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知

    毫無疑問是趙國壓力更大

    原因從兩國長平之戰後的表現後就可以看出

    先說秦國,長平之戰後(公元前260年9月長平之戰結束)秦軍繼續擴大戰果。但因範睢擔憂白起功勞過大危險自己丞相之位。而進讒言於秦王讓白起退兵,導致滅趙之戰功敗垂成。此時秦軍在趙國攻城略地差不多剛好就是五個月(秦國公元前259年1月退兵)。

    反觀趙國,長平之戰結束後第二年,秦王后悔當初聽信讒言,沒能滅趙,於公元前259年11月而再度興兵伐趙。而此時經過一年多休養的趙國卻是極度缺糧,不得不向齊國等借糧。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王建立六年(公元前259年),秦攻趙。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

    由此可見長平之戰已將趙國的糧食儲備全部消耗殆盡,以至於經過一年的休養趙國的糧食儲備還是不能支撐起一場戰爭。

    雖處於同一時代,農業生產力趙國卻是遠遜於秦國。

    以現在來說,在我們糧食可以鋪張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國家正在發生糧食危機。

    因此雖同一時代,兩國不能簡單將生產力對等成是一樣的

    當時的秦國,坐擁周朝發跡的關中膏腴之地,又有因都江堰而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加以秦國耕戰國策使得:

    《漢書》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

    趙國地薄人多,人不以農商為業,而喜歡射獵。這造就了趙國尚武之風,使趙軍有了強大的戰鬥力,能在國力不如秦國的情況下多次打敗秦軍。但也是這種不事農商的社會環境,導致趙國不能有足夠支撐大戰戰爭的糧食儲備和持續生產供養軍隊的能力。

    以下是《漢書》中對趙國各地的情況描述,對趙國情況可知一二。

    趙、中山地薄人眾,猶有沙丘紂淫亂餘民。

    鍾、代、石、北,迫近胡寇,好氣為奸,不事農商,自全晉時,已患其剽悍,

    太原、上黨又多晉公族子孫,以詐力相傾,矜誇功名,報仇過直

    定襄、雲中、五原,本戎狄地,其民鄙樸,少禮文,好射獵

  • 2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長平之戰,趙國缺糧壓力大。公元前260年5到10月,秦趙兩國為了爭奪上黨,在趙國的長平發生戰爭。戰爭需要糧草,秦國地處南方的黃河流域,土地肥沃,糧草充足;趙國地處北方,糧食沒有秦國充足。開始,兩軍雙方處於相持階段,沒有出現缺糧危機,三個多月後,秦軍制造謠言,說根本沒有把廉頗放在眼裡,廉頗願意投降,秦軍最怕的就是趙括。這個謠言一出,卻能使趙王上當,趙王就革了廉頗的職,換趙括為將,統帥趙國大軍。秦國大將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誘敵深入,當趙軍進入包圍圈,白起就趁機切斷趙括的糧道,這時,趙括才知上當,已經晚了。糧食一完,趙軍慌了,士兵餓死不計其數,突圍計程車兵,成功的極少,大都突圍不成而死。這樣,堅持了一個多月,趙軍幾乎全軍覆沒。

    長平之戰,以秦軍消滅趙軍45萬人取勝,趙軍敗就敗在缺糧上。所以說,秦趙長平之戰,趙國缺糧壓力大!

  • 3 # 猿有驚人語

    秦國經過秦孝公改革和秦惠文王四處征伐,佔據了義渠和巴蜀,特別是巴蜀,是土地富饒之地,日後成為了秦國的糧倉,長平之戰時,秦昭王重用謀士範睢,實行遠郊近攻,破六國合眾,重用武將白起,攻城略地,國土面積已經比六國面積總和都大了。土地資源豐富,耕地面積就有保障,秦國採用商鞅的新法,對於土地耕種採取爵位獎勵,所以糧食產量一直位居六國之首,這也為後來秦滅六國打下來基礎。

    趙國地少人多,地處《禹貢》之冀州,四戰之地,民風強悍,好戰不識耕作,因此農業經濟在六國中較為落後。

    兩軍交戰,糧草先行,所以秦國在長平之戰和趙國對峙持久,肯定也是趙國先跨,這也是為啥趙孝成王替換趙括的原因,因為廉頗只會固守,不敢出擊,趙孝成王也知道自己後勤保障越來越緊張,久耗下去,趙國絕對支撐不下去。

    長平之戰,秦昭王親自到了河內郡地區,對當地的百姓進行加爵,而且徵調十五歲以上的親壯年上戰場,用以攔截趙國的糧運和支援前線糧草。秦國動用了咸陽倉,櫟陽倉、敖倉等備用糧倉。但是,趙國卻還要向齊國、魏國求借糧食,被拒絕,導致趙國國內缺糧、前線斷糧。士兵在前線飢餓交困,出現了互相殘殺相食的慘劇。

  • 4 # 錢忠7

    壓力都大,不然不會打長平之戰,當是秦趙兩軍長期對峙,顯然耽誤了雙方的糧食生產,趙華人口比秦少,生產力更低下,秦國則是補給線長,所以雙方都增兵換將尋求決戰,從結果論而言顯然趙國政府更急迫。

  • 5 # 歷史紫陌閣

    論糧食儲備和生產能力趙國是不如秦國的。自商鞅變法後,秦國日漸增強,到了戰國後期,秦國不僅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諸侯國,也是七國中最為富有的國家,因此在秦趙長平之戰時,趙國的糧食壓力要遠大於秦國。

    而且長平之戰結束不到一年時間,秦國便再次出兵直接圍攻趙都邯鄲城,如果秦國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又如何敢長途跋涉去攻打趙國的老窩王城呢!反觀趙國,在秦軍不斷增兵圍攻之下,邯鄲城內的糧食已經耗盡,為此不得不向魏、楚兩國求救。

    不過因為古代交通條件有限,魏、楚兩國的援軍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趕到趙國邯鄲,秦軍便更加急迫地圍攻邯鄲,導致邯鄲的形勢十分危急,甚至已經快要到了投降的地步。當時邯鄲城內的百姓不僅僅是缺衣少糧,而是根本已經沒有糧食可供百姓食用,就算吃米糠等粗劣食物都無法吃飽,為此百姓只能互相交換子女充當食物。

    以此可見,趙國比起秦國的糧食儲備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況且邯鄲還是趙國的國都。雖然在長平之戰時,趙國還沒有到了邯鄲之戰的“窘困”地步,但趙國的糧食壓力要遠大於秦國。

    秦趙長平之戰時,兩國誰的糧食壓力更大?

    毋容置疑,肯定是趙國的糧食壓力要遠大於秦國。當然空口無憑,我們用史料來印證趙國缺糧這個事實。

    雖然《史記》中的《秦本紀》和《趙本紀》都沒有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缺乏糧食的記載,但田氏齊國的世家記載中卻有趙國在長平之戰時借糧的記載。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王建立6年,秦攻趙,齊楚救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秦趙長平之戰發生後,趙國曾向齊國和楚國求救,雖然齊國和楚國在口頭上答應救援趙國,但實際上並未出兵相救,齊、楚兩國都選擇了中立、觀望。趙國除了向齊、楚兩國求援之外,還因缺少軍糧向齊國借糧,希望齊國能支援趙國一些粟米,但齊王建並未同意借糧食給趙國。

    《史記》記載:“周子曰:“且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且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齊王弗聽。”

    齊國謀臣周子還因為齊王建不借糧給趙國進言勸說,甚至用唇亡齒寒來形容趙國和齊、楚兩國的利害關係,表示趙國如果被秦國滅亡,接下來就會輪到齊國和楚國,不要因為這種大事而計較糧食,不過齊王建並沒有聽從大臣周子諫言,依然不同意借糧給趙國。

    從《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詳細記載了齊王建不同意借糧給趙國的經過來看,足以說明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缺少糧食的事實。之後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大敗四十多萬趙軍,不久後又出兵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趙國糧草不足,改守為攻,最終慘敗

    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時為什麼要用趙括換下老將廉頗呢?雖然表面來看是因為秦國的反間計,但實際上秦國的反間計只是放大了趙孝成王對廉頗的不滿,而根本原因是趙國的國力無法和秦國一直繼續對峙下去。

    《史記》記載:“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

    “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

    秦軍和趙軍對峙長平後,趙孝成王便派廉頗率軍進攻秦軍,不過廉頗屢戰屢敗,之後開始堅守不出,採用防禦戰略和秦軍對峙。趙孝成王為此多次派人問責廉頗,而且明知廉頗不敵秦軍的情況下,卻還要讓廉頗率軍主動進攻秦軍。

    趙孝成王的做法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麼趙孝成王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在長平之戰中,趙國的兵力雖然不如秦軍,但差距不是很大,如果趙國用四十多萬大軍堅守長平防線,約六十萬的秦軍不一定能攻破長平,這點可以參照長平之戰的結果。

    秦軍雖然幾乎全殲四十多萬趙軍,以勝利告終,但秦軍為此也付出了約二十萬人的傷亡,這還是在趙括率軍主動出擊,之後中計被白起分割包圍,再加上糧道被堵的情況之下。以此可見,如果趙軍堅守,秦軍很可能攻破長平防線,最後不得已撤兵回國。

    趙孝成王卻放棄了防守策略,反而明知不敵秦軍卻還要主動出擊,顯然是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只能說明趙國的國力已經無法再支撐這場戰爭,而古代戰爭中最缺的東西是什麼呢?答案是糧草,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趙國的軍糧儲備已經逐漸無法支撐長平之戰,為此只能儘快結束這場戰場,但廉頗多次被秦軍打敗後,開始怯縮不戰,想要“固壘堅守”的防禦方式挫敗秦軍,但趙國卻沒有更多的軍糧和秦國一直消耗下去,在這種情況之下,秦國的反間計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趙孝成王信以為真,於是用趙括代替了廉頗,最終導致大敗。

    秦趙邯鄲之戰,趙國糧草耗盡,差點投降

    長平之戰結束後,秦昭襄王同意趙國割讓六座城池議和,下令讓白起撤兵。結果趙孝成王聽從了大臣虞卿的建議,不僅沒有割讓城池給秦國,還積極交好各國,並重整軍備,積極發展生產,意欲合縱諸侯對抗秦國。此舉導致秦昭襄王大怒,直接出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此時距離長平之戰結束一年還不到,秦趙兩國又爆發了邯鄲之戰。

    《史記》記載:“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餘,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

    雖然趙國最終擊退秦軍,打贏了邯鄲保衛戰,但全賴於魏、楚兩國近二十萬的援軍。在信陵君魏無忌率領八萬精兵和春申君黃歇率領十萬楚軍趕到邯鄲外圍之前,邯鄲城在秦軍猛烈的攻勢之下差點被攻破。我們來看邯鄲城內一傳舍小官對趙國貴族平原君趙勝的一段對話。

    《史記》記載:“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

    小吏李同對平原君趙勝說:“現在邯鄲城內的百姓缺衣少食,就算是吃糟糠都吃不飽,甚至普通百姓已經用人骨當柴燒,互相交換子女當食物。而且武器也已用盡,因此有人用削尖的樹枝充當武器。”

    從這李同所述的邯鄲城內景象足以看出當時的趙國不僅僅是缺少糧食,而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邯鄲之戰還未結束,就已經耗盡了邯鄲城內的糧食儲備,普通百姓甚至都開始用子女當做食物。相反秦國卻能對各國連年發動戰爭,可見趙國的糧食儲備是遠不如秦國的。

    最後還是平原君趙勝聽從了李同的建議,將所有家財用來犒賞將士,為此得到一支三千人的效死士卒,暫時擊退秦軍,這時恰好魏、楚援軍趕到,這才解除了邯鄲之圍。

    從邯鄲之戰趙國缺衣少糧的情況來看,也能印證趙孝成王為什麼要儘快結束長平之戰,因為趙國和秦國耗不起,如果長平之戰再拖上個一兩年,恐怕都不用秦軍進攻,四十多萬趙軍便會自行崩潰。

    《史記》記載:“五十一年,將軍摎攻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餘縣,首、虜九萬。”

    反觀秦國,在邯鄲之戰結束後次年,便再次出兵攻打南韓和趙國,攻取南韓陽城、負黍,斬韓軍四萬;奪趙國二十多縣,斬趙軍九萬人,說明秦軍至少出動十萬人以上的兵力。

    之後因為最後一任周天子意欲合縱攻秦,秦昭襄王便起兵攻打周國,直接將周赧王虜回了秦國。接著又攻打魏國,迫使魏國成為秦的屬國。從秦國在邯鄲之戰後又連年對各國發動戰爭來看,足以說明秦國的國力要比趙國強很大,糧食儲備也很充足,可以說秦國在戰國後期基本沒有糧食壓力。

    那麼秦國為何會有充足的糧食儲備呢?

    秦昭襄王在位近六十年的時間中,其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攻打各國,為此秦昭襄王在軍事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勳,即便比起橫掃六國、南征百越、北擊匈奴的秦始皇也毫不遜色。秦昭襄王能連年發動戰爭是因為有強大的國力和充足的糧食儲備作為支撐,而充足的糧食儲備主要來源於三點原因:

    《史記》記載:“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秦人富強。”

    商鞅變法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提升農業生產,以農業為“本業”,為此全國各行各業的秦人都開始從事農業,百姓只要讓糧食豐收、布帛增產就可以免除自身的勞役或賦稅。廢除貴族井田制,開阡陌封疆,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平衡賦稅,之後按戶口人數徵收軍賦,新法實行多年後秦國富強。

    《商君書》記載:“民有餘糧,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則農不怠。”

    另外百姓還可以用多餘的糧食換取官爵,因此秦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勤奮種地和練兵打仗,只有這兩條路才能得到官爵成為貴族,還能免除親人的刑罰,這樣的秦國又怎麼缺少糧食呢!最終也是耕戰政策成就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抱負!

    秦惠文王吞併巴蜀,得到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平原秦國本身擁有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雖然擁有了發達的農業,但有限的國土還是無法支撐規模越來越龐大的軍隊,於是秦惠文王攻佔了巴蜀,秦國也從此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不過當時的成都平原還不能為秦軍提供穩定的糧草供應,直到李冰父子建成都江堰後,成都平原才成為不怕荒年的“天府之國”,再加上秦國本身擁有土地肥沃、農業發達,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因此秦國的糧食產量要遠高於當時的各國。兩大糧倉是秦國最有力的保障,也為秦國最終統一天下鋪平了道路。

    結語:

    趙國的國力不如秦國,如果沒有其他諸侯干預長平之戰,趙國落敗只是早晚的事。趙國要想打敗秦國只能從外交方面得到彌補,但趙孝成王不聽大臣虞卿的勸諫,沒有事先聯合諸侯,在初戰不利時便直接派使者入秦議和,結果被秦國利用,徹底孤立了趙國,直到長平之戰結束,各國也沒有派兵救援趙國。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 6 # 大白白野

    應該是趙國糧食壓力大。秦國有關中平原、成都平原支撐,司馬錯對秦國貢獻大就是主張攻佔巴、蜀,利用巴、蜀豐富資源與其它國家作戰。趙國由於糧食壓力大,拖不起,才主張早日與秦國決戰。趙國曾向齊國等借糧,沒有成功。

  • 7 # 自在的言不由衷

    趙國壓力大,交戰地在趙國境內,長平之戰前後三年,很多地方都種不了糧食,而且秦國後方穩固,可以源源不斷的供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身邊有離婚前享福,結果自己遇到「真愛」非得離婚過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