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勤勤姐手工藝
-
2 # 文史探微首先,它具有雙重性
傳統手工藝是指民間的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這就說明,手工藝品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具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比如刺繡,源於蠶繭絲綢。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與使用蠶絲最早的國家,人們在四五千年前就已開始了養蠶、繅絲了。隨著蠶絲的使用,絲織品的產生與發展,手工刺繡工藝也逐漸興起。
黃河流域是最早植桑養蠶的區域,魯繡也是最早的刺繡之一,《史記·貨殖列傳》上對此有"冠帶衣履天下"之稱。不僅如此,還出現了專門為繡業而設定的"服官",據《漢書》記載,"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鉅萬",當時繡業的昌盛和重要可見一斑。魯繡從古代帝王公卿的章服走入尋常百姓家,所表現出的用色鮮明、針法豪放、樸實健美,都向世人展示出魯繡繡飾鮮明而不脫離實用的傳統藝術風格。
宋代時期崇尚刺繡服裝的風氣,已逐漸在民間廣泛流行,這也促使了中國絲繡工藝的發展。明代刺繡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先後產生號稱"四大名繡"的蘇繡、粵繡、湘繡、蜀繡。其中蘇州的蘇繡和緙絲最為盛名,其價值連城。
其次,是具有獨特性傳統手工藝品因其手工藝人的個性、技法等差異,表現在作品上也會不盡相同,因而每件作品都具有獨特性。像淄博刻瓷藝術,每一位刻瓷藝術家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風格,不僅是畫面,也有刻制的手法風格不同。我看過不少刻瓷藝術家的作品,即使不看落款,也能分清楚是誰的作品,這就是藝術的獨特性。還有像陶瓷雕塑作品,凝聚了藝術家的創意,這種藝術創造體現了藝術家的藝術風格,決定了作品的風格,作品也就具有了獨特的藝術價值,往往是獨一無二的。
再次,成本高正因為是手工藝品,不是機械化製作,不能透過模具等手段大批次生產,因而作品成本自然比較高。在古代,一件龍袍往往需要幾年工夫。當代,像一般陶瓷茶具,一套瓷壺如果大批次生產的,每把幾元錢,幾十元錢也可以買得到,大師的壺也就幾百元。而如果是紫砂壺,大師的作品起碼幾千元,甚至幾萬,乃至幾十萬,也不是離譜的事。有成本的因素,也有大師的藝術無法估量的價值在其中。
回覆列表
那是因為手工所耗的時間長短決定的,還有一個就是工藝技術了!價格貴不貴取決於代替的人多不多!
就像普通的飾品,非常簡單的,也屬於手工類但價格確實因材質決定而不是因手工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