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戰國時期,不僅列國間的戰爭頻次極高,且戰爭規模也迅速擴大,動輒便是數十萬軍隊相互攻伐,甚至還出現了“長平之戰”這種動用百萬軍隊的戰爭,這種戰爭規模,即使放在後世大一統王朝,也是極難想象的,因而一直以來都不乏對這些數字的質疑。那麼,戰國時期七雄到底有多少兵力呢?我們不妨從當時的人口、兵制、兵力三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戰國時期的各國人口

    雖然古代戶籍管理制度出現相對較早,但由於先秦史料的丟失,我們現在已經無法準確得知戰國時期的人口總量和列國人口具體數量。而根據范文瀾《中國通史》的推測,戰國時期的人口總量約為3000萬。

    而根據路遇、滕澤之《中國人口通史》的推測,歷經了秦末亂世和楚漢爭霸之後,西漢建立之初人口僅餘1300萬左右。《史記》則有“至漢祖定天下,民之死傷,亦數百萬,是以平城之卒,不過三十萬,方之六國,五損其二”的記載,由漢初人口反推可知,秦始皇時期的人口總數大約在3200萬左右,如果再減去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人口增量,與《中國通史》結論相近。

    而根據戰國七雄的國力強弱,以及列國的分佈區域,大致可以推算出戰國中後期時,戰國七雄的人口數量:

    1、秦國:戰國七雄之中最為強盛之國,尤其是佔據了渭河平原和川西平原兩大糧倉,其人口數量最多,約為700萬左右。

    2、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實力大增,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闢雲中、雁門、代郡三郡,人口約為600萬左右。

    3、楚國:在秦國的接連進攻之下,楚國丟失了鄢郢等地,土地面積有所縮水,但楚國卻又滅了越國,且國土面積仍然不小,人口約為600萬左右。

    4、齊國:雖然在濟西之戰後丟失了大片土地,國土面積大為縮水,但由於經濟較強,人口密度卻是七國之中最高的,人口約為400萬左右。

    5、魏國:戰國中後期已經徹底淪為小國,人口保持在200萬左右。

    6、燕國:燕國不僅國土面積較小,且地處苦寒之地,人口密度也相對較小,人口保持在150萬左右。

    7、韓國:地處四戰之地,為七國之中最弱之國,末期領土已經極小,人口應該在100萬左右。

    綜上,到戰國中後期時,戰國七雄的總人口約為2750萬,再加上其他小國人口,總體與3000萬相差不大。這個數字未必準確,但總體差距應當不大。

    戰國軍制:徵兵制為主,募兵制為輔

    戰國時期,由於各諸侯之間相互征伐極為頻繁,春秋時期那種以貴族為主的軍隊建制已經無法滿足戰爭。此外,當時的生產模式又相對落後,因此各國普遍推行以徵兵制為主,以募兵制為輔的方式,從而保證戰爭期間的動員能力。

    所謂徵兵制,其主要的徵兵物件乃是廣大農民,平時由地方在農閒時組織農民開展軍事訓練,戰時再進行徵兵征戰的方式。按照當時的規定,男子16歲或17歲便“傅籍”登記,然後根據國家需要隨時應徵入伍,直到60歲才能免徵。

    所謂募兵制,便是經國家嚴格挑選後組建的常備軍,例如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技擊”、秦國的“銳士”等,這些軍人全部都是脫產的職業軍人,待遇相對較為優厚。由於這些常備軍往往經過長期訓練,因此這些軍隊人數雖少,但卻是軍隊戰鬥力的保證。

    在出土的《雲夢秦簡·編年紀》中,有“莊王十二年,喜治獄鄢”和“十三年,從軍 ”的記載,可見即使當時的小官吏,也是要應徵入伍的。而根據《戍律》的記載,當時軍隊採取的是每年輪換一次的方式,這被稱作“過更”。

    在《商君書·兵守》中,有“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的記載,可見一旦國家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完全就是男女皆兵的“舉國動員”,從而確保國家動員能力。即使到了漢朝,《漢書·嚴安傳》中也有“丁男被甲,丁女轉輸”的記載。

    如上,與後世的職業化軍隊比起來,在戰國時期的兵制下,國家動員能力極為可怕,“十丁抽一”乃是常規動員,像“長平之戰”那種決定國家命運的戰爭,更是達到了“六丁抽一”的極限動員。

    戰國時期各國軍隊規模

    搞清楚了戰國時期各國的人口和兵制,我們再來看看各國軍隊的規模,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戰國策》中找到相應記載。

    1、秦國:奮擊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秦惠王時期)

    2、楚國:帶甲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楚威烈王時期,未計算楚國水軍)

    3、齊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齊宣王時期)

    4、趙國:帶甲六十萬,車千乘,騎萬匹。(趙惠文王時期)

    5、魏國:武卒二十萬,蒼頭二十萬,斯徒二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魏襄王時期)

    6、燕國: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燕昭王時期)

    7、韓國:精兵二十萬,廝徒十萬。(韓宣惠王時期)

    隨著戰爭模式的變化和戰爭規模的擴大,春秋時期以車兵為主的軍隊已經成為歷史,戰國時期的軍隊步兵已經成為主要兵種。《戰國策》中“帶甲數十萬”、“帶甲百萬”中的“帶甲”指的便是步兵,由以上記載不難看出,當時各國的步兵規模已經極為龐大。

    此外,戰國時期的騎兵和舟師也開始迅速發展,趙國的“胡服騎射”便是發展騎兵的典型事例,《戰國策》中的“騎萬匹”指的便是各國騎兵數量。而舟師的發展則主要集中在楚國和秦國,《史記》記載,秦“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

    如上所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兵力看似誇張,但只要搞清楚了彼時的各國人口和兵制,就不難理解這個資料了。

  • 2 # 彩虹妹妹說歷史

    戰國七雄的兵力,也只能根據史料大致推算吧!

    先來說說戰國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吧!

    戰國時期是個特殊的時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轉型期。為什麼這麼說呢?

    春秋時期,雖然各國軍制都有了轉型的苗頭,但是,依然是由士組成的“貴族武士”,所以春秋時期計程車兵數量是很少的。歷史記載,春秋時期的大國,都會維持“三軍”。如晉國設上、中、下三軍,以中軍之將為三軍之統 帥。楚國則設左、中、右三軍。歷史文獻中說:大國基本都是“千乘之國”,也就是一千乘戰車,大約就是三萬戰士,基本符合三個軍的編制。

    春秋時期,第一超級大國晉國,多數時候也只維持著三到六個軍的編制,按照三軍的的數量來計算,也就大約六萬。後來,因為戰爭越來越頻繁,單純地依靠貴族武士“”作戰已經變得不現實,於是從晉國作州兵開始,各國紛紛開始讓普通的農民、獵戶參軍作戰,也是從晉國開始發明了軍功授爵並逐步以步兵為主減弱了戰車的比重。

    到了春秋晚期,畫面忽然就不一樣了。看歷史你會發現,春秋晚期,一場不大著名的戰役也會出現兩三萬人了。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真的就發動幾十萬人來打仗。

    一到戰時,能發動那麼多的兵,那麼,戰國各國有多少人呢?

    根據《漢書·地理志》元始二年(公元2年)戰國故地人口推計,當時全國共5959萬人口,戰國故地人口共4983萬,而戰國人口有2000-4000萬不等的說法。

    各國的人口估計:

    秦國,約646萬人。

    韓國,約180-200萬人。

    魏國,約280-300萬人。

    趙國,約250-280萬人。

    燕國,約200-250萬人。

    齊國,約450-500萬人。

    楚國,約500-550萬人。

    各國的兵力估計:秦國估計接近100萬。

    楚國估計超過100萬。

    魏國估計30,40萬。

    韓國估計30萬左右。

    趙國估計有50,60萬。

    齊國估計60,70萬。

    燕國估計40,50萬。

  • 3 #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隨著韓趙魏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歷史事件先後發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戰國時期。戰國,從字面上我們就能知道,比起之前的春秋時期,各國長期和平的狀態來說,戰國時期的狀態,各國爭鬥十分激烈,而且交戰頻繁。

    在春秋時期存在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經過戰國時期的不斷兼併,到了最後只剩下了二十多個諸侯國。

    在這二十多個諸侯國中,以秦國,魏國,南韓,趙國,楚國,燕國,齊國,這七個諸侯國實力最強,這七個國家被稱為戰國七雄。那麼在戰國時期,被稱為戰國七雄的這七個國家,有多少的兵力呢?

    先來說一下齊國,齊國早在西周的時候,就已經出現,是周國王室為了封賞有功之臣和宗室,開始大行封賞制度,第一位被封到齊國的功臣是呂尚。

    只是最初的時候,齊國並不叫齊國,而是叫營丘。那時候的營丘是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之後國號被改為齊。

    呂尚在到齊國封地後,十分適應當地的風俗,將禮節進行簡化,並且大力發展工商和農業,呂尚這一番的舉措,使得齊國的人口大增,成為當時的大國。

    之後齊國傳到了齊丁公呂伋的手中,齊丁公之後,經由三世傳到了齊哀公手中,齊哀公因為受紀國的國君紀候的指使,在周夷王面前進讒言,被周夷王所殺。

    齊哀公去世後,弟弟呂靜被推舉為齊國的國君,也被稱為齊胡公,不過齊胡公並沒有在位多久,後來就被弟弟呂山和呂山的手下們殺死,同時還將齊胡公的兒子驅逐出齊國。

    呂山也就此坐上了國君之位,史稱齊獻公,齊獻公在坐上國君之位,之後又將齊國的都城遷移。

    齊獻公之後經過八傳,傳到了齊桓公的手中,其實早在齊桓公坐上國君之位之前,經過幾代國君的努力,齊國已經在之前形成了小霸的局面,齊桓公在坐上國君之位之後,任用管仲為相,發展軍事和推行政治改革,使得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並且還在後來,成為了諸侯國中的霸主。

    不過齊桓公因為管仲死後,任用一些奸佞之臣,使得國力開始衰退,齊桓公死後,齊桓公的五個兒子們,為了國君之位,開始進行激烈的爭奪,導致齊國一片混亂,甚至連去世的齊桓公的屍體,都不進行收殮,讓齊桓公的屍體在床上足足放了六十七天,直到屍體上的蟲子,從窗戶中爬出來,朝中的大臣才察覺,最後將齊桓公的屍體收殮。

    齊國也由於在這些的混亂之下,國力開始衰退,也從此失去了霸主的地位,齊桓公之後,歷經了十六位國君,齊國雖然歷經了十六位國君才正式滅亡。但是後來齊國的只是空有大國的表面,裡面早已經散架了,只能與一些弱國抗衡。之後齊國被田氏所取代,也被稱為田齊,田齊的開國君主是田和,田齊一共歷經十六位君主,最終被後來實力最強的秦國所滅,至此齊國滅亡,秦國統一天下。

    說完了早期時期實力最強的齊國,下面來說下早期實力排在第二位的楚國,楚國的歷史淵源,要比齊國要長的多,楚國正式建國也是在周朝時期,楚國在楚莊王時期,發展的最為強盛,在楚莊王死後,國力開始衰退,直到楚宣王上臺之後,才又重拾了霸主的地位,楚宣王之後歷經一世,傳到楚懷王這裡,楚懷王因為受到秦國張儀的戲弄氣不過,而貿然發兵,最終導致慘敗,楚懷王也因為不聽大臣的勸告,貿然去見秦昭襄王,導致被扣留在秦國,並最終死在秦國。

    楚國也就此走向了衰落,雖然之後還歷經兩位國君,輝煌卻再也不復從前,在秦王嬴政繼位後,歷經一年的時間,最終將楚國大軍擊敗,並且俘虜了楚王負芻,自此;歷經四十二位國君的楚國就此滅亡。

    說完了排在第二位的楚國,我們在來說說排在第三位的秦國,與上面的兩個國家一樣,秦國的正式建國,也是在周朝時期,只不過早期的秦國,並不強盛,相反還十分落後,一直不被其他諸侯國所尊重,然而到了秦孝公時期,這一切發生了改變。

    秦孝公在坐上國君之位,秦孝公對於秦國落後且衰落的情況痛心疾首,決心進行改革,增強國力,併發布了招賢令,用高官之位尋找能夠獻出強國之策的人,招賢令一出,各國的有識之士均都慕名而來,不過只有商鞅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援下,商鞅在秦國實行了變法,商鞅的變法對於當時的秦國有很重要的推進作用,秦國就是商鞅變法之後,在軍事以及各個方面,開始強大起來的,在秦孝公之後,經過五位國君的努力之下,秦國的國力迎來了鼎峰。使得之後在秦王嬴政坐上國君之位後,秦王嬴政一舉統一天下,結束了自東周滅亡後,長期割據和戰亂的局面。

    說完了排在第三位的秦國,我們來說下排在秦國之後的燕國,燕國的正式建國,也是在周朝時期,燕國在燕昭王在位時期,國力最為強盛。燕昭王去世後,加上後來對齊國和趙國的戰爭,接連失敗,國力開始有所下降,之後燕國與秦國,因為刺客荊軻刺殺秦王嬴政失敗後,秦王以此為藉口發兵燕國,歷經五年時間,最終成功將燕國滅國。

    簡單的說完了排在四位的燕國,接下來說一下排在燕國之後的趙國,趙國正式建國的時期與上面的國家,都是一樣的,趙國最為強盛的時期是在趙武靈王在位時期,趙武靈王上臺之後,放棄了原來士兵們所穿寬厚的戰服和笨重的戰車戰術,改用短衣緊袖和皮帶束身等輕便的胡服裝扮,加上使用單人騎兵作戰技術。

    在趙武靈王的這一改革之下,使得軍事實力大增,國力大為強盛,不過後期,因為趙武靈王在繼承人這一事情上選擇錯誤,導致兒子們因為爭奪國君之位而互相爭鬥,在兒子們爭奪國君之位的事情上,選擇逃避的態度,最終趙武靈王被餓死,趙武靈王去世後,國力開始衰弱,之後因為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的失利,國力更是大為衰退,因此在趙武靈王去世後,歷經五位國君後,最終被秦國所滅,趙國自此滅亡。

    說完了排在第五位的趙國,接下來說一下,排在趙國後面的魏國,魏國的正式建國的時期,還是跟以上的幾個國家是一致的,魏國早期還是十分強盛的,一方面是因為變法,另一方面因為魏國的軍隊實力較強,魏國的魏武卒因為早期戰鬥力強,使得魏武卒聞名於各個諸侯國之間。

    只是後來,因為魏惠王野心勃勃,對各國的虎視眈眈,導致他對各國先後發動戰爭,使得魏國陷入了不利局面,之後因為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失敗,使得魏國開始走了下坡路,在魏惠王之後,歷經了五位國君,最終被秦所滅。

    說完了排在第六位的魏國,來說一下,排在最後的南韓。南韓雖然也是正式建國在周朝時期,不過要比以上的六個國家晚一些,南韓是在周朝末年建立的,南韓的強盛時期,是在韓哀侯在位時期,韓哀侯在位時期,也實行了變法,並且大力的整頓軍備,使得國力大增,十年之內,沒有敵人來犯,在韓哀侯去世後,國力開始衰退,其他的諸侯國,經常欺凌南韓,同時也成為了一些實力較強的諸侯國爭霸的資本,南韓一直在各個諸侯國的不斷欺凌中,艱難度日,最終被秦國第一個滅掉。

    介紹完戰國七雄的基本情況後,我們來說一下戰國七雄各國的兵力,因為戰國時期,年代久遠,一直記載,無從可考。

    只能透過蘇秦諸侯時所估計的數值,來推算戰國七雄的兵力,先來說一下後期實力最強的秦國。秦國的兵力得達到一百萬以上,而楚國的兵力是一百萬左右,而趙國的兵力可以達到四十萬到六十萬左右,而齊國,燕國,以及魏國,可以達到二十萬到三十萬左右,而南韓最弱,兵力可達到十萬到二十萬之間。

  • 4 # 常棣tandy

    這裡我說一下:

    一、各國武裝力量構成

    1、從事征戰的正式武裝

    當時各國的正式武裝,大體分為正規部隊與地方部隊兩部分,正規部隊由朝廷直接掌握,地方部隊由郡縣尉統率,但也隨時可調歸朝廷使用。正規部隊通常用於野戰攻城,地方部隊多用於守禦戍邊,當然這種職能區分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正規部隊也有用於守邊的情況,像趙國李牧等就曾統領大軍在邊地守禦。

    當時各國的正式武裝,在性質上向常備軍方向發展。在奴隸制社會,國家雖然也有一定數量的常備軍,如西周時期的“西六師”、“成周八師”等等,但由於國野畛域的存在,軍事制度上“兵農合一”色彩十分濃厚。但到了戰國時期,列國透過開展變法運動,全面廢止了井田制度,從而瓦解了“兵農合一”的社會基礎,為國家武裝的常備軍化開闢了道路。

    從史籍及出土秦簡等材料來看,秦國那種“正卒”和“戍卒”已不是單純的遇事徵發的民兵,而是一定意義上的常備軍了。其他各國的情況不像秦國那樣的典型,但其軍隊已逐步正規化、常備化當無問題。

    當然,透過臨時徵發民眾大量參軍以組成一定規模正規武裝部隊的現象,在戰國時代也比比皆是。在長平之戰中,秦王徵發河內地區“年十五以上”的民眾“悉詣長平”投入戰略決戰,就是明顯的例子。《戰國策·楚二》載楚昭常語:“我典主東地,且與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餘萬。弊甲鈍兵,願承下塵”。這裡的“悉五尺至六十”,即指臨時徵發的民眾。

    這些現象的存在,當是戰國期間戰爭頻繁、劇烈所致。因為頻繁而激烈的生死鬥爭,需要徵發更多的民眾參戰,而不能僅僅侷限於常備武裝的攻戰守禦。

    2、禁衛軍部隊

    禁衛軍是保衛各國最高統治者——國王以及王室的警衛部隊。警衛部隊在歷史上起源甚早,早期奴隸制社會中統治者的扈從人員,就是這類性質的部隊。在周王朝則稱為虎賁、虎士或虎臣,春秋時各諸侯國也有這種部隊,如楚國的“宮甲”、“東宮”。

    到了戰國,這種警衛部隊仍繼續存在,如趙國有相當數量的宮廷衛隊,稱為“黑衣”。趙文王時有“劍士夾門”者,所謂劍士,就是攜帶長劍的衛士。另外像各國設定的郎中、衛尉、中尉等武職官吏,其職責也是統率衛隊或禁軍,負責警衛國君、宮廷及國都等事宜。

    3、族軍的沒落

    春秋以前,王、諸侯、卿大夫等大小貴族大多擁有以本宗族成員組成的私屬武裝,它通常被稱為族軍。其成份多半為大小貴族和平民上層,配備有較好的武器裝備,平時起保衛貴族和宗邑安全的作用,戰爭時加入國家武裝。春秋時的大諸侯國如晉、楚等,其卿大夫擁有“私卒”、“私屬”很普遍。

    像《左傳·宣公十七年》載,晉卿卻克請求晉君發兵攻齊未獲允許,就進而“請以其私屬”伐齊。杜預注:“私屬,家眾也”,亦即族軍。敢用族軍去攻打一個大國,可見當時卿大夫的族軍數量相當可觀。

    到了戰國,這類貴族私有的族軍武裝,隨著舊的宗室貴族的淪喪沒落而實力消減,又隨著宗邑分封制度的崩潰而逐漸被取消。

    像魏國赫赫有名的信陵君,在趙都邯鄲被圍,親戚懇切求援的情況下,由於自己沒有真正的武裝,計無所出,只好準備帶一些賓客上戰場。由此可見,族軍的消亡表明戰國時代確已清除了貴族分割軍力和軍權的制度,使軍權統一在國君的手中。

    4、謫徒兵和奴隸兵

    所謂謫徒兵就是由罪人充當的軍隊戰鬥人員。春秋時期,罪人從軍作戰的情況相當普遍,如《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吳伐州來,戰於雞父,吳王即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與陳”;又如在吳越戰爭中,越王讓死刑罪徒為兵,都反映了這一情況。迨至戰國,這種以謫罪徒為兵的現象依舊繼續存在。

    戰國末年成書的兵書《六韜》中的《犬韜·練士》中曾提到“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恥者,聚為一卒。”可見當時軍隊中有把刑徒囚犯編勒為一定編制作戰單位的做法。至於實戰中徵發謫徒兵奔赴前線參戰的情況亦多有之。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後,秦統治者就動用驪山刑徒為兵,使其在少府章邯率領下向農民軍反撲。這雖說是秦代的史實,但是將其視作戰國“故事”的重演,也不失為一個例證。

    奴隸兵。徵發部分奴隸從軍,充任軍隊後勤給養方面的職事,是奴隸社會中常見的現象。春秋晉國趙簡子誓辭雲:“人臣隸圉免”,就是例證。戰國雖已是封建制社會,但是社會結構中奴隸制的殘餘仍有大量的保留,奴隸人數相當可觀,這反映在軍事制度上,就是武裝力量構成中奴隸兵的成份仍佔一定的比例。當時人們常提到“廝徒十萬”、“廝徒負養在其中矣”,其所稱的“廝徒”,就是後勤兵。

    有關史書指出,所謂“廝徒”,乃“謂烹炊供養雜役”,這中間有一部分人實際上就是奴隸身份的輔助兵。

    但無論是謫徒兵還是奴隸兵,人數都比較少。在當時各國的武裝力量構成中只佔不大的比例,應當視為一種輔助性的武裝人員。

    二、各國兵額約數

    1、兵額的急劇擴大及其意義

    戰國時期各國軍隊的數量普遍比以往擴大了,各國兵額不斷呈上升趨勢。早在殷商、西周時期,由於生產力不夠發達,並受“華人當兵,野人不當兵”制度的束縛,當時軍隊總的數量是比較有限的。這從當時軍隊的組織編制上就可以看出來:軍隊的最高建制是“師”級,“軍”的建制尚未出現。

    進入春秋後,周王室權力下移,諸侯國之間不斷進行爭霸戰爭,使軍隊數量相應得到遞增,“軍”的建制開始出現。但總的來說,當時軍隊數量還不是很大。《左傳·襄公十四年》說:“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周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管仲治齊,士鄉十五,共三軍,為三萬人。晉文公在城濮之戰前作三軍,亦不過三萬多人,以後雖不斷擴充,為三行,為五軍,乃至為六軍,但至多也不過六七萬人。

    到了戰國,情況發生急劇變化,戰爭更加頻仍,而且規模越來越大,軍隊人數隨之成倍增多。這種情況的發生,當然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肇始於春秋晚期。當時,隨著郡縣制的初步推行,各國的兵力得到較大的增加,如晉國在魯昭公時全國有49縣,每縣有100乘兵力,全國共有4900乘兵力。這比之於城濮之戰中晉動用700乘兵力,增加了6倍。

    又如楚國,靈王在位時單是陳、蔡、東西不羹四個大縣,賦皆千乘,共有4000乘,再加上申、息等縣和其他地方的軍隊,兵力當有萬乘,兵員有數十萬人。所謂“萬乘之國”便在這時出現了。到了戰國,兵員的劇增更是以無可遏制的勢頭上升。如蘇秦所說:秦楚兩國都是帶甲百萬,齊、趙、魏、韓、燕諸國也都是帶甲數十萬。

    光是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降卒就達40萬之多。從中可以看出當時軍隊人數是多麼的龐大。

    戰國時期,軍隊人數的劇增,是當時社會生產發展水平以及新型社會政治制度的確立的必然產物,對於古代軍隊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恩格斯曾經指出,軍隊組織結構的變化,不僅同武器的發展水平相適應,而且也同一個國家可應徵入伍的人數有關。一個國家可抽出服役的人數的多少,又同該國社會生產發展水平以及社會政治制度有關。他認為,與封建專制制度下的軍隊相比,資產階級軍隊的數量要大得多,眾多性是現代文明軍隊的兩大特徵之一。

    用恩格斯分析現代軍隊的上述見解,考察中國戰國時期的軍隊發展情況,這種分析同樣可以成立:即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較之於已落後的社會制度,可為軍隊人數的眾多提供條件。資產階級國家的軍隊較之於封建專制國家的軍隊具有“眾多性”,同樣,封建國家的軍隊較之於奴隸制國家的軍隊,在通常情況下,也具有“眾多性”。

    2、戰國七雄兵額概況

    戰國時期,各國疆土面積大小、民眾數量多少各不相同,加上各國變法改革的廣度和深度有很大差異,影響到各國的兵額多寡不一。終戰國之世,在不同時期也不一樣。史料記載也不盡相同。大略而言,當時七國的兵額情況是這樣的:

    (1)燕國

    據蘇秦估計,在燕文侯時:“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粟支十年”。

    (2)趙國

    據蘇秦估計:“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如趙強。趙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趙國有帶甲數十萬完全是可能的。陳傅良《歷代兵制》指出:“趙括長平之敗,喪師四十五萬,而破燕粟腹尚二十萬。李牧敗匈奴亦車千三百乘,騎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五萬人。”

    (3)魏國

    關於魏國的兵力,有蘇秦、張儀、須賈三人不同的說法。蘇秦對魏王說:“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同是《戰國策》所載,張儀的估計則不同,他對魏王說:“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過三十萬人。”兩說的差異,當然是由於蘇秦、張儀各自站在合縱、連橫的不同立場,因而前者誇大魏國的力量,後者縮小魏國的力量。

    魏人須賈說:“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動用主力部隊戍守大梁竟達三十萬人,加上分佈在其他地區的軍隊,魏國軍隊的人數當超出張儀的估計。但是否能達到蘇秦所稱的數量,卻依舊是個疑問。

    (4)南韓

    韓是七國中最為弱小的國家,其軍隊總數也較他國為少。蘇秦說:韓“地方千里,帶甲數十萬”。張儀則說得更具體:“料大王之卒,悉之不過三十萬,而廝徒負養在其中矣,為除守徽亭鄣塞,見卒不過二十萬而已矣。”蘇、張兩人對南韓兵力的不同估計,《七國考》已正確地指出了原因:“蘇秦合縱,匿短舉長;張儀連衡,匿長舉短。”

    (5)齊國

    蘇秦估計:“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背)太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固以二十一萬矣”。

    (6)楚國

    楚國自春秋以來一直是南方大國,國土廣闊,人口繁庶,因此,它的軍隊數量是相當可觀的。蘇秦對楚國兵力的估計是:“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江乙也說:“今王之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

    楚國弋射者也認為:“今楚之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猶足以踴躍中野也。”楚國擁兵百萬,也是為敵對國家的人們所承認的。如蔡澤就曾指出:“楚地持戟百萬。”楚國早在春秋時就有三軍、九軍的編制。如《淮南子》載:“楚慶王曰:‘陳為無道,寡人起九軍以討之’”。進入戰國以後,其軍隊總額有了更大的發展,是完全合乎邏輯的。

    (7)秦國

    七國之中,秦國變法最為徹底,統治者獎勵耕戰,崇尚首功,因此其兵力最強極為自然。張儀估計:“秦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跬趵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也”。蘇秦在起初搞連橫時也說:秦“戰車萬乘,奮擊百萬”。

    范雎指出:秦“戰車千乘,奮擊百萬。以秦卒之勇,車騎之多,以當諸侯,譬若馳韓廬而逐蹇兔也,霸王之業可致”。此外,秦國還把婦女編組成軍。《商君書·兵守》中雲:“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

    秦國的軍隊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訓練有素。在七國之中,秦軍的戰鬥力最強。關東六國一提起秦軍,莫不談虎色變。荀子曾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這是很客觀的論斷,反映了秦軍的實際情況。

    以上是戰國時期各國軍事力量的大致情況。應該指出,它僅僅是粗略地反映了當時各國軍隊數量劇增的基本事實以及大致數目,而並非當時各國軍隊的確鑿資料。

    這是因為:

    第一,說明當時各國軍隊數額的材料主要來源於漢代劉向等人編纂的《戰國策》一書,《戰國策》雖說是現存的最集中反映戰國史實的古籍,恰如鮑彪所言“《國策》,史家流也。其文辯博,有煥而明,有婉而微,有約而深,太史公之所考本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但其書畢竟主要為戰國縱橫家遊說諸侯、縱橫捭闔、獵取富貴之言辭的彙編。

    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蘇代、蘇厲等人,“生從橫短長之說,左右傾側”,朝秦暮楚,徒逞口舌,“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

    這種情況下,策士們的言辭真實可信程度如何,自然應該打折扣。他們所提及的各國軍力情況,有的誇大,有的縮小,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實際情況。所以才會出現對同一個國家的兵力估算各異的現象。

    第二,各國兵力數不能看成是各國實有的現役兵力數,而應該視為當時各國所能徵發的兵額總數,即如蘇秦所指出的以一戶三男子從徵為率所能組建的軍隊員額。這說明,各國所謂“帶甲百萬”、“帶甲數十萬”,指的實際上是可供徵發的人員數額,而並非齊裝滿員的軍隊數額。從當時的總人口與軍隊數額之間的比值關係來看,《戰國策》所提到的各國軍隊的數額也應該看作是可徵兵數。

    據學者研究,西漢前期全華人口總數約二千餘萬,以此上溯推測戰國各國總人口之和,應低於上述數字,再考慮到戰國二百餘年戰爭頻繁,“殺人盈城”、“殺人盈野”導致人口銳減的情況,戰華人口數還應當再打一個折扣。

    如果七國的軍隊總數果真有數百萬之多,那就再沒有多少勞動力可供從事耕作生產了。這在實際生活中是無法想象的。但另一方面,由於各國在特殊情況下經常動員徵發全民參戰,如長平之戰中秦王徵發“河內五尺以上悉詣長平”,說當時各國分別擁有“帶甲數十萬”、“帶甲百萬”也是可以成立的。

    (正文完)

  • 5 # 李柒夜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南韓。除了這七個強大的國家,還有越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鄭國、衛國等大小國家。戰國年間紛爭不斷,強國之間的爭鬥,兼併小國家,加上各國自身的變法圖強,各時期兵力也不是一致的。

    《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遊說六國時,六國兵力。

    燕國: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燕文侯時期)

    趙國: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趙肅侯時期)

    南韓:帶甲數十萬。(韓宣王時期)

    魏國: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魏襄王時期)

    齊國:帶甲數十萬。(齊宣王時期)

    楚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楚威王時期)

    《史記·張儀列傳》記載,張儀去楚國時說的秦國兵力。

    秦國: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秦惠文王時期)

    秦國

    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確立軍功爵制,獎勵軍功,秦國戰鬥力不斷增強,軍隊數量最多時達到“帶甲之士百萬”。秦國又採取優惠政策,將三晉民眾招來秦國,開墾荒地,保障了後勤。

    秦國橫掃天下的道路上,白起、司馬錯、魏冉、樗裡子、王翦等人領秦軍攻城略地,又有六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孟嘗君田文、春申君黃歇等合縱攻秦。在這一路上秦軍以獲勝為多,但是仍損失了不少兵力。

    秦王嬴政派兵征討楚國時,首次派李信、章邯率20萬人討伐,結果大敗而回。嬴政又請王翦領兵60萬伐楚,攻滅楚國。這時王翦帶走了秦國幾乎所有的兵力,王翦出兵前說“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這時候的秦國兵力在60——80萬之間,王翦帶走的精銳。這時的秦國已經滅亡了韓、趙、魏,60萬秦軍精銳足以橫掃天下了。

    秦國在戰國時期兵力在巔峰時達到100萬,經過橫掃天下的一系列戰爭損失,最後在70萬左右。

    楚國

    楚國在戰國前期是雄踞大江南北的泱泱大國,到楚懷王時期,被張儀戲耍。大怒的楚懷王舉兵攻打秦國,丹陽、蘭田之戰楚軍在丹陽被被斬首八萬,楚懷王又調集全國軍隊發動進攻,在藍田大戰秦軍,秦軍再勝。隨後,秦國多次攻打楚國,佔領城池,白起領軍攻入楚都郢城,焚燒楚國王墓,楚國逐漸沒落。

    楚國雖然逐漸沒落,仍是一個強國,秦王嬴政伐楚的時候還有40萬的軍隊,需要王翦帶60萬大軍才能平滅。

    楚國最強盛時兵力有70萬左右,經過一系列戰爭,最後剩下40萬左右。

    齊國

    齊國是周武王封賞給姜子牙的一個諸侯國,春秋時期屬於姜太公後代的姜齊,戰國時期田氏取代姜氏,屬於姜齊。

    齊國到齊威王時期,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以田忌、孫臏為將,齊國變得強大起來,在桂陵、馬陵兩次大敗魏軍。齊湣王時期,垂沙之戰大敗楚國,函谷關之戰大敗秦國,滅宋國,南侵楚國,西侵三晉,擴地一千多里,齊國勢到達巔峰。驕橫的齊湣王想要吞併二週,成為天子。

    強大的齊國成為諸侯國最大的敵人,開始聯合對抗齊國。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打齊國。樂毅領軍攻入齊國都城臨淄,連下七十三城,齊國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池。燕昭王死後,燕惠王即位,樂毅的上將軍職位也被廢除。齊國田單組織反攻,三月收復所有失地。齊國雖然復國,但是元氣大傷,由巔峰直接走向沒落。

    齊國經過這一戰後,又被秦國賄賂,此後一直置身事外,坐視韓、趙、魏、楚、燕五國滅亡。五國滅亡後,王賁率領秦軍討伐齊國,齊王令齊軍主力40萬慌忙集結到西部。王賁避開秦軍主力,直奔齊都臨淄,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齊國巔峰時期兵力有70萬左右,被五國攻伐復國實力大退,兵力在50萬左右。

    趙國

    三家分晉後,趙烈侯建立趙國。趙國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實力大增,攻滅中山國,打敗林胡、樓煩,拓地千餘里。齊國被五國攻打後,趙國成為東方六國最強大的國家。

    趙國崛起後,肥義、樓緩、虞卿、趙奢、藺相如、廉頗、趙勝、李牧等良相名將輩出,是秦國最大的對手。不過,趙國的君王比較糊塗,趙武靈王壯年退位造成趙國內亂,後期君主中秦國反間計,不用廉頗、李牧等名將,最終致使趙國覆滅。

    趙國走向衰敗的戰爭就是長平之戰,武安君白起大敗趙國,“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國元氣大傷,精銳幾乎全部喪失。隨後,秦國包圍趙國邯鄲,都城邯鄲年輕力壯計程車卒有十萬左右。此後趙國兵力一直在20萬左右,依靠廉頗、李牧、龐煖等名將連敗燕國,大敗秦國。

    長平之戰的主力有45萬,加上邯鄲之戰的10萬,趙國兵力在60萬左右。

    魏國

    魏國最強大的時候就是魏文侯開國時期,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等人,在七國中首先變法圖強。變法後的魏國逐漸強大起來,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疆拓土,成為中原霸主。

    魏國最強大的就是魏武卒,吳起率領五萬魏武卒征戰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奇功偉績。尤其是陰晉之戰,五萬魏軍打敗五十萬秦軍。吳起出走後,經過桂陵、馬陵之戰,齊國殲滅魏軍10餘萬人,魏國實力大損。公孫衍發起合縱後,五國攻打秦國,實際只有三晉交戰,攻到函谷關魏軍損失慘重,又被樗裡疾大敗三晉聯軍,斬殺8萬餘人。伊闕之戰,白起全殲韓魏聯軍24萬餘人,魏國實力更弱。

    長平之戰後,秦國圍攻邯鄲,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經過整頓選拔剩下八萬精兵援助趙國。秦國攻打趙國時,魏無忌率領五國聯軍大敗秦軍,但是因為不被魏王信任抑鬱而終,魏國逐漸走向滅亡。

    按蘇秦遊說魏國時所說,魏國武士、奮擊精兵有40萬,普通的蒼頭20萬,雜役兵10萬。魏國並沒有兵力很多的戰爭記載,兵力應該就是在40萬左右。

    燕國

    燕國最強大的時期是燕昭王時期,燕昭王廣納賢士,勵精圖治,燕國強盛一時。此時,燕國以樂毅為上將軍,率五國聯軍伐齊,連下73城;秦開大破東胡,拓地一千里,燕國國勢達到鼎盛。

    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元氣大傷,燕國趁火打劫攻打趙國,被廉頗所敗包圍燕都,後經議和趙國退兵。隨後,李牧攻打燕國,奪兩座城池。廉頗被逼走後,燕國繼續攻打趙國,結果被龐煖所敗。趙國又多次攻打燕國,燕國屢戰屢敗,國勢大傷。

    燕太子丹回到燕國後,派荊軻刺殺秦王嬴政,刺殺失敗,大怒的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國。王翦率軍攻破燕都薊城,燕王和太子丹逃到遼東,被李信追殺,消滅主力,燕王殺太子丹求和。燕國這時已經名存實亡,最後被王賁攻滅。

    在和趙國的對戰中,燕國每次都是失敗,而這時的趙國兵力是在20萬左右,每次戰爭用的最多是10萬左右。燕國的兵力也不會有特別多,應該在30萬左右。

    南韓

    南韓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國勢最強是韓昭侯在位時,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實力大增。經過短暫的強盛後,南韓走向衰落,多次被周邊大國欺凌。

    馬陵之戰魏國攻打南韓,齊國圍魏救韓,大敗魏國。公孫衍發起五國合縱攻秦,三晉與秦國交戰,被殺8萬人。伊闕之戰,白起全殲韓魏聯軍24萬餘人,南韓精銳損失殆盡。長平之戰也是秦國進攻南韓上黨,上黨無力抵抗投降趙國,引發了這場大戰。

    南韓是個小國家,兵力就在25萬左右。

  • 6 # 松齡先生

    戰國時期的戰爭,動輒幾十萬軍隊的大會戰,長平一戰秦軍就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這對於當時社會的生產力而言,要養這麼多計程車兵確實不容易,可以說一旦發生戰爭,那基本上是舉國皆兵。

    秦國最巔峰時有百萬雄師,都是純粹的作戰部隊,如果再加上後勤保障的民工,估計在兩百萬之眾。

    除了秦國,軍事實力最強的就是趙國了,地處燕趙之地,多山貧瘠,巔峰時作戰軍隊數量能維持在五十萬左右,加上後勤的話在一百萬吧。

    南韓,燕國這兩個弱國,常備兵力也就二十萬。碰上緊急情況需要殊死一搏的時候還是能湊出五十萬人來。

    魏國有大名鼎鼎的魏武卒,這是戰國時期的特種兵,魏國巔峰時兵在於精不在於多,兵力三十萬左右。

    齊國地處東海之濱,受到的威脅最少,兵力不算多,二十萬吧。

    然後是楚國,這個龐然大物面積達到150萬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兵精糧足。楚國是秦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有良將,有猛士,巔峰兵力也有百萬之眾。

    戰國時期,群雄割據,戰事頻繁,各國必須保持足夠的兵力來應對入侵,因此每遇戰事,基本都是幾十萬對戰幾十萬的大場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可以將一個人的記憶儲存,並嫁接到另一個人身上,那這是不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