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百姓對袁崇煥之死興奮至極,又是作何解釋?
22
回覆列表
  • 1 # 戒在小智

    這是一個已經被"歷史"定論的問題,但"歷史上"的汪精衛,是否真的有那麼不堪,或許還需要慢慢考證。

    汪精衛,早期的同盟會員之一,也曾為了革命,報定犧牲的決心,為此,還解除了遵兄命與之成婚的劉氏女子的婚約 。應該說,那時的汪精衛,也是個意氣風發、豪情萬丈的熱血青年。就看他因為參與刺殺攝政王失敗而被補入獄後寫的一首絕命詩,足可以證明這一點。

    銜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

    孤飛終不倦,羞逐海浪浮。

    詫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

    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

    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臺。

    從這首詞中,不難看到,曾經的一介書生,其壯志豪情絕不輸於任何俠士。寒風雖然摧折了百花,但春天一到,百花還會發芽。而花開時那壯麗的紅色,正是英雄的熱血染成的。

    當然,"歷史上"會有轉折。雖然辛亥革命勝利後,汪精衛依然沒有追逐名利的慾望;依然為人不張揚;依然不作議員不作官;依然不嫖不賭不納妾;依然不食鴉片;成為國民黨高層中標誌性的異類,他人口中的"道學先生",但這"歷史上"的一切,終被淹沒在"歷史"之間。

    轉折的發端,或緣於抗戰爆發他與老蔣之間激化的矛盾,或緣於長期處在政治的中間,也還是充滿慾望,或緣於有個比他更熱衷政治的陳璧君在身邊。總之,當他得知陳壁君在上海與日本人簽訂了《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後,也只有老淚縱橫,一聲長嘆:"這是我的賣身契",從此,一步一步,淪為人們口中的賣國賊,大漢奸。

    歷史早有論斷。個人淺見,與立場無關。不喜勿噴。

  • 2 # 氣吞萬里如猴

    抗戰勝利後,汪精衛的老婆陳璧君在法庭上說;“你們都說汪先生是漢奸賣國賊,可你們能指出來,中國的哪寸土地是汪先生賣的嗎?肯定不能!因為中國丟失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蔣先生賣的”!法官們面面相覷,竟然無言以對。

  • 3 # 陳廷信

    首先不說好壞,能成歷史人物的人都是有過人之處的,也都是有能力的人。決非常人可比。

    早年的汪精衛還是有點血性的,要不然他也不肯去刺殺滿清攝政王載灃了。被捕之後還在牢中寫下了這樣充滿豪氣的詩歌,慷慨歌燕城,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當時汪精衛認為自己是必死無疑的。

    汪精衛後來成了汗奸,要說他是因為貪生怕死,倒也不至於。因為憑他的身份地位。不管仗打的怎麼樣,也不可能讓他去戰場拼命啊。之所以成為漢奸,我覺得有這二個方面的原因吧。

    第一個是對形勢的誤判。認為中國根本就不是日本的對手。抗戰必定失敗,日本會勝利,因而他想投降日本。

    第二是為了權力吧,在與蔣介石的權力爭奪中,他一直處於下風,受到蔣介石的打壓。只能做個老二,而投降日本,他就能做老大了。加之老婆陳壁君在旁慫恿。最終成為大漢奸,千古留罵名。

    從一個熱血青年,革命刺客。到後來淪為人人痛恨的汗奸,讓人即憎恨又為之惋惜。

  • 4 # 葭明通半瓶歷史

    就是那麼有不堪,“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用在汪精衛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汪精衛終究沒有經受住歷史大潮的板蕩,去做了賊。

    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當年老百姓對袁崇煥之死興奮至極,就是因為歷史板蕩還沒開始,後來的人不是重新把袁崇煥視作英雄了嗎?

    “板蕩識誠臣”也。

    汪精衛出身書香世家,但卻少時清貧,他父親讀書一生,無甚功名,能做的只有縣官幕僚,筆墨先生而已,薪俸微薄,說白了就是破落戶家庭。但汪精衛父親偏偏對外還要保持仕宦讀書人家的所謂體面,體面需要拿錢去堆,汪家無錢請很多傭人灑掃待客,只好虧待家裡人,首當其衝的就是汪精衛母親。

    汪精衛在《秋庭晨課圖》中回憶他母親說:

    右圖兆銘兒時依母之狀也。其時兆銘九歲,平旦必習字於中庭,母必臨視之,日以為常……父以家貧,雖老猶為客於陸豐……有時見母寂,坐有淚痕,心雖戚然不寧,初不解慈母念遠遠心至苦也。母雞鳴起,上侍老父,下撫諸弱小,操持家事,米鹽瑣屑,罔不綜核,往往宵分不寐……時見母微嘆有聲,搜篋得衣付傭婦,質錢市果饌;及親友至,則亟語款洽,似無所憂……劬勞太甚,不獲終其天年,悲夫!”

    汪精衛母親在汪精衛童年時代,總是長吁短嘆偷哭摸淚,平時數著錢過日子,想來汪精衛零錢應該也無一毫,母親笑面難得見一個了。客人來了,他母親又賣衣服換錢來置辦果蔬招待客人,對客人則笑語親切,幡然兩面也!

    汪家的家庭是拘束的,歡樂的氣氛極少,這種情形又非一日兩日,而是年月久長,汪精衛又是早慧的兒童,一切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汪精衛懦弱自卑(母親對別人笑語盈盈對他不笑導致)、優柔寡斷(母親常哭他無辦法)的性格。

    這可不是好性格,這種性格尤其做不成大事,這種性格一遇了波折困難會馬上後悔,馬上走回頭路,做大事怎麼可能一帆風順呢?

    蔣介石那種自小頑劣的小流氓倒是比他堅韌,輸的跑到了臺灣也不認輸。

    未及長大成人,13歲的汪精衛又失去了父母親,到大哥身邊寄人籬下去 了 。

    汪精衛大哥汪兆鏞大汪精衛 22歲,是同父異母的大哥,一直跟著汪家叔叔生活,之前和汪精衛並無生活在一起,他儘管盡了“長兄如父”的養育責任,感情是沒有投入多少的。這從後來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選擇上也看的出來。

    汪精衛自己也說過“衣食之費,都仰給於長兄。”聽話聽音,在汪精衛心中,兄長之給了他衣食,沒給過其他,比如感情。

    汪兆鏞在辛亥革命後,認為武昌起義是“國變”,誓不做民國官,儘管汪精衛其時是民國大巨星,他也跑去澳門隱居去了,常於人嘆曰:“禮教亡矣!何以國為。”他是不支援汪精衛搞革命工作的,自此後兄弟二人再無交流。

    所以汪精衛要革命,所以他後來研究《紅樓夢》得出了《紅樓夢》主旨是“家庭感化”說。

    即是說汪精衛少年時代也沒有享受過什麼家庭溫暖,人生幸福。

    這更發展了他懦弱自卑、優柔寡斷的性格。

    這種性格的人一遇到了對頭比他強大,習慣上總是要試圖討好對方,讓步對方以求得“一團祥和”,就好比他母親掩蓋汪家清貧的現實,賣衣服辦席面款待客人,求個體面。

    先是袁世凱竊奪辛亥革命果實,汪精衛鼓動孫中山讓權讓大總統之位,他跑去法國“留學”去了,習慣性地妥協也!空長了一副好皮囊。

    到了和蔣介石爭權,因為都是“自己人”,重要的是蔣介石當時無論政治資歷還是名望乃至實力都不如他,他反而不妥協了,鬥爭的很堅決,不惜分裂國民黨也是爭鬥。

    然後就是日本侵略中國了,日本當時看起來當然是強大的,比袁世凱還強大,汪精衛一下子就怕了,自卑懦弱沉渣泛起,公開投降日本去了。

    要知道,汪精衛投降日本之時,官拜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國民參政會議長,真真是“卿本佳人奈何做賊”,哪裡還能缺你一口飯吃了!那裡還能沒有你的位置了!

    汪精衛就是怕了日本人!

    他不怕死,他怕比他“強大”的!

    他為什麼不怕清朝攝政王?因為他認為大清朝落後顢頇,他代表的是強大的先進文明,大清朝不如他強大!所以他不怕。

  • 5 # 崔老師實話實說

    又有新時代磚家站出來為“曲線救國”繼承人平反了!自從中華民族儒式統治階級當政以來,儒家漢奸就沒有絕種過。數典忘祖,賣國求榮。還被冠以“曲線救國”,真是無恥之極!

  • 6 # 靜裡水聲1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主戰主和皆為國,主和的百姓得利,主戰的百姓得尊嚴。這賊字用在他身上,並不貼切!人家送出情報給國民黨,可比主戰派一樣的!

  • 7 # fb6628

    竟然還有這麼多為了汪精衛開脫的,你們真是一點底線都沒有呀!汪精衛文武全才,能力極強,而這正是因為他能力強,他的投降主義對中華民族的傷害才極大,百年以來為了民族獨立而灑熱血,獻頭顱的仁人志士們會想到若干年後有人會替汪精衛翻案嗎?懶得說了,送你們這些畜牲們一句話:草你們祖宗!

  • 8 # a老L

    對汪精衛這頭號漢奸為用定論嗎?全國人民,共產黨,國民黨多定他是買國賊,漢奸。汪精衛晚節不保己釘在歷史恥辱柱上,把他拿出來議論是極不應該的。

  • 9 # 燒烤一家親

    多讀歷史,汪精衛經歷了什麼,為什麼主和。

    對勝利沒有希望才會主和。他的絕望從哪裡來?看看張學良從對蘇戰爭到918,中央政府對軍閥完全不能控制。我想這是他主和的原因,所以陳碧君對汪精衛的立場堅持到死都不鬆口。

  • 10 # 日月春秋

    歷史上的汪精衛?

    百度一下你會發現,置頂資料介紹概括“中國頭號大漢奸、汪偽國民政府主席”一生分作兩回人汪精衛,上半生,有志革命青年,隻身刺殺滿清攝政王,府試第一名,

    留日,留法,執筆辦報對抗保皇黨,

    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卻是推翻滿清的英雄。

    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對抗南京國民政府,與蔣爭權。

    一個在當時時代可以算是有文化,有見識的人,在他的後半生,卻奠定了遺臭萬年的步調,他投降了日本帝國主義,在日本的授意下,成立了臭名昭著的“汪偽國民政府”

    一個人,從壞人變好人困難,但從好人變壞人。那是相當容易,

    不想談什麼“曲線救國”,不想談什麼“忍辱負重”,終究是改了立場,變了黨,賣了國,當了他人的刀。

    誰能想到當年的進步青年、革命青年、有志青年有一天會和秦檜一樣鑄像跪天下?他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的選擇會落得這種下場吧?

    浙江泰順首府羅陽的汪精衛夫婦跪像

    幼子觀像泣九字

    汪精衛的小兒子汪文悌出生於1928年,曾為其父助紂為虐,被判漢奸罪,之後,他去了香港發展。一直到2005年,已經77歲的汪文悌,回到大陸來祭拜其父母,當他來到汪精衛和陳璧君的墳前,看到世人為其父母的做的跪像,失聲痛哭,儘管兩人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但他們犯下的罪是不可饒恕的,落得今天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隨後汪文悌哭著著說了9個字:“做了錯事就應受懲罰”,字字心酸,可見汪精衛後半生犯下的罪,是多麼不可饒恕,歷史的車輪走的再快,你的罪行也將遺臭萬年

  • 11 # 帥的驚動了組織

    從三部分來講,第一,青年人生:刺殺滿清王爺。牛逼

    第二,跟隨中山先生鬧革命,熱血。

    第三,和日本鬼子友好,叛國。可恥。

  • 12 # 曉東筆談

    從“反清鬥士”形象登場,到青年心中的“革命偶像”,再一度成為“政府領袖”,最終以“民族罪人”身份謝幕,汪精衛的一生,不可謂不傳奇。

    直到今天,“漢奸”仍然是貼在汪精衛身上揮之不去的標籤,汪精衛也由此成為一個符號性的人物。

    但汪精衛事否真的不堪?還是值得我們一說。

    一、在能力上,汪精衛不僅不是“不堪”,而且很有作為

    “國民黨內二號人物”、“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副總裁”、“最高國防會議副主席”、“國民參政會議長”,能擁有這麼一大推職務和頭銜的人,放在任何時代和任何國家,都決不能說是一個平庸之輩、無能不堪之人。

    特別是在當時擁有四億人口、各方政治勢力輪番登場、各類人物競相出境的時候,汪精衛能從中脫穎而出,坐上高位,就足以說明他的政治能力、處事能力在當時的中國,不說是最頂尖,起碼也是高出常人一截。

    試想一下與汪精衛年齡相仿的蔣介石,雖然在二人的鬥爭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在汪精衛在政壇大放異彩的時候,蔣介石的身影還沒有進入孫中山的目光。

    二、在思想上,汪精衛猶豫不決、對日本帝國主義、對共產黨思想複雜

    相比較汪精衛的辦事能力,汪精衛一生的失敗源泉出在他的思想上:意志不堅定,特別是對日本帝國主義存在幻想。

    青年汪精衛一腔熱血,能夠做出暗殺清政府親王載灃這樣的事情,能夠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投身革命,說明一開始汪精衛並非就是天生的“投降派”。

    而汪精衛後期的“投降”行為,源於他的“泛亞洲主義情緒”。

    在汪精衛的思想中,對日一向“主和”,深深埋藏著“中日友好、相互提攜、共同抵抗歐美帝國主義”等不切實際的想法,這也是他後期投靠日本人的原因之一。

    在全國人民極力抗日、共產黨抗日力量不斷取得勝利以及國民黨“主戰派”佔據上風的情況下,汪精衛的“主和”思想註定要被唾棄和拋棄。

    而對待共產黨,汪精衛則有“聯共”、“分共”、“反共”的三個階段,這是由汪精衛的“三民主義”思想和共產黨的“共產主義”思想的分歧所決定的,更多的屬於黨派之間的意見不同,並不能是他個人有多麼不堪。

    三、在權力鬥爭的失敗,促使汪精衛投降日本

    汪精衛的“漢奸”行為的直接原因,就是在與蔣介石的權力鬥爭中的失敗。

    汪精衛是一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在前期他的地位一直是在蔣介石之上,甚至被孫中山指定為繼承人,將會是下一個中國領袖;然而蔣介石的橫空出世,令他極為不堪;

    同時汪精衛也是一個外表自尊心極強、內心脆弱的人,在權力鬥爭失敗、蔣介石長期打壓、心中理想得不到實現的情況下,加上夫人陳璧君以及手下週佛海、陶希聖等人的慫恿下,汪精衛走向“漢奸”之路也是必然的了。

  • 13 # 明宇智遠

    汪精衛,是:

    1.舊版的方舟子。

    2.高配版高曉松。

    3.男版的方方。

    4.完全具備慕洋犬公知的一切特徵。

  • 14 # 閒人堂主

    出題者,你是想為汪精衛的漢奸鐵案翻案嗎?

    這將是千年鐵案,不論你從歷史細節中如何尋找突破口,汪精衛是賣國漢奸的歷史判決不會變。

  • 15 # 奚萌子

    汪精衛是標準的賣國漢奸,堪不堪的你自己看了。

    你後面說的,百姓興奮什麼的,很無味。。

    你很輕信,跟你眼中的“興奮百姓”沒什麼區別,這將把你匯入歷史虛無主義。。

  • 16 # 這些歷史要讀

    事實上,汪精衛的人生可以說是“前半生英雄,後半生狗熊”,這點倒是和二戰時的法國陸軍元帥貝當頗為相似。正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汪精衛的人生,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就戛然而止,那麼後世對他的評價,估計是以正面為主。畢竟,早年的汪精衛不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一位傑出的革命志士,為近代民主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還留下一些可歌可泣的光輝事蹟。

    汪精衛自幼聰穎,博學強記,19歲那年,以廣州府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次年獲官費赴日本留學。1905年7月,汪精衛謁見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作為同盟會的元老級人物,汪精衛參與起草了同盟會章程,並以“精衛”(取”精衛填海“之意)為筆名在《民報》上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痛斥了以康梁為首的保皇派,深得孫中山先生信任和看重。

    1910年1月,汪精衛與黃復生等人抵達北京,開設守真照相館,暗中策劃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被捕後,汪精衛保持氣節,決心慷慨赴死,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一詩,頗有當年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之氣概。自此,汪精衛一時聲名遠播,為世人所傳誦。

    此外,汪精衛還有另一項人們津津樂道的優點,那就是長得帥,相當的帥。我們常說的“民國四大美男”,流傳著好幾個版本,但不論哪個版本,汪精衛都位列榜首。相傳,當年汪精衛刺殺載灃失敗後,報紙上刊登了他的照片,連慈禧老佛爺看了,也不禁稱讚其長得俊朗。而馬來鉅富陳耕基的女兒陳璧君更是對他一見傾心,甘願為他付出一切,最後與他結為夫妻。可見,汪精衛的帥,在民國時期可是帥出天際的存在。

    可惜,如此滿腔熱血、俊朗不凡的革命志士,卻在日後的宦海浮沉中,逐漸失去早年的革命志向和理想,思想越發沉淪,甚至連民族氣節都摒棄了。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艱苦卓絕的全面抗戰正式打響。抗戰之初,面對強大的日軍,國軍在正面戰場上節節敗退,此時國府內部投降主義勢力開始湧現,而汪精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作為國府的元老級高層,汪精衛不思抗日,而是對戰勝日寇失去信心。1938年12月,汪精衛潛逃越南,並僥倖躲過軍統的刺殺,隨即發表“豔電”,公然向日本投降,成為徹頭徹尾的大漢奸、叛國賊。此後,汪精衛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持下,組建汪偽政府,開始對淪陷區實施殘酷統治。

    汪精衛身為國府高層,他的叛逃對正處於嚴峻的抗戰相持階段的中國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更對國府內部的積極抗戰意志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何為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