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偏要在這兩者中選一者呢?選擇其他投資理財方式不行嗎?比如股票和基金。
國人比較糾結於買房,容易給自己帶上枷鎖。比如年紀輕輕的二三十歲就買房,負債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放棄所有的夢想,努力工作就是為了供一套房——也正因為人們搶著買房,過去二十多年,房價噌噌地往上漲。
到老了時回頭一看,一輩子啥都沒做,就買了套房,難道不會感到悲催感到後悔嗎?
當然了,反過來想,如果一輩子啥都沒幹,連房子都沒買成,那就更悲催了。所以,在考慮買房的前提應當是儘量地去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為了供房而供房。
房子到如今這個地步,上漲空間並不大,但風險卻被放大——風險大於收益,買房不是好去頭,特別是貸款買房,還存在較大的槓桿風險。
那存銀行呢?一年期銀行存款利息基本在2%左右,再去看通貨膨脹(哪怕是CPI),存款實際收益率都是為負的,越往裡存錢越虧——比如今年100塊錢存進去,明年本息有102元;今年100塊錢的商品,明年卻漲到了103元,虧不虧?
如果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應當學會如何配置資產,使投資收益率最大化。而不是停留在沒有理財產品的十幾年前,資金的去處只有三個地方——存銀行、買房和買股。如今的理財產品非常豐富,何必要在存銀行和買房兩者之中選擇呢?特別是年輕人,向夢想邁步需要金錢支援,沒有必要去買房。
為什麼偏要在這兩者中選一者呢?選擇其他投資理財方式不行嗎?比如股票和基金。
國人比較糾結於買房,容易給自己帶上枷鎖。比如年紀輕輕的二三十歲就買房,負債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放棄所有的夢想,努力工作就是為了供一套房——也正因為人們搶著買房,過去二十多年,房價噌噌地往上漲。
到老了時回頭一看,一輩子啥都沒做,就買了套房,難道不會感到悲催感到後悔嗎?
當然了,反過來想,如果一輩子啥都沒幹,連房子都沒買成,那就更悲催了。所以,在考慮買房的前提應當是儘量地去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為了供房而供房。
房子到如今這個地步,上漲空間並不大,但風險卻被放大——風險大於收益,買房不是好去頭,特別是貸款買房,還存在較大的槓桿風險。
那存銀行呢?一年期銀行存款利息基本在2%左右,再去看通貨膨脹(哪怕是CPI),存款實際收益率都是為負的,越往裡存錢越虧——比如今年100塊錢存進去,明年本息有102元;今年100塊錢的商品,明年卻漲到了103元,虧不虧?
如果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應當學會如何配置資產,使投資收益率最大化。而不是停留在沒有理財產品的十幾年前,資金的去處只有三個地方——存銀行、買房和買股。如今的理財產品非常豐富,何必要在存銀行和買房兩者之中選擇呢?特別是年輕人,向夢想邁步需要金錢支援,沒有必要去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