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絕地反擊—專業評論
-
2 # 資料完善度低
俺來大致給你算算藥品價格是怎樣形成的吧。
先說說中藥材價格:首先是藥農採集丶收摘,將原生藥材初步選擇整理去賣給藥商,這是藥材初始成本。這和農民把自家地裡或山裡挖的野果野菜在市場賣一樣道理;藥商(過去有藥材收購站)將原生藥材打包批發給“中藥材公司”由“中藥飲片廠”加工泡製出,再批發零售到中藥藥房臨床配伍。這一系列所產生費用構成中藥材成本,加上藥房利潤,再加增殖稅丶營業稅構成中藥最終成本價格。
中藥價格還受兩個重要因素影響:一是“自然因素”,比如“天氣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如“病蟲害”丶“天旱”等導致採集減少;二是市場因素,野生藥材採集的人多,市場供貨充足,價格就低。反之,市場缺或供應不足,價格就成倍上漲。人工種植藥材也一樣,豐收價賤,欠收價貴,還有人為因素等等,價格波動大。
再說中成藥製劑:中成藥除了上述成本外,還有製藥企業生產成本,加增值稅十企業利潤十商業成本,構成最終藥品零售成本。新型中成藥製劑還有“研發十臨床試驗”等產品研發丶試驗等費用,均構成產品價格的重要組成。
所以,成藥價格高於中藥;新型中成藥價格高於傳統型中成藥。當然你自已去野地一採草藥吃不花錢。
再說現代生化製藥,即你們所謂“西藥”。一個新藥由於成本和藥品各階段性試驗時間長丶費用大。所以新藥上市價格都很貴。
這裡原研藥價格最貴,合資或授權生產藥價格次之,仿製藥價格最低。但新藥保護期(一般十五至二十年保護期)後價格會大幅下降。
所以,即使中藥,其中間養活了多少人?藥農丶藥工丶藥師丶商業員工丶製藥企業工人和企業管理人員丶老闆等等。每一種商品都是一條利益鏈條,缺一都玩不轉。
就是為了掙錢。把握住了老百姓有病不得不買藥的心裡,以及藥品不網購的心裡。其實真正應該網路購物的就應該是藥品。例如: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氨酚黃那敏,阿里健康最便宜的才賣幾元錢。藥店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再加上藥店導購的忽悠,藥品更是其中定價最好的品牌。老百姓有苦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