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足壇之聲

    一、每年10億養10萬個足球運動員?那也就是一個人1萬年薪,那麼請問現在幹什麼工作一年掙不到1萬?人家為什麼要為了1萬塊去踢足球?這1萬年薪甚至不夠一個足球運動員一年開銷的。

    二、就算是你說的是10萬,但你要知道足球運動員都是吃青春飯的。如果年輕的時候只能年入10萬,35歲以後怎麼辦?就算可以去當足球教練,但又有哪些機構能夠接納10萬名足球教練呢?

    第三、要知道我國現在各級聯賽加一起的職業足球運動員都不一定夠10萬,如果僅僅給固定的10萬年薪,那他們就跟上班一樣就沒有了上進的動力。那麼這樣一來,拿出這10億投資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 2 # 建業水

    從投資角度來說,投入一定就會有資本放大,放大槓桿,能放大到什麼局面。如果是一般20倍的話,1年20萬從現在職業足球的薪水估計還是不夠的。一般傳統銀行的槓桿率在10倍左右,而網際網路金融無實體營業點,槓桿率可以達到100左右。單純只是把10億發工資計算肯定是產業是不行的。1984年42歲的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彼得·尤伯羅斯,首創了奧運會商業運作的“私營模式”:用100美元開了一個銀行賬戶,憑著一張奧運會組委會的招牌,籌資了7億美元。而這7億美元中,沒有政府的一分錢,完全是尤伯羅斯依靠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籌集而來,這個基本商業框架也被沿用至今。也讓奧運會價值一直持續到巴西2016年。養10萬個職業足球運動員從來不應該是投資錢的問題,而是整個產業鏈的運營管理需要改進。在不確定足球的未來能否給現在的小孩將來時,體育生在現在家長只是少數選擇項。國家對體育投入是持續的,在古代六藝中“射”、“御”是武義也是體育,2015-2017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6.48億元校園足球扶持資金,各省(區、市)投入校園足球的財政、體彩和社會資金等累計196.03億元(2015年42.72億元,2016年80.04億元,2017年73.27億元)。從6億到196個億,槓桿是30多倍,三年累計新增體育教師73298人,其中有足球專業背景的15594人,間計劃新建改建場地38944塊,到2020年全國校園足球場地將達到83726塊。三年累計新增體育教師73298人,其中有足球國家和地方三年累計培訓23萬多名體育教師和足球教練員,並培訓了840名持有英格蘭足球總會、亞足聯D級以上等級教練員證書的校園足球教練員,“十三五”期間計劃新建改建場地38944塊,到2020年全國校園足球場地將達到83726塊。2013年中國足球註冊球員估計只有3萬多一點,2017年中國足協對外公佈註冊球員數確實僅有8000,沒有看到確切的資料,整體的職業池子不是很大,10萬個職業足球運動員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題主說的10億從中央財政出加上週邊槓桿目前的模式還真撐不起足球周邊人員老師、教練、場地等巨量投入,體育市場發育成熟,中超目前都在瘋狂燒錢,中甲、中乙問題多少,洛杉磯奧運會是引入新模式解決當時奧運會問題,京東方投入3062億連續虧損14年如今逆襲成世界第一的產業升級沒有多少,純粹用為養職業足球運動員而養,而不是做好基礎工程,泡沫畢竟是吹不起來。

  • 3 # 屬九部落

    每年10億,能不能養10萬個職業足球運動員?我認為太可以了,而且一定要推行下去。

    每年10億,10萬足球運動員,每人每年1萬,確實值這個價!

    有人總是說:我們地大物博,13億人裡還挑不出13個(11個還是13個,哈哈哈)踢球好的?還真說對了,真挑不出來。

    一個是氛圍問題:你看看你家社群附近有能隨時踢球的足球場嗎?寸土寸金,誰還願意整那沒收益的事啊,密密麻麻都是可交易的樓房,孩子找個空場跑跑都費勁。

    二是教育問題:現在家長、孩子的重心全部是語、數、英,還有幾個重視體育啊,都明白一點:踢球再好,不踢到國家隊,也當不了飯吃。到了三十來歲,頂多當個娃娃教練謀個生,還是上大學靠譜。

    三是體質問題:這也是不可忽略的問題,你看大球我們整體偏弱,小球卻不錯。亞洲人的體型體質特點是小快靈,不像歐美人似的人高馬大,力量、爆發力出色。

    估計有人又會較真兒了:女排不是挺牛的嘛......

    ......

    就聊到這兒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一個優秀的證券操盤手,必須具備哪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