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州禪武
-
2 # 張安邦
武術即修行!無論怎麼練習最終修的是心,煉體只是表象,修心才是實質,而修心需要一個載體,就是我們看到的武術的外在表現形式,我覺得無非表演的自娛自樂、實戰的防身自衛、健身的延年益壽,這三項基本涵蓋了武術的功能,最終肉體的鍛鍊還是得到內心的寧靜。正如南京原本截拳道館創館之初提出的“防身、健身、修身”理念。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武術的娛樂、健身、休閒價值也日益突出,這也是物質到了一定階段的精神需求,所以,為什麼太極等拳種日益流行。還有就是未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網課會促進很多課程的衍生,這也會因為傳授形式的不同而改變武術門派的內容,或構建新的體系!
武術在未來作為一項運動,能直接或是間接影響人們的三觀。
“三觀”分別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任何一個人都需要面對這三個問題,有些人會想,有些人沒有想,但這三觀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一種族行為,一個國家的行為。武術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就是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三觀。
雖然競技體育已經高速的發展,傳統武術有些還停留在較為原始的步伐,但他依然有很多內涵,有很多等待我們去挖掘的東西。
武術的形成,雖然來自原始的捕獵、部落鬥爭,大規模的軍團作戰,但是在歷史的發展中,武術已經不是單 一的格鬥,而是融入了很多的哲學,醫學,兵學,美學等內容,形成一個複雜的綜合體。
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陰陽的平衡思想,氣一元論的思想,這些都是中國人的世界觀。為什麼全世界絕大數民族都有宗教信仰,就是中華民族對於宗教信仰始終排在祖宗之後,帝王之後,形成一種可有可無的宗教。如果有一個真的練武術人,追尋武術許多的源頭,最終都會在這些哲學中找到源頭。例如太極拳,意氣君來骨肉臣,內練一口氣,動作名稱的詩意化,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攬雀尾,為什麼西方人就是直拳,擺拳直白的表述,而傳統武術就是狗拳,鷹拳,蛇拳,趙家槍法,少林棍。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影響下的世界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武術本質就是打鬥,就是把你打倒,可是文化,環境影響下,大家寧願練練套路,講講招式,練練推手,能用嘴講清,能用智慧打敗對手的方法,就不會用拳腳,你可以理解為退化,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文明的進步。
武術的未來已經明確三條軌跡,競技武術套路,更難,更美,更好看,藝術化的現代運動專案。競技散打,就是代表實戰,沒有花架子。傳統武術大概還是自由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