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知花語
-
2 # 使用者南山樹
一片傷心化別鳥,叫破春深花驚心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歌意思大家都理解,就不解釋了。先說首聯,按形式是對偶,按意思是對比。國家破敗與山河完整對比。山河越完整,越顯示國家破敗不堪。突出破。
城裡一片春色,草木欣欣向榮,是反襯,反襯國家破敗,民不聊生,流離失所。突出衰。
一邊草木欣欣向榮迎春,蓬勃生機,一邊是人們拖兒帶女,四處奔逃慘狀,死亡迫近。
強烈對比:草木向生,人民向死!叫人揪心。
草木歡笑輝映出人們的哀愁。草木越春暉,人們越悽慘。
春暉樂對應逃離苦!以美景襯悲情,以樂寫悲,以樂襯悲悲更悲!詩人藝術地再現了人們躲戰爭的悽慘景象。
頷聯是詩人藝術發揮,是抒情。這裡抒的情不是直接表達出來,而是把濃濃的情注入美麗的花朵,把自己傷心,把自己的淚水注入花朵,讓它替自己流!
我就是花,花就是我,合二為一了,然而我又是傷心的人!深陷無限悲傷的詩人,自己都分不清我是我,還是花了。情與景融合,人與物融合。這就是詩歌的完美意象。
草木也動情,何況人呢!
恨哦,痛恨戰亂,痛恨戰亂給人民帶來無盡的災難。戰火紛飛下,蜂擁而來的難民,無家可歸的孤兒,拖家帶口的寡婦,怎不叫人看得心驚膽戰!
鳥都驚心了!詩人是那隻鳥,又不是鳥,情注入於鳥,他是鳥,他聽鳥叫驚心,他又是具體的人。
藝術就是這樣情注入進去,鳥就是人的化身,就是詩歌的形象,合二而一了,詩歌的意象完美地融合了物象人情。
詩歌講究意象,意象就是詩人把自己感情凝聚一塊,把它深深注入特定事物中,達到情景物的高度融匯。
詩人把他的一片傷心寄託在春天的花朵上,寄託在枝頭的鳥聲上,藝術地表現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警醒人們遠離戰爭。
-
3 # 華春秋實
要想了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神來之筆,就必須先了解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當時心情。
公元755年,安綠山、史思明率領20萬鐵騎 起兵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明皇帶領楊貴妃逃難。整個長安城變得滿目淒涼,757年恰逢春花怒放之季,杜甫眺望這美好的春色又降臨到滿目殘敗的京城,傷時感亂觸景生情,有感而發以沉鬱悲涼的風格層層相因,渾然一體。才有了後世為之驚歎的佳作《望春》問世。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浴不勝簪。
此詩的意思是說,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花草茂盛,感於這戰敗的時局,看到樂景也會潸然淚下,由於心中的惆悵和恨別離,聽到鳥鳴也會膽戰心驚,連綿的戰火已經三月,可貴的家書了卻一信難求,如果能得到一封家書,比得到萬金還高興,愁緒纏繞,痛苦我的白髮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上簪子了。這是整首詩大體意思。至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解釋也各有不同,大體意思就是花鳥原本娛人之物,但因人的心情不佳,感嘆時局而哀傷,所以看到鮮盛開嬌豔明媚,也會潸然淚下。我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也感到心驚膽戰。人內心的痛苦遇到樂景反而更加傷悲。
杜甫繼承了這種以樂景表現哀情的藝術手法並賦予更深厚的情感,獲得了更為濃郁藝術效果,詩人痛感國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春色,越會增添內心的煩躁和哀怨,透過對景色的描寫,借景生情移情於物,來襯托他當時對國家和民眾的深厚情感以及對戰爭的痛恨。也只有目睹戰亂的詩人,才能寫出這幹古佳作。
-
4 # 好四季彬彬
單以字面理解,可以解釋為感覺到時花也悲傷流淚,悔恨離別連鳥也驚心。
從整首詩: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浴不勝簪。
來解釋,主要理解為人也感到悲傷流淚和驚恐。
-
5 # 梧桐樹邊羽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是神來之筆,雖然是文字,但是似乎無法用文字來解釋清楚,您可以解釋一下嗎?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杜甫《春望》的頷聯二句。
這兩句詩作為首句大環境的深化描寫,主要是承續景色描寫,同時帶入情感,為後面的兩聯轉折作好鋪墊。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首句交代“國破”的背景,國家蒙難,山河依舊,春天到來,草木深深。
作為頷聯既要細化春景的描寫,也要承接首聯“國破”的悲傷、憤恨情感,因此加入了“濺淚”、“驚心”,表達詩人在花朵綻放、鳥兒鳴叫之時因為戰禍而感受到不同於往時的心情。
一般來說,春花、鳥鳴帶給人的心情都是開朗、喜悅的,所謂“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可如今的詩人卻是流著淚,不勝驚惶。
這樣就不但細化了景色,同時寓情於景。句子工巧,文采外露,還加入了情感附著,讓春天的美麗景色都變得灰暗起來。
這兩句在整首詩的畫面渲染、情緒襯托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遠遠超過了“起承轉合”中“承”這個簡單過渡,超額完成了任務。
也正是因為這種刻畫,引出了頸聯對“恨別”、“感時”的解釋,合理地從情景融合轉折到“烽火”、“家書”描寫,進一步表明了戰亂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將個人情感和社會問題充分結合起來。
作品的格調層次也因此上升,變得更加有意義。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對頷聯二句,歷來有兩種解讀。
一種是“因為感嘆時局,花兒都落淚了。因為痛恨離別,鳥兒都覺得驚心”。
另一種是“感嘆時局,落下的淚打溼了花瓣。怨恨離別,聽到春鳥的叫聲都覺得心中悸動。”
個人傾向於第二種解釋,因為整首詩都是詩人看到景色、聽到鳥叫、想起家書,到最後發現自己的頭髮都快掉光了。一個主人公走單線,沒有必要在頷聯兩句去切換主語,影響整體文法走向的和諧性。
如果李白可能會那樣情緒跳躍,但是杜甫更傾向於穩妥安排詩意走向。
-
6 # 記憶天空734
這是杜甫五言律詩《春望》中的兩句,該詩在我四十年前的高中課文中就學過。全詩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的時代背景是公元757年(安祿山造反後的第二年)三月,杜甫還留在淪陷了的京城長安城裡。這首詩寫出他看了長安春景的感觸。由於詩人對國家無限的憂慮和對家人的深切想念,美好的春景,只能使他更加傷感。在愁苦的門子裡,他的白頭髮掉落得更多,衰老得更加快了。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的意思是:想起戰亂時事,連見了花也使人掉淚;和家裡人離隔太久,聽到鳥聲,也叫人心神不安。
-
7 # 老街味道
問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是神來之筆,雖然是文字,但是似乎無法用文字來解釋清楚,您可以解釋一下嗎?
前言黃庭堅評價杜甫詩: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人能為文章,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陳言..........《答洪駒父書》
題主提到的這兩句詩,是杜甫化用了前人的詩句而來。
一、《春望》在瞭解出處之前,不妨先欣賞一下杜甫的名作《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浴不勝簪。
國破山河在,除了山河還有什麼呢?春天裡的城市唯有草木蔥鬱,往日的人間煙火氣已經變得一片蕭條。
杜甫另一首詩曾經寫道: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但是在《春望》中,花鳥不在悅目舒心,而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為何如此呢?當時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杜甫在趕赴靈武追隨唐肅宗的途中,被叛軍擄至長安,在這裡寫下《春望》。
國家烽煙四起,家中音信斷絕。杜甫愁上心頭,白髮日見蕭疏,幾乎不能簪起。
二、化用出處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化用了 南北朝的聞人倩有的《春日詩》 :
高臺動春色,清池照日華。綠葵向光轉,翠柳逐風斜。
林有驚心鳥,園多奪目花。相與鹹知節,嘆子獨離家。
人行今不返,何勞空折麻。
其中有句:林有驚心鳥,園多奪目花。
正如黃庭堅所說:
(杜甫)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答洪駒父書》
花、鳥原是賞心悅目之物,如今卻“濺淚”和“驚心”。賞花時,因有感於時局而留下淚水;聽到鳥聲鳴叫時,卻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感受,似乎危險實施環繞在身邊。
司馬光評價這兩句詩時說:
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他皆類此。《溫公續詩話》
古人作詩,貴在言外之意,花鳥之悲,正是暗寫時局之危。長安是盛唐的國都,是唐人驕傲的象徵,如今竟然被安史叛軍輕易攻破。如何不“花濺淚,鳥驚心”呢?
三、草灰蛇線,前後呼應欣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也需要和頸聯一起理解。
頷聯的感時,正是頸聯的“烽火連三月”。
頷聯的恨別,正是頸聯的“家書抵萬金”。 安史之亂在755年12月爆發,在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就攻下唐都長安。五月,杜甫從奉先移家至潼關以北的白水(今陝西白水縣)的舅父處,後來又將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
在長安的時候,杜甫還曾經寫過一首思念家人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
香霧雲鬟溼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幹。
在這首詩中,杜甫寫了自己想象中的家人。《春望》中的恨別和家書抵萬金,寫出了因為書信斷絕,與離別後的相思難耐。
結束語正如黃庭堅所說,杜甫作詩,常有化用前人“陳言”,但是優秀的詩人總是能借陳言寫出新意。因此被黃庭堅贊為“點鐵成金”之術。
-
8 # 馬上皇帝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杜甫這一詩句,達到了超驗的藝術世界的最高境界。現實世界達不到的地方,藝術世界能達到。杜甫用詩歌藝術的通感和張力來表現人類的悽美。
美有三種境界,從經驗世界素樸的美;到精神世界的審美,即:美感;再到藝術世界的表現美。柏拉圖說經驗世界的美,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藝術是對經驗世界的模仿。而康德說美是無私趣的,具有無目的性的和目的性,即美感(審美)。黑格爾說美是人類透過各種媒介所表現出來的藝術。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杜甫用的是通感的藝術手法,即:人同此心 ,心同此感。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的音,本來不是拿來觀的,而是拿來聽的。但為了說明觀世音菩薩的法力無邊,就有了耳心通和眼心通,這就是通感,更具張力。
-
9 # 阿森87819
古代冷兵器的戰爭,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可謂令人驚恐萬分,不寒而慄,避之如瘟疫。人恐懼之,鳥獸亦恐懼之。詩人生逢亂世荒年,渴望和平,盡享詩酒生活,使身體居平安之所,使心靈棲寧靜港灣。但事與願違,命途多舛。回到長安,乍一看到戰亂後的悲慘殘破景象,可以說是身心顫慄,驚遽不已。驚悸之後,定下神來,不禁悲由心生,情難自主,老淚橫流,於是,千古絕唱隨口吟出,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回覆列表
這句詩一般有兩種解讀,兩種解讀都說的過去。
這句詩的前一句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思是,國家破敗,王朝落魄,山川河流卻仍是舊日景象,昔日本該人流擾攘的城牆處,如今卻是春草深深,人煙稀少。
見此情景,詩人怎不心生感慨,唏噓不已,這才有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關於這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般有兩種解讀。
一種認為花鳥有情,目睹了長安城的破敗景象,見證了百姓和國家的苦難,花也為之落淚,鳥也為之驚心。
這其實是將花鳥人格化,賦予花鳥以人的情感。花鳥本無情,也理解不了人事興衰。那這濺淚驚心,又是誰呢?自然是人落淚,人驚心,只不過借花鳥表現罷了。
更何況,若連花鳥都能有所觸動,那這王朝的衰頹,又是何等慘烈,何等觸目驚心。
第二種解讀是,詩人見到昔日繁華擾攘的長安城,衰敗至此,心中有無限悲慼。往年春至,本該是出城踏青遊玩的時候,如今卻蔓草叢生,行人稀疏。
乍見花開,乍聞鳥鳴,詩人聯想時事,不禁落淚驚心。娛人之物雖在,賞玩之人卻無。
城池的落魄,春景的明媚;
心中的悲慼,花鳥的歡暢。
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呀。景色愈麗,愈發顯得人事潦倒。當真是,以樂景襯哀情,愈顯其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