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是冬季採暖的一種方式,對於北方人來講是最基本的裝修配置,對於南方人來講普及率沒有這麼高。我們都知道地暖有供回水管道,常規情況下供水和回水都能熱房間的溫度基本都能夠達到,頂樓出現地板不熱是怎麼回事呢?從熱源分析
熱源分析不單指使用採暖壁掛爐和集中供熱熱源,對集中供暖而言,每一條供暖系統的管路需要供給很多樓層的使用者,每一根管路能夠到達的樓層和壓力有一定的關係,管道也有一定的溫度設定,在熱源的位置上只要保證系統的供水水溫和回水水溫達到設定標準,基本能夠滿足各家的供暖溫度需求。出現頂樓地暖不熱的情況多數是由於系統水壓過低,補水之後管道有很多的空氣,空氣跟隨管道的流動積聚到頂樓的位置,造成空氣氣阻影響散熱;每組供熱管道都有水泵推動採暖水來迴圈,如果水泵的功率不足也會導致水壓不夠,無法帶動頂樓的採暖水做有效的迴圈。處理的辦法應該是檢查系統管路的空氣氣堵問題,採取必要的排氣工作,對水泵進行檢查,檢視是否達到正常的壓力水平,及時的更換壞、舊的水泵。注意:集中供暖有著熱量向上傳遞的原則,頂層的溫度應該是相對來講更暖和一點才對。
對於分戶供暖而言,每一家的地暖都是自家安裝和供暖的,需要給自己地暖的面積和熱水使用率進行計算,配置足夠的採暖壁掛爐,功率過小也是導致頂樓不熱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對於大戶型的採暖系統需要單獨增加採暖迴圈水泵,保證採暖水的正常迴圈。
盤管是地暖發熱的主要載體,地暖的盤管間距和管路長短,關係著室內地暖的供熱溫度。地暖在安裝的過程中通常採用16管徑15公分、20公分的間距,這樣的標準能夠達到室內溫度20度左右,使用20管徑採用30公分的間距也能達到設定溫度,如果採用16管徑30公分的盤管間距就容易導致室內的溫度過低,當然採用15公分更小的間距會導致室內的溫度過高、能耗增加以及地面材料受到破壞,不建議這樣的盤管間距,有人會說那用10管盤10公分間距也能達到,我只能說溫度是可以達到,但是要考慮水質問答題,管徑調小容易被堵塞,地暖管路堵塞後整個迴路都不能執行,採暖的效果可想而知。
盤管的長度也是很關鍵的因素,地暖都是透過分集水器進行水流量的分配的,我們將分集水器設計在房屋相對居中的位置,就是為了滿足每個迴路的管路長度相近,這樣水流量能夠更好的進行分配,地暖的各區域不會有太大的溫差。地暖的每個迴路的標準長度是16管徑不超過120米,地暖的水溫在盤管迴圈之後,管道過長會導致水溫過低,無法滿足室內的溫度需求,當然在實際安裝的過程中,一般盤管的間距都不會超過100米,特殊的情況下會做到110米左右,對於管路太長的情況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增加分集水器的迴路,將所有管路的長度降低,這樣能夠保證每個迴路在合理的溫度範圍之內散熱。
建築保溫一直是國家倡導的節能問題,很多的建築體都會做上外牆保溫和內牆保溫,少部分人為了增大室內的空間,選擇剷除掉室內的保溫層,這無疑給建築體的保溫性打折扣,室內的熱量會更多的向室外流失。當然現在的建築結構很大部分擁有大面積的落地窗,這也是熱量流失很快的因素之一,在玻璃的選擇上要加厚保溫效能更強的,才能降低熱量的消耗。部分人在使用的時候會擔心室內空間密閉問題,寧願開窗使用暖氣,其實這樣的舉措更加導致熱量快速流失,而且還會增加每天能耗的費用情況。
對於每年初次使用地暖,開啟的時間相對較長,平層結構至少要5-6小時才會有溫度從地面釋放出來,畢竟要先將地面層烤熱之後才有熱量散發出來,對於多層的別墅類住宅,開啟的時間要1-2天才會有溫暖的感覺出來,所以在使用時間較短的情況下,地面沒有熱是正常現象。地暖的使用過程中要避免對地暖頻繁的開關,這會導致每次地暖加熱的時間增長,大部分的熱量都應用於烤地面了,這會導致更多的能源消耗。
前文提到地暖需要長期開啟,溫控器是室內對地暖開啟頻率的控制系統,透過溫控器的溫度設定來決定地暖是否全負荷運轉,我們的室內溫度一般設定在20度左右,當室內溫度達到這個溫度,地暖就不會再供熱,當室內溫度低於設定溫度後,地暖又會重新啟動工作。我們在使用地暖的時候溫度不能設定的過低,這樣地暖工作的時間就會減少,節約了能耗但是損失了溫度和舒適性。
地暖是冬季採暖的一種方式,對於北方人來講是最基本的裝修配置,對於南方人來講普及率沒有這麼高。我們都知道地暖有供回水管道,常規情況下供水和回水都能熱房間的溫度基本都能夠達到,頂樓出現地板不熱是怎麼回事呢?從熱源分析
熱源分析不單指使用採暖壁掛爐和集中供熱熱源,對集中供暖而言,每一條供暖系統的管路需要供給很多樓層的使用者,每一根管路能夠到達的樓層和壓力有一定的關係,管道也有一定的溫度設定,在熱源的位置上只要保證系統的供水水溫和回水水溫達到設定標準,基本能夠滿足各家的供暖溫度需求。出現頂樓地暖不熱的情況多數是由於系統水壓過低,補水之後管道有很多的空氣,空氣跟隨管道的流動積聚到頂樓的位置,造成空氣氣阻影響散熱;每組供熱管道都有水泵推動採暖水來迴圈,如果水泵的功率不足也會導致水壓不夠,無法帶動頂樓的採暖水做有效的迴圈。處理的辦法應該是檢查系統管路的空氣氣堵問題,採取必要的排氣工作,對水泵進行檢查,檢視是否達到正常的壓力水平,及時的更換壞、舊的水泵。注意:集中供暖有著熱量向上傳遞的原則,頂層的溫度應該是相對來講更暖和一點才對。
對於分戶供暖而言,每一家的地暖都是自家安裝和供暖的,需要給自己地暖的面積和熱水使用率進行計算,配置足夠的採暖壁掛爐,功率過小也是導致頂樓不熱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對於大戶型的採暖系統需要單獨增加採暖迴圈水泵,保證採暖水的正常迴圈。
從盤管管路分析盤管是地暖發熱的主要載體,地暖的盤管間距和管路長短,關係著室內地暖的供熱溫度。地暖在安裝的過程中通常採用16管徑15公分、20公分的間距,這樣的標準能夠達到室內溫度20度左右,使用20管徑採用30公分的間距也能達到設定溫度,如果採用16管徑30公分的盤管間距就容易導致室內的溫度過低,當然採用15公分更小的間距會導致室內的溫度過高、能耗增加以及地面材料受到破壞,不建議這樣的盤管間距,有人會說那用10管盤10公分間距也能達到,我只能說溫度是可以達到,但是要考慮水質問答題,管徑調小容易被堵塞,地暖管路堵塞後整個迴路都不能執行,採暖的效果可想而知。
盤管的長度也是很關鍵的因素,地暖都是透過分集水器進行水流量的分配的,我們將分集水器設計在房屋相對居中的位置,就是為了滿足每個迴路的管路長度相近,這樣水流量能夠更好的進行分配,地暖的各區域不會有太大的溫差。地暖的每個迴路的標準長度是16管徑不超過120米,地暖的水溫在盤管迴圈之後,管道過長會導致水溫過低,無法滿足室內的溫度需求,當然在實際安裝的過程中,一般盤管的間距都不會超過100米,特殊的情況下會做到110米左右,對於管路太長的情況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增加分集水器的迴路,將所有管路的長度降低,這樣能夠保證每個迴路在合理的溫度範圍之內散熱。
從建築保溫分析建築保溫一直是國家倡導的節能問題,很多的建築體都會做上外牆保溫和內牆保溫,少部分人為了增大室內的空間,選擇剷除掉室內的保溫層,這無疑給建築體的保溫性打折扣,室內的熱量會更多的向室外流失。當然現在的建築結構很大部分擁有大面積的落地窗,這也是熱量流失很快的因素之一,在玻璃的選擇上要加厚保溫效能更強的,才能降低熱量的消耗。部分人在使用的時候會擔心室內空間密閉問題,寧願開窗使用暖氣,其實這樣的舉措更加導致熱量快速流失,而且還會增加每天能耗的費用情況。
從使用時間分析對於每年初次使用地暖,開啟的時間相對較長,平層結構至少要5-6小時才會有溫度從地面釋放出來,畢竟要先將地面層烤熱之後才有熱量散發出來,對於多層的別墅類住宅,開啟的時間要1-2天才會有溫暖的感覺出來,所以在使用時間較短的情況下,地面沒有熱是正常現象。地暖的使用過程中要避免對地暖頻繁的開關,這會導致每次地暖加熱的時間增長,大部分的熱量都應用於烤地面了,這會導致更多的能源消耗。
從溫控器分析前文提到地暖需要長期開啟,溫控器是室內對地暖開啟頻率的控制系統,透過溫控器的溫度設定來決定地暖是否全負荷運轉,我們的室內溫度一般設定在20度左右,當室內溫度達到這個溫度,地暖就不會再供熱,當室內溫度低於設定溫度後,地暖又會重新啟動工作。我們在使用地暖的時候溫度不能設定的過低,這樣地暖工作的時間就會減少,節約了能耗但是損失了溫度和舒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