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行為是內因和外因兩者互相作用的一種行為方式。那麼什麼樣的行為才可以稱之為拖延呢?
我們可以做一做《別讓拖延症毀了你》中這個測驗:
以上如果你有三條以上符合,那麼你就是妥妥的“拖延症患者”。
每個人都很清楚拖延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它會在一定的內因驅動下形成。——《別人拖延症毀了你》
比如面對心儀的男子,你因為害怕表白被拒寧可一拖再拖,最後他被另一個果斷的女孩表白了,並接受了那個女孩。因為你覺得“要是表白了,對方對我不感興趣,那麼我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還很丟臉。”
可是,遇到一個心動的人這件事並不是經常發生的。
拖延行為的養成除了內因,還有外因:周圍環境的潛移默化。
當我們處於一個集體中,為了合群,在不知不覺中你會模仿身邊人的行為模式。要是這個集體普遍喜歡拖延,就算你本來特別當機立斷,也很容易被同化。
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不可能單獨存在,我們是家庭的一員、集體中的一員、企業的一員,不管是什麼身份,我們都會受自己接觸的人的言行舉止的影響。
比如,我妹說每次回孃家她就熬夜到十一二點才睡,但是在自己家就能十點左右睡。
因為孃家人從我們的時候開始就已經習慣了熬夜,而妹妹的婆家則習慣早睡早起。
這個週末就得交年終總結了,問了下同事小李小陳他們都還沒做,於是你自己也會心安理得地繼續拖延下去。
比如現如今996,007的工作模式,就算你工作都做好了你看到別的同事還沒下班,甚至老闆還在崗位上,此時你就很容易繼續留下來加班“工作”了。
總的來說,我們的拖延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對周圍人的效仿學習,這能使我們獲得心理安慰,對此,千萬不可小覷這一負面影響,認識這一點,當我們處於某一集體時,一定要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否則便會對自己產生不利的影響,形成拖延習慣,甚至難以自拔。——《別讓拖延症毀掉你》
#觀止讀書會#@歷史這樣說
拖延行為是內因和外因兩者互相作用的一種行為方式。那麼什麼樣的行為才可以稱之為拖延呢?
我們可以做一做《別讓拖延症毀了你》中這個測驗:
以上如果你有三條以上符合,那麼你就是妥妥的“拖延症患者”。
每個人都很清楚拖延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它會在一定的內因驅動下形成。——《別人拖延症毀了你》
比如面對心儀的男子,你因為害怕表白被拒寧可一拖再拖,最後他被另一個果斷的女孩表白了,並接受了那個女孩。因為你覺得“要是表白了,對方對我不感興趣,那麼我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還很丟臉。”
可是,遇到一個心動的人這件事並不是經常發生的。
拖延行為的養成除了內因,還有外因:周圍環境的潛移默化。
當我們處於一個集體中,為了合群,在不知不覺中你會模仿身邊人的行為模式。要是這個集體普遍喜歡拖延,就算你本來特別當機立斷,也很容易被同化。
這就是從眾心理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不可能單獨存在,我們是家庭的一員、集體中的一員、企業的一員,不管是什麼身份,我們都會受自己接觸的人的言行舉止的影響。
比如,我妹說每次回孃家她就熬夜到十一二點才睡,但是在自己家就能十點左右睡。
因為孃家人從我們的時候開始就已經習慣了熬夜,而妹妹的婆家則習慣早睡早起。
產生拖延行為的另一個因素是我們能從別人的拖延中獲得心理安慰這個週末就得交年終總結了,問了下同事小李小陳他們都還沒做,於是你自己也會心安理得地繼續拖延下去。
產生拖延行為其實也是一種對他人拖延行為的效仿比如現如今996,007的工作模式,就算你工作都做好了你看到別的同事還沒下班,甚至老闆還在崗位上,此時你就很容易繼續留下來加班“工作”了。
總的來說,我們的拖延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對周圍人的效仿學習,這能使我們獲得心理安慰,對此,千萬不可小覷這一負面影響,認識這一點,當我們處於某一集體時,一定要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否則便會對自己產生不利的影響,形成拖延習慣,甚至難以自拔。——《別讓拖延症毀掉你》
#觀止讀書會#@歷史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