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兵9402603276173
-
2 # 漢闕故人
別以為錢印得多,發給居民就是好事,也太不懂金融知識了。正常的金融,是按物質的比例來發放貨幣,錢多了,就不值錢了,就會造成通貨膨脹。國民黨統治時期,早上一張鈔票可買一頭牛,下午就只能買盒火柴了。委內瑞拉,背去買菜的錢,比買回的菜重。
真如你所說,國家要面臨一場災難了,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我國的經濟,金融都執行很平衡,不會出現你想象的情況。`
-
3 # 常去海邊散步的人
錢是不能隨便印的,每一分錢的背後都要有數倍的財富支撐才能發行,因為這一分錢的購買力是有倍數效應的,會產生無數個一分錢的購買活動。錢印多了就會買不到貨,就會產生通脹,貨幣就會貶值,進而產生金融危機。大幅度貨幣貶值也是對原有貨幣持有人的不公平,他們的財富值會嚴重下降。所以大量印鈔票,對財富的公平分配是有害的,對大多數人都不利。
錢並不是財富本身,他只是一個財富的憑證。沒有實際財富,憑證就等於零。就好像一張提貨單,要是貨沒了,這張提單就是廢紙一張。人們手中的錢實際上就是提貨憑證,無貨可提,錢就等於零。
所以,印錢不是辦法,必須提高生產力水平,在社會財富大量增加的時候,人們才能有錢,才能用錢買到所需物品。
-
4 # 申政1349
不能。這是基本常識,略知道點貨幣知識的都明白,如果大量印錢投到市場,那就遭了,最顯見的是通貨膨脹。也就不值錢了,
-
5 # 微投機
這個方法是可以的。但是不會有這樣的人來做這樣的事,沒錢人做不得主,有錢人不會做這個主。
在經濟執行正常的時候不需要這樣做,也沒人能做。
在經歷執行不行的時候,這個辦法可以變相用,比如扶貧,各種補貼。
-
6 # 鄉下平常人
對於這個問題咱不是專家,所以不能講太清楚,但從表面看來,貨幣是相通的有貨才能有錢,有錢必須有貨,沒貨印多少錢都沒地方用,而且會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危機,這可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這應當是經濟學家解答的問題。
-
7 # 中文146921039
產能過剩而又物價上漲,這是很複雜的問題,大量印錢是物價上漲之一,但是,我想隨數字貨幣的推廣,把發放給居民的數字貨幣設定時限,且只能購物消費不能儲存,這就能避免肉大量剩著而狗又餓死的現象
-
8 # 上海申庫許工
題主這想法也是不少人疑惑的。企業整天在說缺錢,房地產商、購房人缺錢,股市缺錢,市場到處缺錢,廣大老百姓更缺錢,為什麼不印錢去滿足他們的缺錢需求,這多省事,只要印幣廠工人辛苦一下,把幣值的單位提高一下不都解決了嗎?包括養老金馬上也缺錢,缺多少錢就印多少錢,又省力又省心。果真這樣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如真能這樣省力,各個國家除造幣廠外其他實體經濟都不要了,每個人整天吃吃玩玩,也不要擔心上不起學,看不了病,買不起房,生不起;死不起,實際的共產主義很快就能實現。
貨幣的產生,最原始是人們之間把經過自己勞動創造的商品從直接物物交換,由於不方便過渡到用貝殼作為交換中間媒體,再逐步進化到以銀為交換中間媒體,最後發展到以金為中間媒體,形成了金本位,隨著人們發現用金作為交換中間媒體諸多不便,就用等價的美元紙幣替代黃金,所以美國貨幣有一階段又叫美金。一定的貨幣值代表相應的人類付出一定量的勞動物化到客觀物質進行重新組合或切分的過程。商品又分有形和無形;物質和精神。
由此可見,貨幣不能隨意亂印亂髮,亂印亂髮會造成物價上漲通脹。如多印了一倍的錢,就意味著原來一元錢的東西現在要二元錢才能買到。如果勞動收入不變,等於勞動者減了一半工資,資本家用剩餘價值剝削了勞動者,而超發貨幣則是用貨幣貶值來剝削了勞動者。
而且會使經濟進入惡性迴圈中,最終既不利於國家也不利於人民。
這種殘痛的教訓,在辛巴威國家就在發生,按今天換算一元人民幣相當於辛巴威九二億。這種人人億萬富翁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人類不能任性,企圖代替萬能的主來主宰世界一切。應自覺利用客觀規律而不是改變客觀規律。敬畏客觀規律就是敬重自己保護自己。
-
9 # 商務新觀察
如果我們大家都拿著一袋子錢,誰還願意幹活呢?您可是真敢想!連透過印錢直接充實居民錢袋子的思路也能想得出。說實話,像提出這種建議的人絕不僅僅是個案,估計還會有不少人也同樣是這麼想的。
可以明確地告訴你,這是完全行不通的,也是毫無意義的愚蠢行為!因為當所有人都拿到一大堆爛發的鈔票後,錢也就一錢不值了,連廢紙都不如。我相信您可能聽說過辛巴威印錢的故事吧,前幾年由於它肆無忌憚地爛發,釀成史無前例的通貨膨脹,最後不得不徹底放棄本幣而改用美元、歐元、人民幣等9種貨幣,直至完全改用美元。
此外,還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委內瑞拉,通貨膨脹率一度超過176萬%以上,人們拿著這種鈔票毫無用處,導致很多底層大眾不得不冒風險去大街上打砸搶商店裡的食物。
道理很簡單,假如有100元錢,市場上所有的貨物按雞蛋計算有100個,則每個雞蛋的價格就是1元錢,如果雞蛋仍然是100個,但突然印錢無數,比如達到1萬以上……那麼雞蛋的單價豈不是要漲至100元以上一個了,因此這又有什麼用呢?
22年前,我們的M2(廣義貨幣)只有10萬億元,截止2020年10月底,M2已經超過214萬億元,意味著增長了二十一倍多,現在仍然以兩位數的增長繼續。相比之下,我們的GDP總量才是從199年的8萬億元增至目前的100萬億元。
很明顯,M2已經達到了GDP總量的二倍多,所以我們的房價從當時的2000元均價也已經漲至10000元以上,達五倍之多。大家可以再想一想生活中的各種消費品價格,比如牛肉從5塊漲到了40多塊錢……等等舉不勝舉。這還僅僅是M2增長20多倍的情況下,如果像你所言印錢充實大家的錢袋子,那後果是什麼呢?這個答案是不言而喻吧!
總之,印錢是各國央行的發行權,但並不是都可以像辛巴威那樣隨意。1949年以前的上海曾經有人寧可撿裝錢的框子而不要裡面的金圓券,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框子有點用,而裡面的那堆錢卻毫無用處。
-
10 # 老兵4200
為什麼不大量印錢,然後發放給居民,以直接充實居民錢袋子?。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只可惜是個餿主意,印錢費工費力又費事,再說錢能隨便印?,總不如降底物價豈不既快又省事。需知,物以少為貴,物品匱乏,物價能低?通貨膨脹又是怎麼來的?。
錢越印或多,也追不上物價,錢多貶值有什麼意思。何況現在錢印的並不少,錢多物少如豬肉,肉價也只能翻番飛,居民錢袋子再鼓,也不如物豐價低。
因此大量印錢只能加大通貨膨賬,羊毛出在羊身上,薅羊毛變成揪羊皮,“充實”的居民錢袋子還有什麼意義。奇葩的餿主意。
-
11 # 春夏秋冬21271
國民黨後期無錢用大量的印鈔,結果是鈔票在上街還是錢,到下街己成廢紙人要,這就是大量印鈔富民的結杲,導致國家經濟崩潰,最後把自己逼到臺灣去了。大量印鈔會造成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瘋狂印鈔只會導致印鈔者失信最終受滅。
-
12 # 凡夫俗子3020
比如說,一個市裡有一個億的貨品(物)可供出售。
市裡印了二個億的錢幣發放給本市居民。
一個億化去後,買光了市場上所有的物品,還有一個億去買啥呢?
-
13 # 蘭花花4722
別了國民黨時期,曾有過這等事,最後是發工資用麻袋裝,一萬元也買不了一斤肉!這就是大量印票子的後果!通貨彭賬!!!
-
14 # 使用者YXZLE
除了美國,其他任何國家都不敢亂印錢,以免引起通貨澎漲,但政府可給貧困人或老年人發點調節款,以加強合理分配,促進社會穩定。
-
15 # 星城老貓
這是直接破壞國家經濟的餿主意!
貨幣的發行量必須和商品存量按一定比例適量發行!如果不顧一切地大量印發鈔票,勢必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直接導致國民經濟的徹底崩潰!
還記得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的中華民國嗎?金圓券滿天飛,一麻袋鈔票買不了幾斤米。直接導致了蔣家王朝的垮臺。
-
16 # GrazyDad
經濟低迷的時候,國家印錢是希望錢能轉起來,從而帶動經濟,增加GDP,並透過GDP的增長來抵消印錢帶來的通貨膨脹。首先肯定是不可能按照人頭印錢發錢那樣沒有意義,那麼為啥不把印的有限的錢直接給窮人扶貧呢,主要就是錢到了窮人手裡錢轉不起來,窮人很可能又把錢存起來了,不消費經濟就活不起來。而錢到了富人手裡,就會用於投資消費,只要抑制好投機,就可以帶動就業,從而給窮人帶了賺錢的機會。這樣窮人富人都有錢了,經濟也好起來了,只是貧富差距也越大了。
-
17 # 民間分析大師
美元可以,美元是世界流通貨幣,可以在任何國家買商品,服務,但是其他貨幣就不行了,錢是用來買商品的,錢多了,商品還是那些,最後商品肯定會漲價,有錢人的錢包會被稀釋,窮人還是窮人。
-
18 # 鄭長書
大量印錢說明什麼是通貨膨脹,沒有那麼多東西硬要拿錢去賣,最後只能錢變成廢紙,發給居民是錢嗎怎麼來充實居民口袋,我們並沒有達到市場繁榮,物價穩定程度,糧,油,豬牛羊肉在不斷上漲,老百姓拿錢去賣高價商品,商品,錢是平等乘正比沒有商品在多錢也沒有用,有錢賣不到商品錢在多也成為廢紙。
-
19 # 無所aa畏懼
這個問題問得好,錢可以買黃金,黃金可以兌換外幣或者買外國的東西,那你幹嘛不直接每天印錢,把國外東西或者黃金全部買過來為止
-
20 # 翁明才779
1966年我剛當上村裡會計,去公社(泰興縣口岸公社)培訓一星期(學習班式)地點在雕花樓,其中有一課我至今都十分清楚地記得,老師說:我們國家印一塊元錢或發行一元錢市場上必須有7元錢的商品國家才不會出亂子。當時不懂,也不知道這個1:7的比例是不是真的,現在的比例是多少?
回覆列表
金融體系與國民經濟發展是平衡,不然什麼叫宏觀調控失去意義。國家金融、糧食、綱鐵都是國家可控範圍,所以印錢不是隨便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