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股票野生交易者
-
2 # 馬徳
在牛市裡選股與熊市選股有什麼樣的本質區別?
在證券投資領域,從事證券買賣,選股,選擇什麼樣的股票作為標的,進行投資或投機,是從事證券業務成敗的關鍵之一。在市場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師傅,那麼學會空倉的就是祖師爺。但你想想,你選股都不會,還談什麼賣股?我們今天交流的就是牛市或熊市選股有哪些本質上的區別?
證券交易市場一般是這樣劃分的,牛市,熊市,震盪市,猴市。最近一兩年中國股市出現的是結構性的牛市行情,非牛非熊。從理論上而言,牛市選股的核心是,找準市場的主流熱點,主流板塊,理論上講就是一波牛市的脈絡。
最近一兩年,茅臺的股價漲到了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股價最高達1800多元,五糧液的股價也是翻番走勢,帶領了整個白酒釀酒行業的板塊指數狂飆,最近兩個月的白酒,紅酒,黃酒,葡萄酒。漲勢如虹。近一週步入相應的高位執行,在調整狀態之下。只要是熱點主流板塊,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炒作往往是從板塊高價股開始,中價股低價股一直到垃圾股往往都炒一個遍地開花。
如果牛市來了,我們在選股的時候,重點選擇的板塊是證券板塊,參股金融,多元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因為證券是牛市的旗手,也是指數的風向標,只有券商全線暴動,才有牛市的味道。所以牛市來了,佈局與選擇證券板塊。
其實選股是沒有固定標準的,牛市選股,與震盪市選股的標準是截然不同的。有這樣的現象,很多操盤手,在熊市學會的高拋低吸,養成了長期在熊市獲利的交易法則與手法,往往小有斬獲,但是到了牛市的時候,還是用這種選股邏輯和交易方式,往往會被市場修理得皮青臉腫。如往往在牛市中大獲全勝的操盤手,在震盪市熊市的環節,用牛市選股的思路,持股待漲的牛市邏輯,創新高追漲的交易模式,用在熊市的時候,往往虧的是慘不忍睹。
不管是牛市或熊市,選股的關鍵是思維模式,也就是說投資者的功敗垂成都能從選股的邏輯正確與否找到相應的結果。 證券交易市場崇尚的是風水輪流轉,今朝的熊股到明朝就可能成為牛股,反之,現在的牛股,到了三五年之後就成了熊股。證券市場最大的規律,就是不確定性,永遠處於變化狀態之中,不變的是永遠在變!
在證券交易市場,把握牛市的交易機會,掌握牛市執行的基本規律,抓住主流板塊執行的邏輯,與趨勢共進退。在熊市來臨的時候,清倉休息。熊市還用選股嗎?在漫漫的熊途之中,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學習證券投資經典。這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
回覆列表
股市裡的老麻雀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漲時重勢,跌時重質”!
這八個字的意思可理解為在市場行情向好時選股要側重股票上漲的勢頭,在市場行情不好時選股要偏重於股票的質量。
漲時重勢,結合當前的情況來理解會更簡單一些。
比如這兩天大盤指數向好,金融板塊上漲拉昇指數,因而金融板塊的股票上漲勢頭更猛一些,比如廈門銀行等。再看看其他股票,雖然今天上證指數上漲40多個點,但仍舊有不少股票下跌,或者是持平不漲。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原因在於勢,在於上漲的勢頭。我一直在文章中提到,要挖掘屬於市場主線的股票操作,因為資金集中在市場主線品種上操作,這些被市場資金關注的品種上漲勢頭更勁!
跌時重質,就更好理解。
市場環境不好時,大盤指數處於下跌趨勢中,大部分的股票都會下跌,只有少數質量好股票抗跌。之所以抗跌,關鍵就在於股票的質量過硬。在下跌途中,尤其是在熊市,質量差的股票通常會大跌,或者陰跌不止。
這就是牛市選股和熊市選股的本質差別。
當然,短線交易者無論在熊市還是在牛市選股都重勢,勢才是短線交易者最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