詩,在現代詩歌中必佔有一席之地。
-
4 # 領袖詩人盧偉宗
朦朧詩時期,有一首名為《網》的詩,全詩只有三個字:
生活,
網。
當年這僅有三個字的所謂詩,被捧到了天上,被追捧多日。
-
5 # 詩人劉志強LZQ
我的詩句就是:
即使我的今生
走不到太陽昇起的
地方
我也要朝著
太陽昇起的
方向
-
6 # 雲隱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僅8個字, 是中國古代現存最短的詩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這是儲存在《吳越春秋(卷九)·勾踐陰謀外傳》(東漢趙曄 著)中的一首原始勞動歌謠,題目叫《彈歌》。這首歌謠僅8個字,是中國古代現存的最短的詩歌。
斷竹,指把竹子斷開。續竹,指把竹子綁接起來,製成彈弓。飛土,指發射土做的彈丸。逐宍, 逐,是追逐的意思;宍,古“肉” 字。指禽獸之類。逐宍,就是追捕禽獸的意思。全詩可譯為:“砍伐野竹,製成彈弓;發射彈丸,追捕獵物。” 這首歌謠反映了我國遠古漁獵時代人民的勞動生活,描寫了他們砍竹、接竹、製作彈弓,併發射彈丸捕獵禽獸的全過程。
相傳它是黃帝時代的歌謠,雖不可信。但它的語言淳樸、自然,概括力極強。以非常簡短的詩句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先民狩獵圖。砍竹製作彈弓,用土製成彈丸,狩獵工具如原始、簡單、落後,說明當時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
從狩獵工具、方式及手段來看,毋庸置疑這是一首地道的原始獵歌。詩句中流露著原始人對自己學會製造狩獵工具的自豪和喜悅,也表現了狩獵勞動的緊張、活潑和愉快以及原始人要求獲得更多獵物的渴望。由於狩獵工具十分簡單、落後,依靠個人的力量想戰勝兇禽猛獸,獲取獵物是不可能的,因此原始人狩獵大多以集體活動的方式進行。在集體狩獵活動中,為了互相配合,協調行動 。鼓舞士氣,原始人就一邊狩獵 。一邊隨口唱出了與狩獵密切相關的歌謠。而當時尚未出現文字,他們只能在口頭上歌唱,或集體同唱,或不約而同地唱和 。這次狩獵唱,下次狩獵也唱,以至代代傳唱。直至文字出現以後。這種原始勞動歌謠才少數被記錄下來,得以儲存。
《彈歌》也是原始人在狩獵過程中集體創作的一首口頭歌謠。它正好體現了原始勞動歌謠集體性、口頭性的特點。 從表現手法上看,這首歌謠巧用省略,妙用動詞。雖只簡短的八個字,卻包容了從製作工具到獲取獵物的全過程,十分成功地再現出狩獵的勞動場面。不僅每一句的主語“我們” 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場景之中以及場景之間的次要過程也省略了,給讀者留下比較豐富的想象空間。
比如,歌中沒有交代 “斷竹”後怎樣削竹、去葉、破竹成片,從畫面組接來看,從 “斷竹”到“續竹”,中間有所省略。此歌每句以一個動詞帶出,使畫面富於動感。洋溢者狩獵勞動的情趣,且容易喚起人們對“斷”、“續”、“飛”、“逐” 動作前後過程的聯想。 這首歌謠,每句二言,二言一拍,節奏簡約、明快、緊湊、短促。句句押韻 ,一韻到底,韻律和諧、鏗鏘 、激越。這種節奏和韻律體現了這首歌謠的原始音樂美,也非常自然地適應了原始人緊張、活潑、熱鬧、愉快的狩獵勞動。
由這首詩來推斷,我國古代在四言詩之前應該存在過二言詩的發展階段。周代《詩經》以四言二拍句式為主的詩體,就是在原始歌謠二言一 拍句式的基礎上繼承並加以發展而形成的。
-
7 # 長青松74
最短的詩我看溪讀過
南朝樂府,三句
啼著曙
淚落枕將浮
身沉被流去
詩意,哭到天亮淚流成河枕頭浮起來,身子沉下去。
-
8 # 夕露子兮
詩沒有最短,只有更短。下面跟大家分享四首短詩,也是我自己很喜歡的四首詩。
《生活》作者 北島
網
這是一首現代詩,也是目前為止全世界最短的一首詩。全詩只有一個字“網”,卻概括出了芸芸眾生的生活狀態。其中有人生的錯綜複雜,也有人生的各種艱辛。一萬個人應該有一萬種解讀。我們總是籠罩在世人為我們編織的網中,同時自己也在不斷的織就一張又一張網。這就是生活。
《彈歌》斷竹,續竹;
飛土,逐肉。
這是一首古詩。最早記錄在漢代的典籍中,也有專家推斷,該詩可能更早存在。
前兩句描寫製作“彈”的過程。也就是砍伐竹子,然後以藤類將竹子接續在一起,便做成了一件原始的彈弓。
後兩句則描述使用“彈”打獵的場景。“土”可能是石塊類,使用彈弓將“土”彈飛,打向獵物,“逐肉”則是獵物被打中後人們追捕擒獲的過程。
短短八個字,卻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空間。感覺就是一幅畫,原始社會的勞動人民,打獵追逐的場景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
《一代人》作者 顧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是一首現代詩,它抒發了一個特定年代裡一代人的心聲。我最喜歡其中表露出來的那種執著和叛逆,也反映了那一代人鮮明的態度和個性,寄託了他們的理想與志向。他們歷經過“黑夜”,但並沒有扼殺掉他們對“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斷章》作者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四句詩原本是一首長詩中的一個段落,因作者獨獨最滿意這四句,於是將它們抽出來獨立成詩,故取名斷章。
作者並沒有刻意描寫風景,也沒有特別寫人,但讀來就是能給人帶來一種“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人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或不自覺地點綴了風景。人可以見明月裝飾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 。
-
9 # 晃晃悠悠的時候
最短的詩三句,那一個字的不是詩,就是字。
無字天書,也不是人間煙火文章,那是老天垂象。
一個字也可以稱為詩,不用選擇,每一個字都可以成為一首詩,都有無窮無盡可以想象的空間,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解讀。想想這樣的詩,有幾人寫不出來,倒是點評的人,好不容易哈。
無字天書後來有了卦辭、爻辭,又插上了翅膀,命名為《周易》。
詩是要精煉,也要表達作者的思想,一個字不是作者的思想,只是字典的解釋。
-
10 # 半坡222
北島寫過的詩,生活:網。那也可成為詩的話,那清代用繁體字在當時屬於中國領土的庫頁島,銘刻著庫頁島阿依努語發音漢字標記,敷香,也是一首一字詩,敷香的阿依努語譯作漢語就是網,湘西苗族六千年來的神堂都是楓香氏,楓香就是敷香的另一漢字標記,原意也是網氏,(楓香是歷代苗語傳承的發音,有特殊族義),這樣一來,北島詩的網只不過是借用小數民族,也是最短的詩是一字詩(歷害)!?
回覆列表
最短的詩有幾句?
中國的文化,璀璨悠久。詩歌是從古到今最美的文字組合。於今天小說家爆紅不同,古時候不會寫詩無法在人群中混。小說,從名字便知,等不得大雅之堂。從最早的浪漫詩人屈原開始,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無數著名的詩人和詩。
最早的詩什麼樣?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告訴了我們。一本詩三百,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風,來自周王朝轄地的民間的創作,最能表現《詩經》的藝術成就。雅,分為大雅小雅,是周人的正雅之音。頌,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四言詩。詩歌發展到後代,有了五言、七言。再往後,“古風”雖有七言五言,句子很多。發展到唐代,詩歌登上了最高峰。絕句和律詩,只有四句和八句,卻凝練了最精華的語言文字。是不是五絕最短?不是。
中國現實主義最短的一首詩,只有八個字:“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展開來看,這八個字,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狩獵或戰爭的經過,從準備武器開始。至於“斷竹續竹”做出來的武器,是弓箭還是彈弓,不知道了。個人以為更像是彈弓,以為可以“飛土逐宍”,藉助工具後,有效殺傷距離增強了。
我們都知道,浪漫主義詩歌,始於屈原,風騷二字,代表了兩種詩歌形式:“國風”和“離騷”。離騷,便是屈原的眾多作品的代表和高峰。可是,屈原的浪漫文風,來自哪裡呢?來自一首比“斷竹續竹飛土逐宍”還要短的抒情詩。
這首歷史上最早的情詩,沒有名字。全詩只有四個字,還有兩個虛詞。這首大禹的夫人塗山氏女思念丈夫的真情文字,大膽表達了相思之情。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家中的妻子,帶著幼子每天站在山頭等候。時間長了,化為了望夫石。在望夫石邊上,她留下了深情地呼喚:“候人矣兮”!翻譯過來就是:“親愛的,你在哪裡?我等你歸來啊。”這首詩被稱為“南音之祖”,中國最短的一首情詩。
詩言情、詩言志,用賦比興的手法,表達思想和情感。“候人矣兮”,典型的字少情長,讀來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