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難道當時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了嗎?
6
回覆列表
  • 1 # 左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然而帥不過三秒,隨著徐晃率領十二營兵馬投入戰鬥了,局勢迅速扭轉。

    面對曹仁久攻不下、面對徐晃作戰失利,加之此時吳軍開始了偷襲計劃。

    於是關羽迅速回援荊州。

    倘若此時關羽不救援荊州,可從襄樊往西的方向,逆漢沔水域進入東三郡,再經漢中回到成都。

    這是關羽唯一的一條生路。

    但是,他不是別人,他是關羽。沒有從長計議之說,他失去的東西就一定要立刻拿回來。

    吳軍趁關羽北上之機而實施偷襲,已經嚴重的冒犯到了關羽。必須要反打,必須給東吳那幫鼠輩點顏色看看。

    然而,奪下了江陵的呂蒙善待荊州士民的舉動瓦解關羽兵團的軍心,關羽部下計程車兵開始瘋狂逃散,行至麥城時,已經所剩無幾了。

    關羽只好帶著慘部暫時駐於麥城,伺機再回益州。

    隨著關羽兵團退出襄樊戰場,魏軍自然是加強和鞏固周邊的防禦工事。所以關羽無法回頭走襄陽以西的那條水路了。

    除此之外呢?

    其實還有兩條路,一是走夷陵道回益州;二是穿過大巴山到東三郡。

    但是這兩條路早就已經被陸遜封死了。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遜徑進…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史及蠻夷君長皆降…遜遣將軍李異、謝旌等將三千人,攻蜀將詹宴、陳鳳…破宴等,生降得鳳。又攻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大破之…

    在呂蒙相繼拿下荊州各大城市的同時,陸遜也已經繞後,一一拔出了蜀軍佈置的各處據點。

    關羽西歸之路的宜都、夷陵、夷道、枝江,北上大巴山的進出口臨沮、房陵全都被吳軍所佔領。

    甚至在麥城周邊附近,都早已佈滿了吳軍的斥候。

    回去的路倒是有兩條,只不過都被封死了。

    敗走麥城的關羽身陷死局,無解。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元219年7月,關羽北伐襄樊,隨後就打出了一個小高潮,不僅把曹魏襄陽與樊城團團包圍,擊敗了襄陽太守呂常和徵南將軍曹仁,還擊敗並且俘虜了于禁的七軍三萬人,這是相當大的勝利,也是三國正規軍作戰中俘虜人數最多的一次,同時還俘虜並斬殺了龐德,曹魏整個中原地區人心惶惶,曹操都想要遷都以避開關羽的鋒芒,一時之間,關羽威震華夏。

    當襄樊前線的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時,益州方面沒有提供任何支援,一是因為關羽傳到益州的諜報全是捷報,用不著支援,二是益州已經打了兩年多的漢中之戰,糧食匱乏、兵員疲憊,無力支援關羽,就連離關羽最近的上庸三郡的劉封與孟達也不願意支援關羽,所以整個襄樊之戰,關羽就是靠著荊州三郡的兵力在孤軍作戰。

    關羽

    襄樊之戰的形勢急轉直下是從孫權開始偷襲荊州開始的,孫權一直欺騙關羽,一面忽悠關羽把所有兵力都派到前線作戰,然後孫權就突然出兵攻打後方空虛的荊州三郡,呂蒙拿下了公安城和江陵城,逼降了傅士仁和糜芳,陸遜則直接打到了秭歸與巫山,這裡是荊州與益州的交界線,這等於直接切斷了關羽的後路。

    當關羽第一次聽到荊州被偷襲時,還並不相信,因為孫權與劉備好歹是盟友,至少也要維持表面的聯盟,當後方不斷有訊息傳來時,關羽的軍心開始動搖,包括關羽本人也開始失去信心,再加上曹軍也把孫權偷襲荊州的訊息散播在兩軍之中,所以關羽無心戀戰,也被徐晃所擊敗,於是關羽決定退兵。

    其實這個時候關羽是有機會逃走的,他至少有好幾條路逃走,並且這個時候是他唯一可以逃生的機會,因為越往南走,關羽越逃不走,東吳已經完成了對關羽的包圍,只有在關羽剛剛準備從襄樊前線撤退時,才是最好的逃生機會。

    關羽襄樊之戰地圖

    第一條逃生之路:從漢水坐船逆江而上,漢水中游的上庸已經被劉封和孟達所控制,而漢水上游則就是劉備剛剛拿下的漢中,漢水這一路都被蜀漢所控制,所以是安全的,也是關羽可以逃生的路線之一。

    第二條逃生之路:從襄樊南下再向西穿越荊山到達上庸,與劉封孟達部會合,再一起退守益州,這也是一條安全逃生的路線。

    但是這兩條路關羽都沒有選擇,因為這個時候關羽雖然在襄樊戰敗,但是手下仍然有4~5萬荊州兵,他不可能放棄荊州就逃生,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手下而獨自逃走,關羽不是這樣的人,也不是這樣的性格,他絕對不會放棄荊州的,所以關羽在襄樊敗退之後,唯一想的就是率領手下軍隊奪回荊州三郡。

    曹操命令徐晃出擊關羽

    關羽選擇的逃生的之路是:從襄樊南下,然後沿著荊山以東南下,經宜城、當陽到達當時的麥城,然後再經麥城南下江陵,江陵就是今天湖北省荊州市,而麥城是今天的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麥城離江陵只有65公里,從這裡南下江陵很近,因為江陵城是南郡的治所所在地,同時也是荊州三郡的治所,更是關羽手下數萬荊州兵的家屬所在地。

    但是,在關羽從襄樊南下的過程中,不官地派出使者快馬加鞭到南郡打探訊息,這個時候呂蒙佔領了江陵城,並且善待了江陵城中所有的百姓,真正做到了約法三章,秋毫無犯,這當然也包括善待關羽的手下,這些情況經關羽的使者傳達到了關羽的軍中,這一下子荊州兵全部沒有鬥志了,絕大多數人偷偷離開關羽逃走了,然後到江陵城製造呂蒙去了,因為那裡有他們的家屬。

    關羽

    於是,當關羽到達麥城時,手下計程車卒只有數百人了,並且還被東吳軍隊團團包圍,東吳不僅佔領了整個荊州,而且還在荊州佈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著關羽自投羅網,這就是歷史上的關羽敗走麥城,因為這個時候關羽發現他根本就奪不回荊州了,除了逃命,關羽沒有任何選擇,這就是敗走麥城,為何關羽會敗走麥城呢?

    原因很簡單:

    一是關羽原本計劃是率軍奪回荊州,所以沒有選擇其他逃生之路,而是選擇南下江陵,準備與東吳開戰。

    二是關羽在剛南下時手下還有幾萬人,但是到達麥城時,手下沒多少兵了,只有數百人,這仗再打下去,無異於自殺,關羽並不想死,於是選擇了逃走,但這個道理,關羽到了麥城才明白,這個時候關羽早就失去了逃生的最好時機。

    襄樊之戰形勢地圖

    當關羽到達麥城時,實際上就註定了後來的結局,麥城已經是一座孤城了,麥城的南邊是江陵城,被呂蒙佔領,麥城的北邊就是襄樊,這是曹魏的控制區,也是關羽剛剛戰敗的地方,麥城的東邊是南郡的地盤,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荊門市,同樣被東吳佔領。

    麥城的西南邊是就是秭歸,這裡是荊州與益州的交界處,已經被陸遜所佔領,這裡是關羽返回益州的必經之路,麥城的西北邊是臨沮,也就是今天湖北省宜昌市下轄的遠安縣,也是後來關羽被俘虜的地方。

    關羽

    關羽在麥城選擇的逃亡之路是從西北方向逃走,西北40公里的地方就是臨沮,而西北方向更遠的地方就是上庸三郡,離麥城有350公里,從關羽的逃亡方向來看,他的目的地似乎就是上庸,關羽似乎知道回益州的路已經被東吳切斷了,所以選擇了往上庸方向逃走,但很可惜,他只向西北方向逃亡了40公里,也就是大半天的時間,就被東吳軍隊給俘虜了,然後就被斬殺。

    所以,關羽直接逃到益州根本不可能,全部被東吳切斷了道路,而益州方面也不知道關羽的準確位置,也無法營救關羽,只能看著東吳佔領了荊州三郡,然後蜀漢所有勢力退出荊州。

  • 3 # 歷史笑春風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出兵討伐襄樊。在這一仗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的統治區的叛亂風起雲湧,使得曹操都考慮遷都,想要躲避關羽的鋒芒。可是,就在轉瞬之間,關羽就遭到了滅頂之災。東吳的孫權撕毀盟約,偷襲荊州。守衛公安的傅士仁和守衛江陵的糜芳都不戰而降。這使得關羽一下子落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最終,關羽敗走麥城,在逃亡中被吳軍擒殺。

    那麼,當關羽知道東吳襲擊荊州的時候,他心中的打算究竟是什麼?他又為何會落到敗走麥城的境地,難道除此之外無路可走了嗎?

    一、關羽敗亡的經過。

    關羽出兵襄樊,本身只是一個突襲行動。當時劉備並沒有發動北伐的意思,正在進入《隆中對》裡的休整階段。劉備進位漢中王,大肆封賞百官,休整部隊,進行基礎建設。關羽在這個時候發動襄樊之戰,是抓住曹操主力在關中沒有撤回,襄樊地區兵力空虛的戰機,給曹軍一次突然打擊。

    可是,在這次戰役中,關羽取得了意外的大勝。他幾乎兵不血刃就殲滅了于禁、龐德率領的七軍,總共三萬人的曹軍援軍。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關羽拿下襄樊,就有席捲宛洛之勢。關羽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竟然忘記了發動戰役的初衷,一心想要擴大戰果,和曹仁進行著難分難解的攻防戰。在徐晃率領曹軍主力來救援,已經沒有了獲勝的希望,關羽依然留戀不去,被孫權襲取了荊州。

    關羽在得知荊州丟失之後,立即率領全軍撤回荊州。曹操為了坐山觀虎鬥,下令前線曹軍一律不得追擊。可是,由於江陵落入了東吳的手中,留在江陵的關羽部下眷屬也都落在了東吳手中。關羽又多次派使者去荊州聯絡東吳,結果反而被東吳所用。東吳將優待這些眷屬的情況讓使者帶回關羽軍中。

    關羽的部下得知後,都失去了鬥志,紛紛逃亡。結果關羽的大軍離散,三四萬的大軍只剩下數百人。關羽自己知道勢窮,只得帶領剩下的部下走保麥城。不久,關羽突圍去西川的路上,被東吳的伏兵擒殺。

    二、關羽為何會走麥城。

    那麼,關羽在得知荊州失守的時候,有幾種可以選擇的方案呢?其實在當時關羽至少有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沿著漢水撤往上庸,一種方案是南撤荊州。如果關羽選擇了撤往上庸的方案,由於關羽擁有強大的水軍,曹軍就算是想要追擊關羽,也只能望洋興嘆。這樣,關羽至少可以率領大部分軍隊安全撤到上庸。那麼,為何關羽會選擇南下荊州的方案,以至於敗走麥城呢?

    這是因為撤往上庸雖然穩妥,可是這會帶來一個惡果,那就是荊州必然會丟失了。關羽作為鎮守荊州的大將,手中擁有三四萬精銳大軍,居然和敵人沒有打一仗就棄地而走,這是關羽做不出的事情。如果這樣做,以關羽高傲的性格,比殺了他還難受。所以,這個方案是關羽不可能採取的。

    而在當時,在關羽的眼中,南下荊州還是有希望的。有這樣的判斷,主要還是出於關羽的主觀原因,他對東吳要奪回荊州的決心估計不足。因此,他將東吳襲擊荊州的行動,判斷成了當年湘水之爭時的情況。在當時雙方雖然劍拔弩張,東吳也襲取了荊州三個郡,可是最終雙方還是握手言和,和平解決了爭端。

    在關羽眼中,這一次爭端,還是存在和平解決的可能。正是對危險估計不足,關羽才在回師途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使者去和東吳接洽。誰知道這些使者反倒為東吳所用,瓦解了自己的軍心。

    其次,關羽也做了如果和平解決不成爭端的時候,採取以武力解決的準備。關羽得到的訊息是公安和南郡失守,他還沒有得到宜都失守的訊息。這樣一來,關羽率軍南下,還可以以宜都為後方,進可攻荊州,退可入西川,這樣形勢還有可為。

    可是,當關羽的軍隊走到江陵附近的時候,他們得到了確切的訊息,那就是宜都早就失守了!宜都失守的主要原因,是劉備任命的宜都太守樊友棄城逃命,使得整個宜都群龍無首,瞬間被陸遜率領的吳軍給佔領了。樊友丟失宜都,是關羽敗亡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樊友和傅士仁與糜芳不同,他完全可以守住宜都。

    宜都位於荊州的上游,境內多山,地勢險要。在陸遜佔領宜都的過程中,斬殺俘獲敵軍將士數萬之眾。而且樊友也不是遭到了敵人的襲擊,公安與江陵的失守給了他足夠的預警時間。如果樊友能夠守住宜都幾天時間,關羽必然能夠趕到,形勢會大不一樣。即便不能奪回荊州,關羽也不會全軍覆沒。可是,樊友有城、有兵、有時間,竟然一箭不發,臨陣脫逃,置關羽於死地。

    關羽的大軍離散,一部分原因是江陵家眷的失陷,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宜都的失守。本來關羽還信心滿滿的準備拿回荊州,誰知道走到荊州,卻成了自投羅網。關羽的大軍被敵人四面包圍,沒有後方,完全沒有了取勝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大軍離散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了。關羽在無可奈何之下,這才走了麥城。

    結語:

    關羽走麥城並不是他心甘情願的,而是英雄末路,不能不走。關羽作為一代英豪,在得知荊州失守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向上庸撤退。他不僅僅是不願意承擔不戰而逃的罵名,更是要用行動來補救形勢,想要奪回荊州。

    如果僅僅是荊州失守,宜都還在蜀軍手中的話,關羽還可能扳回形勢。他可以依靠宜都為後方,向東吳發起爭奪。即使是奪不回荊州,也可以守住宜都,為劉備出川做準備。可是,劉備任命的宜都太守樊友膽怯無能,棄城逃走,徹底打破了關羽的計劃。

    關羽走到荊州的時候,發現自己陷入了四面被圍,軍心潰亂的境地。這時,即便是關羽也無力迴天了。關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無可奈何的走了麥城。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關羽的主觀原因造成的。那就是關羽藐視東吳,對東吳奪取荊州的決心估計不足。所以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4 # 我的隨點生活

    可以去的地方後有追兵,前有虎狼阻攔,這麼大一群人到哪都惹眼,尤其擒拿關羽,到哪都會成為邀功求賞、飛黃騰達的最好功勞,所以不是實在沒地方去了,也不至於丟掉性命,丟掉蜀漢的戰略要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老師誤傷了孩子家長怎麼溝通?