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科木匠劉醫生

    胃是"吃貨最重要的器官"!我是個吃貨,前段時間胃不好可把我折騰慘了!原來看見啥都想吃,前段時間看見吃的都怕!

    回到正題,胃有四怕,指的是什麼?

    養胃的口訣?

    其實沒什麼口訣,記住儘量少吃上文提到的飲食,平常養成規律的生活,飲食和作息習慣。工作之餘適當放鬆,心情愉悅,我想這樣的生活胃應該會不錯的!

  • 2 # 檸小檬要瘦到難以置信

    現在年輕人,多數都有胃病,很多人並不把胃病當回事,即便經常胃疼,也不去醫院檢視。

    胃病嚴重了,是可以拖成胃癌的,胃癌是東亞地區的特色癌症,發病率可達32.1/10萬人,死亡率則為13.2/10萬人。

    可見,胃病也不是小事,胃生病了不能拖,平時也要注意養胃。

    一怕晚

    不按時吃飯,胃酸不能被食物中和,就會刺激胃黏膜,引起消化性潰瘍。

    晚餐吃太晚,胃腸道沒時間消化,會使消化功能出現異常,並且胃腸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便不能得到及時修復,久而久之可能增加胃癌風險。

    二怕撐

    胃的大小是有限的。而現代人各種不良習慣,使得胃“不堪負重”,出現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等表現。

    嘴巴不要太貪,胃就不會有太大負擔。管好嘴巴,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三怕涼

    “胃惡寒喜溫”,胃是一個對溫度非常敏感的器官,所以,最好少吃冷盤、涼飲、涼食等,也要保護好胃部,避免著涼。

    胃受涼,很容易出現胃痛、胃酸,或急性胃腸炎等病。

    四怕醃

    但凡是醃製食物,都會對胃形成刺激,尤其是患有胃炎、胃潰瘍之人,長期吃,會導致潰瘍加重,胃粘膜不易癒合,很可能會惡變成癌症。

    主要是因為醃製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在人體胃內,經過細菌消化分解,會產生亞硝胺,這是一種致癌物,能夠導致胃癌的發生。

    養胃抓住“飯後半小時”,三宜三忌養好胃

    飯後半小時的時候,胃部運動劇烈,此時,是養胃的黃金時段,此時有三宜三忌。

    三宜:

    早飯後半小時,宜按摩膝蓋和足三裡

    早晨7-9點主胃經,中醫把胃經稱為“長壽經”。

    胃經途徑膝關節,足三裡穴是胃經的大穴。早飯後30分鐘左右,用手反覆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然後,按揉足三裡穴5分鐘,可生髮胃氣、養胃護胃。

    午餐後半小時,宜喝杯優酪乳

    對於那些午飯後就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來說,午飯後吃杯優酪乳很有必要。

    優酪乳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醋酸等有機酸,它們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同時,可以降低腸道的鹼性,增加腸道的酸性,促進體內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蠕動。

    3、晚餐後半小時,宜拍拍任脈

    晚飯後半小時左右,可以輕輕的拍拍任脈。任脈位於小腹以上正中的部位。

    除了任穴,此處還有很多重要養生穴位也分佈在此。

    晚餐後30分鐘,可以從上到下輕輕拍打20分鐘,不但可以幫助消化、養胃護胃,還能強身健體。

    三忌:

    一忌立刻吃水果

    飯後吃水果,好像是很多人的愛好,但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

    因為水果中富含單糖類物質,他們通常在小腸吸收。

    飯後吃的水果會被食物阻滯在胃內,一是,影響食物消化;二是停留時間過長的話,單糖就會發酵而引起腹脹、腹瀉或胃酸過多、便祕等症狀。

    二忌運動唱歌

    雖然“飯後百步走”有道理,但對於老年人,最好還是不要運動。

    因為飯後半小時內,胃因接納了食物而變得十分沉重。此時參加運動會使胃飽受“動盪”之苦,使消化功能受到影響。

    三忌立即睡覺

    剛吃了飯,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這時睡覺會影響胃的消化,不利於食物的吸收。

    另外,入睡後,人體新陳代謝率降低,易使攝入食物中所含熱量轉變為脂肪而使人發胖。

    日常養胃,記住一句養胃口訣

    養胃是天長日久的事情,每天都要做,具體方法,可參考一句養胃口訣:

    喝一水

    這一水指的是蒲公英根紅茶。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不僅可以降肝火,還擅長清胃熱!蒲公英清胃火,效果甚至優於白虎湯,並且不傷胃氣,不損土!

    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中這樣寫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對胃潰瘍及胃粘膜損傷有保護作用,蒲公英對於各型胃脘痛者能夠清熱潤胃,消炎止痛,藥性輕靈,清熱而不傷胃,養陰而不戀邪,且無壅滯之弊。

    值得注意的是,蒲公英對於胃熱效果好,如果是脾胃虛寒者,儘量將蒲公英發酵後,製成蒲公英根紅茶,泡水喝,可以大大降低蒲公英寒性,對於養胃效果更佳!

    建議:每日飲用量不超過10g,並且要溫熱著喝,不要喝涼的!

    吃二米

    這二米指的是小米、花生米。

    小米: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易於消化,又開胃又養胃,素有“代蔘湯”之稱。

    花生:含油量較高,所含蛋白質也很豐富,並且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每天吃適量生花生,對養胃有一定好處。

    睡五更

    養胃,一定要記住,吃人蔘,不如睡五更。

    一方面,要保證睡眠,不熬夜。良好的睡眠,是修復胃的一劑天然良藥。

    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證胃部得到很好的休息,進行自我修復。一旦,睡眠不足,就會削減胃的屏障自保能力,增加罹患胃潰瘍的機率。

    另一方面,要不能賴床。

    如果經常賴床不起,會打亂胃腸功能規律,胃腸黏膜將遭損害,易誘發胃炎、潰瘍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七八分

    胃部,吃七八分飽即可,切莫吃的太撐。

    吃飯時間,在20分鐘左右為宜,多咀嚼,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減慢速度。

    此外,要細嚼慢嚥,切莫“狼吞虎嚥”。

    一旦吃的過快,食物不能充分的咀嚼,進入胃中,會增加胃部負擔。細嚼慢嚥,更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 3 # 普外科曾醫生

    你好,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俗話說十人九胃病,慢性胃病是非常常見的疾病,慢性胃病需要好好養胃,想要養好你的胃,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胃怕鹹

    很多人習慣重口味,吃菜放鹽多,喜歡吃醬,喜歡吃鹹菜,醃肉,每天的食鹽攝入量大於6克。高鹽飲食對胃粘膜的損害很大,可導致胃粘膜損傷,出現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為了預防胃病,我們需要清淡飲食,做菜的時候少放鹽,少放醬。

    (2)胃怕亞硝基化合物

    攝入亞硝酸鹽之後,會在體內轉變為亞硝胺,亞硝胺是致癌物,長期大量的攝入,可以導致胃癌。醃製食品,加工肉類可能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有研究顯示,每日攝入30g加工肉,胃癌的相對危險度為1.15.

    (3)胃怕煙

    吸菸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病率,有研究顯示,吸菸會使胃癌的風險增加1.53倍,煙霧中含有大量的有毒和致癌物質,我們抽菸的時候,吸進去的煙霧也會有一部分進入到胃裡面,會損害胃粘膜。

    (4)胃怕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專門生活在胃裡面的細菌,這個細菌在胃裡面繁殖,可以引起胃炎,胃潰瘍,胃癌。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糞口途徑和口口途徑傳播,嘴對嘴餵食,共餐,接吻都可能引起幽門螺桿菌傳播。

    由於中國普遍採用共餐制度,大家的筷子都去夾同一碗菜,口水橫飛,有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傳染,所以,中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超過50%,這樣導致中國成為了胃癌大國。

    養胃口訣

    我經常告誡患者,養胃有竅門,請牢記以下的內容,飲食均衡,規律飲食,戒菸戒酒,蔬菜水果不能少。

    飲食均衡指的是各種食物都要攝入,不挑食,不偏食。

    規律飲食:三餐按時吃,不要吃宵夜,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飽一餐餓一餐。

    戒菸戒酒:這個很好理解,最好煙酒不沾。

    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攝入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 4 # 普外三角針

    那麼胃有四怕?怕很多!

    1.幽門螺旋桿菌

    我們都知道胃會分泌胃酸,能夠殺死很多微生物,但是幽門螺旋桿菌卻能夠在胃內生存,導致胃部疾病,一旦發現它的存在,必須要採用四聯藥物,根除它;

    2.藥物

    很多疾病都需要服用藥物,而有些藥物會對胃產生傷害,如非甾體類消炎藥布洛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以及激素類藥物,這些藥物會引起胃屏障作用減弱,導致胃部疾病,甚至引起消化性潰瘍或者出血;

    3.酒精

    喝酒傷肝又傷胃,酒精會直接損傷胃粘膜,我在急診科的時候就經常遇到喝酒喝到胃出血的患者;

    4.膽汁返流

    膽汁反流會造成食管炎、胃炎,因為膽汁作為一種消化液,本身應該是在小腸內起作用,當各種原因導致膽汁反流到胃或者食管,就會破壞胃和試管的粘膜,引起食管炎和胃炎;

    5.辛辣刺激性食物

    都說重慶的火鍋按辣的程度可以分為三種“微辣、中辣、菊花殘”,說明過辣的食物人體是消化不了的,大家吃很辣的食物肯定都有“辣的胃疼”的感覺,所以太辣的食物是會損傷胃粘膜的;同時過鹹的食物也要少吃,鹽攝入量高也會損傷胃粘膜;冰冷食物容易引起胃痙攣,對於本身就有胃部疾病的人,要少吃;

    6.過飽

    吃進去的食物會在胃裡停留一段時間,而胃是有容量限制的,短時間大量進食,肯定會對胃造成損害;

    7.飢餓

    我們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按點來的,一旦某一餐不進食或吃飯不規律,胃也會正常分泌一些胃酸,沒有食物的中和,胃酸濃度很高,時間長了就會損傷胃粘膜;而且胃酸向下走,會損傷十二指腸,造成十二指腸的炎症,甚至潰瘍,所以十二指腸的疾病表現為餐前痛。

    當然損傷胃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吸菸、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精神因素、腹部化療史等。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飯後適量走動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但是要避免劇烈運動、立馬洗澡,當然也不能立馬平躺,或者倒頭就睡。

    都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我們平時只要規律作息,三餐定點,減少上訴損傷胃的習慣或者食物、藥物的攝入,積極治療胃部疾病,多吃蔬菜水果,就足夠了。

  • 5 # 大醫說

    生活中,常聽到“十人九胃”。

    說的就是,現代人,受到胃病者折磨的,越來越多。

    胃炎、胃痛、腹脹、噯氣、反酸、燒心......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

    胃對於生命健康,尤為重要。

    胃有四怕,最好一個也別佔

    一怕“涼”

    胃,是對溫度十分敏感的器官,喜溫怕涼。 因此,冷飲、冰棍、雪糕、生冷海鮮、壽司等,一定要注意少吃。 一旦,受到冷涼刺激,便會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免疫力下降,誘發各種胃病。 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夏季,約七成胃病,是貪圖“涼食”所致。

    二怕“酒”

    胃,最怕酒的刺激,酒精進入胃部,直接刺激損害胃粘膜。 長期大量喝酒,十分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等,增加胃癌風險。

    三怕“鹹”

    過鹹的食物,也會對胃部造成損害,更會直接罹患胃癌的風險。 很多愛吃醃製品的地區,胃癌高發,與吃得過鹹,有很大關係。 所以,鹹菜、醃製品等食物,一定要注意少吃。

    四怕“多”

    吃的過飽、暴飲暴食,會加重胃部負擔,損害胃部健康。 防胃部,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不利於胃黏膜修復,易導致胃酸入侵,引起各種胃病。 所以,切莫貪嘴,吃的太多。

    4種跡象,需警惕胃部“癌變”

    1、飯後腹脹異常

    吃飯後,如果,出現腹脹,飽腹感異常的話,一定要提高警惕。

    尤其,只是吃了少量食物後,依然感到異常飽,要小心胃癌。

    很多胃癌早期患者,會出現此類情況,往往易被忽視,認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

    2、飯後燒心

    燒心,也就是胃部有灼熱感,一旦,飯後經常出現此類感覺。

    要高度警惕是胃癌,胃部受損,導致胃酸迴流到食道,進而引起灼燒。

    很多的胃癌早期,會出現胃灼熱、消化不良的情況。

    3、飯後嘔吐

    飯後,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除了要警惕是懷孕以外,還要警惕胃癌。

    一旦,胃部癌變,會引起消化道梗阻,進入容易出現噁心、嘔吐,嚴重時,還會吞嚥困難,出現食物反流等異常。

    4、不停的打嗝

    打嗝,是常見的情況,但是,一旦,飯後不停的“打嗝”,要提高警惕。

    不停的打嗝,甚至會持續幾個小時,警惕胃部“癌變”。

    胃部癌細胞持續發展,會影響到附近的迷走神經或膈肌,就會導致不斷的打嗝。

    日常養胃,做好4件事,降低胃損傷!

    一、要吃早餐

    經常吃早餐,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非常重要!經過一晚的消化吸收,吃早餐能夠及時補充給人體所需的能量。並且由於早晨起床後,胃酸分泌較多,需要一些食物來進行中和,若沒有食物,過多的胃酸就很容易損傷胃黏膜,對胃造成傷害!

    建議早晨可以多吃些粥類、喝些牛奶等食物,避免吃過多的油炸、醃製食物,以免損傷胃腸。

    二、多喝養胃水

    胃不好的人,生活中可以製作養胃茶水喝,將百結葉和巖桂除雜、晾乾,以紅茶工藝翻炒,然後製成百結巖桂茶茶包,泡入沸水中5分鐘即可飲用。

    百結葉是暖胃養胃的好手,《醫林篆要》記載:百結暖脾胃而行氣滯,尤善降逆,故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呃之功,為治胃寒嘔逆之要藥。中醫認為,巖桂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二者搭配成泡水喝,養胃益胃,還可抑制幽門螺旋的滋生,預防胃癌。

    三、睡好促修復

    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是對胃好的一種方式。如果長期熬夜,很容易使胃酸分泌過多,從而誘發胃潰瘍。在熬夜時,再抽菸、喝濃茶、咖啡來提神的話,更會損傷胃粘膜,誘胃部疾病。

    因此,平時一定要減少熬夜,儘量在晚上十一點前進入睡眠狀態,這樣有助於減輕胃病,尤其對於胃病患者,更會加速胃病的康復。

    四、經常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有助於促進消化吸收,增加腸胃功能,強健脾胃。平日裡可以增加游泳、慢跑、散步等運動方式,這樣有助於胃部的健康。

    建議在每天晚飯後半小時,去散步半小時,這對消化系統有很大好處,還能夠提升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預防肥胖。

    三個養胃小動作:

    1:揉腹部

    此動作有利於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減輕胃部的負擔,每次按摩五分鐘,每天按摩不要超過三次。

    2:活動腳趾

    3:腹式呼吸

  • 6 # 週週愛生活

    現代生活中,胃病已經嚴重影響了大部分人的健康,可以說,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患過不同程度的胃部疾病。正如一句俗話所說的:“十人九胃”。

    胃病是如此普遍,但胃病並不是小事,小胃病也可能拖成胃癌。

    胃癌是最痛苦的癌症之一,大約一百個成年人中就可能有1人患上胃癌,切不可掉以輕心。

    胃有“四怕”,趁早遠離,免招胃病!

    1、胃怕“寒”

    一般很多人的老胃病都是有季節性的,在秋冬季季節和換季的時候比較高發,所以現在正值是秋季,養好了胃,才能迎接寒冷的冬季。

    胃是個喜溫的器官,對寒涼的刺激很敏感,如冷盤、冰鎮飲料、涼風等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

    所以除了飲食上注意,日常注意腹部的保暖也是預防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2、胃怕“撐”

    好吃就多吃點,不好吃就少吃點,這是很多人吃飯時的習慣。

    但是這樣是很傷胃的,當你遇到好吃的就狼吞虎嚥時,食物咀嚼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食物難以充分消化,久而久之,易致胃病。

    並且吃的太快還會造成吃撐的情況,不僅使胃的消化能力難以承受還會導致急性胃擴張、胃穿孔等嚴重疾患。

    3、胃怕“晚”

    因為工作忙,或者是其他因素很多熱都不按時吃飯,餓了,也常常會忍著。

    其實在餓了的情況下,胃內胃酸、蛋白酶濃度會相對較高,要是沒有食物來中和,就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導致胃炎或消化性潰瘍。

    所以,在忙也要三餐按時進食,也可以在兩餐之間適當的加餐。

    4、胃怕“生”

    在吃一些肉類食物的時候很多人不吃全熟的,這種情況下,特別是一些魚肉類,會含有大量的寄生蟲或者細菌,不經過高溫吃進胃裡,對胃的傷害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在飲食上要注意的是儘量要煮熟來吃,有助於消化吸收,還可以殺菌。

    秋冬養胃,記住四句口訣,胃好身體棒

    1. 白粥、小米粥、麵條:不能常吃

    不要常年以粥為主食;胃不舒服時,喝粥能養養;但胃沒有什麼問題時,不要長期總是以粥為主食。

    胃功能有"用進廢退"的特點:如果長期總是吃特別好消化的粥、軟飯,胃消化其它食物的能力會退化變差。

    小米粥也是很多人養胃、調理的習慣性選擇。這種傳統經驗也沒有錯,小米比普通大米所含的澱粉總量要少,而且水溶性多糖要高一些,相對來說是會好消化一點。

    在沒有胃不適的時候,建議經常吃一些糙米、燕麥這類纖維更高、消化速度更慢的雜糧做成的雜糧飯或混合主食,促進胃功能提高,是不錯的選擇。

    2、溫水、溫茶水:小口勤喝慢喝

    胃喜溫,平時可以多喝點溫水或者溫茶水,能夠起到不錯的養胃效果,但是要注意,不要大口灌,要小口勤喝、慢喝。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或有胃潰瘍的,可以經常喝點蒲公英根紅茶。

    蒲公英在中醫中常用來治療胃病,有清熱潤胃,消炎止痛,藥性輕靈,清熱而不傷胃等特徵。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蒲公英具有廣譜的抑菌活性,可替代部分抗生素用於臨床。對幽門螺桿菌有很強的殺滅抑制作用。

    蒲公英全株可入藥,其根莖藥性更突出,平時可以將蒲公英根發酵一下,製成蒲公英根紅茶飲用,對胃潰瘍患者有治療作用,可使幽門螺桿菌轉陰,潰瘍面癒合、疼痛停止。

    經常胃脹,感覺裡面有氣的,可以喝點紅蘇子葉茶。

    中醫認為,紅蘇子葉具有暖胃作用,可用於治療胃寒症等,能很好地緩解脾胃氣滯,胸悶,腹瀉,嘔吐之證。

    此外,紅蘇子葉中含有揮發油成分,可明顯促進小腸運動,幫助消化,經常用其泡水代茶飲,可增強腸胃蠕動,也能緩解便祕。

    3、饅頭、麵包、各種餅乾:小心反酸

    饅頭和普通白麵包比起粥,不容易刺激胃酸過多分泌。並且,在發酵過程中,部分澱粉會轉化成小分子糖,有利於把干擾營養消化吸收的植酸去掉。

    但是,我們買到的麵包多是高糖、高鹽、高油的,吃多了反而容易反酸。同樣的,很多宣稱能養胃的餅乾,也因為油脂太多而達不到養胃的功效,還是少吃為好。

    4、山藥、南瓜:別吃太多

    說山藥養胃,是因為山藥富含多糖,而多糖對於胃粘膜有保護作用。但是,還沒吃到臨床上多糖的有效劑量,你可能就已經撐得不行了。

    至於南瓜、木瓜、胡蘿蔔、番茄等橙紅色的果蔬,合理烹調後比較順口好消化,也可能有一定好處。只是,一定要注意,別為了所謂功效而猛吃,吃得太多反倒是弊大於利了。

  • 7 # 叨叨健康

    胃有“四怕”,養胃抓住“飯後半小時”,記住一句養胃口訣

    在中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59‰,並且還在呈上升趨勢。據了解,幽門螺桿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5~19歲年齡組為36%,20-30歲年齡組為38%,31~69歲年齡組為46%,70歲年齡組為78%,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幽門螺桿菌的發病率增加。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主要症狀是反酸、心臟灼傷,胃痛和口臭。這主要是由於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泌素瘋狂分泌,以及胃酸灼傷,而胃潰瘍病患者,幽門螺桿菌引起的主要症狀是胃痛、口臭,其中最直接的病原體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就像一隻“害蟲”,能夠咬爛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主要臨床表現為腹部不適、隱痛,有時出現打嗝、抗酸、噁心、嘔吐等症狀。這種病的病程比較慢,但容易反覆發作。

    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產生多種致病因素,導致胃粘膜損傷。臨床疾病的發生情況多種多樣,患者常有胃酸倒流、打嗝、飽腹等症狀,其發生率高於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時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通常是通過檢查時間確定是否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這樣,很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的發生。

    感染幽門螺桿菌,將出現以下4種主要症狀:

    1、泛酸:胃感染幽門螺桿菌,會誘發胃分泌的瘋狂,導致胃酸過多,會有泛酸和胃灼熱的症狀。

    2、胃痛:胃痛是潰瘍病最典型的症狀,證實胃和十二指腸粘膜被幽門螺桿菌消化。

    3、口臭: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可在我們的牙菌斑生存,碳化物感染口腔異味後,它將會產生,從而引起口臭。

    4、便祕:幽門螺桿菌也可引起功能性便祕。如果你想徹底消除頑固性便祕,你應該從根部開始,殺死幽門螺桿菌。

    5、感覺飽:飯後,上腹部飽脹,不舒服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狀,如腹脹、食慾不振等。

    記住一句養胃口訣:喝水加點“料”,桿菌全給衝光光!

    紫蘇砂仁茶

    常喝水,對胃好,中醫建議在水中加紫蘇、代代花、砂仁、萊菔子、藿香各5克,一起放到鍋裡煮開,過濾茶渣就可以喝茶了,也有方便的茶包裝可供選擇,只要抽空泡一泡即可暖胃放鬆。

    中醫常說,代代花有理氣寬胸之效,能開胃止嘔;小茴香中含有天然的殺菌成分,對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有明顯效果,修復受損胃黏膜;砂仁可化溼開胃;藿香止瀉開胃;萊菔子消食除脹,助消化;紫蘇解表散寒,養胃。

  • 8 # 健康雨來

    胃,先天之本,胃不好者,難長壽!

    胃有“四怕”,養胃抓住“飯後半小時”,記住一句養胃口訣,指的是什麼?

    胃最怕四個字:

    快——吃飯快,狼吞虎嚥,食物咀嚼不細,會對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很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還會造成胃動力下降。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的可能。

    飽——長期飽食有使人體的免疫功能過早地衰弱或減退的可能性。長期飲食過量會使腸、胃等消化系統時時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造成其功能失調,可能生病得癌。

    燙——很多食管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食物。當黏膜細胞出現病變後,有可能引起癌變。

    鬱——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覺得委屈的時候,心裡就“堵得慌”,不想吃飯。人在心情委屈時,不良情緒會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直接導致胃腸分泌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黏膜保護層受損。

    養胃抓住“飯後半小時”

    1、早餐後半小時

    吃完早餐後半小時,可以喝一小杯優酪乳,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醋酸等有機酸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同時,協調腸道酸鹼平衡,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

    2、午餐後半小時

    午飯後半小時,上班族或者中老年人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打個盹,這樣可以調整身體和精神狀態,良好的身體情況與情緒對胃也有極大的好處!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發現,中午打盹可緩解壓力、提高記憶力,最佳時間是10-30分鐘,效果立竿見影!

    3、晚餐後半小時

    晚飯後半小時左右,最好出門散散步,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步不僅可以促進消化,還能夠強身健體,預防肥胖,對身體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好處!

    養胃,記住一句“養胃口訣”,即:一穴、二水、三食

    一穴:

    大陵穴大陵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穴,大陵穴位於人體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這個穴位在五行屬土,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經常按揉大陵穴,對養胃有很大幫助!

    二水:

    白古丁根紅茶水:

    將白古丁根經過紅茶工藝發酵,製成白古丁根紅茶,對養胃、預防胃病有很好的效果!

    現代研究發現,它既能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又能修補胃黏膜的損傷,其強大的殺菌作用可殺滅胃中的幽門螺旋桿菌,對胃炎、胃潰瘍等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古醫書中就有記載白古丁對胃病有效,如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中這樣寫道:“白古丁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飲用經過發酵工藝處理後的白古丁根紅茶,可以降低白古丁的寒性,還能增加口感,適合胃不好的人長期飲用。

    蜂蜜水

    蜂蜜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胃不好、胃炎、感染幽門螺桿菌、胃病反覆發作的人,平時堅持喝蜂蜜水,是具有一定養胃功效的。

    研究證明,蜂蜜對胃腸功能有調節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動物實驗證實,蜂蜜有增強腸蠕動的作用,可顯著縮短排便時間。

    喝蜂蜜的時候,最好使用30-60度的溫水沖泡,不但儲存了蜂蜜的營養成分,對胃的保養也會更好!

    三食:

    食物宜軟

    軟食是指麵條、軟飯之類。很多胃不好的人都喜歡吃麵食、粥類等,因為這些軟食易咀嚼、易消化,可以減少胃腸負擔,適用於消化不良的患者。對胃有很好的保養作用!

    食物宜溫

    剛才已經說過,胃怕寒,其實,滾燙的食物對胃來說,也是傷害巨大的!

    滾燙的熱食進入胃裡,會損傷粘膜,時間一久,有可能引起癌變。為了避免對口腔、食管黏膜的燙傷,減少食管癌的發生,不要吃熱燙的湯飯。剛出鍋的菜涼一涼再吃,不著急!

    因此,太涼、太熱的食物都會對胃產生不適。而30-40度的溫度,才是胃最喜歡的!

    食物宜輕

    這裡的“輕”指的是口味輕,很多人吃飯都喜歡重口味,鮮、香、麻、辣帶給味蕾的刺激,想必是無與倫比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還常用“重口味”來互相調侃,但這所謂的玩笑從醫學角度出發,卻成為了掩藏的疾病!

    辛辣、高鹽食物食用過量,不僅會加重患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同時對胃黏膜的保護層也會造成損傷。

    如果長時間持續食用,那麼這種損傷就是持續性的。久而久之,胃黏膜就踏上了“萎縮-腸化-癌變”的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和男(女)友看電影是個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