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民間對趙雲的評價真的好,武力值僅次於呂布,典韋能排第三有何依據?
39
回覆列表
  • 1 # sunjin6278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在《三國演義》武將的通常排法上,趙雲之所以能被名列第二,是因為在武技、突陣、斬殺、自保及智謀人品上,都有過人之處和令人稱道之處。

    趙雲武技精湛。剛出道的趙雲,就和河北名將文丑打了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要知道,文丑在河北四庭柱中名列第二,其武藝不在顏良之下,顏良曾二十回合敗徐晃,徐晃與許褚曾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文丑也曾在延津射張遼,敗徐晃,可見其勇猛。公孫瓚常年鎮守幽州,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其勇悍可見一斑。在十八路諸侯伐懂卓時,公孫瓚曾和呂布交戰,戰不數合敗走。在磐河與文丑交手,戰不十合,抵擋不住敗走。公孫瓚手下四員健將一齊戰文丑,被文丑一槍刺一將下馬,其他三將心驚而逃。文丑趕公孫瓚直入山谷,把公孫瓚趕得弓箭盡落,頭盔墜地,披髮縱馬,奔轉山坡。不料馬失前蹄,公孫瓚翻身落馬滾到坡下。文丑急捻槍來刺。在此千鈞一髮之際,草坡左側轉出一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土坡,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公孫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馬回去了。在穰山之戰,趙雲力敵許褚、于禁、李典三人,直到掩護劉備跑遠才輕鬆脫身而去。當劉備跑到一處,前有張郃引軍阻截,後有高覽帶軍圍堵,就在劉備無奈之極,拔劍欲自殺時,突然高覽軍後大亂,一將從高覽背後殺出,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劉備大喜。趙雲殺散高覽軍,又挺槍躍馬,殺向張郃。張郃與趙雲戰三十合,敗退而去。許褚是曹營公認第一武將,高覽曾與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張郃武藝也不在張遼、徐晃之下,趙雲能連續作戰,力敵許褚三將,挑高覽,敗張郃,可見武功之高。在漢中米倉山之戰,黃忠、張著被曹軍重圍,趙雲引三千軍前去營救。書中寫道:“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張郃、徐晃都是曹營數一數二的武將,見到趙雲竟不敢迎敵,可見趙雲使槍絕技。趙雲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作為先鋒,與西涼大將韓德相遇。那韓德善使一柄開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手下四子,皆精通武藝,弓馬過人。這時的趙雲,年已愈七十,與韓德父子交手,絲毫不減當年,四子圍戰趙雲,結果讓趙雲槍挑二人,箭射一人,過馬活捉一人。後來與韓德交戰,戰不三合,也被趙雲刺死。趙雲不但武功卓絕,其箭術也佔一絕。在《七星壇諸葛祭風》一節,諸葛亮為周瑜借到東風后,知道周瑜要來加害,就下壇到江邊上了早已等在那裡接他的趙雲船隻。周瑜派丁奉、徐盛追殺諸葛亮,見到諸葛亮上船離去,丁奉率軍沿江趕。徐盛則駕大船拽起滿帆,搶風追趕。看看將要趕上,諸葛亮勸阻不要追趕,徐盛看前船無蓬,不聽勸加速追趕。看看至近,趙雲拈弓搭箭,立於船尾大叫道:“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奉令特來接軍師。你如何來追趕?本待一箭射死你,顯得兩家失了和氣。教你知我手段!”說吧,箭到處,射斷了徐盛船上蓬索。那篷墜落下水,其船便橫於江面。趙雲叫自己的船拽起滿帆,順風而去。在搖晃的小船上,又迎風射箭,一箭射中對方篷索,可見趙雲射技何等精湛。趙雲突圍能力強悍。在《袁紹磐河戰公孫》一節,初出道的趙雲,戰退文丑,救了公孫瓚後的第二天,公孫瓚與袁紹對陣界河橋上,公孫瓚命大將嚴綱為先鋒,進攻袁紹部將麯義,結果麯義斬殺嚴綱,袁紹軍大進,直殺到界橋邊,麯義斬殺了執繡旗將,砍倒秀旗,公孫瓚回馬下橋而走,軍馬大敗。麯義引軍直追,正撞上趙雲,戰不數合,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趙雲一騎飛入袁紹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公孫瓚引軍殺回,袁紹軍又大敗。正是趙雲的勇猛衝殺,才挽救了公孫瓚的頹敗。在穰山之戰,劉備被許褚、于禁、李典圍困,正在危急,趙雲殺入,力敵三將。在確保劉備跑遠後,趙雲才脫身而去。當劉備在山道再次遭到張郃、高覽率軍的前後圍堵時,又是趙雲殺到,槍挑高覽,擊敗張郃,才保護劉備衝出曹軍圍困。在當陽長坂,曹操率大軍幾十萬,追擊劉備,致使劉備的家眷丟失。負責保護劉備家眷的趙雲,為救劉備的夫人及不滿兩歲的兒子阿斗,在曹操的大軍中往來衝殺,七進七出。他懷揣阿斗,跨著戰馬,一手執槍,一手拿從曹操背劍官搶來的青釭劍,在曹操萬馬軍中,縱橫馳騁,槍扎一串,劍砍一片,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泉湧。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擋,就讓曹洪下山問戰將姓名。當曹操聽說是常山趙子龍時,不由誇道:“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於是飛馬傳令:“趙子龍所過之處,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趙雲因此懷抱幼主得脫此難,血染徵袍,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在漢中米倉山之戰救黃忠張著,趙雲帶三千人殺入曹軍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張郃、徐晃不敢迎戰。趙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曹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此何人也?”有識者報告說:“此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操感慨道:“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啊!”急傳令:“所到之處,不許輕敵。”趙雲救了黃忠,有軍士告訴他:“副將張著還在東南被圍困。”趙雲遂又殺向東南,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曹兵相互傳說,紛紛退避,趙雲又救出了張著。呂布在徐州曾裹女夜闖曹營,還在張遼、高順帶五千兵護送之下闖營,卻最終沒有闖成功。關羽敗麥城,曾在吳兵的包圍下,率三百士兵突圍,但最終還是被東吳活捉。馬超在渭橋被曹兵兩頭圍困,率手下三百兵在箭雨中艱難突圍,手下紛紛被射死,馬超戰馬也被射中,馬超也倒臥在地,在此千鈞一髮之際,幸好龐德、馬岱率一軍突入來救,放救出了馬超。與這三位名將相比,趙雲的突圍能力確是很強的。趙雲刺殺技十分了得。縱觀《三國演義》,趙雲只與文丑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與許褚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三十回合敗張郃。除此之外,與其對敵的,大多都是戰不數合,一槍刺死;或槍起處,敵將落馬。如在《袁紹磐河戰公孫》中,趙雲與袁紹大將麯義對戰,戰不數合,一槍刺麯義於馬下。在臥牛山,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周倉與趙雲交手,被趙雲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在穰山,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這樣的例子很多,就不再一一列舉了。另外,趙雲的自衛技術也很過硬。在《趙雲截江奪阿斗》一節,孫夫人帶著阿斗坐了東吳的大船要回江東,趙雲來趕,跳上江邊一小漁船,望孫夫人的大船趕去。吳將周善讓來接的大船上計程車兵向趙雲射箭,一時箭下如雨。趙雲站船頭,以槍撥之,箭皆紛紛落水。離大船懸隔丈餘,吳兵用槍亂刺。趙雲棄槍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劍在手,分開槍搠,望吳船踴身一跳,早登大船,吳兵盡皆驚倒。趙雲雖征戰一生,身經百戰,身體卻無纖芥之傷,這與趙雲高超的防護技能不無關係。趙雲遇事沉穩識大局。趙雲很有救國救民的思想。剛出道投靠了袁紹,感到袁紹不是救民之主,就改投公孫瓚,經過一翻觀察,覺得公孫瓚也是自私之輩。後來就跟隨了欲申大義於天下的劉備。劉備得益州,高興之餘,要把成都宅第財物賞賜給有功將士,趙雲進諫阻止,說益州初定,宅第財物都是在外避亂的豪族流民之物,應該招回他們,恢復蜀地經濟秩序為上。被劉備採納,益州動盪的局勢很快穩定下來。關羽被東吳殺害,劉備要起傾國之兵為關羽報仇,趙雲諫阻,說真正的敵人是曹魏,應該先伐魏,東吳自然臣服。劉備不聽,致有夷陵大敗。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馬謖失街亭,導致北伐潰退。撤回漢中的各軍在撤退途中所部軍資損失都很多,唯有趙雲所部儲存完整,諸葛亮要將趙雲所部財物賞賜給趙雲的部下。趙雲拒絕接受,就說:“敗軍之將怎能再受賞賜?不如將財物儲存下來,以作後來的軍資。”得到諸葛亮的大加稱讚。趙雲做事細緻沉穩且服從領導。劉備到江東招親,諸葛亮就讓趙雲跟著去;周瑜被氣死,諸葛亮為維護孫劉聯盟,去江東弔孝,也是帶著趙雲去的。趙雲也很有智謀。漢水之戰,趙雲救出黃忠和張著,回到了自己的營寨。曹操因見趙雲東衝西突,所向無前,莫敢迎敵,救了黃忠,又救了張著,不由得奮然大怒,親自率眾將士追趕趙雲。面對敵眾我寡之勢,趙雲毫不畏怯。他讓大寨內偃旗息鼓,派弓弩手在寨外壕內埋伏,大開寨門,自己單槍匹馬立於寨門。曹操領眾軍來到寨外,天已昏暗,看到如此架式,害怕中埋伏,就不進反退。趙雲將手中槍一招,壕內弓弩齊發,曹魏軍驚慌失措,爭著逃跑,或被射,或自相踐踏,死傷無數,趙雲、黃忠等又乘勝追殺,曹軍大敗,最終棄了糧草,退回南鄭。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是常勝將軍,一身是膽,無論單挑還是衝鋒陷陣,從未失敗過;雖身經百戰,殺敵將最多,自身卻從無受纖芥之傷;不但有勇有謀,勇猛過人,而且還品格高尚,識大局知大體,是一個難得的十全十美型的戰將。凡是喜愛讀《三國演義》的男女,沒有不喜愛趙雲這一人物的,因此自然也就認為趙雲才是三國中綜合實力最強的武將。

  • 2 # 百代千秋史

    (趙雲,小說《三國演義》裡武將的至高形象。)

    感謝三國迷的好問題。其實這主要在於小說《三國演義》在民間持久很深遠的影響和塑造。在小說中把趙雲的戰力和膽氣無限放大,羅貫中老先生不斷給趙雲身上加“光環”,這基本基於兩點,其一因為趙雲是劉備陣營的;其二因為趙雲的三觀很正,是“三觀比五官還要正”的那種

    《三國演義》對趙雲施加了無限光環

    首先體現在“五虎上將”的排序。《三國志》中的排序是“關張馬黃趙”,而到了《三國演義》就變成了“關張趙馬黃”。排序一變,直接把趙雲塑造成了關羽和張飛離世之後,蜀漢陣營的“武將一哥”。

    其次表現在對趙雲“戰力”的無限提升。闖“八卦陣”,趙雲一隻槍幾乎放倒了整支大軍;長坂坡,他七進七出,到了無人敢擋的程度;平定南中,面對驍勇的祝融夫人再顯神威;初次北伐,一個人給韓家滅門了。他的戰力值猛然直升啊!

    再次在“忠勇”的人格屬性上做足了文章。趙雲,在小說中被劉備稱為“四弟”,而他對劉備的忠誠是無可挑剔的:為了救劉備的妻兒甘冒生命危險;滿頭白髮了,仍然帶甲南征北伐;臨終前了,還託夢給諸葛亮,對“克復中原”寄予無限希望。

    同時,趙雲“渾身是膽”。百萬曹操大軍他敢進敢出;江船上孤身一人,面對東吳將士也無所畏懼;單槍匹馬就敢救黃忠。借用劉備的話,就是“子龍渾身是膽”!

    (孤單英雄世無雙啊!)

    由此,趙雲簡直是閃閃發光啊!

    趙雲的武力到底強在哪?

    確實小說裡,趙雲確實不像關羽那樣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等等的武功顯赫。死在他槍下的名將也是屈指可數。但是,他的形象是獨一無二的,那就是孤單英雄!長坂救阿斗、截江救幼主、偃旗息鼓退曹兵、斬殺韓家四將等等,他都是孤身一人,而且是孤身一人獨擋千軍萬馬。這樣的武藝和膽氣,當然是武將的至高境界和“戰神化身”。

    由上,趙雲的綜合武力值是很高的!

    趙雲三觀很正!讓人欽佩!

    作者之所以賦予了趙雲無限的光環,除了他身處蜀漢陣營,是正義和正確的化身以外,史實中的趙雲在三觀上非常正,是有原則、敢於犯顏直諫的典型。

    (趙雲的民間形象)

    當劉備佔領成都四下劫掠的時候,他犯顏直諫;當劉備大肆修建樓堂館所的時候,他犯顏直諫;當劉備要征討東吳的時候,他還是犯顏直諫。這樣的人,在蜀漢陣營幾乎找不到第二個了。而他勸諫劉備不要征討東吳的理由非常的“正”:

    曹魏,才是復興漢室的真正敵人!(裴松之註解的《三國志-趙雲傳》裡的引《雲別傳》: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

    因此,無論小說內外,趙雲身上都有非常多的優秀品質,受到民間的追捧和敬愛是理所當然的。

    (在小說裡,曹操從始至終對趙雲都很忌憚)

    綜上,忠勇齊備、膽氣超群,趙雲當然是武力綜合值排在前面幾位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嶽不群為何要將令狐沖逐出師門?令狐沖有無可能重歸華山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